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盛乐、平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二 被引量:56
1
作者 宿白 《文物》 1977年第11期38-46,共9页
三世纪中叶,向西南迁移的拓跋鲜卑,遊牧在河套东部。四世纪初,他们活动的范围大体上逐渐集中到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涼城和山西大同一带。四世纪中叶,农业生产在拓跋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拓跋第一个政治中心盛乐(今和林格尔北)开始稳定... 三世纪中叶,向西南迁移的拓跋鲜卑,遊牧在河套东部。四世纪初,他们活动的范围大体上逐渐集中到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涼城和山西大同一带。四世纪中叶,农业生产在拓跋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拓跋第一个政治中心盛乐(今和林格尔北)开始稳定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初期 拓跋鲜卑 平城 盛乐城 遗迹 山西大同 和林格尔 世纪初 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
原文传递
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 被引量:46
2
作者 刘俊喜 高峰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5-47,共13页
1997年9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市区南智家堡村发现一座被盗扰的北魏墓,在墓周围清理收集了3块色泽鲜艳的松木彩绘棺板。棺板绘出行、狩猎、奉食等内容,展示了一组以华美牛车为中心,车前有舞乐杂技表演的盛大出行场面,以及在山林围... 1997年9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市区南智家堡村发现一座被盗扰的北魏墓,在墓周围清理收集了3块色泽鲜艳的松木彩绘棺板。棺板绘出行、狩猎、奉食等内容,展示了一组以华美牛车为中心,车前有舞乐杂技表演的盛大出行场面,以及在山林围猎猛虎,在帷帐房屋中宴饮奉食等内容。画风质朴,笔意简练,是北魏平城时期美术考古的重要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墓葬 平城 壁画墓 发掘 文物保护技术 出土 彩绘 时期 地域
原文传递
山西大同市北魏平城明堂遗址1995年的发掘 被引量:46
3
作者 王银田 曹臣明 +6 位作者 韩生存 张畅艳 张长海 张海啸 高松 高峰 周雪松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34,共9页
This site is situated at Liuhangli about 1.8 km south of the Ming dynasty prefectural seat site in Datong city. It is known through drilling that the whole rningtang site is surrounded by a large ditch, the four sides... This site is situated at Liuhangli about 1.8 km south of the Ming dynasty prefectural seat site in Datong city. It is known through drilling that the whole rningtang site is surrounded by a large ditch, the four sides of which are each adjacent to a 凸 -shaped rammed-earth platform about 2 m thick under the ground. The excav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western platform and the ditch section near it, covering an area of 372 sq m. Among the revealed ruins are remains of the ditch, its stone embankment, the rammed-earth platform, and buildings on it. The unearthed objects include tile-ends and semi-cylindric and fiat tiles with inscriptions in many cases. Judging from its remains, location, shape and related literary records, the site must belong to the mingtang ritual hall in the Pingcheng city of the Northern Wei period. Its discove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location of Pingcheng, the indentification of other buildings near the excavated area, and the study of the whole Pingcheng culture in the Northern Wei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城 发掘 北魏 遗址 大同市
原文传递
北魏平城明堂遗址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银田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44,共8页
礼制文化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礼制性建筑中 ,明堂、辟雍、灵台在历代都城中位置十分重要 ,对明堂的研究应首先搞清楚它们彼此的关系。平城明堂作为一座巨大的建筑群 ,大量的建筑石料来自当时正在开凿的云冈石窟 ,这方面的研... 礼制文化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礼制性建筑中 ,明堂、辟雍、灵台在历代都城中位置十分重要 ,对明堂的研究应首先搞清楚它们彼此的关系。平城明堂作为一座巨大的建筑群 ,大量的建筑石料来自当时正在开凿的云冈石窟 ,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可深化问题本身 ,而且对云冈石窟的研究也会有所启发。辟雍的水源出自如浑水 ,而如浑水与平城的研究密切相关。在与长安、洛阳另三处明堂遗址的比较中 ,可以看出平城明堂的显著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城 云冈石窟 遗址 孝文帝 礼制 北魏 都城 首先 核心内容 认同
原文传递
固原北魏墓漆棺的发现 被引量:22
5
作者 韩孔乐 罗丰 《美术研究》 1984年第2期3-11,共9页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固原,历史悠久,是古代西北重镇,近年来在考古上有许多重要发现,其中北朝美术考古实物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魏书·地形志》载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今固原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年)改为原州,...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固原,历史悠久,是古代西北重镇,近年来在考古上有许多重要发现,其中北朝美术考古实物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魏书·地形志》载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今固原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年)改为原州,治高平城(今固原城),是北方军镇之一,也是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鲜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宁夏回族自治区 美术考古 学术界 丝绸之路 鲜卑 重要发现 孝子故事 文物 平城
原文传递
北魏平城时代平城墓葬的文化转型 被引量:16
6
作者 倪润安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66,共34页
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始于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止于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这九十七年间,有学者称为“平城时代”。由于建都,平城从边郡之地发展成中国北部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大批移民迁入,大量财富汇聚,自魏晋以来文化... 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始于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止于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这九十七年间,有学者称为“平城时代”。由于建都,平城从边郡之地发展成中国北部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大批移民迁入,大量财富汇聚,自魏晋以来文化荒芜的面貌得到彻底改观,为北朝晚期文化走出低谷、迎来隋唐盛世文明酝酿着文化体系的转型和前进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平城 北魏 墓葬 文化中心 文化体系 道武帝 孝文帝
原文传递
山西大同仝家湾北魏邢合姜墓石椁调查简报 被引量:14
7
作者 古顺芳 吕晓晶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4,1,共18页
2015年5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山西省大同市城南仝家湾村清理了一座古代墓葬。该墓墓室基本不存,据迹象推测为长斜坡墓道土洞墓,坐北朝南,墓内仅余39块石椁及内部石棺床残件,未见其他随葬器物。经过清洗、修复,这些残件可拼合成一座基... 2015年5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山西省大同市城南仝家湾村清理了一座古代墓葬。该墓墓室基本不存,据迹象推测为长斜坡墓道土洞墓,坐北朝南,墓内仅余39块石椁及内部石棺床残件,未见其他随葬器物。经过清洗、修复,这些残件可拼合成一座基本完整的石椁,石椁内四壁、顶部及椁门外两侧绘有释迦多宝、七佛、供养人、飞天等佛教壁画,布局完整。与石椁一同出土的还有1件北魏皇兴三年(469年)墓碑,墓主名邢合姜。该石椁不仅填补了平城佛教壁画的空白,也为研究长安和河西走廊的凉州甚至西域佛教艺术传播到平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葬器物 古代墓葬 石椁 土洞墓 供养人 平城 皇兴 佛教壁画
原文传递
福建南平方言同音字汇 被引量:13
8
作者 苏华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7-45,共9页
南平市是福建省著名的山城,位于闽江上游建溪、富屯溪及沙溪三支流的交汇处,人称“小重庆”。因地势险要,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又因铁路、公路、轮船运输等交通便利,成为闽北的交通重镇。南平早在汉代建安初年已有建制,初为延平县,... 南平市是福建省著名的山城,位于闽江上游建溪、富屯溪及沙溪三支流的交汇处,人称“小重庆”。因地势险要,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又因铁路、公路、轮船运输等交通便利,成为闽北的交通重镇。南平早在汉代建安初年已有建制,初为延平县,后为南平,1956年建市,现全市人口共四十六万人,其中有畲族人约两千。 南平市的方言,城关与郊区不同。据《南平县志》[民国九年(1920年)刻本]载:“闽省土音,府殊而县不同。南平城内外,独无土音,但方言直朴。上游诸乡,与顺昌、建宁相通,樟湖板以下,则与省会音近”。南平城关的方言,即著名的在闽方言包围之中的北方话“方言岛”,当地称作“土官话”。南平官话方言岛的形成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南平的地势险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南平 闽方言 同音字 北方方言 北方官话 官话方言 平城 方言岛 贵族阶层 抗日战争时期
原文传递
北魏平城书法综述 被引量:13
9
作者 殷宪 《东方艺术》 2006年第12期6-47,2-3,共42页
殷宪先生是山西太原人,长期生活在大同。在北朝史研究方面,他既得魏都平城之地利,又喜钻研历史文献,所以每有新的观点为同道所注意。而于北魏平城书法的研究,则注意将一砖一石置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考查和阐释,逐步形... 殷宪先生是山西太原人,长期生活在大同。在北朝史研究方面,他既得魏都平城之地利,又喜钻研历史文献,所以每有新的观点为同道所注意。而于北魏平城书法的研究,则注意将一砖一石置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考查和阐释,逐步形成了追求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平实而不尚浮华的学研风格。曾先后在《北朝研究》、《书法丛刊》、《中国书法》、《艺谭》、《书法报》及日本《金石书学》等报刊较为系统地推出其研究成果和介绍文章。在他的努力下,“平城魏碑”已成为近年北魏书法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本刊获得殷先生的大力支持,刊发关于北魏平城书法的综述专题,殷先生的渊博宏深的论文及所提供的大量精彩图片,是本刊和广大读者的荣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碑 平城 代京 书体 书法 造像记 云冈石窟造像
原文传递
汉与匈奴第一个和亲约考述 被引量:9
10
作者 葛亮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5年第2期94-99,共6页
汉与匈奴第一个和亲约考述葛亮关于汉与匈奴第一个和亲约,至少有三组问题需要重新讨论。第一,这个和亲约,在汉与匈奴关系中占有何种地位?《通典》、《册府元龟》、《资治通鉴》叙说汉与匈奴关系史时,对于此约只字不提,这表明,三... 汉与匈奴第一个和亲约考述葛亮关于汉与匈奴第一个和亲约,至少有三组问题需要重新讨论。第一,这个和亲约,在汉与匈奴关系中占有何种地位?《通典》、《册府元龟》、《资治通鉴》叙说汉与匈奴关系史时,对于此约只字不提,这表明,三书认为此约在汉与匈奴关系史中,不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与匈奴 匈奴列传 《资治通鉴》 《史记》 刘敬 秦汉史 《册府元龟》 平城 十二月 《汉书》
原文传递
试论大同操场城北魏建筑遗址的性质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银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79,共13页
2003年发掘的大同操场城北魏一号建筑遗址为一长方形夯土台基,台基东、北、南三面设踏步,其中南面为东西并列的双阶形制。根据遗址在平城中的位置、建筑形制以及出土遗物,再结合考古材料与文献的对比,可以认为遗址位于平城宫殿区,推断... 2003年发掘的大同操场城北魏一号建筑遗址为一长方形夯土台基,台基东、北、南三面设踏步,其中南面为东西并列的双阶形制。根据遗址在平城中的位置、建筑形制以及出土遗物,再结合考古材料与文献的对比,可以认为遗址位于平城宫殿区,推断为北魏平城的宫殿建筑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北魏 平城 建筑遗址
原文传递
丹扬王墓主考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银田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50,77,共8页
关键词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主 大同盆地 山西省 怀仁县 墓葬 遗址 平城
原文传递
萨珊波斯与北魏平城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银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57,114,共7页
公元5世纪的平城是丝绸之路东端的中心城市,平城尤与萨珊波斯具有紧密而直接的联系,平城出土的中亚与西亚金银器与玻璃器印证了这一史实,这些联系直接促进了北魏玻璃工艺的发展,并对隋唐文化的繁荣产生了广泛影响。
关键词 萨珊 波斯 北魏 平城 玻璃器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与北魏平城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银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西汉时鲜卑与草原丝路已有接触,东汉魏晋以后,鲜卑尽据匈奴故地,占有草原丝路亚洲部分的大部,建都平城后,拓跋鲜卑逐步扩张,长期拥塞的绿洲丝路重开,西域、海东诸国与北魏的使节、僧人频繁往来,相关遗存也在平城一带出现,如金银器、鎏... 西汉时鲜卑与草原丝路已有接触,东汉魏晋以后,鲜卑尽据匈奴故地,占有草原丝路亚洲部分的大部,建都平城后,拓跋鲜卑逐步扩张,长期拥塞的绿洲丝路重开,西域、海东诸国与北魏的使节、僧人频繁往来,相关遗存也在平城一带出现,如金银器、鎏金铜器、玻璃器、银币、漆器、石窟寺及石雕、胡俑、壁画以及装饰纹样和植物遗存等,真实地反映了公元五世纪平城文化的多元与繁荣。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展的北魏平城美术,以及长江流域的建康建业美术,构成了中国隋唐以前美术的主流意识,也成为唐代艺术文化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北魏 平城 出土文物 中外文化交流
下载PDF
试论唐长安城大明宫麟德殿对日本平城京、平安京宫殿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仲殊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85,共15页
The Lindedian Pavilion in the Daminggong Palace of Chang'an, the capital of Tang China, was built in the 660s and functionated exclusively as the place for various banquets. In the palace city of the Japanese capi... The Lindedian Pavilion in the Daminggong Palace of Chang'an, the capital of Tang China, was built in the 660s and functionated exclusively as the place for various banquets. In the palace city of the Japanese capital Heiankyo built at the end of the 8th century, there was the palace called "Burakuyin", which was also specially for banqueting. Based on archaeologically excavated remains, as well as many records in historical books, the present paper argues that Burakuyin of Japan was built by following the function of China's Lindedian Pavilion. In addition, in the palace city of Heijokyo, the capital of Japan in the 710s- 770s, there was the palace "Saigu" built in the mid 8th century, which functionated mainly as the place for banqueting and resembled the Chinese pavilion Lindedian in architectural form. It can be believ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Burakuyin in the palace city of Heiankyo capital was also influenced by Saigu in the palace city of Heijokyo capi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城 大明宫 唐长安城 宫殿
原文传递
盖天保墓砖铭考 被引量:9
16
作者 殷宪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4,共10页
以大同城东南(平城东南八里)新出土的北魏盖天保墓志志文为据,对墓主人盖天保的籍里、官职、北魏平城的地理位置进行了考证。特别是从志文提供的新资料,"向定州大道东一百六十步,"对平城东南通向中山(今定州)的官道作了详细推... 以大同城东南(平城东南八里)新出土的北魏盖天保墓志志文为据,对墓主人盖天保的籍里、官职、北魏平城的地理位置进行了考证。特别是从志文提供的新资料,"向定州大道东一百六十步,"对平城东南通向中山(今定州)的官道作了详细推考,首次提出自平城直达定州进而南向中原的战略要道总称定州大道,而史书所载直道、莎泉道、灵丘道则是它的异名或分段修筑时使用的名称。从"墓中无棺木,西葙(厢)壁下作砖牀"的记述,对照同时期墓葬,特别是大同地区出土的诸多北魏官僚墓葬的形制,指出在北魏平城中后期,随着墓室的逐步扩大并向房室化、厅堂化发展,葬制也随之更多地再现着夙兴夜寐的现实生活。空旷的墓室替代了局促的棺椁,床榻、灰枕也给行将就木者以精神的慰藉。这种颇具生活意味的葬制可能与这一时期河西走廊以远的葬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平城 盖天保 墓葬 定州大道 葬制
下载PDF
元淑墓志考释——附北魏高琨墓志小考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银田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66-68,共3页
1984年4月,大同市博物馆在大同东郊一座北魏墓中,清理出了元淑墓志(录文见本刊本期《大同东郊北魏元淑墓》)。本文就墓志涉及的有关问题略作考释。一、元淑的家世、籍贯与谥号根据墓志可以推知,元淑曾祖父为北魏昭成皇帝什翼犍第五子寿... 1984年4月,大同市博物馆在大同东郊一座北魏墓中,清理出了元淑墓志(录文见本刊本期《大同东郊北魏元淑墓》)。本文就墓志涉及的有关问题略作考释。一、元淑的家世、籍贯与谥号根据墓志可以推知,元淑曾祖父为北魏昭成皇帝什翼犍第五子寿鸠。其祖父及父在《魏书·昭成子孙列传》、《北史·魏诸宗室列传》中均有传。祖父常山王遵,史载其"少而壮勇,……太武初,有佐命勋,赐爵略阳公。……及博陵、勃海群盗起,遵讨平之,迁州牧,封常山王"。父常山康王素,即元昭墓志所载之"连",元侔墓志所载之"素连"。素袭父爵,史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北魏 孝文帝 有关问题 考释 平城 常山 小考 大同市 魏书
原文传递
山西在北朝的历史地位——兼谈丝绸之路与北朝平城晋阳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庆捷 《史志学刊》 2015年第1期14-19,共6页
山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多民族汇聚融合的要地。历年来的考古发现与文献史料相互吻合,证实了山西在北朝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出土遗存来看,汉代起北方游牧民族就不断进入并、代;平城和晋阳许多重要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壁画和器物... 山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多民族汇聚融合的要地。历年来的考古发现与文献史料相互吻合,证实了山西在北朝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出土遗存来看,汉代起北方游牧民族就不断进入并、代;平城和晋阳许多重要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壁画和器物都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及吸收了草原文化的新的汉文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其时代变化也可看到北朝文明的发展主线及特点。文章还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的大量的外来器物指出北朝是山西与丝绸之路保持最密切关系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北朝 民族融合 平城 晋阳 丝绸之路
下载PDF
北朝佛寺木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钱国祥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54,共12页
塔作为一种建筑形式,起源于印度的"窣堵坡",是佛教高僧埋藏舍利、遗骨、遗物的建筑。中国古代和东亚地区的佛塔与佛教的传入有关,是印度"窣堵坡"与中国木构重楼结合的产物。由于年代久远,早期的楼阁或木塔已没有实... 塔作为一种建筑形式,起源于印度的"窣堵坡",是佛教高僧埋藏舍利、遗骨、遗物的建筑。中国古代和东亚地区的佛塔与佛教的传入有关,是印度"窣堵坡"与中国木构重楼结合的产物。由于年代久远,早期的楼阁或木塔已没有实物保存,人们仅能在考古出土的汉代明器陶楼与墓室和石刻壁画资料中对其面貌有所了解,此外是对考古发掘的佛塔遗址的复原研究。本文通过对5-6世纪北魏平城思远寺、龙城思燕寺、洛阳城永宁寺和东魏北齐邺城赵彭城佛寺塔基的比较研究,探讨了这个时期佛寺木塔建筑形制结构的异同特点和发展变化,为研究这个时期佛教建筑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平城 龙城 洛阳 邺城 佛教寺院 木塔 形制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