1
|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的前前后后 |
阎明复
朱瑞真
|
《中共党史资料》
|
2006 |
5
|
|
2
|
碉楼与庐:五邑侨乡建筑风格的演变及文化根源 |
谭金花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4
|
|
3
|
释“五"与“六” |
俞绍宏
|
《巢湖学院学报》
|
2002 |
0 |
|
4
|
“庐、胪”为什么不读lǘ了? |
陈宁
|
《华中学术》
|
2022 |
0 |
|
5
|
郯庐断裂带研究的十年回顾 |
徐嘉炜
马国锋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89
|
|
6
|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综述 |
万天丰
朱鸿
赵磊
林建平
程捷
陈进
|
《现代地质》
CAS
CSCD
|
1996 |
278
|
|
7
|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宗国洪
肖焕钦
李常宝
施央申
王良书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1999 |
214
|
|
8
|
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 |
朱光
王道轩
刘国生
宋传中
徐嘉炜
牛漫兰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33
|
|
9
|
渤海新构造运动控制晚期油气成藏 |
龚再升
王国纯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44
|
|
10
|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
朱光
王道轩
刘国生
牛漫兰
宋传中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99
|
|
11
|
郯庐断裂对渤海海域东部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龚再升
蔡东升
张功成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05
|
|
12
|
庐枞盆地侵入岩的时空格架及其对成矿的制约 |
周涛发
范裕
袁峰
宋传中
张乐骏
钱存超
陆三明
David RC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86
|
|
13
|
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史: 进展与新认识 |
张岳桥
董树文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77
|
|
14
|
郯庐断裂带的最大左行走滑断距及其形成时期 |
万天丰
朱鸿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1996 |
147
|
|
15
|
郯庐断裂带走滑时代的^(40) 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
朱光
宋传中
王道轩
刘国生
徐嘉炜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32
|
|
16
|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与中国东部构造体制转换 |
葛荣峰
张庆龙
王良书
解国爱
徐士银
陈娟
王锡勇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6
|
|
17
|
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与新生代盆地叠合关系探讨 |
吴智平
李伟
任拥军
林畅松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20
|
|
18
|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走滑运动中的构造、岩浆、沉积事件 |
朱光
牛漫兰
刘国生
王道轩
宋传中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14
|
|
19
|
安徽庐枞(庐江-枞阳)盆地火山岩的年代学及其意义 |
周涛发
范裕
袁峰
陆三明
尚世贵
David Cooke
Sebastien Meffre
赵国春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30
|
|
20
|
郯庐断裂带新构造运动对渤海东部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
邓运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
2001 |
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