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位磁共振影像对平山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7
1
作者 傅瑜 樊东升 +2 位作者 裴新龙 韩鸿滨 张俊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73-575,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颈髓自然位各种影像学改变对平山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18例患者和31例对照自然位颈MRI各种影像改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相关性。结果(1)病例和对照间,低位颈髓萎缩,变扁平,失连接有统计学差异(P<0.05)。(2)失连接与平... 目的探讨低位颈髓自然位各种影像学改变对平山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18例患者和31例对照自然位颈MRI各种影像改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相关性。结果(1)病例和对照间,低位颈髓萎缩,变扁平,失连接有统计学差异(P<0.05)。(2)失连接与平山病有显著相关OR= 49.38(95%CI:3.97~614.73,P=0.002),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0%,90.6%。(3)低位颈髓萎缩的灵敏性84.6%,特异性80.6%。变扁平的灵敏性87.5%,特异性73.2%,与平山病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平山病低位颈髓在自然位MRI的失连接可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原文传递
平山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丽 黄旭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28-430,共3页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是由日本学者平山惠造(Keizo Hirayama)于1959年首次报道,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juvenile muscular atrophy of distal upper extremity).是一种良性自限性下运动神经元疾病。大部分病例在日本...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是由日本学者平山惠造(Keizo Hirayama)于1959年首次报道,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juvenile muscular atrophy of distal upper extremity).是一种良性自限性下运动神经元疾病。大部分病例在日本及印度报道。意大利、中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亦散发报道。此病多为青少年起病,98%在15-3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呈不对称性前臂以下肌肉萎缩无力.无感觉及锥体束受累,可有寒冷麻痹及伸展时震颤,缓慢进展数年后可自然静止,亦有第二次波动现象。肌电图提示前角受损,影像学检查有脊髓萎缩,硬膜囊前移等表现。目前平山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此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肌萎缩 机制
原文传递
平山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强 樊东升 康德瑄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1年第4期3-4,共2页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又称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Juvenile Muscular Atrophy of Distal Upper Ex-tremity),系日本学者平山惠造(Keizo Hirayama)于1959年首先报道的一种良性自限性运动神经元疾病[1],在临床上与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又称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Juvenile Muscular Atrophy of Distal Upper Ex-tremity),系日本学者平山惠造(Keizo Hirayama)于1959年首先报道的一种良性自限性运动神经元疾病[1],在临床上与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肌萎缩侧索硬化及脊髓进行性肌萎缩表现相似而预后截然不同.本病好发于青春早期,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20∶1,迄今全世界报道共约1 500例左右,除日本的极少数病例呈家族发病外,余均散发起病,见诸亚、欧、北美及澳洲各地[2],国内张平等曾报告[3].随着近年对该病临床研究不断深人,目前对其病因、发病机理的认识以及治疗处理方法均已有较大发展,特别是以往将其视为运动神经元病一种亚型的观点已根本改变,现就本病近年临床研究结果简要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临床研究进展 进行性 良性 自限性 肌萎缩 运动神经元 首先 青年 表现
下载PDF
平山病的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波 黎桂平 +5 位作者 张金山 温博 徐贤 马林 叶慧义 蔡幼铨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8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MR表现和价值,认识平山病的临床特征和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5例经临床确诊的平山病患者均隐匿起病,病变局限于上肢远端肌肉,4例单侧上肢前臂受累,1例双侧不对称性受累。5例患者均行颈椎X线平片检查,及颈髓常规自然体...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MR表现和价值,认识平山病的临床特征和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5例经临床确诊的平山病患者均隐匿起病,病变局限于上肢远端肌肉,4例单侧上肢前臂受累,1例双侧不对称性受累。5例患者均行颈椎X线平片检查,及颈髓常规自然体位MR平扫及屈颈位平扫+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生化检查,脑脊液检查,肌电图检查和肌肉活检。结果:5例患者普通X线检查4例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自然体位MR平扫3例有低位脊髓萎缩变扁(萎缩水平在颈5-胸1,最明显在颈6水平),2例萎缩的脊髓内信号异常。曲颈MR检查时,除了可见自然体位MR的表现外,5例患者均可见特征性的颈髓前移、变平,硬脊膜向前移位,硬脊膜外腔增宽,4例患者在增宽的硬膜外腔均可见流空血管信号,增强扫描5例患者在增宽的硬脊膜外腔均可见强化的静脉丛。结论:平山病的MR表现存在一定的特征性,MR屈曲位平扫+增强扫描对平山病的诊断及其发病机制的理解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平山病4例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许蕾 黄勃源 +3 位作者 李彩英 刘亚玲 郭艳苏 李春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4例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颈部屈曲位,采用平卧位时骨盆下放置一个定制的楔形物而获得。结果4例均为青春期男性。主要表现为局限于手和前臂的肌萎缩,尺...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4例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颈部屈曲位,采用平卧位时骨盆下放置一个定制的楔形物而获得。结果4例均为青春期男性。主要表现为局限于手和前臂的肌萎缩,尺侧肌肉萎缩较重,上肢呈斜坡样。4例手指伸展时出现震颤;3例伴寒冷麻痹。常规颈MR均可见颈髓下段轻度萎缩,均未发现髓内异常信号。屈颈MR均见下段颈髓前移、变平,硬脊膜向前移位;硬脊膜外间隙增宽;硬脊膜外间隙内半月形信号影,在T1加权像与脊髓的信号相同,在T2加权像呈高信号,其中有一些弧线形或圆形的血管流空信号。结论屈颈位MR,出现下颈髓及其硬膜囊的异常表现是平山病的一个显著特点,当遇到青少年(尤其是男性)出现手及前臂不对称的肌无力和萎缩时,应进一步行屈颈MR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肌萎缩 屈性脊髓 影像学分析
下载PDF
平山病的MRI诊断 被引量:19
6
作者 傅瑜 樊东升 +3 位作者 裴新龙 韩鸿宾 张俊 康德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 探讨平山病低位颈髓在自然位和过屈位特殊的动态变化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8例临床确诊为平山病的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者进行MR自然位和过屈位的矢状面和轴面扫描,测量C6椎体上缘颈髓前后径(APD)和横径(TD),观察其动态改变... 目的 探讨平山病低位颈髓在自然位和过屈位特殊的动态变化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8例临床确诊为平山病的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者进行MR自然位和过屈位的矢状面和轴面扫描,测量C6椎体上缘颈髓前后径(APD)和横径(TD),观察其动态改变。结果 (1)自然位,平山病组表现有低位颈髓萎缩(病例组11例,对照组2例,X^2=14.76,P=0.000)和变扁平(病例组7例,对照组1例,X^2=8.15,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过屈位,平山病组颈髓均前移后显著变扁,脊膜后有“月牙”形异常信号影。(3)自然位平山病组和对照组APD分别为(5.6±0.7)、(6.7±0.5)mm,过屈位APD分别为(4.3±0.8)、(6.0±0.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02、-8.952,P值均为0.000)。结论 平山病低位颈髓在正常位和过屈位存在特殊的动态变化,过屈位MRI可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磁共振成像 诊断显像 平山 低位颈髓
原文传递
平山病国内文献报道192例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波 周东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409-412,共4页
目的:对平山病的临床特点、电生理、影像学、预后以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方法:以“平山病”或“上肢肌萎缩”为主题词,以中国数字期刊总库和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为数据库,共检索167篇文献,剔除重复报道以及病例资料不全的文献,... 目的:对平山病的临床特点、电生理、影像学、预后以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方法:以“平山病”或“上肢肌萎缩”为主题词,以中国数字期刊总库和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为数据库,共检索167篇文献,剔除重复报道以及病例资料不全的文献,对22篇国内杂志发表及我院诊治的病例共1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2例患者,男:女=6.7:t,起病年龄平均18.6岁。隐匿起病,表现多以一侧上肢远端肌肉无力伴肌萎缩,右侧多见,77.6%患者有伸指颤动,81.3%有寒冷麻痹。全部患者患肢肌电图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95.8%对侧上肢远端肌电图出现类似的改变。颈部自然位MRI44.3%发现低位颈髓萎缩,屈曲位均发现颈髓前移,硬脊膜后壁前移,硬脊膜外间歇增宽。病情在3~4年后处于稳定状态,部分患者经颈托治疗病情好转。结论:平山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上肢远端不对称肌萎缩,早期佩戴颈托可以阻止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肌萎缩 颈脊髓
原文传递
平山病的动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裴新龙 韩鸿宾 +2 位作者 谢敬霞 宋国军 付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通过颈椎中立位及过屈位磁共振扫描观察平山病患者颈髓形态的变化,进一步分析平山病诊断的影像学依据,并初步探讨平山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正常人无颈椎病史30例,以及确诊平山病患者20例,进行颈椎中立位及过屈位磁共振扫描,选择C... 目的通过颈椎中立位及过屈位磁共振扫描观察平山病患者颈髓形态的变化,进一步分析平山病诊断的影像学依据,并初步探讨平山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正常人无颈椎病史30例,以及确诊平山病患者20例,进行颈椎中立位及过屈位磁共振扫描,选择C6水平分别在两种体位测量颈髓正中线前后径,另外测量过屈位相邻两个椎体后缘的角度。结果患者C6水平颈髓前后径中立位(Dn)及过屈位(Df)分别为(0.542±0.076)cm、(0.418±0.067)cm,正常对照Dn及Df分别为(0.670±0.049)cm、(0.595±0.047)cm,患者均较正常人小(P<0.01),且过屈位颈髓前后径患者较正常人变小更为明显,且以一侧变扁为著(P<0.01)。过屈位相邻椎体后缘成角依次为AC34(3.0±2.0)°、AC45(6.7±2.2)°、AC56(11.8±2.3)°、AC67(8.6±3.7)°,下颈段大于上颈段(AC56>AC67>AC45>AC34)。结论磁共振成像可以明确显示平山病形态学改变,是诊断平山病的重要依据之一,下颈段颈椎成角较大,可能是造成平山病集中在下颈段脊髓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0]右手肌肉萎缩1年余(下)——平山病(家族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向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i0001-i0002,F0003,共3页
关键词 平山 脊髓 肌肉萎缩
下载PDF
平山病临床诊疗规范国际指南 被引量:12
10
作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3 位作者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姜建元 孙宇 胡永成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52-457,共6页
平山病是一种青春期起病、以上肢局限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于生长发育高峰时期起病,好发于亚洲男性。由于起病及进展隐匿,早期临床表现与运动神经元病极为相似,因此,平山病早期确诊率较低,患者往往无法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尽管平... 平山病是一种青春期起病、以上肢局限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于生长发育高峰时期起病,好发于亚洲男性。由于起病及进展隐匿,早期临床表现与运动神经元病极为相似,因此,平山病早期确诊率较低,患者往往无法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尽管平山病预后明显优于运动神经元病,但缺乏及时的有效治疗,也同样会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肌肉萎缩,进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因而需要理论依据充分、涵盖面广、技术指导性强且适用于平山病患者的诊疗指南。基于上述原因,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和《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全世界6个国家、7个专业领域的47位专家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采用Delphi法共同讨论制定了平山病临床诊疗规范国际指南,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电生理特征、鉴别诊断、临床分型、保守与手术治疗、疗效评价等诸多方面系统介绍平山病的诊疗措施,从而规范和推进平山病诊疗发展,提高平山病的早期确诊和有效干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临床表现 诊疗规范 诊疗指南 平山 《中华骨科杂志》 国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原文传递
平山病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社荣 胡冬梅 李小刚 《医学综述》 2008年第3期396-397,共2页
平出病为临床少见的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是一种与颈部屈曲运动有关的颈髓病变,预后良好,与运动神经元病截然不同。本病青春期发病,特征性表现为:局限性上肢远端、手指及腕无力,伴远端肌肉萎缩、寒冷麻痹和手指伸展时束颤,肌电图表现为... 平出病为临床少见的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是一种与颈部屈曲运动有关的颈髓病变,预后良好,与运动神经元病截然不同。本病青春期发病,特征性表现为:局限性上肢远端、手指及腕无力,伴远端肌肉萎缩、寒冷麻痹和手指伸展时束颤,肌电图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自然状态下颈椎磁共振检查可见脊髓非对称性前角萎缩和硬膜外静脉丛扩张,屈颈状态下可见颈髓的硬脊膜后壁向前推移,下颈髓受压。治疗可采用颈托或硬脊膜成形术+脊髓松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脊髓疾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平山病患者颈椎曲度和相邻节段椎体屈曲度与脊髓萎缩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鑫 孙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4-519,共6页
目的:观察平山病患者颈椎曲度、相邻节段椎体屈曲度与脊髓萎缩的相关性,为手术治疗平山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确诊的36例平山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颈椎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检查与中立位MRI检... 目的:观察平山病患者颈椎曲度、相邻节段椎体屈曲度与脊髓萎缩的相关性,为手术治疗平山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确诊的36例平山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颈椎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检查与中立位MRI检查。在X线片上用Borden法测量C2-C7颈椎曲度(颈椎生理曲线的深度,即弧弦距)。用椎体后缘切线法测量C3-C7相邻椎体曲度在中立位与屈曲位时的差值即为相邻椎体屈曲度;在中立位MRI上观察矢状位脊髓萎缩情况,测量C3-C7各节段椎体上缘水平脊髓横断面面积。根据颈椎曲度测量结果,将患者分为:颈椎正常前凸,7mm≤弧弦距≤17mm;颈椎变直或轻度后凸,1mm〈弧弦距〈7mm;颈椎中度后凸,-4mm〈弧弦距≤1mm;颈椎重度后凸,弧弦距≤-4mm。对各相邻椎体屈曲度与中立位MRI上相应节段颈髓的横断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颈椎正常前凸8例;颈椎变直或轻度后凸13例;中、重度后凸15例,其中14例后凸顶椎为C5,1例为C4。在中立位MRI上,共有14例颈脊髓萎缩变细,分布集中在C4-C7节段。颈椎曲度变直及后凸的患者脊髓萎缩的发生率为13/28,明显高于颈椎正常前凸患者的1/8(P〈0.01)。C3-C7各相邻椎体屈曲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5。C7椎体屈曲度较C3-C5更大(P〈0.05)。各相应节段脊髓面积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C5-C7颈脊髓横截面积较C3-C5更小(P〈0.05)。相邻节段之间的屈曲度与相应节段脊髓横截面积之间呈负相关(r=-0.205,P〈0.05),C5-C6相邻椎体屈曲度与相应脊髓横截面积之间呈负相关(r=-0.536.P〈0.05)。结论:颈椎曲度及相邻节段椎体屈曲度的异常改变是平山病的重要特征,可能是导致平山病患者颈脊髓萎缩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平山病的关键在于限制颈椎过度活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颈椎曲度 相邻节段椎体屈曲度 脊髓萎缩 相关性
下载PDF
平山病与非平山病患者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差异 被引量:10
13
作者 唐冲 孙宇 潘胜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研究平山病患者和非平山病患者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差异,提出可能的平山病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平山病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44例,女性1例,年龄13~37岁,平均19.3±3.9岁;... 目的:研究平山病患者和非平山病患者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差异,提出可能的平山病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平山病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44例,女性1例,年龄13~37岁,平均19.3±3.9岁;发病年龄10~27岁,平均16.3±2.7岁;病程1~120个月,平均35.6±23.2个月。选取同期因急性颈痛就诊于我院且颈椎CT检查正常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4例,年龄11~26岁,平均19.5±4.3岁。两组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O.05)。在GE-PACS系统上测量两组患者C3~T1左右两侧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即在CT正中矢状位重建图像上作被测椎体上缘的延长线,再结合横断面图像及矢状面图像共同确定通过该被测椎体上关节突关节面(横断面)中点的矢状截面。并在该矢状面上作被测椎体上关节突关节面的延长线,上述延长线的夹角(钝角)即为椎间盘-关节突角。结果:每组患者C3~T1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同节段左右侧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同节段左右侧数据合并后分析,两组患者C3~T1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均以C5为中心分布,即C3~C5的椎间盘-关节突角逐渐增大,C5~T1的椎间盘-关节突角逐渐减小.病例组C3~T1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山病患者的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显著大于非平山病患者,提示平山病患者可能存在颈椎关节突关节发育异常,导致其关节面偏向水平,由此引发的颈椎不稳定在乎山病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椎间盘-关节突角 机制
下载PDF
平山病患者与非平山病患者钩椎关节在CT上的形态学差异 被引量:10
14
作者 唐冲 孙宇 潘胜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研究平山病患者和非平山病患者钩椎关节在CT上的形态学差异,提出平山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平山病患者32例作为病例组,均为男性.年龄16~37岁,平均19.4±4.1岁;发病年龄14... 目的:研究平山病患者和非平山病患者钩椎关节在CT上的形态学差异,提出平山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平山病患者32例作为病例组,均为男性.年龄16~37岁,平均19.4±4.1岁;发病年龄14~27岁,平均16.8±2.5岁;病程1~120个月.平均31.7_+23.7个月。选取同期因急性颈痛于我院急诊就诊且颈椎CT正常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亦均为男性,年龄12~26岁,平均19.1+4_3岁。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O.05)。在GE—PACS系统上选取两组患者通过C3~C7横突孔中心的颈椎CT冠状截面图片,分别测量各节段左右两侧如下指标:①钩突基底宽,椎体上缘的延长线上钩突内外侧缘的间距:(爹钩突高,钩突尖至椎体上缘延长线的垂直距离;③钩突间距,双侧钩突尖间的直线距离;④钩突倾角,钩突与椎体上缘的夹角;⑤下终板倾角,被测量椎体下终板与同一椎体侧边的夹角。结果:平山病患者C3~C7同一节段左右两侧的钩突基底宽、钩突高、钩突间距、钩突倾角、下终板倾角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山病患者C3~C7之间的钩突高及钩突间距有显著性差异(尸〈0.05),其中钩突高C6最高、C4最低,其递减规律为C6〉C5〉C7〉C3〉C4,同时钩突间距则表现为C3~C7逐渐增宽;钩突基底宽、钩突倾角、上椎体下终板倾角(除C3外)在C3~C7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取左右两侧均值为相应节段的钩突基底宽、钩突高,并计算左右两侧钩突倾角总和、下终板倾角总和及相应节段的倾角总和之差(即钩突倾角总和一下终板倾角总和),再计算均值及标准差。平山病患者C3-C7的钩突基底宽、钩突间距以及钩突倾角总和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同一节段钩突高度和上位椎体下终板倾角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钩椎关节 钩突 机制
下载PDF
平山病外科治疗的中期临床效果及影像学结果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宇 刘鑫 +9 位作者 樊东升 傅渝 潘胜发 张凤山 张立 王少波 刁垠泽 陈欣 周非非 赵衍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9-1026,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颈前路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平山病的中期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探讨外科治疗的意义和价值。方法:36例平山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术后3个月、1年、2年时肌肉萎缩和肌力变化,测量术后C2-7颈椎活动度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颈前路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平山病的中期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探讨外科治疗的意义和价值。方法:36例平山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术后3个月、1年、2年时肌肉萎缩和肌力变化,测量术后C2-7颈椎活动度的改变及C4-7节段中立位颈椎MRI横断面脊髓面积的改变。结果:(1)临床结果:除1例患者外,所有患者术后肌肉萎缩和肌无力无继续进展。随着时间推移,自觉肌无力改善的患者比例逐年增高:术后3个月为26.5%,术后1年为36.0%,术后2年时有85.7%的患者感觉肌力增加;同时肌萎缩改善的患者比例也逐年增高:术后3个月为8.8%,术后1年为24.0%,术后2年时有35.8%的患者感觉肌萎缩好转。截至术后2年随访时段时,14例患者中有12例受累肌力改善,5例肌肉萎缩得到不同程度改善。(2)影像学结果:C2-7颈椎活动度术后较术前显著减小,由术前平均62.25°±2.10°减少为术后2年时平均13.67°±7.51°(P<0.01)。屈曲位MRI脊髓不再受到压迫。颈椎各个节段MR横断面积:术后3个月时仅C6一个节段的面积较术前增大(P<0.05);术后1年时C4-5-6三个节段面积均较术前增大(均为P<0.01);术后2年时C4-5-6-7四个节段面积均较术前增大,其中C4脊髓面积增大15.60%、C5增大19.08%、C6增大21.60%、C7增大23.91%,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是治疗平山病的有效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中期临床转归和影像学结果,对于控制平山病的发展和转归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内固定融合术 疗效 影像学
下载PDF
平山病的致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超君 姜建元 《上海医药》 CAS 2014年第24期3-8,共6页
平山病是远端上肢肌萎缩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平山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报道不断增加,颈椎屈曲位的磁共振成像和各项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亦已用于平山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使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再次得到肯定及强调... 平山病是远端上肢肌萎缩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平山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报道不断增加,颈椎屈曲位的磁共振成像和各项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亦已用于平山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使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再次得到肯定及强调。因此,对于起病年龄<25岁的上肢肌肉萎缩患者,应警惕平山病的可能性,积极予以颈椎屈曲位磁共振技术及神经电生理检测。本文将就平山病的致病机制、诊断、治疗及近年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读者对平山病这一少见疾病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平山病的颈部MRI表现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小荣 李银官 +3 位作者 林建华 王柠 曹仪荣 张文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1-564,共4页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HD)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juvenile muscular atrophy of distal upper extremity),日本学者平山惠造于1959年首先报道,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导致上肢远端肌萎缩的神经系统疾病。本病少见,
关键词 平山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从青少年颈椎曲度和生长速度探讨平山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丁岩 戎冬冬 +1 位作者 王向波 李存江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21-724,共4页
目的从青少年颈椎曲度和生长速度探讨平山病的发病机制。方法2009-2011年在我院确诊的60例平山病患者。收集记录患者发病前1~2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应用Borden法测量颈椎曲度;行颈段MRI检查,明确... 目的从青少年颈椎曲度和生长速度探讨平山病的发病机制。方法2009-2011年在我院确诊的60例平山病患者。收集记录患者发病前1~2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应用Borden法测量颈椎曲度;行颈段MRI检查,明确脊髓是否存在受压、萎缩及其他异常。结果患者发病时均为青少年,其中男57例,女3例,发病年龄12~25(17.0±2.4)岁。发病高峰年龄段为15~18岁[45例(75.0%)]。60例患者颈段MRI检查显示脊髓萎缩累及C4~C8椎体水平。60例平山病患者颈椎曲度Borden法的C线值为2.6(1.2,4.2)mm,其中57例(95.0%)患者颈椎曲度存在异常。发病前1年内患者身高增长速度为(7.1±1.8)cm。结论平山病患者在症状出现前1~2年身高增长过快、颈椎曲度异常的特点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平山病很可能是一种与青少年生长有关的颈椎发育异常导致的下颈段脊髓受压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机制
原文传递
10例平山病肌电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邸旭辉 李娜 +1 位作者 于绍斌 胡静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700-702,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平山病的肌电图特点,为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神经电生理依据。方法:收集10例平山病患者临床、肌电图与常规和屈颈位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0例患者肌电图被检肌肉146块中78块异常,主要分布在C7-T1神... 目的:总结分析平山病的肌电图特点,为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神经电生理依据。方法:收集10例平山病患者临床、肌电图与常规和屈颈位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0例患者肌电图被检肌肉146块中78块异常,主要分布在C7-T1神经支配区,出现纤颤、正相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检测38条运动神经传导速度、36条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平山病的肌电图特点为下颈髓节段性前角损害,与屈颈位MRI显示的病变部位一致,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平山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特点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志军 胡晓晴 唐娜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8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5例平山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F波以及针极肌电图检测。结果: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总异常率为24.4%(44/180),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DML延长以及CMAP波幅减低,感觉神经传...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5例平山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F波以及针极肌电图检测。结果: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总异常率为24.4%(44/180),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DML延长以及CMAP波幅减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F波平均最小潜伏期为(26.64±3.10)ms,平均出现率为(58.77±35.53)%,总异常率为75.6%(34/45)。针极肌电图检测中57.7%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主要异常为出现自发电位,MUPs时限延长、波幅增宽、多相波增多,募集相异常。前臂肌肉的异常率为患侧伸指总肌(100%)≥健侧伸指总肌(100%)>患侧拇短展肌(97.8%)>患侧小指展肌(97.7%)>健侧拇短展肌(82.6%)>患侧肱二头肌(75.0%)。双侧三角肌、健侧肱二头肌、下肢胫骨前肌、胸锁乳突肌肌电图正常。结论:根据平山病临床神经电生理学表现推测平山病可能为颈段脊髓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神经电生理 颈段脊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