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凯丽 郭瑞霞 +4 位作者 苑中甫 李爱军 李留霞 赵梦玲 褚丹霞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33-538,共6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PD)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LP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PD)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LP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术后病理诊断、术后复发情况及生育结局.结果 (1)临床特点:10例LPD患者的年龄为25~ 50岁,其中8例为育龄期、2例为围绝经期;2例患者表现为间断下腹痛,其他8例患者均以盆腹腔包块而就诊.10例LPD患者既往均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且术中均曾使用肌瘤旋切器的病史,本次LPD发病距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时间为1.3~8.1年,平均(4.0±2.2)年;2例患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有口服激素治疗史.(2)治疗方法及术后病理诊断:术中探查,LPD结节最常分布于直肠子宫陷凹(10例),其次较常分布于肠系膜(7例)、腹壁腹膜(6例)、大网膜(4例)等部位.10例LPD患者中,8例育龄期患者中7例行腹腔镜下LPD结节剥除术,1例行腹腔镜联合开腹(小切口)LPD结节剥除术;2例围绝经期患者均开腹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LPD结节剥除+大网膜切除术.10例LPD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平滑肌瘤或梭形细胞肿瘤,其中1例为局灶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3)术后复发情况及生育结局:10例LPD患者随访时间为7个月至~4年,中位随访时间2.8年;随访期内均无复发,术后自然受孕2例并足月阴道分娩.结论 LPD主要与医源性种植播散有关,是1种以多发性平滑肌瘤结节弥散分布于盆腹腔为特点的良性疾病,好发于直肠子宫陷凹、肠系膜、大网膜等处.LPD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情况实施个性化的手术方式,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 平滑肌 腹腔镜检查 腹膜肿 平滑肌
原文传递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与生物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宁燕 周先荣 +4 位作者 朱慧庭 王丽 曲玉清 朱勤 杨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0-292,296,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 of the uterus,IVL)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期望更好地了解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和病理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9例IVL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LABC法免疫组化检测desmin... 目的观察和分析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 of the uterus,IVL)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期望更好地了解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和病理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9例IVL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LABC法免疫组化检测desmin、SMA、CD10、vimentin、CD34、ER、PR表达。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或子宫腺肌病,无1例怀疑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手术中,29例均行冷冻切片检查且均正确诊断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所有病例术后经石蜡包埋病理切片检查确诊。28例全子宫切除标本中,肿块均沿脉管腔穿出宫旁或浆膜下。获访的18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肌瘤剥出术后两次复发,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其余患者随访无复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脉管内的肿瘤细胞desmin、SMA均阳性;脉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结论正确认识这种少见肿瘤的大体和剖面特点可减少误诊率,术中冷冻切片检查有助于提高术中诊断率和正确选择处理方式;由于肿瘤有潜在的复发性,患者术后长期随访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 静脉内 平滑肌
下载PDF
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11
3
作者 熊正爱 王智亮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iffuse uterine leiomyomatosis)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主要特点是子宫肌层密布难以计数的良性子宫平滑肌瘤,肌瘤直径从亚毫米级(〈1mm)至3cm不等,瘤体间相互融合,子宫对称性增大,临床上常... 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iffuse uterine leiomyomatosis)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主要特点是子宫肌层密布难以计数的良性子宫平滑肌瘤,肌瘤直径从亚毫米级(〈1mm)至3cm不等,瘤体间相互融合,子宫对称性增大,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过多和不孕。该病全球散发,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中英文)约54例,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十分有限,常被误诊为普通多发性子宫肌瘤,对于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多选择肌瘤切除术,导致大出血、剔除不净、副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短时期内很快复发,手术也不能解决患者的不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 平滑肌 弥漫性 多发性子宫 诊治 子宫对称性 切除术 子宫
原文传递
CT及MRI诊断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腔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永梅 李宇 张兆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观察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8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前CT及MRI表现。结果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CT及MRI影像学特点:病灶... 目的观察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8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前CT及MRI表现。结果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CT及MRI影像学特点:病灶大部分游离于静脉或心腔内,中等不均匀强化,病变与子宫静脉平滑肌瘤原发灶或复发灶相延续;累及右心腔时可见似"拐杖头"或"蛇头"状改变。子宫平滑肌瘤病的特异性表现为子宫或宫旁血管增粗、纡曲成团。结论 CT及MRI不仅可显示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受累范围,同时可以检出盆腔原发或复发病变,对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平滑肌 腔静脉 右心腔
下载PDF
腹腔镜术后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晓晖 曾俐琴 金文艳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DPL)的预防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3例腹腔镜术后DPL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结合文献检索获得的14篇国内外关于腹腔镜术后DPL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文献复习,总结腹腔镜术后DPL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DPL)的预防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3例腹腔镜术后DPL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结合文献检索获得的14篇国内外关于腹腔镜术后DPL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文献复习,总结腹腔镜术后DPL的临床特点、预防及诊治方法。结果 (1)采集纳入本研究的3例腹腔镜术后DPL患者病历资料结果为:均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LM)史,并采用子宫旋切器取出肌瘤;均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常规体检发现盆腔包块;术前诊断均为子宫平滑肌瘤,术中发现DPL并予以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2)14篇国内外腹腔镜术后DPL相关文献及本研究DPL患者临床特点分析:14篇文献及本研究共计24例腹腔镜术后DPL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子宫平滑肌瘤,均有LM史或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LSH)史,并使用子宫旋切器取出肌瘤病史。所有患者均为育龄期妇女,20.8%(5/24)患者未孕、未育;8.3%(2/24)患者曾服用雌激素或孕激素治疗;58.3%(14/24)患者无特殊症状和体征,仅常规体检发现盆腔包块或子宫肿物;25.0%(6/24)患者因"腹痛"就诊,其余患者症状为腹胀、腹部不适和月经量增多;33.3%(8/24)患者此前有≥2次子宫部位手术史。结论对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应慎重选择其腹部手术方式和子宫旋切器的使用,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肌瘤碎片组织在盆、腹腔播散。针对DPL患者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 平滑肌 腹腔镜检查 腹膜肿 粉碎术 妇女
原文传递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累及心脏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商建峰 陈东 +4 位作者 方微 武迎 李彦玮 王伟 石凤茹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累及心脏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19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累及心脏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手术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结果 患者年龄33 ~59岁,平均年龄44岁.临床表现主...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累及心脏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19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累及心脏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手术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结果 患者年龄33 ~59岁,平均年龄44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慌、胸闷、气短等心血管症状;少数为下肢水肿、月经异常、腹胀等症状,亦可无明确临床症状.病变大体表现:盘绕成结节状位于子宫肌层的肿瘤,可呈蠕虫状延伸到静脉内,直至右心房,切面实性,质地较软,灰白色,部分可囊性变;镜下表现为梭行平滑肌细胞构成,核分裂象罕见,间质血管丰富,除薄壁血管外,可见较多厚壁血管,血管扩张扭曲,并可见明显的水肿,黏液样变及玻璃样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平滑肌肌动蛋白、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结蛋白阳性,HMI45阴性,4例CD34及CD10阳性,余均为阴性.结论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累及心脏为育龄期妇女少见疾病,具有特定的大体表现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 子宫疾 心脏肿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黄振东 徐祎 +3 位作者 丁颖 宋国新 张炜明 王聪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25例,...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25例,对其临床、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等特征进行观察研究,并对其中4例进行二代测序检测FH的胚系突变。结果 25例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年龄23~49岁,中位年龄37岁。21例(84%)为多发性,肿瘤最大径3.0~13.5 cm。镜下可观察到鹿角状血管(25/25,100%)、胞质内嗜酸性颗粒(17/25,68%)、嗜酸性核仁伴有核周空晕(20/25,80%)及奇异核(20/25,80%);核分裂象(1~5)个/10 HPF;所有肿瘤均未见凝固性坏死。4例进行二代测序检测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了FH基因胚系突变。结论 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具有独特的形态学表现,对于呈不典型性形态、具有嗜酸性核仁伴有核周空晕以及奇异核的子宫平滑肌瘤或者年轻、具有多发性或家族性平滑肌瘤的患者,应结合病理形态及临床病史,进行FH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有助于平滑肌肿瘤的准确诊断及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及肾细胞癌综合征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 凝固性坏死 嗜酸性颗粒 临床 肾细胞癌 平滑肌 分子 不典型性
原文传递
病灶局限在盆腔的静脉平滑肌瘤病8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夏星璐 李娟清 林俊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病灶局限在盆腔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并分析IVL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病灶局限在盆腔的81例IVL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病灶局限在盆腔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并分析IVL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病灶局限在盆腔的81例IV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IV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并探讨IVL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孕次和产次、手术方式、术中情况等。结果(1)临床特征:81例IVL患者的年龄为(43.9±8.1)岁;经量增多26例(32%,26/81),经期延长31例(38%,31/81),尿频、尿急4例(5%,4/81),腹痛、腹胀8例(10%,8/81),无症状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者34例(42%,34/81);术前行超声检查的72例患者中4例(6%,4/72)诊断为IVL,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51例患者中11例(22%,11/51)诊断为IVL,行CT检查的19例患者中4例(4/19)诊断为IVL。(2)治疗方法:81例IVL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肌瘤剔除术37例,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19例,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25例;手术途经:宫腔镜手术6例,经腹手术52例,腹腔镜手术23例。81例IVL患者中,53例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其中诊断为IVL 17例(32%,17/53)。(3)IVL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81例IVL患者中,3例(4%)失访;78例有随访资料的患者中,随访期内复发8例(10%,8/78)。年龄<35岁、孕次<2次、产次<2次、肌瘤数≥10个、肌瘤外观异常(指术中见肿物为长条形、蠕虫状、串珠状、囊状等)、IVL侵入邻近血管均为影响IVL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均<0.05);而手术方式、卵巢切除与否、IVL侵入宫旁与否、IVL最大径、肌瘤旁血管丰富与否均与IVL术后复发无关(P均>0.05)。结论IVL的临床表现及术前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对年轻的子宫肌瘤患者需加以重视,术中若见IVL特征性表现,可借助术中快速冰冻检查诊断,以决定适宜的手术范围,尽可能切净病灶,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 平滑肌 血管肿 复发 局部
原文传递
以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为主要表现的HLRCC综合征家系1例
9
作者 卢怡璇 吴乙时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3,共4页
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及肾细胞癌(HLRCC)综合征又名Reed综合征,发病率极低,是一种由延胡索酸水合酶(FH)基因胚系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其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罕见的子宫平滑肌肉瘤和侵袭性肾癌的发病风险... 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及肾细胞癌(HLRCC)综合征又名Reed综合征,发病率极低,是一种由延胡索酸水合酶(FH)基因胚系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其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罕见的子宫平滑肌肉瘤和侵袭性肾癌的发病风险增高。几乎所有的HLRCC综合征患者都存在子宫平滑肌瘤,且肌瘤多具有早发、多发、易复发、体积大、症状明显的特点,需早期行手术治疗。临床上,可由子宫平滑肌瘤的大体及镜下病理特点初步筛选出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FHDUL),并进一步通过基因检测筛查出HLRCC综合征。本文报道1例由患者FHDUL逐步筛查出以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为主要表现的HLRCC综合征患病家族,并于该家族中检测到3种FH基因胚系突变,包括C.901A>C(p.T301P)、c.77C>T(p.P26L)及c.415G>A(p.V139M)突变,其中C.901A>C(p.T301P)突变与家系成员中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的病可能有关联。本文同时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HLRCC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认识,以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并提前干预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 肾细胞癌 子宫平滑肌 平滑肌 临床医师 家系成员 基因检测 胚系突变
原文传递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璐芳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0年第3期176-132,共2页
2000年7月12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在北大三院对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进行了讨论,讨论由北大三院妇产科王秀云主任主持,北大三院妇科报告病例。 病例摘要 患者43岁,女,孕4产... 2000年7月12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在北大三院对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进行了讨论,讨论由北大三院妇产科王秀云主任主持,北大三院妇科报告病例。 病例摘要 患者43岁,女,孕4产1,6年前因尿频半年,自觉下腹部包块半月,B超示:左卵巢不均质实性占位,收入院开腹探查,术中见:子宫稍大,左阔韧带实性肿物26cm×15cm×6cm,表面呈结节状突起,有直径1.5cm的蒂与子宫相连,行阔韧带肿物剔除术,肿物剖面呈棕黄色胶冻状。冰冻报告:子宫平滑肌瘤囊性变、红色变性、粘液变性及小灶状出血。术后病理提示:部分细胞增生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 静脉内 阔韧带 激素依赖性肿 鉴别诊断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子宫平滑肌 北京大学医学部 妇产科
下载PDF
超声诊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附7例报告)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力 李建国 +2 位作者 丁茜 张韬 张小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21-202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超声表现,提高对IVL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确诊为IVL临床资料,总结所累及脏器的超声表现。结果7例均为女性,6例有子宫肌瘤病史,5例已行子宫切除手术,1例超声见子宫... 目的回顾性分析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超声表现,提高对IVL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确诊为IVL临床资料,总结所累及脏器的超声表现。结果7例均为女性,6例有子宫肌瘤病史,5例已行子宫切除手术,1例超声见子宫肌壁间多发结节及盆腔多发肿物。7例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发现一侧髂内静脉伴髂外静脉或髂总静脉占位,并见下腔静脉不同段实性中等回声占位:4例累及下腔静脉下段;3例累及下腔静脉全程,其中2例向上延伸至右心房。结论IVL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点,掌握IVL超声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 静脉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研究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莹 常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3-214,共2页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IVL)是临床罕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 ,尽管组织病理学上为良性病变 ,但其生长方式类似恶性肿瘤 ,常可超出子宫范围 ,通过卵巢静脉、髂静脉到达下腔静脉或肝静脉 ,甚至长入右心房或右心室而累及心脏 ,具有潜在的...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IVL)是临床罕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 ,尽管组织病理学上为良性病变 ,但其生长方式类似恶性肿瘤 ,常可超出子宫范围 ,通过卵巢静脉、髂静脉到达下腔静脉或肝静脉 ,甚至长入右心房或右心室而累及心脏 ,具有潜在的致命性。对IVL近年来的研究和诊治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平滑肌 子宫
下载PDF
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戴毓欣 冯凤芝 +4 位作者 冷金花 史宏晖 成宁海 万希润 朱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2263-2267,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诊治的6例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诊情况,探讨DUL适宜诊治方案。结果6例... 目的探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诊治的6例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诊情况,探讨DUL适宜诊治方案。结果6例患者初次诊断DUL年龄为(27±3)岁。所有患者主诉月经量增多,3例伴有中重度贫血,3例不孕。术前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均提示子宫对称性增大,肌层弥漫分布大小不等肌瘤结节,瘤体间几乎无正常肌层组织。4例患者术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5例既往共行6次肌瘤剔除术,此次3例行开腹肌瘤剔除手术,剔除大小不等肌瘤188~300个,出血1200~2500 ml。2例分别于术后第51个月、第40个月复发,1例术后应用西罗莫司至今20个月暂无复发。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中1例因盆腔粘连严重行部分小肠切除吻合术及部分大网膜切除术,术中出血2000 ml。结论盆腔影像检查尤其是MRI有助于DUL早期识别及术前评估。保留生育功能是DUL治疗难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风险高,全子宫切除是目前治愈DUL的最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平滑肌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原文传递
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吕嬿 冷金花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8-480,共3页
关键词 平滑肌 子宫
原文传递
食管平滑肌瘤的胸腔镜手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辉 姜冠潮 +3 位作者 刘军 李剑锋 卜梁 王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0-151,共2页
1996年9月至2007年5月我们共为39例食管平滑肌瘤病人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食管平滑肌 胸腔镜手术 电视胸腔镜 平滑肌 手术治疗 疗效满意
原文传递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6
作者 周婕 张青松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9期42-45,共4页
目的:对3例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为临床对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 目的:对3例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为临床对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治方法、术后病理诊断等情况,并对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总结,归纳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特点。结果:3例患者均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病史,其中2例因盆腔肿物收入妇科,1例因腹部不适收入外科;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结论: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多样,诊断主要依靠手术探查、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术后仍需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肿 平滑肌 子宫 诊断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诊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鑫 张雪莲 +4 位作者 马小静 彭志远 陶园 陈险峰 胡文娟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7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表现及MDCT特点,提高对此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及MDCT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术前MDCT表现。结果:9例患者均于术前结合临床病史及MDCT表现做出准...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表现及MDCT特点,提高对此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及MDCT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术前MDCT表现。结果:9例患者均于术前结合临床病史及MDCT表现做出准确诊断。9例患者均有子宫肌瘤病史,其中3例发现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前已行子宫切除术。9例CT均发现盆腔静脉及下腔静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2例下腔静脉低密度充盈缺损内可见钙化影,8例右心腔内见低密度充盈缺损,1例突入肺动脉内;病灶均呈中等不均匀强化。所有病变均与子宫平滑肌瘤原发灶或复发灶相延续。结论:MDCT不仅可以检出盆腔内原发子宫肌瘤病,同时可以明确腔静脉-右心-肺动脉受累范围,能对病变作出准确评估,为临床提供丰富的信息,对指导本病的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静脉 子宫 平滑肌 下腔静脉
下载PDF
表现为复发性多发子宫肌瘤的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临床病案讨论
18
作者 豆于雅 姚远洋 +1 位作者 蒋璐频 王延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4-446,共3页
1 病历摘要患者,39岁,因两次子宫肌瘤剔除术后9年,经量增多1年,于2020年11月23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平素月经周期28~30天,经期3~5天,整个经期需要10~15片卫生巾。11年前(2009年),患者因不孕、子宫肌瘤于外院行开腹... 1 病历摘要患者,39岁,因两次子宫肌瘤剔除术后9年,经量增多1年,于2020年11月23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平素月经周期28~30天,经期3~5天,整个经期需要10~15片卫生巾。11年前(2009年),患者因不孕、子宫肌瘤于外院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较大者7 cm左右。术后恢复可,避孕1年后自然妊娠。9年前(2011年),患者因孕39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外院行剖宫产术,同时再次因多发性肌瘤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约5~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剔除术 肾细胞癌 多发性 临床 平滑肌 自然妊娠 军医大学 月经周期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平滑肌瘤切除、电动粉碎术后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1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帅 王文文 +1 位作者 吕炳建 石海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24-1125,共2页
患者女性,29岁,G0P0,因扪及腹部包块1个月余于2013年12月2日入院。B超示:子宫多发肌瘤,双侧卵巢表面低回声,盆腔多发低回声结节,盆腔积液。盆腔核磁共振提示:盆腔多发结节伴盆腔积液,病灶累及膀胱子宫窝、道格拉窝、肠系膜根部、双侧附... 患者女性,29岁,G0P0,因扪及腹部包块1个月余于2013年12月2日入院。B超示:子宫多发肌瘤,双侧卵巢表面低回声,盆腔多发低回声结节,盆腔积液。盆腔核磁共振提示:盆腔多发结节伴盆腔积液,病灶累及膀胱子宫窝、道格拉窝、肠系膜根部、双侧附件,首先考虑盆腔恶性肿瘤,转移瘤可能(图1)。实验室检查:血清CA125轻微升高(81.0 U/mL),CEA、CA199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 腹膜播散性 粉碎术 例报道
下载PDF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6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瑞皎 郭芳芳 +3 位作者 高英兰 赵跃武 孔令非 吴凯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3-1294,1297,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子宫IV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35~54岁,中位年龄45.5岁。3例以胸闷、胸痛、...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子宫IV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35~54岁,中位年龄45.5岁。3例以胸闷、胸痛、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3例表现为盆腔包块伴月经异常。术中见子宫肌壁间结节状肿块,呈蠕虫状、条索样延伸到肌壁间静脉内,部分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切面实性,灰白色,质软,部分胶冻样。镜下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间质血管丰富,伴明显水肿、黏液样变及玻璃样变。瘤细胞中SMA、desmin和H-Caldesmon均呈强阳性,不同程度表达ER和PR,不表达CD10、CD34、CD31和S-100蛋白;Ki-67增殖指数除1例为30%,其他约1%。结论 子宫IVL是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可累及心脏的良性疾病,具有特定的大体表现和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 平滑肌 心脏肿 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