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342
1
作者 王贵玲 张薇 +3 位作者 梁继运 蔺文静 刘志明 王婉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8-459,共12页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广泛,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地带性。针对中国不同类型的地热资源,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分别对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资源进行了潜力评估,并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经...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广泛,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地带性。针对中国不同类型的地热资源,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分别对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资源进行了潜力评估,并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我国地热资源量相对较为丰富,出露温泉2 334处,地热开采井5 818眼。水热型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12 500亿吨,每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18.65亿吨;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每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干热岩远景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目前我国地热资源每年利用量折合标准煤0.21亿吨,其中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率仅为0.2%,浅层地热能开采率仅为2.3%,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科学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每年可节煤10亿吨,其中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高效利用每年可节煤2.5亿吨;地下热水资源高效利用每年可节煤7.5亿吨,地热资源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雾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热能 水热型地热资源 干热岩 地热资源评价
下载PDF
中国大陆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评估 被引量:341
2
作者 汪集旸 胡圣标 +8 位作者 庞忠和 何丽娟 赵平 朱传庆 饶松 唐晓音 孔彦龙 罗璐 李卫卫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25-31,共7页
地热资源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按其成因和产出条件可分为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其中,干热岩型地热资源以其分布的普遍性和高热储温度而更具开发潜力与前景。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评估是干热岩开发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大量热流数... 地热资源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按其成因和产出条件可分为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其中,干热岩型地热资源以其分布的普遍性和高热储温度而更具开发潜力与前景。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评估是干热岩开发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大量热流数据,编制了新版中国大陆地区热流图。进而依据岩石热物性数据库,计算评价了中国大陆地区干热岩地热资源。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体积法,文中详细介绍了评价方法中各参数选取的原则与数据来源。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大陆(3—10km深度)干热岩地热资源总量为20.9×106EJ,合714.9×1012t标准煤。若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是传统水热型地热资源量的168倍,相当于中国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4400倍。但是,囿于干热岩开发的经济性和现有技术条件,近期应着眼于4—7km深度段干热岩地热资源的开发,热储目标温度是150—250℃,干热岩开发的有利靶区包括藏南地区、云南西部(腾冲)、东南沿海(浙闽粤)、华北(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的汾渭地堑、东北(松辽盆地)等地区。最后,指出了现阶段干热岩研究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原文传递
中国地热资源及其潜力评估 被引量:246
3
作者 蔺文静 刘志明 +1 位作者 王婉丽 王贵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2-321,共10页
笔者在阐述中国地热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不同类型的地热资源,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地热资源进行了潜力评估。结果表明,中国287个地级以上重点城市浅层地热能为2.78x10^20J,每年浅层地热... 笔者在阐述中国地热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不同类型的地热资源,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地热资源进行了潜力评估。结果表明,中国287个地级以上重点城市浅层地热能为2.78x10^20J,每年浅层地热能可利用资源量为2.89x10^12kWh;中国主要平原(盆地)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储量为2.5x10^22J,可开采资源量为7.5x10^21J;中国温泉区放热量共计1.32x10^17 J,可采资源为6.6x10^17J/年;中国大陆3.0~5.0km深处干热岩资源总计为2.5x10^25 J,是中国目前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x10^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热能 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 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 干热岩
下载PDF
中国地热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6
4
作者 王贵玲 刘彦广 +1 位作者 朱喜 张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中国地热资源禀赋良好,分布广泛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地带性。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取得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成果:浅层地热能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分布,我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水热型... 中国地热资源禀赋良好,分布广泛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地带性。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取得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成果:浅层地热能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分布,我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干热岩远景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阐明了有代表性的水热型地热资源成因机制和干热岩资源成藏模式。地热开发利用技术发展迅速,浅层地热能和水热型地热资源利用量逐年攀升,但在地热资源成藏模式研究、勘查开发及管理利用等方面仍有亟须突破的技术瓶颈和需要改进的环节。文章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地热发展战略路线,下一步应加强热源机理与控热构造研究,推进地热探测技术和开发利用示范,开展重点地区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完善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体系,推动地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浅层地热能 水热型地热 干热岩
下载PDF
增强型地热系统(干热岩)开发技术进展 被引量:141
5
作者 许天福 张延军 +1 位作者 曾昭发 鲍新华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42-45,共4页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又称干热岩,是一种从低渗透率和低孔隙度的岩层(干热岩)中提取热量从而获取大量热能的一种工程。有关增强型地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已有30余年的历史,但以往只局限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日本、澳大利亚等...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又称干热岩,是一种从低渗透率和低孔隙度的岩层(干热岩)中提取热量从而获取大量热能的一种工程。有关增强型地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已有30余年的历史,但以往只局限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中国高温岩体地热开发研究起步较晚,仅少数科研单位在这方面做了理论探讨和国际合作。本文主要讨论了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基本理念、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增强型地热系统 人工压裂 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我国陆区干热岩资源潜力估算 被引量:126
6
作者 蔺文静 刘志明 +2 位作者 马峰 刘春雷 王贵玲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7-811,共5页
干热岩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地热资源,在过去40年里,干热岩的利用技术日趋成熟,显现出了巨大的利用价值。我国陆区面积广阔且地处三大板块交界处,具有良好的干热岩赋存背景。本文在对我国陆区大地热流、不同深度岩石热导率、岩石生热率以... 干热岩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地热资源,在过去40年里,干热岩的利用技术日趋成熟,显现出了巨大的利用价值。我国陆区面积广阔且地处三大板块交界处,具有良好的干热岩赋存背景。本文在对我国陆区大地热流、不同深度岩石热导率、岩石生热率以及放射性元素集中层的厚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根据浅部测温资料向地壳深部外推的方法,对我国陆区不同深度温度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利用体积法对我国陆区3.0~10.0km深处的干热岩资源量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大陆3.0~10.0km深处干热岩资源总计为2.5×1025J,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相当于我国目前能源消耗总量的5200倍,其中,位于深度3.5~7.5km之间,温度介于150℃到250℃的干热岩储量巨大,约为6.3×106EJ,按2%的可开采储量计算,也将获得126000EJ的热能,相当于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320倍,开发利用前景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大地热流 潜力评估
下载PDF
干热岩地热能研究与开发的若干重大问题 被引量:110
7
作者 李德威 王焰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58-1869,共12页
在大陆动力学和地球系统动力学创新思想指导下,干热岩地热能的开发将对未来的能源革命和工业革命起到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干热岩地质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从地质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讨论干热岩的定义;以大陆盆山热构造系统为基础,提出地热能... 在大陆动力学和地球系统动力学创新思想指导下,干热岩地热能的开发将对未来的能源革命和工业革命起到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干热岩地质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从地质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讨论干热岩的定义;以大陆盆山热构造系统为基础,提出地热能综合分类方案;根据岩石流变学和构造物理学理论,探讨在固态、半固态流变环境下干热岩的构造岩石系统;在活动盆山构造系统地壳四维非均匀流变思想指导下,探讨干热岩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提出将地球系统动力学的思想贯穿到干热岩及其关联的资源、灾害、环境、工程地质的调查研究与应用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建议在华北、青藏高原及其邻区、东南沿海、台湾4种不同类型的热构造活动区进行联合勘查、综合评价与系统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非均匀流变 联合勘查 综合开发 地热 地球系统动力学.
原文传递
干热岩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6
8
作者 陆川 王贵玲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3-21,共9页
干热岩蕴藏着巨大的热能,是世界发达国家积极开发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干热岩技术基础上提出的增强型地热系统,已经历40余年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取得了重要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文总结世界干热岩的研究发展历程、示范工程中... 干热岩蕴藏着巨大的热能,是世界发达国家积极开发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干热岩技术基础上提出的增强型地热系统,已经历40余年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取得了重要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文总结世界干热岩的研究发展历程、示范工程中失败和成功的经验,论述开发过程中关键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和不足之处,阐明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对包括干热岩在内的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增强型地热系统 人工储层 水力压裂 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我国干热岩勘查的有关技术问题 被引量:67
9
作者 冉恒谦 冯起赠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0年第10期17-21,共5页
干热岩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具有热能大、分布广、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小、不受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等优势。而干热岩的勘查开发利用在我国还基本属于空白,因此对干热岩勘查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在简述国内外对干... 干热岩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具有热能大、分布广、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小、不受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等优势。而干热岩的勘查开发利用在我国还基本属于空白,因此对干热岩勘查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在简述国内外对干热岩勘查开发利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干热岩开发利用的技术关键,并提出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需要做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勘查 地热能 热交换 热发电 钻井
下载PDF
我国东南沿海干热岩赋存前景及与靶区选址研究 被引量:68
10
作者 蔺文静 甘浩男 +1 位作者 王贵玲 马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43-2058,共16页
干热岩资源是未来重要的清洁型能源,干热岩资源靶区选址是进行干热岩资源开发利用最基础的工作。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干热岩开发项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干热岩选址的地热地质学指标,并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干热岩赋存背景进行论述,选... 干热岩资源是未来重要的清洁型能源,干热岩资源靶区选址是进行干热岩资源开发利用最基础的工作。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干热岩开发项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干热岩选址的地热地质学指标,并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干热岩赋存背景进行论述,选取了广东阳江新州、广东惠州黄沙洞、雷琼断陷盆地、海南陵水等几个地区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干热岩开发的重点潜力靶区,在综合分析各靶区深部地热地质背景、深部热异常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深部温度场模型,进行了干热岩资源靶区选址对比研究,对下一步优先勘查靶区及勘查方案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酸性 靶区选址 指标体系 东南沿海
下载PDF
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干热岩体地热地质特征 被引量:66
11
作者 张森琦 严维德 +10 位作者 黎敦朋 贾小丰 张盛生 李胜涛 付雷 吴海东 曾昭发 李志伟 穆建强 程正璞 胡丽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7-1102,共16页
基于地热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成果等布孔依据,实施的GR1干热岩勘探孔位于共和县恰卜恰干热岩体中南部,是迄今我国钻遇地层温度最高的干热岩勘探孔,为我国首个EGS示范工程与科研试验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GR1孔测温结果表明,2500 m深... 基于地热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成果等布孔依据,实施的GR1干热岩勘探孔位于共和县恰卜恰干热岩体中南部,是迄今我国钻遇地层温度最高的干热岩勘探孔,为我国首个EGS示范工程与科研试验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GR1孔测温结果表明,2500 m深处温度为150℃,进入干热岩段;终孔深度3705 m处的井底温度为236℃。2500~3705 m井段平均地温梯度为71.4℃/km,高于另3眼干热岩勘探孔;2800~3705 m井段地温梯度大于80℃/km,属中等品质以上干热岩。综合地球物理勘查与4眼干热岩勘探孔钻探结果表明,该干热岩体埋深2104.31~2500 m,面积246.90 km^2;干热岩资源评价结果表明,3~5 km深度范围,100年内的潜在发电装机容量为3805.74 MW,以2%的采收率计,装机容量为76.11 MW;3~6 km潜在装机容量为7788.26 MW,以2%的采收率计,装机容量为155.77MW;3~7 km潜在装机容量为13639.25 MW,以2%的采收率计,装机容量为272.79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干热岩 地温梯度 地热地质
下载PDF
中国深层地热能开采的地质条件评价 被引量:64
12
作者 庞忠和 罗霁 +6 位作者 程远志 段忠丰 天娇 孔彦龙 李义曼 胡圣标 汪集旸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51,共18页
深层地热能是指深度大于3 000m的地热能。我国深层地热能资源丰富,但是开采条件怎么样呢?本文基于地热地质学原理,结合岩石力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提出一种对深层地热能开采条件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各单一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赋值,... 深层地热能是指深度大于3 000m的地热能。我国深层地热能资源丰富,但是开采条件怎么样呢?本文基于地热地质学原理,结合岩石力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提出一种对深层地热能开采条件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各单一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赋值,继而采用模糊数学定量计算和评估深层地热能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该方法考虑了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中的增强地热系统(EGS)的环境安全问题,即传统的"刚性造储"可能带来的诱发地震等不利于地热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倡导"柔性造储"和广义EGS理念,强调储层属性和地物理场的整合,针对我国地热能分布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地壳总体上活动性强、地应力高、地震频发等构造型地热特点,是对以往评价方法的补充和拓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专家知识,发挥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估作用,给出的量化结果易于对比和使用,可以更好地支持决策。本文基于新的评估方法,利用现有的深部地热研究及勘探成果,评估了中国大陆地区九个区域深层地热能开发的难易程度,评价区包括西藏南北地堑系、云南西部火山型地热区、青海东部共和盆地以及东北、华北等。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深层地热能开采的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深层地热能 开采条件 评价方法 模糊数学 中国大陆
下载PDF
干热岩(HDR)资源研究与开发技术综述 被引量:59
13
作者 杨吉龙 胡克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3-51,共9页
干热岩(HDR-hot dry rock)是应用前景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其研究与开发仅有20余年历史,但已经表现出巨大的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美国芬顿山和日本肘折地区是干热岩研究开发的成功范例。干热岩技术的原理是:... 干热岩(HDR-hot dry rock)是应用前景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其研究与开发仅有20余年历史,但已经表现出巨大的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美国芬顿山和日本肘折地区是干热岩研究开发的成功范例。干热岩技术的原理是:通过钻井向地下深处的高温岩体中注入低温水,这些水在地下成为高温高压超临界流体,并使岩体产生具有一定方位的裂隙系统,形成热储构造;然后在适当位置钻一眼或几眼生产井贯穿热储构造,用于提取热能。根据热量提取分析可知干热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热量提取速率,具有很高的实用经济价值。此外,干热岩在水岩相互作用、深部精细地球物理方法和裂隙系统三维模拟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人工热储构造 地热资源 开发 相互作用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存在干热岩可能性探讨 被引量:57
14
作者 孙知新 李百祥 王志林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4,129,共7页
青海共和盆地地处"秦昆岔口"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盆缘构造岩浆岩带发育,活动断裂、温泉密集,超过60℃的温泉6处,最高可达93.5℃;盆地内温泉成群分布,地热钻井揭露温度高,1203m钻孔(R1)实测孔底温度可达83℃,969m钻孔(QR1)实测... 青海共和盆地地处"秦昆岔口"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盆缘构造岩浆岩带发育,活动断裂、温泉密集,超过60℃的温泉6处,最高可达93.5℃;盆地内温泉成群分布,地热钻井揭露温度高,1203m钻孔(R1)实测孔底温度可达83℃,969m钻孔(QR1)实测孔底温度为70℃,地温梯度高达6~7℃/100m,是正常地温梯度的2倍,地热增温随深度增大而升高,推测3000m温度可达200℃,并在(QR1)孔底见36m花岗岩;地震反射波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推断基底斜坡界面对应重力低异常,可认为重力低异常为花岗岩引起,作为盆地热源可能存在干热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干热岩 地温梯度异常 重力低异常 花岗
下载PDF
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及勘探: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49
15
作者 蔺文静 王贵玲 +2 位作者 邵景力 甘浩男 谭现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6-1381,共16页
干热岩是地热资源的重要赋存形式之一,是未来地热开发的主攻方向。我国干热岩勘查工作近年来进展迅速,先后在不同地区发现了优质的干热岩资源,取得了我国干热岩资源勘查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勘查失败的案例。本文在分析高放射性产热型... 干热岩是地热资源的重要赋存形式之一,是未来地热开发的主攻方向。我国干热岩勘查工作近年来进展迅速,先后在不同地区发现了优质的干热岩资源,取得了我国干热岩资源勘查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勘查失败的案例。本文在分析高放射性产热型、沉积盆地型、近代火山型和强烈构造活动带型等四种类型干热岩成因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地质构造背景、地热地质条件,对未来我国干热岩资源重点勘查方向及靶区进行了论述,并重点针对目前不同类型区干热岩资源勘探工程进行了梳理,简要分析了不同勘探区的选址依据、勘探过程、地温场分布及特征、前景预测等,并初步进行了经验总结,希望对我国未来干热岩资源勘查及开发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成因类型 勘查方向 勘查进展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赋存地质特征及开发潜力 被引量:46
16
作者 张盛生 张磊 +2 位作者 田成成 蔡敬寿 唐保春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501-508,共8页
青海共和盆地贮藏有丰富的干热岩地热资源。为提升共和盆地干热岩地热资源成因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推动干热岩资源的勘探,文章从共和盆地干热岩热源机制、盖层条件、储层特征等方面对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成因件进行了全面分析。首先,结合... 青海共和盆地贮藏有丰富的干热岩地热资源。为提升共和盆地干热岩地热资源成因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推动干热岩资源的勘探,文章从共和盆地干热岩热源机制、盖层条件、储层特征等方面对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成因件进行了全面分析。首先,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分析、地热地质调查、地球物理(航磁、地震)解译等手段,在共和盆地恰卜恰岩体内实施了4口深度为2927~3705 m的干热岩勘查孔,并在3705 m处钻获236 ℃的优质干热岩资源,为中国非现代火山区干热岩地热资源勘探的首个重大突破。其次,系统测试了钻孔不同深度花岗岩放射性,结果表明,共和盆地花岗岩体铀、钍、钾放射性含量略高于大地背景值,放射性生热率较低,对干热岩热源的贡献小,其热源可能来自壳内熔融体。第三,基于地质资料分析和航磁解译,圈定了共和盆地总体面积约1.4×10 4 km 2的潜在干热岩分布区。最后,采用体积法评估了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潜力,结果表明,共和盆地3.0~6.0 km深度范围保守的、静态干热岩资源总量为8974.74×10 18 J,换算标准煤可达3066.19×10 8 t,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干热岩 地温梯度 花岗
下载PDF
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现状 被引量:45
17
作者 杨方 李静 任雪姣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2年第4期339-341,共3页
介绍干热岩的概念及其特征。干热岩分布普遍,储量丰富,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具有环保、可靠安全、可持续性等优势。在简述国内对干热岩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干热岩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未来中国... 介绍干热岩的概念及其特征。干热岩分布普遍,储量丰富,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具有环保、可靠安全、可持续性等优势。在简述国内对干热岩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干热岩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未来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工作应增强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研究和干热岩钻探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利用干热岩勘查与评价的研究成果,树立干热岩钻探示范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资源 干热岩 应用 勘查
下载PDF
干热岩热能开发技术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45
18
作者 曾义金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干热岩地热资源是最具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的清洁能源。我国干热岩资源量巨大,其高效开发对于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保证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介绍干热岩地热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工程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基础科学研究、... 干热岩地热资源是最具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的清洁能源。我国干热岩资源量巨大,其高效开发对于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保证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介绍干热岩地热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工程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基础科学研究、钻井完井技术、大型压裂技术、热能提取技术等是干热岩地热高效开发的重点攻关方向。围绕干热岩地热开发利用存在的硬地层破岩、钻井围岩稳定、缝网压裂、热量交换等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通过示范工程,形成我国干热岩地热开发自主化技术体系,从而加快我国干热岩地热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实现能源结构优化,防治大气污染,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科学、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资源分布 钻井完井 稳定 缝网压裂 有效开发
下载PDF
国内地热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利用进展 被引量:40
19
作者 王转转 欧成华 +3 位作者 王红印 靳平平 李丹 张玉萍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7-195,共9页
地热是一种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可再生资源。系统梳理我国悠久的地热资源研究历程,发现目前我国地热资源类型众多,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地热资源的分类是评价和开发地热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地热... 地热是一种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可再生资源。系统梳理我国悠久的地热资源研究历程,发现目前我国地热资源类型众多,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地热资源的分类是评价和开发地热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地热分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地热资源系统分类方案。依照赋存埋深和温度将地热资源划分为浅层地热资源、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三个大类;再从地热资源富集赋存的关键要素出发,依照源(热源和水源)、通(通道及传输)、储(储集体)、盖(盖层)等地质要素将水热型地热资源进一步细分为岩浆型(Ⅱ1)、隆起断裂型(Ⅱ2)和沉降盆地型(Ⅱ3)三亚类,将干热岩细分为强烈构造活动带型(Ⅲ1)、沉积盆地型(Ⅲ2)、高放射性产热型(Ⅲ3)和近代火山型(Ⅲ4)四亚类。通过系统划分地热资源类型,总结各亚类特征,结合对当前国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技术难点的分析总结,形成对地热资源研究的有益认识,以期为今后地热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发展历程 浅层地热 水热型地热 干热岩 开发利用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花岗岩高温热损伤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郤保平 吴阳春 +2 位作者 王帅 熊贵明 赵阳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83,共15页
青海共和盆地花岗岩高温热损伤力学特性的研究,对于青海共和干热岩地热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干热岩钻井工程、人工热储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关岩石热损伤力学参数。采用宏观力学试验方法,结合显微CT扫描,对取自青海共和盆... 青海共和盆地花岗岩高温热损伤力学特性的研究,对于青海共和干热岩地热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干热岩钻井工程、人工热储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关岩石热损伤力学参数。采用宏观力学试验方法,结合显微CT扫描,对取自青海共和盆地的花岗岩热损伤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以及高温状态花岗岩试件自然冷却降温、裂隙生成进行研究。在试验测得高温热损伤花岗岩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数据基础上,拟合获得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随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建立热作用下花岗岩剪切破坏强度准则。同时揭示了温度对青海共和盆地花岗岩脆性-延性转变的影响,发现温度在500℃~600℃时,延性特征表现突出;降温速率与花岗岩的热破裂裂隙密度密切相关,花岗岩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过程中,前400 s降温速率最大,形成的温度梯度也最大,特别是前150 s,热破裂最剧烈。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干热岩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丰富和发展高温岩石力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力学 干热岩 热损伤 力学性质 降温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