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拉祜西的年节──“扩” 被引量:2
1
作者 扎努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8-55,共8页
试析拉祜西的年节──“扩”扎努云南拉枯族的自称主要有拉枯纳、拉枯西和拉祜普,各支系的文化异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国外学者在泰国还发现了拉祜尼即红拉枯等,安东尼·R·沃克著文介绍了一些有关拉祜尼的文化习俗。①云南... 试析拉祜西的年节──“扩”扎努云南拉枯族的自称主要有拉枯纳、拉枯西和拉祜普,各支系的文化异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国外学者在泰国还发现了拉祜尼即红拉枯等,安东尼·R·沃克著文介绍了一些有关拉祜尼的文化习俗。①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懦福乡南段、巴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西 村寨 文化内涵 粑粑 象征意义 传统文化 老年妇女 广场 年礼 试析
下载PDF
故乡的池塘
2
作者 倪进朴 《当代矿工》 1996年第5期24-25,共2页
我的故乡确是一方秀美的土地,尤其是那山水之间星罗棋布的池塘,印象中似乎从来就没有过喧嚣,从来就是那般从容。尽管省城的繁华就在一小时汽车路程的那边,但都市的节奏到了这儿就变成这池水一样的平缓而宁静。这里没有浓烟、没有轰鸣,... 我的故乡确是一方秀美的土地,尤其是那山水之间星罗棋布的池塘,印象中似乎从来就没有过喧嚣,从来就是那般从容。尽管省城的繁华就在一小时汽车路程的那边,但都市的节奏到了这儿就变成这池水一样的平缓而宁静。这里没有浓烟、没有轰鸣,居田园而不僻,远热闹而无寂;天蓝蓝,水湛湛,世世代代亦耕亦读,年年岁岁春华秋实。记得我十四岁那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路 星罗 全面发展规划 袖头 庐剧 农家 年礼 童年回忆 氨氯 填塘
原文传递
体育是什么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正 《体育文化导刊》 1996年第2期24-25,共2页
体育是什么肖正体育是什么?也许,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可笑的问题。远不说古代和近代,就算是新中国体育,也搞了快50年了,难道连体育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吗?岂非啧啧怪事!其实,为人们熟悉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人们认知了的东西... 体育是什么肖正体育是什么?也许,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可笑的问题。远不说古代和近代,就算是新中国体育,也搞了快50年了,难道连体育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吗?岂非啧啧怪事!其实,为人们熟悉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人们认知了的东西,君不闻"灯下黑"么?往往因我们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工作 竞技运动 体育理论 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 古代奥运会 增强体质 身体教育 原始形态 年礼
下载PDF
《白水素女》:性禁忌与偷窥心理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建宪 《民间文化》 1999年第1期36-41,共6页
陶渊明《搜神后记》中的《白水素女》,是志怪小说的一篇杰作。据刘守华先生研究这类田螺姑娘型故事,最早见于《初学记》中所引晋人束皙《发蒙记》;稍后出现于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在唐人皇甫氏《原化记》中,发展为唐传奇的珍品《吴堪... 陶渊明《搜神后记》中的《白水素女》,是志怪小说的一篇杰作。据刘守华先生研究这类田螺姑娘型故事,最早见于《初学记》中所引晋人束皙《发蒙记》;稍后出现于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在唐人皇甫氏《原化记》中,发展为唐传奇的珍品《吴堪》;此后,元代无名氏编撰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明人周清源《西湖二集》、明《万历续道藏》中的《搜神记》、清人程趾祥《此中人语》、陆长春《香饮楼宾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素女 性禁忌 年礼 故事类型 母题 陶渊明 集体无意识 民间故事 隔离期 志怪小说
下载PDF
方克强的文学人类学批评(二)——原型模式:《西游记》的成年礼 被引量:14
5
作者 方克强 《文艺争鸣》 CSSCI 1990年第3期26-32,共7页
《西游记》也许是一部最适合于运用原型批评方法探讨的我国古典名著。其原因,在于它首先是一部神话小说,一部将历史故事和传说神话化的幻想性作品。原型作为具有普遍象征意义与文化功用的艺术符号,通常是创造性幻想的产物,基本上是神话... 《西游记》也许是一部最适合于运用原型批评方法探讨的我国古典名著。其原因,在于它首先是一部神话小说,一部将历史故事和传说神话化的幻想性作品。原型作为具有普遍象征意义与文化功用的艺术符号,通常是创造性幻想的产物,基本上是神话的或与人类原始经验相关的形象。在非现实的神话领域中,原型意象和模式往往以更为纯粹的方式显现。当然,《西游记》还有它的特殊性。从唐代玄奘天竺取经到吴承恩写定此书,前后经过了九百年的漫长岁月。“西游”故事的产生、流传和演变,也可以划分出历史故事阶段、佛教文学阶段、平话阶段、戏曲阶段的历时态过程。其间,无数民间艺人和无名作者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已为众所公认。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说,构成“西游”故事无形而又深厚创作底蕴的还是群众(听众和观众)。因为口口相传的“传说”形式,面对面的“说书”形式,以及戏曲的表演形式,都直接接受到集体心理的反馈,并在加工和丰富的再创作过程中受其影响和制约,从而凝结进集体意识或潜意识的内容。从根本上说,“西游”故事由历史而走向神话的演变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文学人类学批评 年礼 孙悟空 原型模式 吴承恩 文化功用 历史故事 集体意识 取经故事
原文传递
哭嫁习俗的成年礼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向柏松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5期80-85,共6页
哭嫁习俗曾经在世界范围存在。对这种以“哭唱”为基本特征的婚俗的专门研究,始于拉法格1886年《关于婚姻的民间歌谣和礼俗》一文;在我国,则开始于30年代末期刘伟民先生对广东东莞婚歌的搜集与研究。在以后的半个世纪中,我国一些学者也... 哭嫁习俗曾经在世界范围存在。对这种以“哭唱”为基本特征的婚俗的专门研究,始于拉法格1886年《关于婚姻的民间歌谣和礼俗》一文;在我国,则开始于30年代末期刘伟民先生对广东东莞婚歌的搜集与研究。在以后的半个世纪中,我国一些学者也相继涉足于此,在丰富的民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是,迄今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礼 哭嫁习俗 女子 哭嫁歌 土家族 婚俗 新娘 举行仪式 长时间 婚姻
下载PDF
壮族传统服饰与人生礼仪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富强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7-76,共10页
壮族服饰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既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又因地方或时代的不同而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汉族服饰的影响,壮族服饰也不断发展变化。明清时期,壮族服饰已趋汉化,但妇女服饰则较多的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壮族服饰与... 壮族服饰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既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又因地方或时代的不同而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汉族服饰的影响,壮族服饰也不断发展变化。明清时期,壮族服饰已趋汉化,但妇女服饰则较多的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壮族服饰与其人生礼仪密切相关,而且因年龄或性别不同而异,其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先民 传统服饰 人生礼仪 年礼 壮族妇女 社会地位 民族服饰 成年人 诞生礼 社会规范
下载PDF
凉山彝族山民的仪式生活 被引量:7
8
作者 巴莫阿依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4,共9页
关键词 凉山彝族 民俗 礼仪 仪式 类型 特点 诞生礼 年礼 丧葬习俗 婚姻习俗
原文传递
“灰姑娘”角色的成年礼内涵——对“灰姑娘型”故事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9
9
作者 陈玉平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7-61,共5页
在民间文艺学中,角色指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对民间故事人物角色的广泛研究始于俄国民间文艺学家弗拉基米尔·普罗普(1895—1970),他曾把俄国民间故事的人物角色归纳为七种:(1)反面角色;(2)捐献者(施主);(3)助手;(4)公主... 在民间文艺学中,角色指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对民间故事人物角色的广泛研究始于俄国民间文艺学家弗拉基米尔·普罗普(1895—1970),他曾把俄国民间故事的人物角色归纳为七种:(1)反面角色;(2)捐献者(施主);(3)助手;(4)公主(被寻找的人)和她的父亲;(5)送信人;(6)英雄;(7)假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灰姑娘故事 成年仪式 年礼 中国民间故事 灰姑娘型故事 人物角色 社会化 受虐待 民间文艺学
原文传递
原型模式:雨王汉德森的成年礼——对索尔·贝娄小说《雨王汉德森》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慧云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0-23,共4页
成年礼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史前时期都普遍存在过的习俗,受礼者要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接受肉体和精神的各种严格考验,然后才能被接纳为民族的正式成员。索尔.贝娄的小说《雨王汉德森》可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运用原型批评方法进行解读。主... 成年礼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史前时期都普遍存在过的习俗,受礼者要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接受肉体和精神的各种严格考验,然后才能被接纳为民族的正式成员。索尔.贝娄的小说《雨王汉德森》可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运用原型批评方法进行解读。主人公汉德森从美国到非洲再重返美国的经历构成了一个“儿童———严峻考验———成年人”的情节框架,可被视作一个成年礼的原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礼 索尔·贝娄 汉德森
下载PDF
民族文化瑰宝的识别——以基诺族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杜玉亭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81-86,共6页
民族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大概念,为了把握它的数量可用分类学方法对其内容进行分类,为了把握它的质量可用价值学方法对其内涵进行分级。只有科学的分类与分级,才能识别民族文化的价值。本题所探讨的是40年前尚处于原始村社时代的基... 民族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大概念,为了把握它的数量可用分类学方法对其内容进行分类,为了把握它的质量可用价值学方法对其内涵进行分级。只有科学的分类与分级,才能识别民族文化的价值。本题所探讨的是40年前尚处于原始村社时代的基诺族文化瑰宝的识别问题。一、基诺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诺族 文化瑰宝 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特点 巴文化 年礼 文化内涵 寨老制 民族特征 智慧圈
下载PDF
数字与俄汉民族文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杜国英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9-41,共3页
数字与俄汉民族文化杜国英不同的民族,由于传统文化、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有关数字的用法和内涵也有差别,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数字文化。汉民族是个讲究和谐、注重团圆的民族,因此,认为偶数... 数字与俄汉民族文化杜国英不同的民族,由于传统文化、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有关数字的用法和内涵也有差别,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数字文化。汉民族是个讲究和谐、注重团圆的民族,因此,认为偶数是吉祥数,成双成对为吉利;相对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民族文化 苏联百科词典 年礼 内涵意义 附加意义 隐含意义 这一天 乌丙安 圣事 圣体
下载PDF
马克·吐温的原始意象创造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沛林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30-232,共3页
马克·吐温的小说在表层的历险情节和意义之下,还隐伏着一个强有力的原型结构.本文就是追寻和描述这一潜在结构,进而思考美国乃至其他现代民族艺术中具有砥柱中流意义的艺术核心意象.马克·吐温创造的大河意象马克·吐温集... 马克·吐温的小说在表层的历险情节和意义之下,还隐伏着一个强有力的原型结构.本文就是追寻和描述这一潜在结构,进而思考美国乃至其他现代民族艺术中具有砥柱中流意义的艺术核心意象.马克·吐温创造的大河意象马克·吐温集中描写自然——密西西比河的作品有两部,即回忆录《在密西西比河上》(Old Times on the Mississippi,1875)和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 ofHuckleberry Finn,1883),从文学成就及影响来衡量,诚以小说中的大河形象更为重要.小说中的大河有着丰厚的象征意蕴,这种意蕴植根于人类从古至今普遍的感知经验,并在现代思想理论的理解下,显示为完整、生动、合乎逻辑的原始文化内涵,这使我们有充分理由将其视为作家创造出的原始意象.下面是对大河这一原始意象的美学特征和原始文化内涵所做的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意象 密西西比河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吐温 美国文学 原始文化内涵 创世神话 年礼 资产阶级 长篇小说
原文传递
原始社会的“成年礼”仪式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法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5-69,共5页
原始社会的"成年礼"仪式是原始社会个体"通过仪式"的重要阶段,是原始社会检验年轻一代是否成熟,是否被社会承认和接纳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一些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民族仍保留举行"成年礼"仪式的习惯,... 原始社会的"成年礼"仪式是原始社会个体"通过仪式"的重要阶段,是原始社会检验年轻一代是否成熟,是否被社会承认和接纳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一些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民族仍保留举行"成年礼"仪式的习惯,并且有男、女孩的区别。原始社会"成年礼"仪式的出现对后来学校教育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礼 通过仪式 学校教育
下载PDF
蒙古史诗英雄死而复生母题与萨满入巫仪式 被引量:6
15
作者 乌日古木勒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5年第1期5-11,共7页
普罗普在《魔法故事的历史起源》中提出魔法故事的母题起源于仪式的理论。并且他提出魔法故事的母题与仪式之间不仅仅是直接反映关系,而更多的是意义转化关系和仪式转换关系。蒙古史诗中常见英雄被杀,未婚妻抟英雄的骨灰,使英雄死而复... 普罗普在《魔法故事的历史起源》中提出魔法故事的母题起源于仪式的理论。并且他提出魔法故事的母题与仪式之间不仅仅是直接反映关系,而更多的是意义转化关系和仪式转换关系。蒙古史诗中常见英雄被杀,未婚妻抟英雄的骨灰,使英雄死而复生的情节母题。蒙古史诗中英雄死而复生母题起源于萨满入巫仪式或成年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 仪式 母题 英雄 萨满 历史起源 转换关系 转化关系 故事 普罗普 年礼 情节
原文传递
成人仪式·伦理·青年教育 被引量:7
16
作者 平章起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1-55,共5页
成年礼是一种古老的青年教育的方式 ,是人类历史上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从成人礼在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社会功能中 ,我们可以深刻地揭示青年的本质 ,认识青年教育的一些规律 ,探索青年教育的有效方法。成年礼实际上是把青年看做是文化... 成年礼是一种古老的青年教育的方式 ,是人类历史上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从成人礼在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社会功能中 ,我们可以深刻地揭示青年的本质 ,认识青年教育的一些规律 ,探索青年教育的有效方法。成年礼实际上是把青年看做是文化适应的过程和成人社会伦理规范、价值内化的过程 ,是青年从完全依附的角色向社会承认的成人自律过渡的一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礼 宗教伦理 宗法伦理 社会伦理
原文传递
论民俗及其心理分析的可能性与途径——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7-52,共6页
民俗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它不仅建构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民族学家和... 民俗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它不仅建构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民族学家和民族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产生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论著,从而给人们提供了研究不同民族文化发展与心理特点形成的不同视野和角度,也提供了认识不同民族心理及其独特发展规律的可能性。 中国各民族在其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俗事象和民俗行为。这些民俗事象与行为在其起源上和各民族所具有的共同心理有什么关系?这些一经形成的民俗又对各民族群体的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有什么影响?这自然是民族心理学应该研究并做出回答的问题。 一、民俗及其心理分析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文化生活现象,在社会现实中展现出来,就是民众生活里那些没有明文约定的规矩,或是指那些在民众群体中自行传承或流传的程式化的不成文的规矩,一种流行的模式化的行为方式。任何民族中每个心智健全的人。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民俗圈而生活。在他们身上,都打上了这样或那样的民俗的烙印。以科学思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心理学 民俗研究 民俗心理 心理分析 民族群体 精神分析学 民俗生活 民俗事象 年礼 弗洛伊德
原文传递
纳西族与古羌人的渊源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和发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8-42,75,共6页
纳西族的族源问题,国内外学者多有论述,国内学者如章太炎、方国瑜、陶云逵、任乃强、徐中舒等老一辈知名学者,以及李绍明、王宏道等后起之秀,都曾先后撰文论述自己的观点。国外学者如久负盛名的美籍奥人洛克,日本人白鸟芳郎、诹访哲郎等... 纳西族的族源问题,国内外学者多有论述,国内学者如章太炎、方国瑜、陶云逵、任乃强、徐中舒等老一辈知名学者,以及李绍明、王宏道等后起之秀,都曾先后撰文论述自己的观点。国外学者如久负盛名的美籍奥人洛克,日本人白鸟芳郎、诹访哲郎等,亦曾著文阐述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羌族 古羌人 东巴经 渊源关系 任乃强 祭司 年礼 发衣 茂县
下载PDF
“历试诸难”与中国上古的成年礼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星灿 《中国文化》 1995年第2期103-110,共8页
“历试诸难”与中国上古的成年礼陈星灿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上古中国历史的真实面貌,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极端信古的人视神话与传说为中国上古的历史实录;极端疑古的人又把它们当成战国甚或汉晋人的伪造,事... “历试诸难”与中国上古的成年礼陈星灿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上古中国历史的真实面貌,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极端信古的人视神话与传说为中国上古的历史实录;极端疑古的人又把它们当成战国甚或汉晋人的伪造,事实证明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近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礼 《史记》 《尚书·尧典》 《史记·五帝本纪》 顾颉刚 中国古代 神话传说 “复活” 冠礼 部落
下载PDF
论《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原型模式 被引量:6
20
作者 廖晖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3-94,共2页
成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成长故事的情节框架与远古成年礼仪式有着同构关系,是人类普遍情感和集体无意识的再现,影射出维多利亚时代的特征。对原型的模仿激活了读者潜在的成年体验,成就了作品隽永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乔治·爱略特 年礼 原型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