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5篇文章
< 1 2 1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APASL乙肝处理指南简介和解读 被引量:9
1
作者 金清龙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66-168,共3页
关键词 乙肝治疗 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 解读 干扰素α2A HBV基因型 病毒感染者 社区为基础
下载PDF
干扰素α2a与白细胞介素-2联合作用对体外HepG2.2.15细胞增殖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徐艳玲 刘令九 +4 位作者 侯丽娟 岳立广 隋红 赵小琳 金立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7期969-973,共5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a(interferonα2a,IFNα2a)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联合作用对体外肝癌细胞HepG2.2.15增殖及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FNα2a(5 000、10 000、15 000 IU/ml)和IL...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a(interferonα2a,IFNα2a)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联合作用对体外肝癌细胞HepG2.2.15增殖及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FNα2a(5 000、10 000、15 000 IU/ml)和IL-2(2 500、5 000、10 000 IU/ml)单独及联合作用HepG2.2.15细胞96 h后,采用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联合作用组细胞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联合作用组细胞上清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斑点杂交法检测联合作用组细胞HBV-DNA的复制情况。结果与不同浓度的IFNα2a和IL-2单独作用相比,二者联合作用对HepG2.2.1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IFNα2a与IL-2联合作用组HepG2.2.15细胞显微镜下可见细胞逐渐变圆,胞浆中颗粒增多,增殖变慢,细胞间接触不紧密,细胞周围碎片增多;联合作用组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5 000 IU/ml IFNα2a+10 000 IU/ml IL-2、10 000 IU/ml IFNα2a+10 000 IU/ml IL-2和15 000 IU/ml IFNα2a+10 000 IU/ml IL-2对HepG2.2.15细胞HBV-DNA的复制有抑制作用。结论 IFNα2a与IL-2联合作用对HepG 2.2.15细胞增殖及HBV-DNA复制均有抑制作用。本实验为后续体内动物实验及筛选合适的疫苗佐剂奠定了基础,也为新型乙型肝炎疫苗及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白细胞介-2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病毒复制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谢菲 李双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乳酸杆菌减少率、白细胞酯酶(LE)阳性率、凝固酶(GADP)阳性率、阴道pH值>4.5占比、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HPV病毒载量、HPV转阴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酸杆菌减少率、LE阳性率、GADP阳性率、阴道pH值>4.5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1β、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毒载量均下降,且观察组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复阳率、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HPV病毒载量,促进HPV转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炎/药物疗法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药物疗法 干扰素α2 叠氮红霉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谷氨酰胺转氨酶(mTG)介导的单一定点修饰的PEG IFN-α2a(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惠希武 曹卫荣 +3 位作者 张迪 盖文丽 李书莉 李银贵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0-762,共13页
PEG修饰被认为是改善重组蛋白药物特性的最有效手段,包括增加蛋白质药物在体内的血浆半衰期,降低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目前典型的PEG修饰手段为将PEG连接至蛋白质的游离氨基,包括赖氨酸和N-末端,但这种连接缺乏选择性,产物为混合物,活性... PEG修饰被认为是改善重组蛋白药物特性的最有效手段,包括增加蛋白质药物在体内的血浆半衰期,降低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目前典型的PEG修饰手段为将PEG连接至蛋白质的游离氨基,包括赖氨酸和N-末端,但这种连接缺乏选择性,产物为混合物,活性及工艺稳定性差,难以控制。酶法PEG化修饰能有效克服上述缺点,其中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可以作为PEG化定点修饰用酶。文中选择重组人干扰素α2a(IFNα2a)进行酶法修饰反应,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IFNα2a可以在第101位Gln特异性定点修饰。将IFNα2a与40 kDa的Y型PEG在微生物来源的谷氨酰胺转氨酶(mTG)催化下进行定点PEG化修饰。结果显示,mTG可以介导IFNα2a特异性位点Gln的单一定点PEG修饰,产生分子量为58 495.6 Da的PEG-Gln101-IFNα2a分子。圆二色谱结果显示,PEG-Gln101-IFNα2a与未修饰的IFNα2a具有相同的二级结构。SD大鼠药代结果显示,与IFNα2a相比,PEG-Gln101-IFNα2a能有效提高药代动力学参数,强于已上市PEGIFNα2a-PEGAS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特异性PEG化修饰 微生物来源的谷氨酰胺转氨酶(mTG) 干扰素α2A
原文传递
干扰素α2a作为联合用药治疗难治性白塞病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莫静 王红 曹绪胜 《眼科》 CAS 2020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Interferon,INF)α2a作为联合用药治疗难治性白塞病葡萄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采用糖皮质激素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后仍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白塞病葡萄膜炎3... 目的研究干扰素(Interferon,INF)α2a作为联合用药治疗难治性白塞病葡萄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采用糖皮质激素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后仍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白塞病葡萄膜炎36例(70眼)。方法回顾分析患者的门诊病历资料。所有患者联合IFNα2a皮下注射治疗。采用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及卡方检验分析联合治疗前后白塞病葡萄膜炎的复发频率(复发次数/年)、视力、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用量的变化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免疫抑制剂种类、基线视力及随访时间的相关性。观察联合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指标葡萄膜炎年复发频率、视力、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用量变化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平均随访16.6±7.4(12~36)个月。100%的患者年复发频率从中位数7.5次/年(4~12次/年)降至0次/年(0~2次/年)(P=0.000)。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复发频率的减少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免疫抑制剂种类、基线视力及随访时间无关(P均>0.05)。25眼(35.7%)标准视力表视力提高≥2行,24眼(34.3%)视力不变,21眼(30%)视力下降≥2行。联合治疗前,所有患者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不能减量。联合治疗后31例(86.1%)糖皮质激素减量,12例(32.9%)糖皮质激素减量至≤10 mg/天,2例(2.9%)停糖皮质激素。20例(55.6%)免疫抑制剂减量。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显示视力变化、糖皮质激素减量和免疫抑制剂减量均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免疫抑制剂种类、基线视力及随访时间无关(P均>0.05)。随访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IFNα2a作为联合用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难治性白塞病葡萄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白塞病葡萄膜炎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a融合蛋白质控方法与质量标准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裴德宁 李响 +1 位作者 韩春梅 饶春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50-1753,共4页
目的:建立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a融合蛋白(rHSA-IFNα2a)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分别使用抗HSA抗体和抗IFNα2a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对成品进行鉴别试验,采用WISH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成品和原液的生物学活性,原液以胰蛋白酶... 目的:建立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a融合蛋白(rHSA-IFNα2a)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分别使用抗HSA抗体和抗IFNα2a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对成品进行鉴别试验,采用WISH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成品和原液的生物学活性,原液以胰蛋白酶酶切后,用HPLC分析肽图,其余项目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三部)的规定进行检测。结果:样品与抗HSA抗体和抗IFNα2a抗体均呈阳性反应,比活性>1.5×105 IU.mg-1,其肽图与参考品的一致,其余项目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三部)的规定,根据检测结果建立了rHSA-IFNα2a的质量标准。结论: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可以保证rHSA-IFNα2a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可以用于rHSA-IFNα2a的常规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干扰素α2A 融合蛋白 质控方法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中国健康汉族人基因组DNA中干扰素α1和干扰素α2等位基因组成的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兵 杨昊欣 +4 位作者 杨楠 鞠泳兴 卢晨 程联胜 龚庆国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45,共5页
人类干扰素α1和干扰素α2目前均发现有3个等位基因,干扰素α1有IFNαD、IFNα1和IFNα1/158Val3个等位基因,干扰素α2有IFNα2a、IFNα2b和IFNα2c3个等位基因,但迄今尚没有关于这两种干扰素基因变异体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组成的报道,研... 人类干扰素α1和干扰素α2目前均发现有3个等位基因,干扰素α1有IFNαD、IFNα1和IFNα1/158Val3个等位基因,干扰素α2有IFNα2a、IFNα2b和IFNα2c3个等位基因,但迄今尚没有关于这两种干扰素基因变异体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组成的报道,研究意在探明这两种干扰素基因变异体分别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通过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中国汉族人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自行设计的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干扰素α1和干扰素α2基因片段,采用第一代全自动DNA测序的方法测定出扩增的干扰素α1和干扰素α2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测序分析表明,在100例中国健康人群中仅检测出IFNα1和IFNα2b基因,且所有志愿者两种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均完全相同,没有检测出干扰素α1和干扰素α2基因的其他变异体。提示IFNα1和IFNα2b分别是中国汉族人干扰素a1和干扰素a2的优势等位基因,适合中国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 干扰素α2 等位基因 基因测序
下载PDF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韦照永 苏凤春 覃君德 《右江医学》 2008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观察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57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肌注干扰素α2a 300万U/日,连用20天后改隔日一次,疗程6个月,同时加用苦参素注射液0.6/日,连续静滴2个月,后改为口服苦参素软胶囊0.2 g,每天3... 目的观察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57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肌注干扰素α2a 300万U/日,连用20天后改隔日一次,疗程6个月,同时加用苦参素注射液0.6/日,连续静滴2个月,后改为口服苦参素软胶囊0.2 g,每天3次,连续4个月。对照组27例,只肌注干扰素α2a 300万U/日,连用20天后改隔日一次,疗程6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下降,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苦参 干扰素α2A
下载PDF
融合蛋白IFNα2a-α-MSH对小鼠黑色素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王小霞 张英起 +4 位作者 颜真 薛晓畅 王增禄 张衍国 余春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7期741-743,共3页
目的观察融合蛋白IFNα2a-α-MSH对小鼠移植黑色素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接种于C57BL/6小鼠背部皮下,待肿瘤直径长至4mm以上时,将小鼠分为4组,分别经肌肉注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IFNα2a(9×106U/kg鼠重)... 目的观察融合蛋白IFNα2a-α-MSH对小鼠移植黑色素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接种于C57BL/6小鼠背部皮下,待肿瘤直径长至4mm以上时,将小鼠分为4组,分别经肌肉注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IFNα2a(9×106U/kg鼠重)、IFNα2a-α-MSH(9×106U/kg鼠重)及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mg/kg鼠重,阳性对照),前3组1次/d,阳性对照组隔日1次,共11d。隔日测量肿瘤大小;末次给药后24h,处死小鼠,称瘤重,并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 IFNα2a-α-MSH可明显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且其抑瘤作用明显强于IFNα2a。结论 IFNα2a-α-MSH对小鼠黑色素瘤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IFNα2a-α-MSH临床治疗黑色素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α-黑细胞刺激 黑色 实验性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对LL-37与干扰素-α2a融合蛋白的修饰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明杰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1-1266,共6页
聚乙二醇(PEG)修饰是延长蛋白药物体内半衰期和降低免疫原性的有效途径。经过单因素实验,探索了PEG对LL-37与干扰素(IFN)-α2a融合蛋白修饰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PEG分子量为5 000、融合蛋白浓度为0.6mg/mL、蛋白与PEG5000的物质的量... 聚乙二醇(PEG)修饰是延长蛋白药物体内半衰期和降低免疫原性的有效途径。经过单因素实验,探索了PEG对LL-37与干扰素(IFN)-α2a融合蛋白修饰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PEG分子量为5 000、融合蛋白浓度为0.6mg/mL、蛋白与PEG5000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反应温度为4℃、反应时间为4h、pH为9.0。经正交实验表明,3个主要因素对蛋白修饰率的影响顺序为融合蛋白浓度>蛋白mPEG5000-SS的物质量之比>pH,最佳工艺条件为融合蛋白浓度为0.6mg/mL、蛋白与mPEG5000-S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pH为8.8。在最佳修饰条件下,三次平行实验的平均蛋白修饰率为86.98%。在最佳修饰条件下,蛋白的修饰率可稳定达到85%以上,LL-37与IFN-α2a融合蛋白的干扰素活性保持率为58%以上,抗菌活性的保持率可达到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LL-37 聚乙二醇 聚乙二醇修饰
原文传递
干扰素α2a/2b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干扰素治疗无效的丙肝患者
11
作者 R.SanMiguel f.Guillen J.M.CabaseS M.Buti 周京徽 《世界循证医学证据》 2004年第1期9-14,共6页
背景 对干扰素单药治疗无效的患者使用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疗效尚不明确。目的 通过对随机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评价干扰素α2a/2b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由两名研究者分别对数据库中关于干扰素α2a/2b和... 背景 对干扰素单药治疗无效的患者使用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疗效尚不明确。目的 通过对随机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评价干扰素α2a/2b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由两名研究者分别对数据库中关于干扰素α2a/2b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随机临床试验进行全面搜索,提取数据,以持续性病毒学应答为主要试验终点。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评估公比值比。结果 在找到的127个研究中,对其中46个进行了评估,10个被采用(共1728名患者)。总的持续性病毒学应答在联合治疗组为12.6%,(95%CI,9.5%~16.3%),相对在干扰素单药治疗组为2%(95%CI,0.9%~4.0%),公比值比为5.49。大剂量的干扰素、长期治疗(48周)和非1、4基因型与反应的改善相关。副作用和中断用药情况在联合治疗中比在干扰素单药治疗中更为多见。结论 对干扰素无反应的患者仍可从联合治疗中获益,尤其是经48周长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干扰素α2B 利巴韦林 联合用药 药物治疗 丙肝
下载PDF
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干扰素α_(2a)的研究
12
作者 张春丽 王小明 +3 位作者 刘芃实 王万明 顾建阳 夏强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mPEG-ss Mr 5000和Mr 20000)修饰重组人干扰素α2a(rhlFNα2a)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用聚乙二醇修饰rhIFNα2a,采用VSV-Wish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修饰后rhIFNα2a的体外抗病毒活性。结果 随着PEG对rhlF...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mPEG-ss Mr 5000和Mr 20000)修饰重组人干扰素α2a(rhlFNα2a)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用聚乙二醇修饰rhIFNα2a,采用VSV-Wish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修饰后rhIFNα2a的体外抗病毒活性。结果 随着PEG对rhlFNα2a摩尔比增加和修饰反应时间的延长,rhIFNα2a修饰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均一性增加,且随着rhIFNα2a修饰度的提高,其体外抗病毒活性逐渐降低。结论 初步确立了PEG修饰rhIFNα2a的反应条件,表明反应摩尔比与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量是影响反应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聚乙二醇 rhIFNα2a 化学修饰
下载PDF
α_(2a)型基因工程干扰素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树君 高明 李世君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1年第2期57-59,共3页
对干扰素工程菌PBV32 0 / 7118 α2a型发酵工艺 ,由批式培养改为反馈式流加培养〔1〕 可显著提高工程菌PBV32 0 / 7118 α2a在
关键词 发酵 反馈式流加培养 干扰素α2A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α2a治疗乙型肝炎病毒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照永 苏凤春 覃君德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77-378,共2页
目的了解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α2a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治疗组),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疗程12个月,同时肌注干扰素α2a500万u/d,连用20天后改为隔日肌注1次,疗程6个月。25例乙型肝炎患者单服... 目的了解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α2a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治疗组),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疗程12个月,同时肌注干扰素α2a500万u/d,连用20天后改为隔日肌注1次,疗程6个月。25例乙型肝炎患者单服阿德福韦酯;26例乙型肝炎患者单用干扰素α2a,疗程、用法、用量同联合治疗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联合治疗组HBV DNA、HBeAg、HBsAg、ALT阴转率均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或干扰素α2a(P<0.05或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α2a抗乙型肝炎病毒优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储疗 阿德福韦酯 干扰素α2A 药物疗法 联合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a和GFE-1多肽融合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测定
15
作者 谷仲平 朱以芳 +2 位作者 张涛 周勇安 杨晔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1550-1554,共5页
目的:构建IFN-α2a-GFE-1融合蛋白基因表达载体,获得高质量生物产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对干扰素(IFN)α2a3'端酶切位点进行改造,人工合成编码能特异性高效结合肺组织的GFE-1寡核苷酸片段,二者连接后克隆入pGEM3Zf质... 目的:构建IFN-α2a-GFE-1融合蛋白基因表达载体,获得高质量生物产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对干扰素(IFN)α2a3'端酶切位点进行改造,人工合成编码能特异性高效结合肺组织的GFE-1寡核苷酸片段,二者连接后克隆入pGEM3Zf质粒,进行序列分析,将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入pBV220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对IFN-α2a-GFE-1表达产物纯化、鉴定及体外活性检测。结果:利用PCR的方法成功地改造了IFN-α2a3'端酶切位点,成功的将GFE-1多肽与IFN-α2a3'端连接,构建了IFN-α2a-GFE-1融合蛋白的基因克隆载体pGEM3Zf-GFE-1,DNA测序完全正确。构建了IFN-α2a-GFE-1融合蛋白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BV220-IFN-α2a-GFE-1,经温度诱导在大肠杆菌中有效表达。纯化了IFN-α2a-GFE-1融合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纯度大95%,比活性达5.8×109U/mg。结论:IFN-α2a-GFE-1融合蛋白基因的成功克隆、表达、纯化和活性测定,为研制一种具有导向性治疗肺癌、肺纤维化等疾病的有效药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GFE-1多肽 融合蛋白基因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人LL-37与干扰素α2a密码子的优化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融合表达
16
作者 张明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6-213,共8页
通过密码子优化,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人LL-37与IFN-α2a融合蛋白。先按P.pastoris密码子偏好性对LL-37与IFN-α2a的原始密码子进行了改造,并在二者之间加上Gly Gly Gly Gly Ser的柔性连接接头,人工合成设计的新序列,最后通过p PIC9K载... 通过密码子优化,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人LL-37与IFN-α2a融合蛋白。先按P.pastoris密码子偏好性对LL-37与IFN-α2a的原始密码子进行了改造,并在二者之间加上Gly Gly Gly Gly Ser的柔性连接接头,人工合成设计的新序列,最后通过p PIC9K载体将其整合入P.pastoris GS115的基因组,构建出重组菌株GS115LI。利用遗传霉素浓度梯度筛选出两株高拷贝的GS115LI1和GS115LI2菌株。对这两株菌经发酵诱导后的发酵液进行SDS-PAGE检测、抗病毒活性检测和抗菌活性检测,证明重组株既能够成功表达出LL-37与IFN-α2a的融合蛋白,而且该融合蛋白成功保留了抗菌肽与干扰素的功能活性。诱导发酵后,融合蛋白的产量可达到819.1 mg/L,经盐析、疏水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可得到纯度达97%的融合蛋白产物,回收率可达到46.2%,纯化后产品的效价可达2.6×108 IU/mg。经过密码子优化后,成功实现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出既有LL-37抗菌活性又具有干扰素α2a活性的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LL-37 融合 表达
下载PDF
重组酵母产人IFN-α2a与LL-37融合蛋白的工艺优化
17
作者 张明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4-218,共5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重组酵母P.pastoris GS115LI产人LL-37基因与IFN-α2a融合蛋白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重组酵母菌产蛋白酶的最佳表达条件是利用BMMY为诱导培养基,以接种量OD600=5.5、温度26℃、p H6.0、诱导剂(甲醇)为每隔24 h添加1.0... 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重组酵母P.pastoris GS115LI产人LL-37基因与IFN-α2a融合蛋白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重组酵母菌产蛋白酶的最佳表达条件是利用BMMY为诱导培养基,以接种量OD600=5.5、温度26℃、p H6.0、诱导剂(甲醇)为每隔24 h添加1.0%、振荡速度为200 r/min条件下连续诱导144 h。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发酵液中的LL-37最高抗菌活性达27.9 mm。与初始的发酵条件相比,人LL-37基因与IFN-α2a融合蛋白的产量提高了3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LL-37工艺
下载PDF
干扰素α2a治疗难治性白塞葡萄膜炎:长期随访研究
18
作者 张孟昊 史婧 +4 位作者 刘金晶 周佳鑫 高斐 赵潺 郑文洁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88-394,共7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a(interferonα2a,IFNα2a)治疗难治性白塞葡萄膜炎(Behcet's uveitis,BU)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40例应用IFNα2a的难治性BU临床资料。评估IFNα2a长期疗效、不良反应、激素免疫抑制剂节约效应及停用IFNα2a...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a(interferonα2a,IFNα2a)治疗难治性白塞葡萄膜炎(Behcet's uveitis,BU)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40例应用IFNα2a的难治性BU临床资料。评估IFNα2a长期疗效、不良反应、激素免疫抑制剂节约效应及停用IFNα2a后BU长期缓解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为全葡萄膜炎,用IFNα2a前最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用量中位数20(15~60)mg d,60%联合2种以上免疫抑制剂(immunosuppressive drug,ISD)。IFNα2a疗程中位数32(6~74)个月,中位随访58(12~81)个月后,BU年中位复发次数由5.5(1~24)次减少至0(0~3)次(P<0.0001)。末次用药时,最小GCs用量中位数减少至5(0~15)mg d(P=0.0001),ISD种类由1.71(1.71±0.61)种减少至0.57(0.57±0.63)种(P<0.0001)。末次随访时13例(32.5%)停GCs,19例(47.5%)停ISD。停用过IFNα2a的29例患者中,眼科稳定1年以上停药15例(51.7%),其中12、24、36个月和超过36个月后BU复发率分别为6.7%、6.7%、6.7%和13.3%。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长期应用IFNα2a对难治性BU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及长期缓解效果,有明显的GCs和ISDs节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葡萄膜炎 干扰素α2A
下载PDF
内含肽介导的重组人干扰素α2a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
19
作者 万一 张琨 +3 位作者 张月娟 贺丽清 赵宁 訾静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原核表达内含肽介导的重组人干扰素α2a(rhIFNα2a)融合蛋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以质粒pBV220-IFN-α2a为模板PCR扩增rhIFNα2a基因,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TWIN1的内含肽Ssp DnaB基因下游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TWIN1... 目的原核表达内含肽介导的重组人干扰素α2a(rhIFNα2a)融合蛋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以质粒pBV220-IFN-α2a为模板PCR扩增rhIFNα2a基因,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TWIN1的内含肽Ssp DnaB基因下游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TWIN1-rhIFNα2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并对裂菌上清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双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基因已克隆入表达载体中;rhIFNα2a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44 300,表达量占全菌总蛋白的30%,在裂菌上清中的表达量占目的蛋白的25%,可与小鼠抗hIFNα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裂菌上清中rhIFNα2a蛋白的活性为5.57×107IU/ml,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IFN抗病毒活性。结论已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可溶性重组rhIFNα2a与内含肽Ssp DnaB融合蛋白,为大量生产IFNα2a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原核细胞 基因表达 内含肽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难治性白塞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
20
作者 侯云霞 刘金晶 +5 位作者 杨云娇 李璐 郁欣 史婧 孙鹿希 郑文洁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0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a(interferonα2a,IFN-α2a)治疗难治性白塞综合征(Beh et syndrome,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例BS患者因顽固性黏膜溃疡、并血管或神经系统受累,接受IFN-α2...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a(interferonα2a,IFN-α2a)治疗难治性白塞综合征(Beh et syndrome,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例BS患者因顽固性黏膜溃疡、并血管或神经系统受累,接受IFN-α2a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包括7例男性和2例女性)平均年龄(36.55±5.03)岁,病程(122±84.45)个月。其中顽固性黏膜溃疡3例,反复多发静脉血栓1例,多发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下肢深静脉血栓伴发血栓后综合征1例,神经系统受累3例(1例并发顽固黏膜溃疡),另1例同时并神经、血管、眼受累,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积极治疗后临床无明显改善,且4例并发乙肝病毒感染,1例并发肺结核。接受IFN-α2a治疗后,平均随访(9.78±2.72)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剂量减少,随访6个月时中位泼尼松剂量从10(0,60)mg逐渐减少到5(0,15)mg,末次随访中位泼尼松剂量为4.375(0,12.5)mg(P<0.05);中位免疫抑制剂种类从2(1,3)种逐渐减少至1(0,2)种,末次随访中位免疫抑制剂种类为1(0,1)种(P<0.05)。1例(12.5%)患者停用激素,3例(33.3%)患者停用免疫抑制剂。结论IFN-α2a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对治疗难治性BS有效且耐受性良好,有利于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干扰素α2A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