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动平板负荷试验的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从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1999年第3期227-229,共3页
关键词 心血管 平板负荷试验 活动平板 EET
原文传递
36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平板负荷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思远 孟申 田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平板负荷试验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肌梗死恢复期(15~57d)患者36例,按Bruce方案进行平板负荷试验,运动终点以症状限制性和达到次极量为标准。结果阳性19例,阴性16例,1例因运动时间过短...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平板负荷试验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肌梗死恢复期(15~57d)患者36例,按Bruce方案进行平板负荷试验,运动终点以症状限制性和达到次极量为标准。结果阳性19例,阴性16例,1例因运动时间过短不能判定。患者的心脏功能容量为(5.42±3.12)METs。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平板负荷试验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平板负荷试验
下载PDF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小伟 魏学萍 +1 位作者 梁富强 王盈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1期80-82,共3页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是心内科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对重要的一种检查手段。由于其无创、经济、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价中。
关键词 平板负荷试验 运动平板 冠脉造影检查 冠脉造影术 内科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 静息心电图 冠脉狭窄 典型心绞痛 冠脉病变程度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诗泉 浦晓东 +2 位作者 颜光烈 陈和 胡锡衷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7-8,共2页
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SMI)在冠心病患者中十分常见,由于症状缺乏,使医务人员与患者均对其未能引起足够的注意。随着近年来医学的发展,对SMI的检出也逐渐提高,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人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有些引起... 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SMI)在冠心病患者中十分常见,由于症状缺乏,使医务人员与患者均对其未能引起足够的注意。随着近年来医学的发展,对SMI的检出也逐渐提高,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人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有些引起明显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冠状动脉狭窄不一定伴有症状,但预后并不一定比有症状的心肌缺血佳。我所近年来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活动平板负荷试验检查发现不少有SMI,但本文仅限于将行过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期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病例作一初步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 冠脉造影结果 动态心电图 平板负荷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 血液动力学 心电图检测 前降支 下斜型
下载PDF
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5
作者 余丹青 周颍玲 +1 位作者 林莉 何国欢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112例,反复发作时即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后对“罪犯”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残余狭窄小于10%,前向血流按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实验(thrombolys...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112例,反复发作时即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后对“罪犯”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残余狭窄小于10%,前向血流按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实验(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3级为手术成功;随访6月,分析即时及远期效果。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所有病例均随访6月,其中,17例(15%)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3-6个月再发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或平板负荷试验提示心肌缺血,此17例均再次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罪犯”血管支架内再狭窄,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其余病例术后6个月内未再发心绞痛。随访期间无1例再发心肌梗死或死亡。结论早期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高,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 平板负荷试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平板负荷试验结果分析
6
作者 唐晓宁 周翠华 +3 位作者 程关宇 蒋玉杰 尤艳 王鲲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2年第12期21-22,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病人的平板负荷试验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病人 1 0 0例 ,按修订后的Bruce方案 ,进行逐级负荷试验 ,运动终点以症状限制性和达到亚极量为标准。结果 阳性 :46例 ,占总数...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病人的平板负荷试验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病人 1 0 0例 ,按修订后的Bruce方案 ,进行逐级负荷试验 ,运动终点以症状限制性和达到亚极量为标准。结果 阳性 :46例 ,占总数 46 % ;可疑阳性 :2 6例 ,占总数 2 6 % ;阴性 :2 8例 ,占总数 2 8%。全部病人完成 1级运动量 ;达到 2级运动量的病人 4例 ,占总数 4 % ;达到 3级运动量的病人 35例 ,占总数的 35 % ;达到 4级运动量的病人 61例 ,占总数 61 %。试验结束后的2 4~ 72小时有 3例病人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平板负荷试验是比较安全的 ,对于判定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平板负荷试验 治疗
下载PDF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中T波峰末间期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文慧 朱玉春 +2 位作者 周伟 范惠平 张晨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负荷试验前后T波峰末间期(Tpe)、Tpec、Tpe/QT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运动平板负荷试验阳性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2例为缺血组,并按病变血管支数分...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负荷试验前后T波峰末间期(Tpe)、Tpec、Tpe/QT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运动平板负荷试验阳性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2例为缺血组,并按病变血管支数分为三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选取同期运动平板负荷试验阴性,排除冠心病、无心血管病史者52例为对照组.记录运动前、运动峰值、运动结束后2 min、运动结束后4min、运动结束后6min Tpe、Tpec和Tpe/QT数值.计算缺血组Gensini积分与运动前Tpe间期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运动前缺血组Tpe(110.58±20.81)ms、Tpec(120.37±21.93)ms和Tpe/QT (0.27±0.04)均高于对照组Tpe(90.19±12.91)ms、Tpec(99.87±13.18)ms和Tpe/QT (0.24±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003、5.781、4.939,P均=0.000),运动峰值缺血组Tpe(86.52±13.13)ms、Tpec(131.45±18.75)ms和Tpe/QT(0.29±0.03)均高于对照组Tpe(58.46±6.68)ms、Tpec(94.5 1±10.86)ms和Tpe/QT(0.23±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734、12.294、10.587,P均=0.000);运动结束后2min、4min、6 min缺血组Tpe、Tpec和Tpe/QT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缺血组Tpe、Tpec值随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运动峰值时Tpe缩短,Tpec延长,提示Tpec反映心肌缺血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加较Tpe更为敏感(P=0.000).冠心病缺血组Gensini积分与运动前Tpe间期相关性系数为0.399,P=0.00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者显著相关(F=9.461,P=0.003).结论 Tpe间期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缺血程度的新指标,Tpec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Tpe更为敏感.在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基础上,结合运动前后Tpe、Tpec、Tpe/QT等数值变化可提高运动平板试验结果阳性预测值,为冠心病病情评估提供更多客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 心肌缺血 T波峰末间期 校正T波峰末间期 Tpe/QT值
下载PDF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海燕 黄伟剑 +1 位作者 孙丽卿 谢玲斐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评价平板负荷试验对冠心病无创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258例,先后分别行平板负荷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平均间隔时间为10d。统计分析平板负荷试验敏感性、特异性,比较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并分析不同冠状... 目的评价平板负荷试验对冠心病无创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258例,先后分别行平板负荷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平均间隔时间为10d。统计分析平板负荷试验敏感性、特异性,比较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并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运动试验参数的关系。结果平板试验检出冠心病敏感性76.5%,特异性61.9%,准确度70.6%,其敏感度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关,冠脉双支、三支病变的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P<0.05)。在运动总时间、ST段下移幅度、出现时间及持续长短方面,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比胸导联,下壁导联ST段改变有较高假阳性(P<0.05)。结论平板负荷试验是一项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根据多项参数可初步估测其病变范围,全面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平板负荷试验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的运用及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巩燕 何秉贤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 TET 诊断指标
下载PDF
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满生 王会霞 +6 位作者 蔡华 石建克 张晓华 李新峰 岳修宇 张领 石高举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9期438-439,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有无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必要性。方法 104例行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在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70.2%(73/104)。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有无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必要性。方法 104例行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在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70.2%(73/104)。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无或1个危险因素、2个危险因素、3个或3个以上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分别为25.0%、77.8%和88.6%,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可疑阳性检出冠心病符合率高,是一种简便、经济和相对安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对可疑阳性患者如果含有2个危险因素以上及有必要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决定将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的现状与趋势
11
作者 巩燕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1期50-53,共4页
运动试验是评价缺血性心脏病病人的诊断及预后的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手段.最常用于评价预后.判定运动能力,患冠心病的可能性与程度及疗效的判定。对被选择的病人而言,代谢性血气分析,药物,放射性核素显像,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技术可... 运动试验是评价缺血性心脏病病人的诊断及预后的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手段.最常用于评价预后.判定运动能力,患冠心病的可能性与程度及疗效的判定。对被选择的病人而言,代谢性血气分析,药物,放射性核素显像,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技术可增加运动试验的信息内容。运动试验,最主要的特征是通过测定受试者的运动能力,来帮助建立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评价其预后。对冠状动脉介入后再狭窄的评估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运动试验的时间已前移至梗塞后3天。严重高血压和流出道梗阻型心肌病已列为相对禁忌症,既往认为可行运动试验的先天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列入相对禁忌症。运动试验的诊断指标评价,除运动诱发的ST段压低,ST段抬高:最大ST/心率斜率外:运动中QT离散度QTd和OTcd的变化可提高运动试验的准确性。运动试验对无症状者或低危人群用运动试验来筛选冠心病的价值很小,对有症状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有诊断及预测价值。对老年性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及早期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 方法 指标 价值
下载PDF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隐性心肌缺血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洁 孟军 +1 位作者 何谨 童海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年第6期425-426,共2页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负荷试验(TET)对隐性心肌缺血(SMI)检出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无心绞痛史但有心电图ST-T改变的200例患者进行TET检查后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后者作为判定标准,计算TET对诊断SM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指数值...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负荷试验(TET)对隐性心肌缺血(SMI)检出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无心绞痛史但有心电图ST-T改变的200例患者进行TET检查后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后者作为判定标准,计算TET对诊断SM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指数值。结果 TET检出SMI的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78.8%,准确性为75.5%。结论 TET能较准确地评价SMI的缺血情况,是目前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 隐性心肌缺血
下载PDF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老年冠心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西尼格尔.吐尔逊 向静 《社区医学杂志》 2013年第22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负荷试验在诊断老年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实施运动平板负荷试验患者86例,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其中63例为冠心病,运动平板负荷试验拟诊为冠心病者59例。比较运动平板负荷试验确诊率与...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负荷试验在诊断老年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实施运动平板负荷试验患者86例,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其中63例为冠心病,运动平板负荷试验拟诊为冠心病者59例。比较运动平板负荷试验确诊率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差别。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9例经运动平板负荷试验运动中患者出现ST压低幅度[(0.14±0.03)mV]大于运动后[(0.09±0.02)mV](P<0.05),且ST压低时间[(5.6±0.7)min]长于运动后[(3.8±0.4)min](P<0.05)。运动平板试验对单支、双支及多支血管病变检出率分别为82.4%、95.2%、100.0%。结论运动平板负荷试验是一种无创、安全的冠心病诊断方法,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能进一步提高其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原文传递
老年不典型胸痛患者平板负荷试验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渝萍 李杜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1-693,共3页
关键词 老年 不典型胸痛 活动平板负荷试验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活动平板负荷试验的心电图
15
作者 贾晶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6年第4期59-60,共2页
在心血管病门诊的患者,尤其是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虽然患者既往已做了心电图,但往往医生还是建议他(她)们作活动平板负荷试验的心电图检查,究竟这项检查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进行这项检查呢?很多患者都想知道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在心血管病门诊的患者,尤其是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虽然患者既往已做了心电图,但往往医生还是建议他(她)们作活动平板负荷试验的心电图检查,究竟这项检查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进行这项检查呢?很多患者都想知道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兹应广大患者的要求,简单解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平板负荷试验 心电图检查 心血管病 患者 冠心病
下载PDF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T波峰末间期与冠心病心肌缺血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许瑞媛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运动平板负荷试验(TET)T波峰末间期(Tpe)与冠心病(CHD)心肌缺血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普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CHD患者,依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单支病变(SV)组(42例)、双支病变(DV)组(36例... 目的研究运动平板负荷试验(TET)T波峰末间期(Tpe)与冠心病(CHD)心肌缺血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普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CHD患者,依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单支病变(SV)组(42例)、双支病变(DV)组(36例)、多支病变(MV)组(22例)。测量Tpe间期,并观察SV组、DV组与MV组运动前、运动峰值、运动结束后2 min、4 min、6 min时的Tpe,分析Gensini积分与运动前Tpe的相关性。结果运动前、运动峰值、运动结束后2 min、4 min、6 min时,MV组的Tpe值>DV组>SV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峰值、运动结束后2 min时MV组、DV组、SV组的Tpe值短于运动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结束后4 min、6 min时MV组、DV组、SV组的Tpe值与运动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Gensini积分与运动前Tpe值呈正相关(r=0.892,P<0.05)。结论Tpe作为评估冠脉病变和心肌缺血的新指标,Tpe随着CHD心肌缺血患者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延长,运动前Tpe与Gensini积分具有相关性,测定Tpe间期可为CHD心肌缺血程度及范围的判定提供确切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 T 峰末间期 GENSINI积分 相关性
下载PDF
活动平板负荷试验诱发变异型心绞痛1例
17
作者 谢玲斐 黄伟剑 胡开宇 《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88-188,199,共2页
患者女性,43岁。因发作性胸痛1年,再发3d入院。体检:BP100/70mmHg。常规心电图诊断为T波轻度改变。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无异常。双侧颈动脉B型二维超声检查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内膜斑块形成。血脂检查正常。行活动平板负荷试验检查,患... 患者女性,43岁。因发作性胸痛1年,再发3d入院。体检:BP100/70mmHg。常规心电图诊断为T波轻度改变。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无异常。双侧颈动脉B型二维超声检查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内膜斑块形成。血脂检查正常。行活动平板负荷试验检查,患者于运动1min56s时出现胸痛,并逐渐加重,2min6s终止运动,但胸痛症状持续至恢复期30s,持续时间2min36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平板负荷试验 变异型心绞痛 二维超声检查 发作性胸痛 超声心动描记术 诱发 心电图诊断 双侧颈动脉
下载PDF
QT离散度在活动平板负荷试验中测定的意义
18
作者 张莉 马瑞琴 +1 位作者 吕剑锋 韩自荣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913-914,共2页
目的探讨QT离散度在活动平板负荷试验中测定的意义。方法选择活动平板负荷试验检查结果呈阳性者40例,测定其运动前及运动中的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cd),并与正常组对照比较。结果阳性组与对照组患者运动前QTd、QTcd比较,差异... 目的探讨QT离散度在活动平板负荷试验中测定的意义。方法选择活动平板负荷试验检查结果呈阳性者40例,测定其运动前及运动中的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cd),并与正常组对照比较。结果阳性组与对照组患者运动前QTd、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运动前与运动中QTd、Q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运动前与运动中QTd、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与对照组患者运动中QTd、Q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平板试验阳性组运动中QTd、QTcd明显增大,预示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度 活动平板负荷试验
下载PDF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的现状与趋势
19
作者 何秉贤 巩燕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5期317-319,共3页
关键词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 缺血性心脏病 诊断
下载PDF
活动平板负荷试验诊断心肌缺血的非ST-T指标
20
作者 陈岩 赵欣 +2 位作者 吕常荣 仉慧颖 董培庆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6期472-473,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CHD 活动平板负荷试验 心肌缺血 ST-T指标 QT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