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5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倦怠及其测量 被引量:431
1
作者 李永鑫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6-557,共2页
在心理学的研究文献中,工作倦怠(Job bumout)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卷入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在过去的30年里,有关... 在心理学的研究文献中,工作倦怠(Job bumout)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卷入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在过去的30年里,有关工作倦怠的研究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工作与组织心理学和职业健康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倦怠 静态定义 动态定义 工作应激 抑郁 工作资源 工作特征 人格 人口统计学 年龄 测量方法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380
2
作者 戚文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13-916,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年龄分布、病因 (或相关因素 )、房颤类型、脑卒中等流行病学特征及不同类型房颤的治疗现状。方法 对 1999~ 2 0 0 1年中国内地 4 1家医院诊断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 目的 了解中国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年龄分布、病因 (或相关因素 )、房颤类型、脑卒中等流行病学特征及不同类型房颤的治疗现状。方法 对 1999~ 2 0 0 1年中国内地 4 1家医院诊断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  (1)共入选 92 97例 ,平均年龄 6 5 5岁 ,男女比为 13∶12。三年内房颤占同期心血管住院病人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平均 7 9%。随年龄增高病例数进行性递增。 (2 )房颤病因及相关因素统计 (单项 % ) ,老年 5 8 1% ,高血压 4 0 3% ,冠心病34 8% ,心衰 33 1% ,风湿性瓣膜病 2 3 9% ,特发性房颤 7 4 % ,心肌病 5 4 %和糖尿病 4 1%等。其中以高龄与高血压的组合最常见。本组患者中 2 / 3有心房增大 ,1/ 3有射血分数降低。 (3)房颤类型中阵发性占 33 7% ,持续性 16 7% ,持久性 4 9 5 %。 (4)阵发性房颤 5 6 4 %采用节律控制治疗 ,18 2 %用心室率控制方法 ,应用药物以胺碘酮、洋地黄制剂最多 ,其次为 β受体阻滞剂、普鲁帕酮等。(5 )慢性房颤 82 8%接受心室率控制治疗 ,常用药物为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 ,试行复律者不足 1/ 2 ,其中 31 1%复律后可维持稳定窦性心律 ,应用药物以胺碘酮最多 ,其次为普鲁帕酮、奎尼丁、索他洛尔等。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心房颤动 住院病例 调查 年龄 病因
原文传递
我国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特征分析 被引量:245
3
作者 王丽艳 秦倩倩 +4 位作者 葛琳 丁正伟 蔡畅 郭巍 崔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 分析中国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人口学、行为学和时空分布特征。方法 通过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并分析我国50岁及以上HIV/AIDS人口学、行为学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检测信息,并根据... 目的 分析中国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人口学、行为学和时空分布特征。方法 通过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并分析我国50岁及以上HIV/AIDS人口学、行为学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检测信息,并根据CD4计数水平推算这些病例可能感染时间和感染年龄。结果 2008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数逐年上升,2014年报告50岁及以上病例数是2008年的4.2倍,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88.0%)。其中,83.9%自述有非婚异性性接触史,该比例逐年上升。其中男性病例以非婚异性传播为主(占95.1%),女性病例经非婚异性传播和配偶间传播分别占53.4%和46.6%。根据首次CD4检测结果推测病例感染与发现时间间隔,估计近3年感染者比例为15.5%,从感染到被发现时间间隔在8年以上者比例为43.6%。新发现的年龄50岁及以上病例中,约有66.5%的病例可能是在50岁及以后感染,从感染到被检测发现的平均时间为(6.8±2.7)年。结论 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数的增加是该年龄段高危行为暴露和既往感染晚期发现共同作用的结果,需以诊断病例为线索进一步开展溯源和专题调查,排查与控制影响该年龄段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年龄 流行特征 感染时间
原文传递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232
4
作者 黄典豪 吴澄宇 +1 位作者 杜安道 何红蓼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多年来一直是矿床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建立的铼-锇同位素定年实验室,为研究钼矿床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新的手段。因辉钼矿是最主要的含铼矿物之一,且基本上不含普通锇,其中... 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多年来一直是矿床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建立的铼-锇同位素定年实验室,为研究钼矿床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新的手段。因辉钼矿是最主要的含铼矿物之一,且基本上不含普通锇,其中所含 ̄(187)Os是由 ̄(187)Re衰变而来,故放射成因 ̄(187)Os的积累是矿物年龄及铼含量的函数,本文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东秦岭钼矿带中几个不同类型的大型钼矿床的Re-Os年龄: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氏的Re-Os年龄为印支期,其余的斑岩型钼矿床和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的Re-Os年龄均为燕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床 同位素 年龄
下载PDF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 被引量:219
5
作者 芮宗瑶 侯增谦 +3 位作者 曲晓明 张立生 王龙生 刘玉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7-225,共9页
通过离子探针、K_Ar法和Re_Os法测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成矿年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驱龙石英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年龄为 (17.5 8± 0 .74 )Ma ,冲江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年龄为 (15 .6 0± 0 .5 2 )Ma,冲江闪长玢岩的SHRIMP... 通过离子探针、K_Ar法和Re_Os法测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成矿年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驱龙石英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年龄为 (17.5 8± 0 .74 )Ma ,冲江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年龄为 (15 .6 0± 0 .5 2 )Ma,冲江闪长玢岩的SHRIMP年龄为 (14 .5 4± 0 .6 5 )Ma。驱龙和冲江含矿斑岩钾长石的K_Ar年龄分别为 (16 .4 3± 0 .31)Ma和 (15 .77± 0 .4 5 )Ma ,矿石中辉钼矿的Re_Os年龄分别为 (15 .99± 0 .32 )Ma和 (14 .85± 0 .6 9)Ma。因此驱龙和冲江斑岩铜矿的成矿年龄约束于 (17.5 8± 0 .74 )Ma~ (14 .85± 0 .6 9)Ma之间。驱龙石英二长花岗斑岩为强矿化岩石 ,冲江二长花岗岩斑岩为中等矿化岩石 ,冲江闪长玢岩为未矿化岩石 ,三者的年龄依次变小 ,放射性元素2 0 6Pb、U和Th含量则依次增高。这表明随着壳源物质混合的增强 ,铜矿化渐弱。立足于大西洋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变化和印度洋北部海底沉积扇的沉积速率变化来看青藏高原隆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斑岩铜矿 地质调查 地球化学 年龄 钾长石钾氩年龄 辉钼矿 铼锇年龄 青藏高原隆升 成矿时代
下载PDF
587名青少年学生应付行为研究──年龄、性别与应付方式 被引量:168
6
作者 肖计划 向孟泽 朱昌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对301名少年中学生,286名青年大学生的应付方式研究发现:青年学生组,“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三个应付因子的因子均分高于少年学生组,“自责”、“幻想”、“退避”三个应付因子均分青年组与少年组无显著性差异;... 对301名少年中学生,286名青年大学生的应付方式研究发现:青年学生组,“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三个应付因子的因子均分高于少年学生组,“自责”、“幻想”、“退避”三个应付因子均分青年组与少年组无显著性差异;少年阶段,除“求助”应付因子均分女性高于男性外,余应付因子均分两性间无显著性差异;青年阶段,男性“解决问题”应付因子均分高于女性,而女性“自责”、“求助”、“退避”三个应付因子均分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付方式 青少年 年龄 性别 心理卫生
全文增补中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上新世以来快速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170
7
作者 丁林 钟大赉 +2 位作者 潘裕生 黄萱 王庆隆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6期1497-1500,共4页
研究区位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东北侧,近东西向喜马拉雅山与北东向念青唐古拉山、近南北向横断山的交汇地段.这里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前缘部位,壳层的挤压变形十分强烈,无论是地质边界,还是地形都围绕此构造结发生了最急剧的转折... 研究区位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东北侧,近东西向喜马拉雅山与北东向念青唐古拉山、近南北向横断山的交汇地段.这里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前缘部位,壳层的挤压变形十分强烈,无论是地质边界,还是地形都围绕此构造结发生了最急剧的转折,塑造了世界上著名的高山峡谷地形,其平均切割深度达5000m左右,是探讨青藏高原隆升历史最有利的典型地区.研究区地质上属于冈底斯岛弧的东延部分,其南部主要由一套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组成,可能是岛弧或拉萨地块的基底,北部主要为古生代的沉积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抬升速率 喜马拉雅构造结 年龄
原文传递
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162
8
作者 申延清 刘风霞 +1 位作者 曹红 马爱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43-1646,共4页
背景:目前膝骨关节炎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调查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07/2009-11青岛某医院住院治疗的31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X射线片... 背景:目前膝骨关节炎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调查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07/2009-11青岛某医院住院治疗的31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X射线片检查、疾病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①左膝骨关节疼痛占21.6%,右膝疼痛占29.5%,总体上右膝关节疼痛检出率高于左膝(P<0.01)。单膝疼痛占51.1%,双膝疼痛占48.9%,单双膝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女性临床膝骨关节炎检出率高于男性(P<0.01)。男女检出率均与年龄有关,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升高。③肥胖人群的膝骨关节炎检出率较非肥胖人群高(P<0.01),不同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不同劳动强度人群膝骨关节炎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劳动强度越大检出率越高。⑤绝经女性膝骨关节炎检出率较未绝经女性检出率高(P<0.05),绝经情况分布年龄范围为45~60岁(60岁以上被调查者均已绝经)。提示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职业(工人、家务)、遗传因素等是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年龄因素危险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影响因素 临床表现 性别 年龄 劳动强度 绝经
下载PDF
全国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分析 被引量:156
9
作者 李黎 余文周 +3 位作者 税铁军 马超 温宁 梁晓峰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3~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 目的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3~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但与2003、2004年相比,2005、2006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从近85%降至70%左右;〈8月龄和8~11月龄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超过1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麻疹病例具有不同年龄构成模式,2006年〈15岁麻疹病例构成比〈50%的4个省,50%~69%的11个省,≥70%的16个省。2006年≤2岁儿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上升,〈1岁儿童发病率〉150/10万,25~30岁人群出现麻疹发病高峰。结论全国2005、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1岁和≥15岁人群麻疹发病增多。应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第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开展MV强化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年龄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正常人颈动脉弹性 被引量:135
10
作者 王建华 王岳恒 +4 位作者 吴春玲 杜昕 张莉 尹洪宁 毛天杰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健康志愿者颈动脉弹性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确定相关参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对143位健康志愿者[男性72例,女性71例,平均年龄(47.2±14.9)岁]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获取双侧颈动脉的弹性系数(Ep)、僵硬度...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健康志愿者颈动脉弹性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确定相关参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对143位健康志愿者[男性72例,女性71例,平均年龄(47.2±14.9)岁]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获取双侧颈动脉的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及顺应性(AC)三项指标,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心率和血压的关系.结果①年龄与Ep和β显著正相关而与AC显著负相关,收缩压与Ep显著正相关,性别、心率和舒张压与这些参数相关性不显著.②在20~29岁、30~39岁和40~49岁组中,随年龄增加Ep和β增高而AC减低;但在50~59岁和≥60岁组,各参数与40~49岁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年龄对<40岁者颈动脉弹性参数影响显著,而对≥40岁者影响不显著.③ Ep、β和AC的正常值在≥40岁者分别为 117.97±31.04、8.67±2.23 和 0.74±0.21,而在<40岁者随年龄不同而异.结论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准确获取颈动脉性能参数,为临床定量评价颈动脉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定量检查 颈动脉弹性 超声检查 年龄 僵硬度
原文传递
熊耳群火山岩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对华北克拉通盖层发育初始时间的制约 被引量:140
11
作者 赵太平 翟明国 +3 位作者 夏斌 李惠民 张毅星 万渝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2342-2349,共8页
熊耳群火山岩广泛发育于华北克拉通南部,它的形成标志着华北克拉通南部盖层发育的开始,准确厘定熊耳群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对于揭示华北克拉通元古宙时期的构造格局与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应用SHRIMP U-Pb方法对熊耳群火山岩和同期的... 熊耳群火山岩广泛发育于华北克拉通南部,它的形成标志着华北克拉通南部盖层发育的开始,准确厘定熊耳群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对于揭示华北克拉通元古宙时期的构造格局与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应用SHRIMP U-Pb方法对熊耳群火山岩和同期的次火山,侵入岩共5个样品的锆石进行了84个测点的精确定年,结果表明:熊耳群形成于古元古代1.80~1.75Ga,因为熊耳群早于长城系,推断长城系的底限年龄可能在1.75Ga,华北克拉通南部新近的SHRIMP U-Pb年龄资料,表明华北克拉通南部有1.84Ga左右热,构造事件的地质记录,而熊耳群火山岩的发育标志着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裂解事件的开始,熊耳期岩浆岩中大量继承性岩浆锆石的存在(主要是2.20Ga左右),说明熊耳期岩浆可能来源于2.20Ga左右的地壳,或者是熊耳期慢源岩浆同化混染了大量的2.20Ga左右的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耳群 华北克拉通 火山岩 锆石 盖层 SHRIMP 古元古代 左右 发育 年龄
原文传递
骨关节炎的诊治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34
12
作者 吕厚山 孙铁铮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22,60,共17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sis,OA)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关节疾患之一,人群发病率约为2%-6%,是导致50岁以上人群功能残疾、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骨关节炎具有临床、病理和影像学多重定义;在其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 骨关节炎(osteoarthrisis,OA)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关节疾患之一,人群发病率约为2%-6%,是导致50岁以上人群功能残疾、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骨关节炎具有临床、病理和影像学多重定义;在其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在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综合作用下,关节软骨发生生化、结构和代谢改变,最终出现关节软骨软化、破溃和局部剥脱以及关节边缘骨与软骨赘生物形成等病理改变,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骨关节炎相关的滑膜炎症是软骨基质降解产物引起的继发性改变,滑膜炎性病变在骨关节炎的发生中不是旁观者,而是关节结构破坏的参与者,促进了骨关节炎的病程进展。 骨关节炎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尽可能避免治疗的毒副作用。目前,骨关节炎缺乏治愈的手段。但是,针对患者设计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减轻疼痛、保持或改善关节活动度,减缓关节功能的受损。应重视对患者的教育和康复治疗,特异性COX-Ⅱ抑制剂减少了胃肠道副反应事件的发生。当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日常活动进行性受限时,应该考虑关节镜清理、截骨术和关节置换手术等外科治疗。软骨移植、氨基葡萄糖、针对炎性因子或细胞内与炎症相关的信号分子的生物治疗手段为骨关节炎的治疗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诊断 治疗 病因 年龄 性别
下载PDF
试论中国不同年龄人群体育现状 被引量:116
13
作者 庞元宁 何建文 同英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3-25,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不同年龄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状况 ,参加人数最多的项目是散步、跑步 ,群体活动开展最好的是城镇老年人 ,农村 2 6~ 5 5岁是参加活动最差的人群。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场地 体育项目 年龄 中国
下载PDF
子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3
14
作者 万磊 万建平 +2 位作者 张燕玲 汪灿花 李隆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47-549,共3页
了解不同时期江西地区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对本院1989年1月至1989年12月(20世纪80年代组)和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20世纪90年代组)收治的42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10岁的间隔... 了解不同时期江西地区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对本院1989年1月至1989年12月(20世纪80年代组)和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20世纪90年代组)收治的42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10岁的间隔进行年龄分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7.6±10.70)岁和(50.5±13.0)岁(P<0.001),年龄曲线随时间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两组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无显著差异。但90年代组多为较早期肿瘤,Ⅰb期占22.9%;而80年代组晚期患者多,Ⅰb期占2.4%(P<0.05)。结论:子宫颈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重视对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认识,加强对年轻宫颈疾患者的普查和治疗,可望达到早诊、早治,从而降低宫颈浸润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年龄 构成比
下载PDF
中国五地区饮酒情况及相关问题调查 Ⅰ普通人群的饮酒状况 被引量:111
15
作者 苏中华 郝伟 +1 位作者 谌红献 全国五地区第二次饮酒情况调查协作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36-539,共4页
目的 :了解我国 5地区普通人群饮酒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使用定式检查问卷调查我国 5地区社区中 2 4992人的饮酒情况。结果 :普通人群男、女及整体年饮酒率分别是 74 9%、 3 8 8%和 5 9 0 % ,男、女及整体三月饮酒率分别是 ... 目的 :了解我国 5地区普通人群饮酒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使用定式检查问卷调查我国 5地区社区中 2 4992人的饮酒情况。结果 :普通人群男、女及整体年饮酒率分别是 74 9%、 3 8 8%和 5 9 0 % ,男、女及整体三月饮酒率分别是 63 8%、 18 3 %和 43 8% ,饮酒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至 40~ 5 0岁达高峰 ,尔后下降 ;89 0 %的女性饮酒者和 43 6%的男性饮酒者每周饮酒 1次或以下 ,2 2 2 %的男性饮酒者和 2 5 %的女性饮酒者每天皆饮 ,每次饮酒量男性高于女性 ;样本人均年饮酒量 4 5升纯酒精 ,男性是女性的 13 4倍 ;未注册酒类的使用率是 7 1% ,消耗量占酒精消耗总量的 14 9%。结论 :我国饮酒是一种普通的社会行为 ,酒精消费量比上世纪末增加 ,未统计酒类在我国酒精消费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 年龄 饮酒频度 饮酒量 酒类消费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 (三)时间标尺 被引量:104
16
作者 丁仲礼 余志伟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36-348,共13页
作者对宝鸡黄土剖面的粒度组成以10cm 为间隔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分析,并以这条粒度曲线为基础,建立了一条适合黄土高原各代表性剖面的轨道调谐时间标尺。据此对37个古土壤的顶、底年龄作了估计。在建立这条时间标尺的过程中,各古地磁界... 作者对宝鸡黄土剖面的粒度组成以10cm 为间隔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分析,并以这条粒度曲线为基础,建立了一条适合黄土高原各代表性剖面的轨道调谐时间标尺。据此对37个古土壤的顶、底年龄作了估计。在建立这条时间标尺的过程中,各古地磁界线的K-Ar 年龄值基本保持不变。时间标尺建立后,对地轴倾斜度和岁差的特征周期进行了滤波,发现滤波曲线与理论计算值有很好的匹配。对比已有的两条深海轨道调谐时间标尺,宝鸡剖面时间标尺在时间分辨率及滤波曲线与理论计算值相匹配方面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时间标尺 古气候 古土壤 年龄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24
17
作者 胡昔权 窦祖林 +2 位作者 万桂芳 丘卫红 朱洪翔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 (NCSE)量表对在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 2 16例进行认知功能评估 ,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用统计学分析认知功能障碍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 (NCSE)量表对在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 2 16例进行认知功能评估 ,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用统计学分析认知功能障碍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2 16例脑卒中患者中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为94例 ,占 43.5 % ,尤以记忆力、空间结构能力、计算能力容易受累 ,多数患者的认知能力为轻度~中度受损 ,一般涉及 2~ 3个左右的认知项目 ;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卒中类型无关 (P >0 .0 5 ) ,但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变部位、病灶大小和数量、卒中次数及有无合并疾病等密切相关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NCSE量表可以作为认知功能障碍常规检查量表 ,以便早期发现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干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发生率 影响因素 年龄 文化程度 病程 病变部位
原文传递
利用岷江阶地的变形估算龙门山断裂带中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被引量:116
18
作者 马保起 苏刚 +1 位作者 侯治华 舒赛兵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4-242,共9页
用岷江都江堰—汶川段晚第四纪阶地面的变形量估算了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滑动速率。岷江及其支流发育3级晚第四纪河流阶地,阶地面的年龄分别约为10,20,50kaBP。阶地纵剖面在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处有明显的垂直... 用岷江都江堰—汶川段晚第四纪阶地面的变形量估算了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滑动速率。岷江及其支流发育3级晚第四纪河流阶地,阶地面的年龄分别约为10,20,50kaBP。阶地纵剖面在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处有明显的垂直变形。断裂活动具有间歇性特点,晚第四纪以来有过3期活动,其起始时间分别为50,20,10kaBP。依据各级阶地面年龄和变形量估算的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晚第四纪逆冲滑动速率分别为0.5,0.6~0.3,0.2mm/a;据阶地走滑位错估算的茂汶-汶川断裂和北川-映秀断裂的晚第四纪右旋走滑速率均约为1mm/a。现代河床之下发育很厚的河流堆积物表明,龙门山的构造抬升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晚第四纪 滑动速率 估算 岷江 中段 河流阶地 垂直变形 断裂活动 起始时间 走滑速率 构造抬升 变形量 地面 都江堰 纵剖面 间歇性 堆积物 发育 年龄 逆冲
下载PDF
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 被引量:102
19
作者 洪大用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基于2003年全国城市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状况,发现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水平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居住地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但通过调查还发现我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在整体上还是偏向物... 基于2003年全国城市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状况,发现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水平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居住地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但通过调查还发现我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在整体上还是偏向物质主义和浅层次的,因此也是有待推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收入水平 中国城市 中国 环境意识 中国 状况 调查 性别 年龄
下载PDF
中国高龄老人的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7
20
作者 郭志刚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2,共6页
根据实际调查数据 ,对高龄老人的居住方式进行交互分析 ,发现各个交互类别中高龄老人与后代共同生活仍占居多数。对高龄老人是否与后代同住的多元logistic回归肯定了年龄、城乡、以前职业、婚姻状况均存在显著影响。模型还专门设立表达... 根据实际调查数据 ,对高龄老人的居住方式进行交互分析 ,发现各个交互类别中高龄老人与后代共同生活仍占居多数。对高龄老人是否与后代同住的多元logistic回归肯定了年龄、城乡、以前职业、婚姻状况均存在显著影响。模型还专门设立表达存活子女的数量和结构的两类自变量 ,结果发现 :子女数从无到有具有突出的门槛效应 ,但后续递增的影响并不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人 LOGISTIC回归 表达 影响 存活 年龄 发现 中国 城乡 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