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韩愈贬潮原因探幽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卞孝萱
-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
文摘
人们都认为韩愈因《论佛骨表》而贬潮州,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平淮西碑》被废,李逢吉、令狐楚、皇甫镈一方与裴度、韩愈一方的斗争,才是韩愈贬潮的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
关键词
裴度
韩愈
平淮西碑
论佛骨表
-
Keywords
Pei Du
Han Yu
Stele of West Ping Huai
On the Memorial of Buddhist Bone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谁得了便宜——碑志文润笔及其他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程章灿
-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6年第3期57-60,共4页
-
文摘
《辞源》中解释“润笔”一词,以为始见于隋代。据说隋文帝要恢复老朋友郑译的沛国公爵位,命令内史令李德林即刻作诏书,在旁的高颎对郑译打趣说:“笔干。”郑译回答道:“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隋书·郑译传》)润笔之名虽源于隋,而其实则早已有之。东汉末年,著名作家蔡邕为人撰写碑文时,就开始收受润笔了。众所周知,蔡邕擅长写作碑文,当世高士陈寔、郭泰之碑皆其所撰。对蔡邕在碑文写作上的贡献,《文心雕龙·诔碑》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
-
关键词
碑志文
《韩愈传》
碑文
文心雕龙
郑译
神道碑
居易
《平淮西碑》
隋文帝
东汉末年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平淮西碑》再探讨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黄楼
-
出处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06年第1期116-132,共17页
-
文摘
元和九年(814)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匿丧,自承节度使之职,是年十月,宪宗以十六道兵讨之。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亲往前线督战,十月十五日,随、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擒元济,淮西平。淮西之役是唐朝武力削藩的重大胜利,为纪念这次胜利,宪宗命吏部侍郎韩愈撰写《平淮西碑》(下文简称韩碑),但是,其后不久宪宗又下诏磨平此碑,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平淮西碑》(下文简称段碑)。《平淮西碑》重撰之缘由及韩、段二碑是非优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学界多从研究中晚唐史惯用的'党争'的角度出发,认为韩碑被废是李逢吉、皇甫镈一党排斥裴度的结果。'朋党'之说,事涉幽昧,史书皆无明载,未可遽信。《新唐书·吴元济传》言'帝亦重牾武臣心,诏斫其文',究其根本,韩碑之废同宪宗对武臣之态度应有密切关系。本文拟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宪宗朝平淮西后对李愬等武臣处置政策的变化为线索,对韩碑被废之缘由及后人对韩、段二碑评价的演变等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
关键词
平淮西碑
韩碑
李想
李光颜
李逢吉
宪宗
河阳节度使
淮西
裴度
韩弘
淄青
-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新唐书·吴元济传》采录韩愈《平淮西碑》考论
- 4
-
-
作者
李洁
-
机构
鲁东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西夏研究》
2023年第1期115-119,共5页
-
文摘
韩愈《平淮西碑》为宪宗时期所作,因过于赞颂裴度之功而被斥为“碑辞不实”,由此引发诸多论辩。两《唐书》编修者对《平淮西碑》所持的不同态度,导致两部唐史对这一文本的采录出现差异。《旧唐书》以记载事件为主,《新唐书》则在吴元济传记中全文采录《平淮西碑》,对韩氏的评价带有明显倾向性。两《唐书》对《平淮西碑》采录的差异,不但反映了时代环境、史家价值判断、情感倾向对史书编修者的影响,而且展现了中唐至北宋时期史家思想观念的嬗变。
-
关键词
《新唐书》
吴元济传
韩愈
平淮西碑
-
Keywords
New History Book of the Tang Dynasty
Biography of Wu Yuanji
Han Yu
Pinghuaixi Monument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K0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关于《唐文粹》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张涤华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63-66,共4页
-
文摘
《唐文粹》是北宋姚铉编纂的一部有名的唐代诗文选集。铉字宝之(一作宝臣),庐州(今安徽合肥市)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官至两浙转运使。事迹见《宋史》卷四四一及《宋史新编》卷一七○。《唐文粹》编成于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九年以后,即真宗天禧四年(1020),姚氏就死了,年五十三。死后,其子嗣复以此书进献,诏藏内府,并授嗣复永城主薄。此书本名《文粹》,南宋重刻时才加上“唐”字,后来就通称《唐文粹》了.
-
关键词
《唐文粹》
文选
唐文粹
册文
十二卷
国朝文录
刘禹锡
古赋
平淮西碑
元结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清代文学骈、散之争与阮元“文言”说
被引量:4
- 6
-
-
作者
冯乾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古典文献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278-294,共17页
-
文摘
清代中期,文学界典起了骈文与散文的斗争,一时"世之袭徐、庾者诮八家之空疏,而袭《史》、《漠》者每议六朝为摭拾"。骈、散之争是清代漠学与宋学之争在文学领域的投影。以桐城派为首的宋学一派大都以古文名家。桐城派的始祖方苞论文标举"义法",刘大櫆主张"神气"、"音节"、"字句",至姚鼐,则提倡义理、文章、考证三者合一,以宋学之义理合漠学之考证发为文章,而考证居末。又缕列作文八字。
-
关键词
清代文学
刘大櫆
义法
文统
清代中期
唐宋八大家
九歌
醉赋
平淮西碑
古典文献研究
-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五四”后至建国前韩愈研究述评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张惠民
-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9-27,共9页
-
文摘
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的区别,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前者在传统的文化思想指导下用传统的方法对传统文化自身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种自审性的学术;而现代学术的重要本质之一就是引进了现代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引进现代各种新潮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参照系,这使现代的研究者们能摆脱“身在此山中”的局限,站在一个更高的基点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这样,现代学术就有着它自身的深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的研究者们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带着不同的目的。
-
关键词
六朝文学
现代学术
传统文化研究
古文运动
贯道
平淮西碑
文起
此山
全唐文纪事
《原道》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韩愈、柳宗元的评价问题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刘知渐
-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10,共10页
-
文摘
在中国的封建时代,人们对韩愈、柳宗元的评价,常常不符实际。有些人扬韩抑柳,也有些人扬柳抑韩,而且抑扬得离题甚远,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那时的评论家,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就只能从个人的好恶和偏见来评论韩、柳。我们对于这些评论不必苛求,但也不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建国以来,人们对韩、柳的研究和评论不算太多,而章士钊先生的《柳文指要》,
-
关键词
古文运动
柳文指要
平淮西碑
永贞革新
章士钊
中唐时期
抒情文
天人感应说
贞元
张中丞传后叙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关于淮西之役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 9
-
-
作者
陈勇
李华锋
-
出处
《军事历史研究》
2004年第1期104-112,共9页
-
文摘
淮西之役是唐宪宗元和削藩最为重要的一战 ,它奠定了“元和中兴”局面的基础。本文对唐政府首先用兵淮西的原因及其名将李在淮西之役中的作用作了分析 ,并就后人对韩愈《平淮西碑》的种种批评和指责作了剖析 。
-
关键词
淮西之役
李愬
裴度
韩愈
《平淮西碑》
-
分类号
E291
[军事—军事理论]
-
-
题名论平淮西碑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罗联添
-
机构
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
-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1-6,共6页
-
文摘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讨伐淮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吴元济之乱,是中唐时代伐叛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此役韩愈为行军司马襄助宰相裴度平定淮四立下功勋,回朝后并奉命撰作平淮西碑。
-
关键词
平淮西碑
行军司马
吴元济
韩碑
李商隐诗
淮西
段文昌
碑表
复沓
迟疑不断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韩公得失录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金性尧
-
出处
《书城》
1994年第8期34-36,共3页
-
文摘
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淮西之乱平定后,韩愈写了一篇《平淮西碑》。由于对这一战役的叙述,裴度占的比重大于李愬,引起了李愬的不平,因为雪夜入蔡州、生擒吴元济一举,确是得力于李愬,论功应居首位。
-
关键词
淮西
宪宗
吴元济
李愬
平淮西碑
唐安
论功
蔡州
韩碑
段文昌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润笔考论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朱国华
范静哗
-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96年第4期119-124,共6页
-
文摘
润笔考论朱国华范静哗古人也有类似今天稿费的东西,叫“润笔”。“润笔”一词最早见于《隋书·郑译传》,其文载:“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郑译因支持隋文帝杨坚篡位有功,拜...
-
关键词
郑板桥
文人
欧阳修
供需市场
文艺作品
《平淮西碑》
扬州八怪
书画家
王羲之
历代名画记
-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
-
题名李义山《韩碑》诗事实考辨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王载源
-
出处
《社会科学(甘肃)》
1984年第1期73-78,共6页
-
文摘
“韩碑”,指韩愈的《平淮西碑》。《韩碑》诗是李义山咏史诗中的名篇巨制。“谗之天子言其私”是诗中十分重要的一句,它不仅点明了推“韩碑”的原因,也表示了诗人对推碑一事的愤愤不平之情。但是,诸家注释这句话时,把“谗之天子”的谗者解释为李想的妻子,唐安公主的女儿,或者为李想部下的武士石孝忠,把推碑的根本原因说成是平叛功臣之间的功劳大小之争。这是不符合史实的。我们认为“谗者”应是牛党成员李逢青、璺市镑等,“韩碑”的树立和推翻、电撰文的实质是割据和反割据的路线之争。
-
关键词
咏史诗
李义山
考辨
《平淮西碑》
天子
原因
割据
韩愈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言詞内外:碑的社會史研究試筆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仇鹿鳴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
2017年第1期39-44,共6页
-
文摘
近二十年來,出土墓誌成爲推動中古史研究進展的重要動力,特别是隨著基礎建設的展開及盜墓活動的猖獗,每年通過各種渠道刊佈的新出墓誌數量頗爲可觀。僅以唐代而論,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及《唐代墓誌彙編續集》兩書共輯録墓誌5164方,資料收集的下限是1996年。據氣賀澤保規《新版唐代墓誌所在總合目録(增訂版)》統計,截至2008年前已達8368方(不含誌蓋)。
-
关键词
石刻文
華岳廟碑
政治史
平淮西碑
德政碑
-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也谈“李愬雪夜入蔡州”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沈富东
-
出处
《天中学刊》
198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
文摘
唐代宪宗年间,李愬曾出兵奇袭,雪夜克蔡,活捉了地方“军阀”吴元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淮西战役。但淮西报捷后,韩愈为《平淮西碑》撰写碑文,把功劳记在分裂主义者韩弘身上,对李愬则一笔带过。韩弘喜出望外,拿出五百匹绢赠韩愈。而淮西将士对此极为愤怒,李愬部将石孝忠冒死推倒了韩文碑。唐宪宗经过调查,才下令砸碑,磨灭韩文字迹,并命段文昌重新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为此,柳宗元、刘禹锡等还作文赋诗歌颂之。
-
关键词
李愬
平淮西碑
韩弘
吴元济
淮西
段文昌
文城栅
五百
董重质
蔡州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北大本《古文观止译注》疏失例析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于智荣
王冬梅
-
出处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40-45,共6页
-
文摘
北京大学阴法鲁教授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下称《译注》)是迄今为止白话译注本中问世最早、质量最高、影响最大的本子,具有开拓意义。但因其是最早译注本,且出自众人之手,难免有疏失之处,笔者不揣浅陋,撮举数例,予以辨析。
-
关键词
阴法鲁
不揣浅陋
同义连文
庄辛论幸臣
对言
《国语》
平淮西碑
方千里
箕子碑
息夫躬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韩愈评价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郭予衡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3期2-11,共10页
-
文摘
韩愈本来不是完人,但一经吹嘘,“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便不但俨然成为一代文宗、而且似乎是道学家的祖师了。其实,苏轼这话是言过其实的。写作“碑文”,对于死人,多说好话,这是金石惯例,不足多怪,也不可尽凭。从韩愈一生的全部活动来看,他确有比较突出的成就,也有不可讳言的缺点。他的主要成就,不在思想、政治。
-
关键词
韩愈
柳宗元
王叔文
藩镇割据
《平淮西碑》
裴度
几个问题
宪宗
永贞
庶族地主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漫话“润笔”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奚锦顺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2年第12期66-69,共4页
-
文摘
写稿取酬,或者说'拿稿费',这还是近代的事情。稿费的由来,是'国产',还是'进口',因未作考证,不好妄说。不过写文章而获得一定的酬谢,在我国倒是古已有之,其名曰:'润笔'。'润笔'出典于《隋书·郑译列传》:
-
关键词
郑译
内史令
援笔立就
平淮西碑
有为而作
事文类聚
韩吏部
方岳
明码实价
郑燮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韩愈《平淮西碑》公案新探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傅绍磊
-
机构
宁波大红鹰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69,186,共6页
-
文摘
在元和年间图复河、湟的政治背景下,李愬和裴度分别受到宪宗的器重和冷落,宪宗有意扬李愬,而相对淡化裴度,这是韩碑废弃的主要原因。在宋代党争和"崇苏"的背景下,基于证明"苏碑废弃"事件中苏碑优蔡碑劣,进而达到"崇苏""贬蔡"的政治、文化目的,韩碑优段碑劣已经不再是需要证明的结论,而成为默认的前提,于是韩碑公案形成了韩碑优段碑劣的定论。
-
关键词
韩愈
平淮西碑
图复河湟
苏轼
上清储祥宫记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韩、段《平淮西碑》对比分析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郑英玲
-
机构
鸡西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4期46-48,共3页
-
文摘
通读了韩、段二篇碑文,探讨了二文的历史时代及磨碑、刻碑的经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二者的不同。就后人对韩、段《平淮西碑》的种种批评和指责作了剖析,并提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
关键词
《平淮西碑》
韩愈
段文昌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