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学反弹与干扰素中和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定立 骆抗先 +2 位作者 冯筱榕 张明霞 侯金林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 观察和分析重组α干扰素(rIFNα)治疗CHB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与干扰素中和抗体(NAb)产生的关系。方法 485例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的CHB患者,给予rIFNα1b治疗,每次5×106U,每周3次,疗程个体化(6-37个月,中位数10个月)... 目的 观察和分析重组α干扰素(rIFNα)治疗CHB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与干扰素中和抗体(NAb)产生的关系。方法 485例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的CHB患者,给予rIFNα1b治疗,每次5×106U,每周3次,疗程个体化(6-37个月,中位数10个月),疗程中1-3个月检测1次肝功能,并以PCR荧光定量测定HBV DNA、Abbott EIA试剂检测HBeAg、抗病毒生物中和法检测NAb。结果 485例患者中,66例(13.6%)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NAb阳性98例(20.2%),病毒学反弹组NAb阳性率68.2%(45/66),显著高于未发生病毒学反弹组的12.6%(5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06,P〈0.01)。NAb阳性组病毒学反弹的发生率为45.9%(45/98),显著高于NAb阴性组的5.4%(21/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06, P〈0.01)。病毒学反弹的时间与NAb检出的时间存在相关性及一致性(CR=98.3%,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NAb的检出是病毒学反弹发生的相关因素之一(P〈0.01),患者的年龄和治疗前HBeAg状态亦可影响病毒学反弹的发生。结论 rIFNα治疗CHB过程中病毒学反弹的发生率约13.6%,病毒学反弹的发生与NAb的产生密切相关,患者的年龄和治疗前HBeAg水平亦可影响病毒学反弹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干扰素i 重组 抗体 病毒学反弹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71型抵抗I型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崔雨 宋娟 +5 位作者 宋芹芹 孙鹏 甘星 李公启 王克霞 韩俊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71型(EV71)抵抗I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诱导的抗病毒作用。方法将1000U/ml的I型干扰素(α,β)加入HeLa细胞后,去除上清中的干扰素,感染带有GFP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EV71,观察GFP的表达和PCR检...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71型(EV71)抵抗I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诱导的抗病毒作用。方法将1000U/ml的I型干扰素(α,β)加入HeLa细胞后,去除上清中的干扰素,感染带有GFP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EV71,观察GFP的表达和PCR检测HSV-1核酸,判断I型干扰素对HSV,1的作用。通过RT—PCR方法检测EV712A基因的表达从而判断EV71病毒的复制能力。结果I型干扰素(α,β)诱导HeLa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而有效地抑制重组HSV-1GFP的表达和核酸扩增。而EV712A的RT—PCR结果证实EV71可在I型干扰素(α,β)作用后的HeLa细胞中有效增殖。结论I型干扰素(α,β)诱导产生抗病毒蛋白;EV71可在I型干扰素(α,β)诱导产生抗病毒蛋白的HeLa细胞中有效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属 干扰素i 疱疹病毒i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3触发后Ⅰ型干扰素的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玉杰 施光峰 +2 位作者 李谦 李宁 陈明泉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3-347,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3(TLR3)触发后I型IFN表达情况。方法选取CHB患者26例,健康对照者18例,抽取外周血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法获得纯化的单核细胞(同时留取血浆),体外培养...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3(TLR3)触发后I型IFN表达情况。方法选取CHB患者26例,健康对照者18例,抽取外周血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法获得纯化的单核细胞(同时留取血浆),体外培养诱导为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给予聚肌胞苷酸(PolyI:C)刺激,在刺激0、2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血浆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IFN(IFN—α、IFN—β)表达水平。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在血浆中,两组Ⅰ型IFN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刺激前(0h),CHB组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达的IFN—α、IFN-β分别为(80.00±16.15)ng/L和(36.39±13.90)ng/L,对照组分别为(76.76±15.90)ng/L和(37.14±13.68)n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51,t=0.178;均P〉0.05)。两组刺激后24h的IFN—α表达水平均比刺激前(0h)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4,t=1.243;均P〉0.05)。刺激后24h,对照组IFN—β水平为(54.57士16.80)ng/L,显著高于刺激前(Oh)的(37.14±13.68)ng/L(t=4.061,P〈0.05);但在CHB组,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6,P〉0.05)。刺激后24h,两组的IFN-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2,P〉0.05),而IFN-β水平在对照组为(54.57±16.80)ng/L,显著高于CHB组的(41.64±12.57)ng/L(t=2.921,P%0.05)。结论CHB患者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存在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表达I型IFN TLR3触发后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达的I型IFN以IFN-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肝炎病毒 干扰素i 树突细胞 受体 细胞表面
原文传递
α-人重组干扰素联合唯阴康协助宫颈LEEP刀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外翻及不典型增生疗效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唐晓娣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3期3600-3601,共2页
近年来宫颈癌的年轻化,以2%-3%的速度增长而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10年,所以对宫颈癌防治重点在于对CIN的检测及治疗约有30%的CIN患者发展为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 近年来宫颈癌的年轻化,以2%-3%的速度增长而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10年,所以对宫颈癌防治重点在于对CIN的检测及治疗约有30%的CIN患者发展为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或宫颈浸润癌,而宫颈柱状上皮外翻是女性常见多发病,约有50%育龄女性患有此病,过去常用的方法是电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非典增生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阴道镜检查 唯阴康 干扰素i 重组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从人源全合成抗体库中筛选到抗人干扰素α1b单链抗体 被引量:4
5
作者 龚斌 王双 +7 位作者 李川 王颖 张全福 陈哲 孙丽娜 梁米芳 孙志伟 李德新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9年第3期184-189,共6页
目的研究开发人源抗huIFN-α的基因工程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抗体药物。方法本研究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纯化的人干扰素α1b(huIFN-α1b)和人干扰素α2b(huIFN-α2b)蛋白为抗... 目的研究开发人源抗huIFN-α的基因工程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抗体药物。方法本研究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纯化的人干扰素α1b(huIFN-α1b)和人干扰素α2b(huIFN-α2b)蛋白为抗原从人源全合成抗体库中筛选抗huIFN-α的基因工程单链(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抗体,通过phage-ELISA对噬菌体单链抗体的结合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将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到原核分泌表达载体pET22b上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通过Westernblot检测单链抗体的分泌表达,并通过ELISA对单链抗体的结合特异性进行验证。通过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单链抗体,并用WesternBlot对单链抗体的结合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经过3轮富集筛选,获得100株对huIFN-α1b有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对得到的86株克隆的测序分析表明,共有9株带有不同的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及其组合的抗体,有7株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分类在VH3和VL3家族,有2株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分类在VH3和VL1家族。获得了5株稳定且特异针对huIFN-α1b而与huIFN-α2b和huIFN-γ无交叉反应的人源单抗。这5株抗体在BL21(DE3)中分泌表达,有3株单链抗体能特异性结合huIFN-α1b而与无关抗原无交叉反应。结论通过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从人源全合成抗体库中筛选得到3株稳定且特异结合huIFN-α1b的人源治疗用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干扰素i 抗体 单克隆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EB病毒感染状态与I型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明姝 韩丽 +3 位作者 张云清 杨堃 雷珂 田清武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26-531,共6页
目的观察EB病毒抗体、IFN—α以及多个I型IFN诱导基因在SLE患者和健康对照体内的表达,分析EB病毒不同感染状态与I型IFN通路之间的关系及其与SLE的相关性。方法共入选48例SLE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者。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EB病毒... 目的观察EB病毒抗体、IFN—α以及多个I型IFN诱导基因在SLE患者和健康对照体内的表达,分析EB病毒不同感染状态与I型IFN通路之间的关系及其与SLE的相关性。方法共入选48例SLE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者。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IgG、IgM抗体和EB病毒核抗原1—IgG抗体阳性率及IFN—α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各IFN诱导基因2′-5′寡腺甘酸样合成酶(OASL)、黏液病毒抗性蛋白(MX)1、IFN刺激基因(ISG)15和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体E(LY6E)mRNA表达水平(以2^-△△Ct,值作为基因表达水平的指标)。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方差不齐时)、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①SLE患者中EB病毒增殖感染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40%和11%,χ^2=5.381,P=-0.027)。②SLE患者血清IFN—α浓度高于健康对照I(206±151)ng/L与(90±76)ng/L,t=4.248,P〈0.05];OASL、MX1、ISG15和IJY6E mRNA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8(0.6,5.1)与1.2(0.5,1.4);1.9(1.0,4.4)与0.9(0.7,2.5);4.1(1.6,7.8)与0.8(0.5,1.7);1.6(0.7,3.3)与0.8(0.6,1.2),U值分别为604,560,312,608,均为P〈0.05];OASL、MX1、ISG15以及LY6E表达水平与SLEDAI均呈正相关(r=0.319,0.461,0.547,0.484,均为P〈0.05)。③EB病毒增殖感染的SLE患者血清IFN-α水平高于非增殖感染患者[(282±174)ng/L与(157±114)ng/L,t=2.604,P〈0.05];EB病毒增殖感染的SLE患者IFN诱导基因OASL和ISGl5mRNA的表达高于非增殖患者[分别为2.0(0.8,7.6)与1.2(0.6,3.1);6.2(2.4,15.5)与3.3(1.3,6.3),U值分别为377,350,385,354,均为P〈0.05];EB病毒增殖感染的SLE患者,其SLEDAI分值高于非增殖感染者(16±4与12±8,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疱疹病毒4 干扰素i
原文传递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肺上皮细胞活化Toll样受体3介导的抗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宝顺 王丽静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肺上皮A549细胞后,Toll样受体3(TLR3)的水平变化及其产生的I型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方法RSV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肺上皮A549细胞,并给予TLR3特异性抗体处理,分别感染4、8、12、16、24h后收集各组...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肺上皮A549细胞后,Toll样受体3(TLR3)的水平变化及其产生的I型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方法RSV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肺上皮A549细胞,并给予TLR3特异性抗体处理,分别感染4、8、12、16、24h后收集各组细胞。未感染病毒的细胞作为对照组。RT—PCR法检测TLR3、IFN—α、IFN—β,RSVF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RSV感染A549细胞后,TLR3、IFN-α、IFN—β,RSVF蛋白的mRNA表达量均升高且有时间依赖性,TLR3mRNA在24h表达量是基础表达量的5倍,IFN-α、IFN—β mRNA在24h表达量是基础表达量的4倍多,RSVF蛋白的mRNA表达量近1.7倍。TLR3抗体预先处理以抑制TLR3受体,再行RSV感染,IFN.仪和IFN—BmRNA表达量虽然升高,但较感染组均有所下降,mRNA表达在12h后显著降低,且IFN—β的mRNA表达量下调更明显。但RSVF基因的mRNA表达在12h、24h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RSV感染A549细胞后可上调TLR3表达,其活化细胞介导产生的I型干扰素起抗病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病毒的增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受体 病毒 干扰素i
原文传递
EV71抑制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ISGF3的核转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颖 赵兴卉 +6 位作者 张晓鹏 于蕊 吴诗坡 张哲 戴萌萌 付玲 侯利华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34-736,744,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对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核转位复合物干扰素刺激基因因子3(ISGF3)核转位的影响。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VR1432感染VeroE6对干扰素诱导的STAT1和STAT2磷酸化的影响。将pEGFP-C1-STAT1重组...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对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核转位复合物干扰素刺激基因因子3(ISGF3)核转位的影响。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VR1432感染VeroE6对干扰素诱导的STAT1和STAT2磷酸化的影响。将pEGFP-C1-STAT1重组质粒转染Vero E6细胞,随后进行EV71感染以及IFN-α2b刺激,将细胞进行亚细胞分离检测ISGF3的核转位情况。结果 VR1432以感染复数(MOI)为1感染Vero E6细胞后未影响干扰素刺激的STAT1和STAT2的磷酸化;亚细胞分离后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的STAT1,结果显示VR1432感染后,p-STAT1在细胞核内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说明EV71感染抑制了p-STAT1的核转位。结论 EV71感染抑制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ISGF3(STAT1/STAT2/IRF9)的核转位,从而影响干扰素效应途径中抗病毒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 iSGF3 干扰素i 信号通路 核转位
原文传递
狼疮肾炎患者I型干扰素诱导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桂梅 陈顺乐 +3 位作者 沈南 戴岷 倪旭鸣 钱捷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了解I型干扰素(IFN)诱导基因IFIT4、IF144、Ly6e、OASI、OAS2和OAS3在狼疮肾炎(LN)患者的表达,并分析IFN积分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①同步收集12例弥漫增生型LN患者肾组织和外周血,抽提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 目的了解I型干扰素(IFN)诱导基因IFIT4、IF144、Ly6e、OASI、OAS2和OAS3在狼疮肾炎(LN)患者的表达,并分析IFN积分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①同步收集12例弥漫增生型LN患者肾组织和外周血,抽提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I型IFN诱导基因IFIT4、IFI44、Ly6e、OAS1、OAS2和OAS3的表达水平。②收集119例LN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每例患者的IFN积分,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抗dsDNA抗体、补体、蛋白尿水平等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①弥漫增生型LN患者肾组织高表达OAS2[(1.46±1.15)与(0.60±0.59)]和OAS3[(2.16±1.63)与(0.93±0.95)],P〈0.05;IFIT4[(1.68±1.76)与(0.96±0.71)]、IFI44[(3.23±2.67)与(1.65±1.95)]、Ly6e[(3.54±2.09)与(2.34±2.57)]、OAS1[(2.52±1.86)与(1.34±0.28)]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1个循环左右。狼疮患者外周血高表达IFIT4[(11.2±7.7)与(1.56±2.71)]、IFI44[(9.5±6.1)与(2.6±4.4)]、Lv6e[(17.5±13.7)与(7.1±10.3)]、OAS1[(8.68±6.36)与(1.15±1.89)]、OAS2[(10.41±7.71)与(0.66±0.82)]、OAS3[(8.75±4.34)与(0.89±1.34)],P〈0.05。I型IFN诱导基因IFIT4、IFI44、Ly6e、OAS1、OAS2和OAS3在肾脏组织和外周血的表达呈同步增高趋势。②根据119例患者IFIT4、IFI44、Ly6e、OAS1、OAS2和OAS3的表达计算IFN积分,发现IFN积分与SLEDAI、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r分别是0.216和0.394,P〈0.05),与血清补体水平呈负相关(r=-0.315,P〈0.01)。结论I型IFN诱导基因IFIT4、IFI44、Ly6e、OAS1、OAS2和OAS3外周血表达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LN肾损害情况,IFN积分对监测LN患者的疾病活动有一定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干扰素i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新型干扰素—IFN-λ s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丽光 刘维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36-138,141,共4页
Ⅲ型干扰素即IFN-λs是一种新型干扰素,家族包括IFN-λ1,IFN-λ2和IFN-λ3(也可分别称作IL-29,IL-28A和IL-28B);IFN-λs的功能性受体复合物是由CRF2-12(IFN-λ-R1/IL-28Rα)和CRF2-4(IL10-R-β)链组成的异二聚体,IFN-λs结合到受体上诱... Ⅲ型干扰素即IFN-λs是一种新型干扰素,家族包括IFN-λ1,IFN-λ2和IFN-λ3(也可分别称作IL-29,IL-28A和IL-28B);IFN-λs的功能性受体复合物是由CRF2-12(IFN-λ-R1/IL-28Rα)和CRF2-4(IL10-R-β)链组成的异二聚体,IFN-λs结合到受体上诱导受体异二聚体化,导致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从而发挥与Ⅰ型干扰素相似的生物学效应,IFN-λs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抗病毒活性,抗肿瘤增殖,调节Th1、Th2及人类细胞因子反应,调节免疫活性,疾病治疗等方面。IFN-λs抗增殖功能不如Ⅰ型干扰素强烈,提示在骨髓抑制方面可能比Ⅰ型干扰素低,这为IFN-λs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λ 干扰素i 受体 干扰素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消旋卡多曲颗粒合用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方琼 刘明卫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993-994,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应用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轮状病毒肠炎病儿按应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补液及对症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消...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应用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轮状病毒肠炎病儿按应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补液及对症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消旋卡多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体温、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改变、总有效率、止泻时间和总病程。结果治疗组患儿止泻时间[(2.21±0.62)d]及总病程[(5.18±1.32)d]低于对照组[(3.96±2.46)d、(6.98±1.92)d,P〈0.01)]。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55.0%、88.3%)高于对照组(30.0%、68.3%,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lb和消旋卡多曲颗粒合用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确切,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无不良反应,有利于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i 重组/投药和剂量 胃肠病用药/投药和剂量 轮状病毒感染/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胞质内DNA依赖的干扰素调节因子激活物在HBV复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秋景 李世波 +3 位作者 黄红平 刘慎沛 杨燕 杨东亮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4-938,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质内的DNA依赖的干扰素调节因子激活物(DAI)对HBV复制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首先将siDAI与HBV1.3复制型质粒pHYl06共转染HepG2细胞,实验分两组:一组转染后6h,提取细胞总RNA,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细胞内... 目的观察细胞质内的DNA依赖的干扰素调节因子激活物(DAI)对HBV复制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首先将siDAI与HBV1.3复制型质粒pHYl06共转染HepG2细胞,实验分两组:一组转染后6h,提取细胞总RNA,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细胞内干扰素诱导的含三角形四肽重复蛋白(IFIT)1与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另一组在转染后第4天收集细胞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与HBeAg的表达水平;抽提细胞内的HBV核心颗粒,Southernblot检测细胞内HBV复制中间体(松弛环状DNA、双链线性DNA、单链DNA)。然后将siDAI、siTBK与HBV1.3复制型质粒DHY106共转染HeDG2细胞,同样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siDAI转染导致了胞内DAI表达下调;DAI表达水平下降后HBV的复制与病毒蛋白表达受到了抑制:HBsAg和HBeAg的相对表达水平在siDAI组分别为0.0195±0.0050、0.0140±0.0040,在空白对照组为0.3150±0.0200、0.0124±0.0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70,P〈0.05;f=7.777,P〈0.05);且抑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下调DAI后,对HBV诱导的IFIT1、白细胞介素6表达没有影响垆〉0.05)。同时下调DAI和TBKl后,HBV蛋白表达仍然受到抑制。结论下调DAI能抑制HBV的复制与蛋白表达,其机制与I型干扰素及核因子-kB信号通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肝细胞 干扰素i DNA识别蛋白
原文传递
micro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100-102,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microRNA(以下简称miRNA)是一类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29个与SLE发病有关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microRNA(以下简称miRNA)是一类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29个与SLE发病有关的miRNA。本文对近年来miRNA参与SLE发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微小RNA 甲基化 干扰素i 雌激 调节T细胞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在宫颈癌前期病变切除术后预防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小红 康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55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病灶切除术后应用重组人干扰素对宫颈癌前病变残留、复发、发展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4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CINⅡ280例,CINⅢ140例)行病灶切除,术后按人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2组,每组210例,...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病灶切除术后应用重组人干扰素对宫颈癌前病变残留、复发、发展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4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CINⅡ280例,CINⅢ140例)行病灶切除,术后按人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2组,每组210例,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间残留率、复发率、HPV阴转率。结果治疗组治疗6个月治愈201例(95.7%),复发9例(4.3%),HPV阴转率80%(168/210);对照组治愈190例(93.3%),复发20例(9.5%),HPV阴转率52.4%(110/2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应用干扰素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方法,可明显减少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残留、复发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外科学 宫颈肿瘤/预防和控制 干扰素i 重组/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α-干扰素及氧透射载体在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附47例报告)
15
作者 毛丽琴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70-171,共2页
在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时,对于有严重屏气及暴喘不止者常规治疗难以奏效,使病程迁延。1993年12月以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及氧透射载体治疗,临床观察47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治疗组47例,其中男25例,女2... 在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时,对于有严重屏气及暴喘不止者常规治疗难以奏效,使病程迁延。1993年12月以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及氧透射载体治疗,临床观察47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治疗组47例,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1~2月19例(40.4%),3~6月15例(32.9%),7~20月13例(27.6%)。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1~2月15例(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炎 病毒性 干扰素i 氧透射载体 治疗
下载PDF
TANK结合激酶1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雪 张毓川 陈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0-557,共8页
TANK结合激酶1(TBK1)是I型干扰素合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蛋白激酶,在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BK1可以被RIG—I—MAVS、cGAS.STING和TLR3/4-TRIF抗病毒信号通路所活化,作为重要的节点蛋白,其活化受到磷酸化、泛素化、... TANK结合激酶1(TBK1)是I型干扰素合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蛋白激酶,在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BK1可以被RIG—I—MAVS、cGAS.STING和TLR3/4-TRIF抗病毒信号通路所活化,作为重要的节点蛋白,其活化受到磷酸化、泛素化、SUMO化等一系列机制复杂而精密的调控。本文对TBK1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K结合激酶1/免疫学 病毒感染 干扰素i/免疫学 干扰素 节因子3 综述
下载PDF
基因工程人αB干扰素对小鼠和大鼠的毒性观察
17
作者 袁伯俊 刘俊平 +5 位作者 郭凤川 张淑英 戴祖瑞 马志明 詹鎔洲 张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4-118,共5页
本文报道基因工程人αB干扰素(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αB,rHuIFN-αB)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夫鼠的长期毒性。rHuIFN-αB肌注小鼠急性毒性LD_(50)>10~9IU/m^2,大鼠长期毒性所有观察指标(一般行为活动、食量、粪便、体重、体温,... 本文报道基因工程人αB干扰素(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αB,rHuIFN-αB)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夫鼠的长期毒性。rHuIFN-αB肌注小鼠急性毒性LD_(50)>10~9IU/m^2,大鼠长期毒性所有观察指标(一般行为活动、食量、粪便、体重、体温,血象、牛化指标和病榆器官等)在给药组和对照组间未见明显差别,表明大鼠肌注rHuIFN-αB相当于推荐临床剂量的30倍,连续3个月,未显示药物性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干扰素i 毒性
下载PDF
重组干扰素-α1b加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杨敏 蒋远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06-607,共2页
关键词 肝炎 药物疗法 干扰素i 病毒唑 治疗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