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瑞珍 张恩和 孙长占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对6个基因型不同的玉米杂交种的子粒产量、生物产量、吸氮量、叶片硝酸还原酶活力(Nitrate reductive activity缩写NRA)等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个中晚熟品种DK743、DK656、中单2号和户单1号的氮素营养效... 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对6个基因型不同的玉米杂交种的子粒产量、生物产量、吸氮量、叶片硝酸还原酶活力(Nitrate reductive activity缩写NRA)等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个中晚熟品种DK743、DK656、中单2号和户单1号的氮素营养效率较高,产量高;而2个早熟品种酒单2号和石玉905的氮素营养效率较低,产量也低。适当供氮能提高叶片NRA、干物质积累量、子粒产量等,提高幅度因品种特性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 玉米 品种 氮素营养效率 物质积累 子粒产 硝酸还原酶活力
下载PDF
氮素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对超级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4
2
作者 付立东 王宇 +3 位作者 隋鑫 任海 李旭 李宝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38,共5页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素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对滨海稻区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2∶5∶3处理(B)的单产9780kg/hm2,比A(2∶4∶4)、C(2∶6∶2)、CK(2∶8...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素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对滨海稻区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2∶5∶3处理(B)的单产9780kg/hm2,比A(2∶4∶4)、C(2∶6∶2)、CK(2∶8∶0)处理分别增产了0.6%、3.4%和5.6%;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生物产量及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A、C、CK处理。随着穗肥施入比例的加大,齐穗期水稻群体的高效叶面积率、功能叶片SPAD值逐渐增大,且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功能叶片SPAD仍维持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基蘖穗肥 叶龄 叶面积指数 物质积累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旱地小麦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1
3
作者 王红光 于振文 +2 位作者 张永丽 石玉 王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5-682,共8页
黄淮海地区旱地小麦种植面积较大,降水少且年际间变化幅度大造成其产量低而不稳。耕作措施可影响土壤的蓄水,于2009—2011年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设置条旋耕、深松+条旋耕、深松+旋耕和旋耕4种耕作方式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对黄淮海地区旱地... 黄淮海地区旱地小麦种植面积较大,降水少且年际间变化幅度大造成其产量低而不稳。耕作措施可影响土壤的蓄水,于2009—2011年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设置条旋耕、深松+条旋耕、深松+旋耕和旋耕4种耕作方式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对黄淮海地区旱地小麦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条旋耕处理有利于降低小麦播种至冬前阶段的耗水量,提高开花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2009—2010年度,深松+条旋耕处理播种至拔节阶段0~20cm土层贮水减少量显著低于深松+旋耕和旋耕处理,拔节至成熟阶段40~160cm土层贮水减少量显著高于条旋耕和旋耕处理。2009—2010年度的各生育时期和2010—2011年度的苗期、开花期、灌浆期,深松+条旋耕处理株间蒸发量显著低于深松+旋耕和旋耕处理,与条旋耕处理无显著差异。深松+条旋耕处理开花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耗水量显著高于条旋耕和旋耕处理,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深松+旋耕和旋耕处理,与条旋耕处理无显著差异,而且籽粒产量最高,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冬小麦 耗水 蒸发 物质积累
下载PDF
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4
作者 任永峰 梅丽 +3 位作者 杨亚东 王志敏 赵沛义 高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3-656,共14页
藜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适应性,近年来在内蒙古地区进行了引种种植,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降雨少、蒸发量大、气候条件复杂,限制了藜麦的引种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了深入探讨播种时间对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和... 藜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适应性,近年来在内蒙古地区进行了引种种植,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降雨少、蒸发量大、气候条件复杂,限制了藜麦的引种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了深入探讨播种时间对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和藜麦适宜播期对地区气候条件的响应,于2014—2015年在阴山北麓区进行藜麦播期研究的基础上,于2016年设置10个播期处理S1—S10(早播:S1—S3,4月18—28日;常规:S4—S7,5月3—18日;晚播:S8—S10,5月23日—6月2日),调查不同播期下藜麦的生长、生理及产量。结果表明:1)该地区藜麦成熟所需生长季≥10℃积温为2 112~2 214℃,灌浆至成熟期积温≥344.2℃,藜麦大田生育期为114~150 d,S10处理(6月2日播种)没有满足该条件籽粒不能正常成熟;2)早播处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均长于常规和晚播处理,分别多出7.8~14.4 d和9.0~17.8 d;3)处理S1—S5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较高,其中S2(4月23日)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均最高,与常规处理和晚播处理间均呈极显著差异;4)藜麦开花期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处理S2(4月23日)光合性能表现较强,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各处理中单株籽粒重和产量均为S2(4月23日)处理最高,与常规和晚播处理间呈极显著差异,S2处理产量比产量最低的S9(5月28日)处理高2.87倍;6)通过对不同播期间降雨和积温气象因子分析发现,积温是影响阴山北麓藜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气象因子,积温主要通过调节灌浆至成熟期小穗数和单穗重来影响产量。因此,早播有利于藜麦前期干物质量和叶面积形成,增加灌浆期—成熟期积温,促进籽粒养分积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本试验表明阴山北麓区藜麦种植的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5月上旬,应合理安排播期,重视积温对藜麦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播期 生育期 物质积累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大豆对氮、磷、钾的平衡吸收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克礼 高聚林 王立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4,共4页
以北丰-14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大豆在不同密度、施肥量处理下,氮、磷、钾平衡吸收关系。结果表明:大豆在生育期中植株氮、磷、钾积累量间以及三要素与干物质积累量间均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单产200kg/667m2大豆群体,每生产100kg大豆... 以北丰-14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大豆在不同密度、施肥量处理下,氮、磷、钾平衡吸收关系。结果表明:大豆在生育期中植株氮、磷、钾积累量间以及三要素与干物质积累量间均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单产200kg/667m2大豆群体,每生产100kg大豆籽粒需N8.32kg,P2O52.20kg,K2O3.21kg;N∶P2O5∶K2O=1∶0.26∶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吸收 物质积累 相关性 肥料
下载PDF
依叶龄运筹氮肥对优质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杨海生 张洪程 +3 位作者 杨连群 张士永 戴其根 霍中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26,共8页
为研究依叶龄运筹氮肥对圣稻 30 1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施用氮肥效果 ,以优质中粳稻圣稻 30 1为材料 ,按照基蘖肥与秆穗肥施氮比例和秆穗肥施氮叶龄期 ,设计了 1 5种施氮运筹模式。结果表明 :在大苗栽培体制和 2 2 5 kg.hm-2施氮水平下 ,... 为研究依叶龄运筹氮肥对圣稻 30 1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施用氮肥效果 ,以优质中粳稻圣稻 30 1为材料 ,按照基蘖肥与秆穗肥施氮比例和秆穗肥施氮叶龄期 ,设计了 1 5种施氮运筹模式。结果表明 :在大苗栽培体制和 2 2 5 kg.hm-2施氮水平下 ,适当减少基蘖肥施氮比例与相应增加秆穗肥施氮量 (即穗重法 ) ,并在倒 4和倒 1叶期 2次追施秆穗肥 ,比常规施氮模式更有利于强化圣稻 30 1高产群体的产量形成 ,且较好地保持了该品种的 1级优质米的品质性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龄 氮肥运筹 品质 施氮效果 抽穗 物质积累 经济产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滨海盐碱地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付立东 王宇 +3 位作者 隋鑫 任海 李旭 李春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7-330,共4页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运筹对滨海稻区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与穗肥比例2∶5∶3的B处理,获得了单产10.40t·hm^-2,比A处理(2∶4∶4)、C处理(2∶6∶2)、D...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运筹对滨海稻区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与穗肥比例2∶5∶3的B处理,获得了单产10.40t·hm^-2,比A处理(2∶4∶4)、C处理(2∶6∶2)、D处理(2∶8∶0)分别增产了3.5%、3.9%和7.7%;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生物产量及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的百分比、氮肥利用率均高于A、C、D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叶面积指数 物质积累 氮素利用率 100kg籽粒吸氮
下载PDF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对夏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俊庆 《花生学报》 2004年第4期33-35,共3页
旱棚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夏花生生长发育和生理性状对土壤干旱的反应,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夏花生营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量下降,根系体积下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提高。苗期干旱对营养生长影响最大,花针期和结荚期干旱主要影响生... 旱棚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夏花生生长发育和生理性状对土壤干旱的反应,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夏花生营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量下降,根系体积下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提高。苗期干旱对营养生长影响最大,花针期和结荚期干旱主要影响生殖生长和产量形成,导致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花生 生育时期 土壤 生长发育 营养生长 物质积累 结荚期 影响 处理 反应
下载PDF
pH值对烤烟物质生产和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韩锦峰 陈建军 +1 位作者 王瑞新 刘卫群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2期37-44,共8页
砂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烤烟伸根期,pH值低于7.0对叶绿素含量、叶绿体Hill反应强度、叶片Pn和叶片延伸速率有促进作用。pH值在7.0—8.0范围内有利于烤烟中后期的物质生产。pH值对全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因烤烟生长期不同而异,但干物质积累量... 砂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烤烟伸根期,pH值低于7.0对叶绿素含量、叶绿体Hill反应强度、叶片Pn和叶片延伸速率有促进作用。pH值在7.0—8.0范围内有利于烤烟中后期的物质生产。pH值对全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因烤烟生长期不同而异,但干物质积累量最终增加至pH8.0。pH值不改变根、茎、叶占全株总重的比例。随pH值从5.5升至8.0,烤烟根系干重增加,烟叶中钾、钙、镁浓度也增加,叶中锌、锰和铜浓度降低。烟叶中氮总量随pH上升(至8.0)而增加,总磷量几乎不受pH值(6.0—8.0范围)的影响。从pH值与烤烟干物质积累之间的关系看,pH值住5.5—6.5范围内有利于烤烟前期干物质积累,在7.0—8.0范围内有利于烤烟中后期物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品种 PH值 物质生产 烟叶产 根系 物质积累 砂培试验 优质烟叶 镁浓度 铜浓度
下载PDF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作物产量及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高砚亮 孙占祥 +4 位作者 白伟 冯良山 蔡倩 冯晨 张哲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87,共9页
在农业部阜新农业环境与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分别设置2行玉米:4行花生间作(2M4P)、4行玉米:4行花生间作(4M4P)和玉米单作、花生单作4个种植模式,开展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生物量和根系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农业部阜新农业环境与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分别设置2行玉米:4行花生间作(2M4P)、4行玉米:4行花生间作(4M4P)和玉米单作、花生单作4个种植模式,开展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生物量和根系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个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LER)为1.16-1.24,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和较高的土地利用效率。间作中的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与单作接近,间作花生干物质积累量较单作明显下降。对根系研究发现,间作减少作物的细根生长,2M4P、4M4P处理的比根长(SRL)较单作玉米和花生分别下降了25%、23%和18%、12%,复合系统作物根表面积密度(RSAD)在0-40 cm土层中能够占到总土层的80%以上,间作作物的RSAD显著高于单作,表明作物根系在表层分布较为密集,间作影响了作物的根系生长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生间作 土地当 物质积累 比根长 根表面积密度
原文传递
宽幅播种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段剑钊 李世莹 +5 位作者 郭彬彬 张元帅 冯伟 王永华 朱云集 郭天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13-2019,共7页
为了研究宽幅播种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宽幅播种(播幅8cm)不同带间距7cm(KF7)、12cm(KF12)和17cm(KF17)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条播(CK),宽幅带播种植方式的群体数量和叶面... 为了研究宽幅播种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宽幅播种(播幅8cm)不同带间距7cm(KF7)、12cm(KF12)和17cm(KF17)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条播(CK),宽幅带播种植方式的群体数量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增加,其中以KF7处理最高,KF12次之。生物量和产量性状的带间距效应因品种而异,多穗型品种矮抗58干物质生产量、产量、穗粒数及千粒重的带间距效应均以KF12最高,KF17次之;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8干物质生产量、穗粒数及产量的处理间差异则为KF7处理最高,其次KF12,而千粒重则为KF17最高,KF12次之,CK最低。研究表明,相比于CK,多穗型品种矮抗58以KF12处理进行管理,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8以KF7处理进行管理,各自增产效果明显。本研究可为小麦宽幅播种选择适宜的带间距配置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宽幅带播 带间距 叶面积指数 物质积累
下载PDF
多功能保水剂对作物抗旱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马友华 王广海 +2 位作者 程焱 章力干 蒋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本试验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了多功能抗旱保水剂对玉米、大豆、小麦和花生成苗率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研究表明 :多功能抗旱保水剂能够促进作物种子发芽 ,在一定干旱条件下能提高作物的成苗率 ,增加玉米、大豆、小麦和花生的干物质积累... 本试验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了多功能抗旱保水剂对玉米、大豆、小麦和花生成苗率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研究表明 :多功能抗旱保水剂能够促进作物种子发芽 ,在一定干旱条件下能提高作物的成苗率 ,增加玉米、大豆、小麦和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 ,其效果优于单功能保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保水剂 农作物 抗旱效应 种子成苗率 物质积累
下载PDF
不同株型玉米高产群体的质量指标 被引量:16
13
作者 宋碧 吴盛黎 +2 位作者 苏銮兵 刘德凤 李晔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年第1期1-8,共8页
在黔西北山区特定生态条件下 ,采用裂区设计 ,对紧凑型、半紧凑型、平展型三种株型玉米品种的密度及产量结构、叶面积系数、干物重、光合势、净同化率、光能利用率、经济系数等主要群体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紧凑型玉米 36 38... 在黔西北山区特定生态条件下 ,采用裂区设计 ,对紧凑型、半紧凑型、平展型三种株型玉米品种的密度及产量结构、叶面积系数、干物重、光合势、净同化率、光能利用率、经济系数等主要群体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紧凑型玉米 36 38的高产群体密度为 4 10 0~ 4 90 0株·6 6 7m- 2 ,其主要质量指标为最大叶面积系数 3~ 4 ,干物质积累量 140 0~ 142 0kg·6 6 7m- 2 ,总光合势14~ 1810 4 m2 ·d·6 6 7m- 2 ,净同化率为 6 2~ 7 3g·m- 2 ·d- 1,光能利用率为 1 4 7%~ 1 50 % ,经济系数 0 57~ 0 58;半紧凑型玉米S9914 高产群体密度为 4 10 0~ 4 90 0株·6 6 7m- 2 ,其主要质量指标最大叶面积系数为 3 9~ 4 4 ,干物质积累量 1380kg·6 6 7m- 2 左右 ,总光合势 2 0~ 2 2 10 4 m2 ·d·6 6 7m- 2 ,净同化率为 4 7~ 5 3g·m- 2 ·d- 1,光能利用率为 1 11%~ 1 15% ,经济系数 0 4 4~0 50 ;平展型玉米毕单四号的高产群体密度为 4 10 0株·6 6 7m- 2 ,主要质量指标最大叶面积系数为5 2左右 ,干物质积累量 1350~ 1380kg·6 6 7m- 2 ,总光合势 2 6 10 4 m2 ·d·6 6 7m- 2 ,净同化率为4 8g·m- 2 ·d- 1,光能利用率为 1 15% ,经济系数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型 高产群体 指标 黔西北生态区 密度 叶面积系数 物质积累 光能利用率
下载PDF
郑单22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明友 张新 +3 位作者 王振华 张前进 王金召 马巧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166-168,共3页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22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郑单22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群体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达到一定种植密度后而下降,产量随密度加大而增加,结果表明,郑单22的适宜种植...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22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郑单22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群体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达到一定种植密度后而下降,产量随密度加大而增加,结果表明,郑单2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郑单22 密度 种植密度 影响 物质积累 单株叶面积 玉米 生长发育 系数和 增大
下载PDF
喷施硒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和生理生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勋波 吴海燕 +2 位作者 张惠君 王海英 谢甫绨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7-80,共4页
通过不同时期对大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硒肥对植株形态影响不明显,但可促进株粒数的增加,并以1.67mL/L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比叶重均高于对照,但高浓度(3.33mL/L)处理抑制大豆叶片叶绿... 通过不同时期对大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硒肥对植株形态影响不明显,但可促进株粒数的增加,并以1.67mL/L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比叶重均高于对照,但高浓度(3.33mL/L)处理抑制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适当浓度(1.67mL/L)处理有利提高光合速率;喷施硒肥可以改善群体结构,调节光分布。研究表明,大豆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硒肥能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和改善生理生态指标,提高子粒中硒含量,对促进产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叶面喷施 大豆 生长发育 高浓度 植株形态 物质积累 高光 促进 研究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郑单18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文成 王景顺 马瑞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0,共3页
对玉米品种郑单 1 8进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 ,5月 2 6日~ 6月 5日播种 ,产量差异不大。 6月 5日以后播种 ,每晚播 1d ,产量降低 1 5 7.5 1 8kg/hm2 。
关键词 郑单18 玉米 播期 叶面积系数 构成因素 物质积累 经济系数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耦合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高逖 李春喜 +3 位作者 周宝元 徐光武 马玮 赵明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11,共7页
以郑单958和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4.5万、6.75万、9.0万株/km^2 3个种植密度和0、100、300、500 kg/km^2 4种施氮水平,分析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种植密度9.0万株/hm^2,其叶面积指... 以郑单958和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4.5万、6.75万、9.0万株/km^2 3个种植密度和0、100、300、500 kg/km^2 4种施氮水平,分析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种植密度9.0万株/hm^2,其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总氮素积累量以及产量均显著高于4.5万株/hm^2密度处理。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总氮积累量和子粒产量。当施氮量为300~500 kg/hm^2时,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不再提加,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大幅降低。结果表明,郑单958和中单909种植适宜模式为施氮量300~500 kg/hm^2、种植密度9.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种植密度 施氮 物质积累 氮肥利用率
原文传递
秸秆还田对水稻固碳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裴鹏刚 张均华 +3 位作者 朱练峰 禹盛苗 胡志华 金千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85-2891,共7页
以中浙优1号为材料、秸秆不还田为对照,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4000、6000、8000 kg·hm-2)对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运转、植株固碳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总量平均... 以中浙优1号为材料、秸秆不还田为对照,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4000、6000、8000 kg·hm-2)对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运转、植株固碳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总量平均增加63.03 g·m-2,以6000 kg·hm-2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比对照增加154.40 g·m-2;在水稻各生育阶段中,秸秆还田处理对分蘖盛期—齐穗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最为明显,干物质积累量比对照平均增加71.25 g·m-2;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的茎叶干物质输出率和表观转变率分别平均增加4.2%和3.7%,均以6000 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12.8%和11.1%.秸秆还田处理的群体植株固碳量比对照平均增加55.38 g·m-2,以6000 kg·hm-2处理的增幅最大,为17.8%;从固碳量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来看,秸秆还田有利于生育前期茎叶固碳量的积累和生育后期固碳量向穗部的分配.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产量比对照平均增加794.59 kg·hm-2,增幅9.5%,其中6000和4000 kg·hm-2处理的产量均显著提高,而8000 kg·hm-2处理的产量增加不显著;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秸秆还田处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平均增加8.4穗·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积累 固碳 秸秆还田 水稻
原文传递
华北地区夏玉米滴灌施肥的肥料效应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格 白由路 +4 位作者 杨俐苹 卢艳丽 王磊 张静静 张银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30-1941,共12页
【目的】通过研究华北地区中低产土壤条件下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滴灌夏玉米上的肥料效应,从而优化滴灌施肥系统,为夏玉米高效滴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法】通过两年田间试验,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滴灌带设置... 【目的】通过研究华北地区中低产土壤条件下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滴灌夏玉米上的肥料效应,从而优化滴灌施肥系统,为夏玉米高效滴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法】通过两年田间试验,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滴灌带设置为一管带两行,氮磷钾分别设4个处理,其中氮肥处理为0、144、180、216kg·hm-2(记为N0、N1、N2、N3),磷肥处理为0、72、90、108 kg·hm-2(记为P0、P1、P2、P3),钾肥处理为0、72、90、108 kg·hm-2(记为K0、K1、K2、K3),氮磷钾肥料分4次滴施,以研究不同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及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析不同处理下肥料的利用率。【结果】(1)华北地区中低产田条件下夏玉米产量随施氮磷肥的用量呈抛物线性变化,当施氮量为180 kg·hm-2,施磷量为90 kg·hm-2时,作物产量最高;当氮磷肥施用量超过最高产量施肥量时,作物产量随施氮磷用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但氮肥处理的下降程度差异不显著,而磷肥施用量超过90 kg·hm-2时,作物产量随施磷量的提高显著下降(P<0.05);在本处理中,夏玉米产量随施钾量的提高,均呈增加趋势。(2)不同施肥处理对夏玉米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几乎没有影响,在灌浆期与收获期时干物质积累与施氮量、施磷量均呈抛物线性变化,变化趋势与产量基本相同。(3)不同处理的氮磷钾肥利用率不同,分别为33.39%—58.44%、14.15%—28.88%、54.70%—65.75%,当夏玉米产量最高时的氮、磷、钾肥利用率两年平均为51.21%、28.88%、65.75%;在最高产量条件下,氮、磷、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8.08、11.41和8.83 kg·kg-1;偏生产力分别为59.88、119.75和100.65 kg·kg-1。【结论】在华北地区中低产土壤滴灌施肥条件下,最适宜的氮磷施用量分别为180 kg·hm-2和90 kg·hm-2,当施氮量超过180 kg·hm-2、施磷量超过90 kg·hm-2时,夏玉米产量会出现下降,但随施钾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滴灌施肥 肥料利用率 作物产 物质积累
下载PDF
不同产量类型水稻基因型干物质积累与磷素吸收利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莉 张锡洲 +2 位作者 李廷轩 余海英 戢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8-597,共10页
以27份中稻和29份晚稻亲本材料为供试材料,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供试材料按产量分为高、中、低产三个类型,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不同产量类型、不同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生产和磷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生育类型水稻产量、磷吸收及... 以27份中稻和29份晚稻亲本材料为供试材料,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供试材料按产量分为高、中、低产三个类型,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不同产量类型、不同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生产和磷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生育类型水稻产量、磷吸收及利用效率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中稻和晚稻最高产量分别是最低产量的3.24和2.15倍;晚稻高产类型产量较中稻高12.69%,但磷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2)中稻高产类型磷积累量在分蘖拔节期最大,晚稻高产类型在拔节抽穗期最大;中稻和晚稻高产类型干物质量均在分蘖拔节期最小,拔节抽穗期最大,出现前小、中强、后高的现象。3)中稻干物质量和磷积累量均在分蘖拔节期对产量贡献率最大,分别为42.38%和58.09%;晚稻磷积累量在抽穗成熟期对产量贡献率最大,为39.35%,干物质量在此阶段也较高,为16.16%。因此,营养生长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磷的吸收对中稻产量影响较大,而对晚稻产量影响较大的是在生育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积累 物质积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