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幸福—收入之谜”的一个解答 被引量:260
1
作者 田国强 杨立岩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15,共12页
“幸福—收入之谜或悖论”是指当国家变得更富裕时,平均幸福水平并未随之提高。本文构建了一个规范的经济学理论模型,在个人理性选择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假定下研究人们的幸福问题,从而将幸福经济学整合到主流经济学中来。该模型同时考... “幸福—收入之谜或悖论”是指当国家变得更富裕时,平均幸福水平并未随之提高。本文构建了一个规范的经济学理论模型,在个人理性选择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假定下研究人们的幸福问题,从而将幸福经济学整合到主流经济学中来。该模型同时考虑了收入和非收入因素,将心理学和经济学中的攀比理论和“忽视变量”理论的基本思想统一起来,在现代经济学中最为基本的帕累托最优标准和个人自利性假设下,探讨了幸福—收入悖论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存在一个与非物质初始禀赋正相关的临界收入水平,当收入尚未达到这个临界水平之前,增加收入能够提高社会的幸福度;一旦达到或超过这个临界收入水平,增加收入反而会降低总体幸福水平,导致帕累托无效的配置结果。因此,随着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应当提高非物质需要方面的公共支出,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度。我们的理论结果也表明了重视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过大的重要性,否则人们会由于自己收入相对过少,导致个体幸福度下降,从而导致社会福利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经济增长 相对收入效应 非收入因素 帕累托有效
原文传递
住房与幸福:幸福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问题 被引量:180
2
作者 李涛 史宇鹏 陈斌开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82,160,共15页
以居民幸福感为民生指标,本文系统研究了家庭自有住房状况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住房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两种新机制——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其次,基于中国跨省区城镇居民调查数据,本文对这两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以居民幸福感为民生指标,本文系统研究了家庭自有住房状况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住房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两种新机制——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其次,基于中国跨省区城镇居民调查数据,本文对这两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获得了如下重要发现:(1)不同产权类型的自有住房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拥有大产权住房和更多的大产权住房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幸福感,但拥有小产权住房以及小产权住房的数量对居民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2)平均而言,大产权住房给首次置业和二(或多)次置业这两个居民群体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幅度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强和更可能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家庭,二(或多)套大产权住房为其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幅度与首套房没有显著差异,而预防性储蓄动机较弱和受流动性约束可能性更低的家庭,大产权住房数量对居民幸福感提升的边际作用递减。这些发现很好地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 幸福 流动性约束 预防性储蓄
原文传递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4
3
作者 佟月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6-397,共2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S)和campbell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266名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和...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S)和campbell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266名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和专业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消极应对和主观幸福感差异无显著性,文科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明显高于理科大学生;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分别为13.4%,5.4%和4.0%。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评价(心理学) 应付行为→适应 心理学 幸福 学生
下载PDF
知识,命运和幸福 被引量:106
4
作者 赵汀阳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6-41,共6页
关键词 最大 生活问题 实际 知识 生活意义 经典 意味 哲学研究 缺乏 幸福
原文传递
生命意义的内涵、测量及功能 被引量:116
5
作者 张姝玥 许燕 杨浩铿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56-1761,共6页
研究者通常用目的和含义来定义生命意义,或者把它定义为多维度的结构。认知、动机和情感是被提及最多的生命意义的组成维度。动机和认知维度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认可,而情感维度存在较大争议。生命意义是幸福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能够影响... 研究者通常用目的和含义来定义生命意义,或者把它定义为多维度的结构。认知、动机和情感是被提及最多的生命意义的组成维度。动机和认知维度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认可,而情感维度存在较大争议。生命意义是幸福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能够影响许多与幸福有关的变量。目前的研究对生命意义的动机维度(生命意义寻求)及如何获得和提高生命意义研究较少,今后的研究可针对这两方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义 幸福 动机维度 认知维度 生命意义寻求 存在的生命意义
下载PDF
教育与幸福--关于幸福教育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97
6
作者 孟建伟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3,共6页
在教育与幸福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从最美好和最深刻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都应当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将生命教育、文化教育和创新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建立在幸福论的基础之上,从而让人们最... 在教育与幸福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从最美好和最深刻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都应当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将生命教育、文化教育和创新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建立在幸福论的基础之上,从而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在教育中真切感受幸福,又在幸福中切实获得教育。它是未来教育的一种理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幸福 幸福教育
原文传递
善治与幸福 被引量:86
7
作者 俞可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共3页
个人的幸福与尊严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在现代社会中,民主和民生是人民幸福的两大保障。政府对人民的幸福生活负有重大责任,政府正是通过创造、提供或取消个人的外部条件而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影响其幸福。在全球化时代,政府对人民的... 个人的幸福与尊严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在现代社会中,民主和民生是人民幸福的两大保障。政府对人民的幸福生活负有重大责任,政府正是通过创造、提供或取消个人的外部条件而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影响其幸福。在全球化时代,政府对人民的幸福所承担的基本责任就是实现善治,改善民生,推进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治 幸福 尊严 民生 民主
原文传递
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86
8
作者 佩德罗·孔塞桑 罗米娜·班德罗 卢艳华(译)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3,共14页
传统意义上,幸福是通过一种单一的客观维度来加以界定的,即以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的物质上的进步。然而,人们现在越来越广泛地认为,幸福这一概念不能仅仅通过GDP来描述:幸福是多维度的,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对多维度... 传统意义上,幸福是通过一种单一的客观维度来加以界定的,即以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的物质上的进步。然而,人们现在越来越广泛地认为,幸福这一概念不能仅仅通过GDP来描述:幸福是多维度的,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对多维度的幸福进行衡量的一种方式就是用客观指标来完善、补充或者取代GDP这一标准。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主观标准来衡量幸福:即让人们报告他们的快乐和生活满意度。本文介绍了从有关决定快乐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文献中得出的主要研究发现。虽然从经济理论和政策制定方面来讲,快乐有着重要影响,但本文也表明,快乐指数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 幸福 指数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收入不公平感、社会保险与中国国民幸福 被引量:85
9
作者 阳义南 章上峰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4-50,共17页
使用CGSS混合横截面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收入不公平感上升一个等级,被访者幸福感平均下降8.4%;社会保险同幸福感显著正相关,没有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的幸福感会显著更低4.84%和4.64%。二者交互项回归结果显示没有社会保险会进一步加剧被... 使用CGSS混合横截面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收入不公平感上升一个等级,被访者幸福感平均下降8.4%;社会保险同幸福感显著正相关,没有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的幸福感会显著更低4.84%和4.64%。二者交互项回归结果显示没有社会保险会进一步加剧被访者的收入不公平感,进而降低其幸福感。相对收入每提高一个单位,幸福感平均提高5.32%。绝对收入对幸福感仍有显著影响,二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收入不公平感、相对收入和绝对收入,表明我国民众"不患寡,患不均,更患不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公平 幸福 社会保险 基尼系数
原文传递
论教师幸福的追寻 被引量:61
10
作者 曹俊军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39,共5页
教师幸福的追寻需要社会和教师共同努力。就社会而言:给“圣化”的教师形象“祛魅”,奉持合理的教师角色期望;正视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有助于职业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优化教师职场环境,保障职业生涯中的正当权益。就教师自身而言:克服职... 教师幸福的追寻需要社会和教师共同努力。就社会而言:给“圣化”的教师形象“祛魅”,奉持合理的教师角色期望;正视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有助于职业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优化教师职场环境,保障职业生涯中的正当权益。就教师自身而言:克服职场病态,形成追求人生幸福的积极态度;完善自身心性素养,形成属于“我”的幸福尺度;领悟职业使命的真谛,引领学生走向幸福人生;追求“自我实现”,体现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育人生 幸福 追寻
下载PDF
积极·希望·快乐·幸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82
11
作者 柳礼泉 肖冬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1-175,共5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和幸福。积极心理学中那些体现人文关怀和代表时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对中国的...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和幸福。积极心理学中那些体现人文关怀和代表时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对中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回应时代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个体性功能,提倡积极人性论,加入更多有关希望、快乐和幸福的元素,并根据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 希望 快乐 幸福
下载PDF
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6
12
作者 赵芳芳 陈宏林 +2 位作者 顾艳荭 何炜 汪洁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1-533,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家医院4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8.03±11.07)分,一般自我效能得分为(24.64±5.3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 目的了解医院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家医院4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8.03±11.07)分,一般自我效能得分为(24.64±5.3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为家人对工作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患者赞扬作用、护士工作态度和工作年限。结论护士幸福感状况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根据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增加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幸福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论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 被引量:51
13
作者 易凌云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共5页
幸福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幸福就是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既要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受到幸福,亦要使人获得一种活得更好的能力。因而,幸福是教育的应然追求,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应超... 幸福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幸福就是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既要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受到幸福,亦要使人获得一种活得更好的能力。因而,幸福是教育的应然追求,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应超越知识而面对生活与意义,应超越设计而面对境遇与传统,应超越塑造而走向对话式生成,应超越实体而让师生在交往关系中共享幸福,应超越裁定而面向学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 幸福 终级目的 发展 境遇 体验 生存状态 教育
下载PDF
民生公共服务的国民“获得感”:测量与解析——基于MIMIC模型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5
14
作者 阳义南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37,189,共22页
目前还缺少测量人民"获得感"并解析其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论文使用CGSS2013年数据,从便利性、充足性、普惠性、均等性四个方面测量了8项民生公共服务带给民众的"获得感"。全国简单均值2. 98、加权因子值9. 54,只... 目前还缺少测量人民"获得感"并解析其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论文使用CGSS2013年数据,从便利性、充足性、普惠性、均等性四个方面测量了8项民生公共服务带给民众的"获得感"。全国简单均值2. 98、加权因子值9. 54,只有最大值的60%。这说明民众"获得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MIMIC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文体、基本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教育等7项民生公共服务的供给短板对"获得感"的影响显著为负,短板每增加1分,获得感将分别降低0. 75%、0. 53%、0. 50%、0. 41%、0. 33%、0. 23%、0. 23%。收入增长能带来更高的"获得感",高收入、低收入群体的民生服务"获得感"更高,但中等收入群体的"获得感"相对更低;社会公平、机会公平对"获得感"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提出增强"获得感"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 民生 幸福 获得感 社会保障
下载PDF
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 被引量:61
15
作者 方铭琳 《中国农村教育》 2007年第10期32-34,共3页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不仅是父母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人数众多,分布面广,更容易面临着健康、学习、心理、道德、安全等诸多问题。对他们的关爱教育不仅关系到儿童自身...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不仅是父母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人数众多,分布面广,更容易面临着健康、学习、心理、道德、安全等诸多问题。对他们的关爱教育不仅关系到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权益保护,还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稳定,甚至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关爱教育 教育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和谐社会 弱势群体 权益保护 幸福
下载PDF
论消费主义价值观 被引量:42
16
作者 卢风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6,共3页
消费主义是取代“新教伦理”且从属于“资本的逻辑”的意识形态 ,它要求人们把消费当做人生的最高意义 ,激励人们拼命赚钱 ,及时消费。但它却使人们的欲望总处于激发状态而无法产生真正的幸福感。更严重的是它会引导着人类在生态危机中... 消费主义是取代“新教伦理”且从属于“资本的逻辑”的意识形态 ,它要求人们把消费当做人生的最高意义 ,激励人们拼命赚钱 ,及时消费。但它却使人们的欲望总处于激发状态而无法产生真正的幸福感。更严重的是它会引导着人类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消费主义 幸福
原文传递
从经济学到幸福学 被引量:52
17
作者 奚恺元 张国华 张岩 《上海管理科学》 2003年第3期4-5,18,共3页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增加财富是增加幸福最主要的方法。但是,研究发现,增加财富并不一定能增加幸福。文章分别从适应性理论、可评价性理论和比较、以及时间模式三个方面给出解释。最后,文章将展望经济学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幸福 适应性理论 可评价性假设 时间模式 经济学 财富
下载PDF
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李同归 李楠欣 李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6期47-49,共3页
目的押了解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06-03以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企事业单位员工330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成人依恋测量问卷(由关系问卷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组成)、社会支持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纽芬兰... 目的押了解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06-03以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企事业单位员工330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成人依恋测量问卷(由关系问卷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组成)、社会支持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关系问卷描述4种依恋类型,要求被试从中选出一种最符合自己的依恋类型,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上进行记分;社会支持问卷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主观幸福感问卷从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正性体验和负性体验4个指标计分。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成人依恋类型对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放问卷330份,回收问卷305份,回收率为92.4%。剔除空白问卷等无效问卷10份,得到合格问卷295份,有效率为89.3%。①成人依恋类型:安全型117人(占38.4%),轻视型80人(占26.1%),矛盾型54人(占17.7%),害怕型44人(占14.4%)。②女性的社会支持的可利用度(t穴293雪=2.60熏P<0.01)熏主观支持(t穴293雪=2.09熏P<0.05)和社会支持总分(t穴293雪=2.74熏P<0.01雪显著高于男性。③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的可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正性体验、负性体验以及主观幸福感问卷总分指标上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的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幸福感总分均高于不安全型的个体。④依恋焦虑与负性情绪、负性体验都有着极强的正相关(r=0.425~0.463,P<0.01);与正性情绪、正性体验以及主观幸福感总分也存在负相关(r=-0.431~-0.213,P<0.01)⑤依恋焦虑、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可利用度可以进入对主观幸福感总分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成人依恋类型和个体的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客体依恋 社会支持 幸福
下载PDF
谈教师的幸福 被引量:38
19
作者 陈艳华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8-81,共4页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不是必然的,具有给予性、被给予性。教师幸福的产生...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不是必然的,具有给予性、被给予性。教师幸福的产生依赖于教师的辛勤劳动、积极创造,依赖于教师对教育理念的科学把握。教师的幸福体现在对学生的理解和关怀中,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中,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真诚奉献中,体现在不断的自我修养和提高中,体现在学生对教师的真诚热爱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幸福 和谐
下载PDF
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49
20
作者 李义安 张金秀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7-799,共3页
目的探讨高中生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聊城市某普通高中高一至高三年级42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的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 目的探讨高中生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聊城市某普通高中高一至高三年级42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的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观幸福感接近中等水平,心理健康存在轻度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和情绪不平衡;高中生的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负相关显著(P<0.01);高中生的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心理韧性通过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结论高中生的心理韧性既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又通过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幸福 模型 统计学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