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行双自由面岩体爆破炮孔堵塞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洋 史秀志 +1 位作者 苟永刚 郭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80-85,共6页
为研究平行双自由面岩体炮孔堵塞效应,借助动量定理推导出炮孔堵塞长度范围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采用ALE多物质算法,建立4 m深的四孔无限岩体模型。通过分析自由面附近单元应力峰值和岩体应力分布规律,得到:炸药长度为... 为研究平行双自由面岩体炮孔堵塞效应,借助动量定理推导出炮孔堵塞长度范围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采用ALE多物质算法,建立4 m深的四孔无限岩体模型。通过分析自由面附近单元应力峰值和岩体应力分布规律,得到:炸药长度为2.4 m的无堵塞炮孔爆破效果最优;1.2 m炸药长度的炮孔模型中,单向堵塞和非对称堵塞爆破对岩体的应力分布规律无影响,但岩体自由面附近单元的应力峰值增大,作用时间加长;双向对称堵塞的最佳堵塞长度为1.0~1.2 m。对比不同参数下的工程爆破效果,采用数值模拟结果的工程爆效最优,证明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自由面 岩体爆破 堵塞长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平行双自由面爆破岩墙自稳临界宽度研究
2
作者 苗晓鹏 陈慧 +2 位作者 焦国芮 施建俊 孟海利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7,共7页
在平行双自由面爆破一侧具有重点保护对象时,通过控制岩墙自稳临界宽度(最后一排炮孔到自由面的宽度),使得爆破一侧岩体充分破碎、抛掷,另一侧(有保护对象一侧)岩体达到“碎而不散”的自稳状态。基于多边界爆破理论,阐述了平行双自由面... 在平行双自由面爆破一侧具有重点保护对象时,通过控制岩墙自稳临界宽度(最后一排炮孔到自由面的宽度),使得爆破一侧岩体充分破碎、抛掷,另一侧(有保护对象一侧)岩体达到“碎而不散”的自稳状态。基于多边界爆破理论,阐述了平行双自由面爆破的边界条件、药量与抛掷效果的关系;通过建立等效子药包模型,推导出双侧抵抗线的关系,进而确定了岩墙自稳临界宽度的理论取值为2.05W(最小抵抗线);结合渝怀复线漾头越行站站改工程,通过岩墙拆除爆破的单排逐孔起爆现场试验,确定了岩墙自稳临界宽度的实测值为2.5W,获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自由面爆破 自稳临界宽度 最小抵抗线 岩墙爆破 等效子药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