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葛洪论“道源儒流”与“尊道贵儒”——《抱朴子》为什么分《内篇》、《外篇》? |
金毅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8 |
2
|
|
2
|
老子哲学的唯心倾向 |
刘节
|
《学术研究》
|
1960 |
0 |
|
3
|
老子的年代和思想 |
金景芳
|
《史学集刊》
|
1956 |
0 |
|
4
|
墨子的思想与墨者集团 |
楊向奎
|
《文史哲》
|
1958 |
0 |
|
5
|
从“一”与“裂”之争看“内圣外王”——《庄子·天下篇》主旨探析 |
洪佳景
李咏吟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6
|
试析《庄子》对先秦诸子的学术批评 |
高华平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7
|
《庄子·天下篇》的真伪及学术价值 |
王运生
|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0 |
2
|
|
8
|
论《庄子·天下篇》与《汉书·艺文志》之学术分野 |
黄海德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9
|
也谈艺术教育的谐和作用 |
何祖健
章兢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
2006 |
1
|
|
10
|
《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思想的提出及其认识论意义 |
陈仁仁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1
|
《庄子》“道术无乎不在”解 |
张卫静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2
|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书写与《庄子·天下篇》 |
柴文华
刘桃秀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3
|
《天下》篇“道术与方术之辨”误读和正解 |
谭剑波
|
《文教资料》
|
2017 |
1
|
|
14
|
《庄子·天下篇》的学术史意义 |
孙明慧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5
|
郭沫若论道家学术 |
李哲
|
《西部学刊》
|
2017 |
0 |
|
16
|
《庄子·天下篇》道术刍议——兼与儒家道术之比较 |
徐林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