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of Prunings of Six N_2-Fixing Hedgerow Species in a Dry Valley of the Jinsha River 被引量:7
1
作者 SUN HUI, TANG YA and ZHAO QIGUO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Chin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5-31,共7页
A litterbag experiment of 12 weeks was conducted to study nitrogenmineralization process of prunings of six nitrogen-fixing hedgerowspecies in a dry valley of the Jinsha River. Prunigns wereincorporated into soil or u... A litterbag experiment of 12 weeks was conducted to study nitrogenmineralization process of prunings of six nitrogen-fixing hedgerowspecies in a dry valley of the Jinsha River. Prunigns wereincorporated into soil or used as mulch.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pruning N of the six hedgerow species was mineralized fast in thefirst week and then decreased slowly in the rest of the study period.When pruning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soil, the amount of nitrogenmineralized by the end of the first week accounted for 69.9/100,58.2/100, 54.5/100, 43.0/100, 29.6/100 and 20.6/100 of the total N inprungins of Desmodium rensonii, Tephrosia candida, Leucaenaleucoephala, Albizia yunnanensis, Acacia dealbata, and Acaciamearnsii,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our hedgerow system MINERALIZATION N prunings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草地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霞 朱万泽 +2 位作者 舒树淼 盛哲良 王文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91-3900,共10页
草地在大渡河干暖河谷植被恢复及植物群落演替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植被恢复的关键在于土壤质量。将大渡河干暖河谷泸定至汉源段,依据坡向划分为8个方位(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分析了不同坡向和植被盖度草地的土壤理化... 草地在大渡河干暖河谷植被恢复及植物群落演替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植被恢复的关键在于土壤质量。将大渡河干暖河谷泸定至汉源段,依据坡向划分为8个方位(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分析了不同坡向和植被盖度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河谷区草地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影响河谷草地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指标包括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容重、有机质和碳氮比;(2)河谷从东北坡过渡到西南坡土壤质量逐渐降低,与南坡热而干旱的微气候使土壤矿化作用剧烈,而北坡适宜的光热和水热条件更有利于土壤中钾和磷的释放有关;(3)植被盖度与土壤质量呈正相关关系,随着草地植被盖度减少土壤质量逐渐降低。高植被盖度(>70%)土壤质量主要受非毛管空隙度影响,而低高盖度草地(<30%)主要受土壤容重影响;(4)河谷区草地土壤质量指数中间值分布较多,土壤肥力属于2—4级中等水平。大渡河干暖河谷区草地土壤质量较好,潜在肥力水平较高,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正向演替,是植被人工恢复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河谷 草地 土壤质量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滇川干暖河谷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金振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3-321,共9页
本文论及滇川干暖河谷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由科级到种级的研究结果。所统计分析的植物共692个种,分属于336个属,111个科。科级区系成分中,明显以亚热带科为主,暖温带科次之,热带科很少。属级区系成分中,热带属多于温带属,... 本文论及滇川干暖河谷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由科级到种级的研究结果。所统计分析的植物共692个种,分属于336个属,111个科。科级区系成分中,明显以亚热带科为主,暖温带科次之,热带科很少。属级区系成分中,热带属多于温带属,有14个特有属。热带科属偏多说明本河谷历史上有过以热带区系为主体时期和近代区系发源于热带。种级区系成分中,有中国特有种421种,占61.90%,其次是温带种多于热带种。干暖河谷的植物区系标志种有158种,分三个等级,一级为本河谷特有种,有18种,二级103种,三级37种。干暖河谷的特有区系成分和各级植物区系标志种均较好地反映本河谷区系演化的近代趋势及其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川 河谷 种子植物 区系 成分 标志种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海拔梯度上的土壤发生特征 被引量:16
4
作者 柏松 黄成敏 唐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0-985,共6页
了解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土壤发生特征对区域植被恢复有着指导意义,为此选择不同海拔梯度上7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土壤发生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受区域成土环境影响,土壤化学风化和成土作用弱;土壤质地较粗,土壤机械组成以粉砂为主,黏化作... 了解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土壤发生特征对区域植被恢复有着指导意义,为此选择不同海拔梯度上7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土壤发生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受区域成土环境影响,土壤化学风化和成土作用弱;土壤质地较粗,土壤机械组成以粉砂为主,黏化作用不强。土壤全Fe含量和Fe游离度一般<50g/kg和<30%;交换性盐基组成在土壤剖面中无明显分异。随海拔升高,土壤黏粉比、全Fe含量、Fe游离度增加。土壤表土有机碳同位素δ13C值随海拔升高偏负,反映区域植被类型由低海拔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C4型灌丛植被向高海拔凉润气候条件下C3型针阔叶林自然过渡。基于干旱河谷地区土壤特征,其植被恢复应以提高土壤质量为基础,并应遵循海拔梯度上自然植被分布特征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河谷 土壤发生 土壤特征 土壤有机碳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区生境对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霞 朱万泽 +5 位作者 孙守琴 舒树淼 盛哲良 张军 刘亭 张志才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频发,对该区域坡面植物群落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植被演替的方向,为坡面植被生态恢复提供基本依据。本研究沿大渡河中游河谷区每隔约5km设置典型样地,调查了植被的物种组成和分布以及样地的地形、土壤... 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频发,对该区域坡面植物群落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植被演替的方向,为坡面植被生态恢复提供基本依据。本研究沿大渡河中游河谷区每隔约5km设置典型样地,调查了植被的物种组成和分布以及样地的地形、土壤等10个生境因子,探讨河谷区植被的连续性变化,并通过多元回归树(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 MRT)、多样性指数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等方法对植物群落进行分类、比较和排序。结果表明: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植被以土壤碳含量、pH值和C:N等3个因子为节点,可划分为多花胡枝子(Lespedezafloribunda)–荩草(Arthraxonhispidus)–香薷(Elsholtziaciliate)(群落A)、地果(Ficustikoua)–车桑子(Dodonaeaviscosa)–川滇薹草(Carexschneideri)(群落B)、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群落C)和荩草–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群落D)等4种群落。该区域以灌木和草本为主要植被类型(群落A、B、C),间或有裸地分布,易成为泥石流灾害产生的物源区;以多花胡枝子为主的灌草群落A的物种丰富度、优势度与多样性表现一致,均高于以乔木和草本为主的群落C和D,但物种多样性优势并不显著,灌草群落分布广而结构单一,外来物种占比为8.33%,是生态系统脆弱和不稳定的表现。多元回归树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 pH值、C:N、坡向和土壤容重等4个因子对植物群落组成和分布影响最大,且土壤因子的影响大于地形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 河谷 多元回归树 物种多样性 典范对应分析
原文传递
甘孜州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概况及建议 被引量:8
6
作者 彭彬 宋思梦 +2 位作者 张艳 李勋 周扬 《现代园艺》 2022年第5期56-58,共3页
甘孜州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是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与大气环流、人为干扰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并逐渐成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地带,植被形成逆向演替。为改善甘孜州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的生态环境,阐述了此地区干旱河谷自然概况、气候、... 甘孜州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是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与大气环流、人为干扰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并逐渐成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地带,植被形成逆向演替。为改善甘孜州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的生态环境,阐述了此地区干旱河谷自然概况、气候、土壤、植被、分布分区等,分析了其干旱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生态恢复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流域 甘孜州 河谷 河谷 河谷 菌草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大渡河干暖河谷典型植被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文武 朱万泽 +1 位作者 李霞 舒树淼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59,共6页
土壤质量是植被恢复重建的关键。大渡河干暖河谷区植被退化严重,开展土壤质量评价对于制定适合该区域的植被恢复重建措施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最小数据集法,评价大渡河干暖河谷区灌丛、草本、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5种典型植被的土... 土壤质量是植被恢复重建的关键。大渡河干暖河谷区植被退化严重,开展土壤质量评价对于制定适合该区域的植被恢复重建措施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最小数据集法,评价大渡河干暖河谷区灌丛、草本、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5种典型植被的土壤质量。基于16个土壤理化指标的主成分分析,构建由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7个指标组成的最小数据集(MDS);根据主成分因子载荷计算MDS指标权重,以毛管孔隙度(18.53%)、全磷(17.36%)、有机质(15.88%)3个指标权重为较大。基于MDS的土壤质量指数依次为:灌丛(0.558)>草地(0.482)>阔叶林(0.392)>针阔混交林(0.387)>针叶林(0.357),土壤肥力评分法进一步验证该评价结果。土壤质量指数分级表明,灌丛和草地以土壤质量等级较高的Ⅲ、Ⅳ级样地为主,而其余3个植被类型以等级较低的Ⅰ、Ⅱ级样地为主。大渡河干暖河谷灌丛具有较好的土壤改良效果,是今后大渡河干暖河谷区植被恢复重建的主要方向;草地土壤质量亦较好,具有较大的植被恢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评价 土壤理化指标 最小数据集 典型植被 大渡河河谷
下载PDF
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植被种间关系与稳定性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霞 朱万泽 +2 位作者 舒树淼 盛哲良 王文武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5-333,共9页
为了解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植物群落的稳定程度,促进川西干暖植被恢复与重建,采用方差比率法(VR)、x2检验统计、Person相关性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与M.Godron稳定性测度方法,分析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植被种间关系与群落稳定性.结果表... 为了解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植物群落的稳定程度,促进川西干暖植被恢复与重建,采用方差比率法(VR)、x2检验统计、Person相关性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与M.Godron稳定性测度方法,分析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植被种间关系与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典型植物群落物种的种间总体关联性表现为不显著正关联,物种间存在的各种作用及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不强,植物更倾向于以少数几种物种组成的植物群落生长方式进行演替,正联结是该区域重要的种间关系之一,这与物种对环境的长期适应而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相同或者相似的适应策略有关.成对物种种间关系中,包含乔木的种对相关性显著的种对数量多,且仅表现为正相关,该区域植物具有植物群落正向演替的基础.M.Godron稳定性测度法得到的测量曲线与经过(0,100)、(100,0)的线段交点处坐标为(38.12,61.85),距离稳定点(20,80)距离为25.65.本研究表明群落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具有低阈值生态安全和高风险生态退化的特点,应从自然和人工植被恢复等途径提高植被覆盖率,促进植物群落正向演替.(图5表4参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联结 种间关系 植被稳定性 大渡河河谷
原文传递
经营模式对大渡河干暖河谷黄果柑坡地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银 何露露 +2 位作者 强薇 杨兵 庞学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1-279,共9页
坡地果园是大渡河干暖河谷两岸一种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大面积坡地果园垦殖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一定程度的氮、磷面源污染.为了解经营模式与坡位是否及如何影响果园的土壤养分,选择大渡河流域两类典型经营模式(散户和集体经营)下的... 坡地果园是大渡河干暖河谷两岸一种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大面积坡地果园垦殖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一定程度的氮、磷面源污染.为了解经营模式与坡位是否及如何影响果园的土壤养分,选择大渡河流域两类典型经营模式(散户和集体经营)下的黄果柑坡地果园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坡位(下坡、中坡、上坡)土壤养分的差异,并探讨土壤有机质(SOM)、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及全氮(TN)、全磷(TP)、土壤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与细根生物量、土壤持水性能等的关系.结果显示:与下坡位相比,中上坡位的土壤养分(SOM、TN、DON、DOC)含量降低,表明下坡位出现土壤养分的聚集现象;与散户经营的坡地果园相比,集体经营的坡地果园中每土层TN、DON、NH4+-N、NO3--N含量分别增加28%、17%、85%、72%,而SOM、DOC含量分别降低4%、3%;TP在两类经营模式的坡地果园间差异不大,每土层均值均为0.49 g/kg.不同经营模式和坡位土壤养分的差异性与不同经营模式和地形位置下的细根、土壤容重及涵水能力的差异化有关.总之,经营模式的差异会导致土壤养分循环的变化,从而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不合理的经营模式将会增加坡耕地土壤氮、磷和有机质的流失,这可能是造成坡地黄果柑果园土壤养分下降的重要原因;上述结果对于指导坡地种植时控制水土流失带来的土壤养分流失和氮、磷面源污染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图3表2参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户经营 集体经营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 坡地果园 大渡河河谷
原文传递
迪庆州干暖河谷区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扎西吾姆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5期143-145,共3页
于1996~2000年在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进行了油橄榄无性繁殖试验,总结出了扦插育苗、林地选择、品种选择及配置、栽植密度及栽培方法、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预防冻害、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并分析了油橄榄在该地... 于1996~2000年在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进行了油橄榄无性繁殖试验,总结出了扦插育苗、林地选择、品种选择及配置、栽植密度及栽培方法、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预防冻害、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并分析了油橄榄在该地区的造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栽培管理 迪庆州河谷
下载PDF
经营模式对大渡河干暖河谷黄果柑坡地果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银 何露露 +2 位作者 强薇 杨兵 庞学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0-288,共9页
坡地果园是大渡河干暖河谷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之一,而土壤生物学特性是土壤肥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解不同经营管理措施下坡地果园的土壤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黄果柑坡地果园不同经营模式(散户和集体经营)和不同坡位(下坡、中坡和上坡)... 坡地果园是大渡河干暖河谷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之一,而土壤生物学特性是土壤肥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解不同经营管理措施下坡地果园的土壤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黄果柑坡地果园不同经营模式(散户和集体经营)和不同坡位(下坡、中坡和上坡)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并探讨它们与细根生物量、土壤养分等的关系.结果显示:经营模式和坡位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差异明显.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及酶活性在不同坡位间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与散户经营的坡地果园相比,集体经营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亮氨酸酶活性平均分别增加32%、13%和22%,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39%;土壤多酚氧化酶、β-葡萄糖苷酶以及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在不同经营模式间相对稳定.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与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坡位的黄果柑果园细根生物量、土壤通气度、土壤有机质等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措施和坡位微地形导致的植物根系与土壤理化性质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酶活性,在果园后期应进行地面植物和相关的水肥管理,有助于增加与土壤碳、氮循环相关酶的活性,促进土壤养分循环,进而提高土壤肥力.(图4表2参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户经营 集体经营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坡地果园 大渡河河谷
原文传递
澜沧江、金沙江云南德钦段干暖河谷区生态建设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普建明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4期51-54,共4页
澜沧江、金沙江云南德钦段形成了独特的干暖河谷区自然环境,分析了其特点、成因。探讨了其生态建设的思路应是尊重自然规律、发扬优秀民风习俗、引进实用技术、发展非公林业。
关键词 澜沧江 金沙江 河谷 生态建设 特点 成因 民风习俗 非公有制林业 科技
下载PDF
间种不同绿肥对大渡河干暖河谷黄果柑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成宇 石淼 龚荣高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9-293,共5页
为筛选提升大渡河干暖河谷黄果柑果实品质、适宜园区推广的绿肥品种,采用随机区组法,分别对连续两年间种紫云英、紫花苜蓿、毛苕子和白三叶草4种绿肥的黄果柑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绿肥均能有效提升黄果柑的果实大小,但不... 为筛选提升大渡河干暖河谷黄果柑果实品质、适宜园区推广的绿肥品种,采用随机区组法,分别对连续两年间种紫云英、紫花苜蓿、毛苕子和白三叶草4种绿肥的黄果柑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绿肥均能有效提升黄果柑的果实大小,但不影响黄果柑的果形指数,间种紫云英和紫花苜蓿分别使黄果柑增产约19.4%和10.1%.果实内在品质方面,紫云英使黄果柑果实的出汁率和糖酸比极显著提升,分别提升了约7.5%和11.7%,显著提升VC含量,提升约11.5%,紫云英和紫花苜蓿对黄果柑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提升效果也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园区间种紫云英和紫花苜蓿能有效提升黄果柑果实的产量及综合品质,其中以紫云英的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大渡河干暖河谷黄果柑园区绿肥间种的主要推广品种.(图1表3参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种 绿肥 紫云英 紫花苜蓿 黄果柑 果实品质 大渡河河谷
原文传递
旱地木槿的研究与保护
14
《云南林业》 2020年第1期62-63,共2页
旱地木槿(Hibiscus aridicola Anthony)隶属于锦葵科木槿属,为金沙江干热和干暖河谷地区的标志性特有植物。根据文献及采集标本记录,该种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曾广泛分布于金沙江沿岸。由于人类的不断干扰,其分布点不断减少,种群及其生境... 旱地木槿(Hibiscus aridicola Anthony)隶属于锦葵科木槿属,为金沙江干热和干暖河谷地区的标志性特有植物。根据文献及采集标本记录,该种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曾广泛分布于金沙江沿岸。由于人类的不断干扰,其分布点不断减少,种群及其生境持续衰退,在汪松和解焱(2004)主编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其受威胁等级为濒危[EN B2ab(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槿 锦葵科木槿属 持续衰退 威胁等级 特有植物 红色名录 河谷 研究与保护
下载PDF
香格里拉县亚高山及干暖河谷区主要退化特征及恢复对策研究
15
作者 唐春梅 彭启智 《科技信息》 2012年第20期480-481,共2页
退化山地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针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特殊地貌及生态环境,将其分为干暖河谷区和亚高山寒温区。根据该区域退化程度及植被恢复重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相应地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退化 河谷 亚高山 恢复对策 香格里拉县
下载PDF
德钦县退化林地植被恢复策略
16
作者 靳丹娅 李勇鹏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3期80-83,共4页
针对德钦地区的特殊地貌及生态特征,将区域分为干暖河谷区和亚高山寒温区,分析不同区域植被恢复重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干暖河谷区提出合理进行树种选择,高质量的整地,使用保水剂,适当深栽,密度适宜,选择最佳种植模式等植被恢复策略;... 针对德钦地区的特殊地貌及生态特征,将区域分为干暖河谷区和亚高山寒温区,分析不同区域植被恢复重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干暖河谷区提出合理进行树种选择,高质量的整地,使用保水剂,适当深栽,密度适宜,选择最佳种植模式等植被恢复策略;对亚高山寒温区提出推荐适应性较强的造林树种,发展混交林,进行牲畜防护等植被恢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林地 植被恢复 河谷 亚高山寒温区 德钦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