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河内蒙古段造床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1
-
-
作者
王克志
刘晓民
张红武
张晓华
-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黄河流域内蒙段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5,共8页
-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MS050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69016,51969021)。
-
文摘
造床流量是反映河床冲淤的表征指标,也是河道整治的主要参数。基于1960—2019年实测数据,运用改进马卡维耶夫法、平滩水位法、地貌功法,计算并分析了石嘴山、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头道拐水文站造床流量。结果表明:时间上,1960—1989年、2010—2019年造床流量为2100~3540 m^(3)/s,中水河槽冲刷,1990—2009年造床流量为740~1300 m^(3)/s,河槽淤积萎缩严重;空间上,造床流量呈现上站大于下站的特点;造床流量受来水量影响较大,在汛期水量低于105亿m 3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刘家峡、龙羊峡、海勃湾水库三库联调适当增大汛期来水量,强化黄河内蒙古段造床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改进马卡维耶夫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结果相对合理,可为冲积性河流造床流量确定及黄河内蒙古段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造床流量
河床演变
改进马卡维耶夫法
平滩水位法
地貌功法
黄河内蒙古段
-
Keywords
bed-forming discharge
riverbed evolution
improved Makaviev method
bank-full level method
gemorphology work method
Inner Mongolia reach of Yellow River
-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