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镇流域水体-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质的荧光特性及影响因素:以宁波市小浃江为例
被引量:
15
1
作者
高凤
邵美玲
+2 位作者
唐剑锋
曹昌丽
易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09-4017,共9页
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对流域水体和沉积物的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含量和成分产生了重要影响,探究水体-沉积物中DOM的分布特性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长三角典型城镇地区宁波市北仑区小浃江流域为研究对...
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对流域水体和沉积物的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含量和成分产生了重要影响,探究水体-沉积物中DOM的分布特性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长三角典型城镇地区宁波市北仑区小浃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PARAFAC(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及相关性分析,对小浃江流域水体及沉积物DOM光谱特性进行研究,分析DOM荧光组分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①小浃江水体-沉积物DOM主要包括4种组分:C1、C2、C3和C4,其中C1为陆源类腐殖质,分子量较大;C2为陆源类腐殖质,由生物降解产生,分子量较小;C3为类蛋白物质,包括类色氨酸,对微环境的变化敏感;C4为陆源类腐殖质.②小浃江水体DOM受新生内源和陆源输入共同影响,腐殖化程度较弱,腐殖质含量较低.沉积物以陆源或土壤源输入为主,内源贡献较小,DOM具有一定的腐殖化特征,腐殖质的浓度水平高于水体中腐殖质含量.③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水体DOM各组分相关性较高的环境因子主要为农田、城镇;而沉积物DOM各组分相关性较高的环境因子为城镇、农田、湿地.其中,城镇对沉积物中类腐殖质C4和类腐殖质的浓度参数Fn(355)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浃江
水体
沉积物
溶解性有机质(DOM)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
因子分析
法
(
parafac
)
原文传递
太湖蓝藻胞内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巧颖
孙伟
+1 位作者
杜瑛珣
巩小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70-1878,共9页
蓝藻水华消亡时,藻细胞裂解会产生大量的胞内溶解性有机质(I-DOM).本研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EEM-PARAFAC),考察太湖蓝藻I-DOM在微生物降解过程的组成变化,并研究了温度(20、25和30℃)和I-DOM初始...
蓝藻水华消亡时,藻细胞裂解会产生大量的胞内溶解性有机质(I-DOM).本研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EEM-PARAFAC),考察太湖蓝藻I-DOM在微生物降解过程的组成变化,并研究了温度(20、25和30℃)和I-DOM初始浓度(5、10和20 mg·L^(-1))对I-DOM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I-DOM能较好被微生物降解,14 d后,DOC的去除率为50%~74%.初始I-DOM主要包含类色氨酸组分C1(80%),存在C2(一种广泛存在的类腐殖质,16.0%)和C3(微生物来源类腐殖质,3.7%);几乎不含C4(微生物来源类腐殖质,0.3%).微生物降解过程,这些组分既被消耗,同时又能被产生,呈现以下变化趋势:C1组分减少;C2组分变化趋势复杂,其先下降后增加,随后又下降;C3和C4先增加后减少.S_(r)、E_(2)∶E_(3)和HIX指标的变化显示,降解过程中,溶液中DOM分子量增大,腐殖性增强.本实验条件的温度和I-DOM初始浓度范围均不改变各组分的变化趋势;3个温度中25℃条件下降解效果最佳;而随着I-DOM初始浓度的增加,I-DOM降解增强.结合笔者关于I-DOM光降解的研究,推断太湖水华消亡产生的DOM可能有以下的归趋:其中类色氨酸能被有效降解,而各类腐殖质难以完全降解;这些类腐殖质芳香性较强,极可能与金属物质发生作用而从水体中去除,被埋藏在沉积物中.本研究有助于探明太湖蓝藻水华消亡产生DOM的归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胞内有机质(I-DOM)
生物降解
三维荧光-
平行
因子分析
法
(EEM-
parafac
)
太湖
原文传递
金泽水库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光谱学特征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汉欣
王拯
+5 位作者
吴韵斐
杨俊
何义亮
张波
沈根祥
胡双庆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12期61-69,共9页
为追溯新建水源库区污染物质的来源及变化,选取上海市金泽水库为研究区,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金泽水库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组成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DOM由类蛋白质组分、类色氨酸组分、类富里酸组分组成...
为追溯新建水源库区污染物质的来源及变化,选取上海市金泽水库为研究区,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金泽水库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组成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DOM由类蛋白质组分、类色氨酸组分、类富里酸组分组成;通过计算腐化指数(HIX)、生物源指数(BIX)和荧光指数(FI),得出水体DOM是腐化程度很低、具有强生物活性,主要受生物源作用;在3月和6月总荧光强度表现为前置库区<深度净化区<生态净化区,12月总荧光强度随水流方向升高,类富里酸在不同月份均随着水流方向降低;总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3月<12月<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泽水库
溶解性有机质(DOM)
三维荧光结合
平行
因子分析
法
(EEMs-
parafac
)
来源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镇流域水体-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质的荧光特性及影响因素:以宁波市小浃江为例
被引量:
15
1
作者
高凤
邵美玲
唐剑锋
曹昌丽
易辉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09-4017,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E0119000)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SKLURE2019-2-4)
文摘
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对流域水体和沉积物的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含量和成分产生了重要影响,探究水体-沉积物中DOM的分布特性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长三角典型城镇地区宁波市北仑区小浃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PARAFAC(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及相关性分析,对小浃江流域水体及沉积物DOM光谱特性进行研究,分析DOM荧光组分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①小浃江水体-沉积物DOM主要包括4种组分:C1、C2、C3和C4,其中C1为陆源类腐殖质,分子量较大;C2为陆源类腐殖质,由生物降解产生,分子量较小;C3为类蛋白物质,包括类色氨酸,对微环境的变化敏感;C4为陆源类腐殖质.②小浃江水体DOM受新生内源和陆源输入共同影响,腐殖化程度较弱,腐殖质含量较低.沉积物以陆源或土壤源输入为主,内源贡献较小,DOM具有一定的腐殖化特征,腐殖质的浓度水平高于水体中腐殖质含量.③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水体DOM各组分相关性较高的环境因子主要为农田、城镇;而沉积物DOM各组分相关性较高的环境因子为城镇、农田、湿地.其中,城镇对沉积物中类腐殖质C4和类腐殖质的浓度参数Fn(355)影响最大.
关键词
小浃江
水体
沉积物
溶解性有机质(DOM)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
因子分析
法
(
parafac
)
Keywords
Xiaojia River
water
sediment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a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parafac
)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太湖蓝藻胞内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巧颖
孙伟
杜瑛珣
巩小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人民政府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70-187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99,41971139,41930760)。
文摘
蓝藻水华消亡时,藻细胞裂解会产生大量的胞内溶解性有机质(I-DOM).本研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EEM-PARAFAC),考察太湖蓝藻I-DOM在微生物降解过程的组成变化,并研究了温度(20、25和30℃)和I-DOM初始浓度(5、10和20 mg·L^(-1))对I-DOM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I-DOM能较好被微生物降解,14 d后,DOC的去除率为50%~74%.初始I-DOM主要包含类色氨酸组分C1(80%),存在C2(一种广泛存在的类腐殖质,16.0%)和C3(微生物来源类腐殖质,3.7%);几乎不含C4(微生物来源类腐殖质,0.3%).微生物降解过程,这些组分既被消耗,同时又能被产生,呈现以下变化趋势:C1组分减少;C2组分变化趋势复杂,其先下降后增加,随后又下降;C3和C4先增加后减少.S_(r)、E_(2)∶E_(3)和HIX指标的变化显示,降解过程中,溶液中DOM分子量增大,腐殖性增强.本实验条件的温度和I-DOM初始浓度范围均不改变各组分的变化趋势;3个温度中25℃条件下降解效果最佳;而随着I-DOM初始浓度的增加,I-DOM降解增强.结合笔者关于I-DOM光降解的研究,推断太湖水华消亡产生的DOM可能有以下的归趋:其中类色氨酸能被有效降解,而各类腐殖质难以完全降解;这些类腐殖质芳香性较强,极可能与金属物质发生作用而从水体中去除,被埋藏在沉积物中.本研究有助于探明太湖蓝藻水华消亡产生DOM的归趋.
关键词
蓝藻
胞内有机质(I-DOM)
生物降解
三维荧光-
平行
因子分析
法
(EEM-
parafac
)
太湖
Keywords
cyanobacteria
intracellular-dissolved organic matter(I-DOM)
biodegradation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matrixparallel factor(EEM-
parafac
)
Lake Taihu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金泽水库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光谱学特征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汉欣
王拯
吴韵斐
杨俊
何义亮
张波
沈根祥
胡双庆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12期61-69,共9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金泽水源地养殖业抗生素和激素类新型污染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ZX07207002-05)
文摘
为追溯新建水源库区污染物质的来源及变化,选取上海市金泽水库为研究区,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金泽水库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组成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DOM由类蛋白质组分、类色氨酸组分、类富里酸组分组成;通过计算腐化指数(HIX)、生物源指数(BIX)和荧光指数(FI),得出水体DOM是腐化程度很低、具有强生物活性,主要受生物源作用;在3月和6月总荧光强度表现为前置库区<深度净化区<生态净化区,12月总荧光强度随水流方向升高,类富里酸在不同月份均随着水流方向降低;总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3月<12月<6月。
关键词
金泽水库
溶解性有机质(DOM)
三维荧光结合
平行
因子分析
法
(EEMs-
parafac
)
来源
分析
Keywords
Jinze Reservoir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s combined with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EEMs-
parafac
)
source analysis
分类号
TU991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镇流域水体-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质的荧光特性及影响因素:以宁波市小浃江为例
高凤
邵美玲
唐剑锋
曹昌丽
易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5
原文传递
2
太湖蓝藻胞内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
张巧颖
孙伟
杜瑛珣
巩小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3
金泽水库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光谱学特征
王汉欣
王拯
吴韵斐
杨俊
何义亮
张波
沈根祥
胡双庆
《净水技术》
CAS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