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壁画中的古代举重活动 被引量:8
1
作者 路志峻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5,39,共3页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的考察发现,敦煌壁画和嶓画中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古代举重活动,如举象、举钟、举车、举铁等。敦煌壁画中的举重运动是我国所见较为珍贵的举重形象资料,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举重 体育
下载PDF
敦煌佛教艺术对西藏后弘期初绘画的影响——以西藏山南博物馆藏10—11世纪两幅“幡画”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瑞雷 《美术大观》 2023年第5期122-128,共7页
9世纪中期,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Glang dar ma,799—842)因“灭佛”使西藏历史上出现近百年的“黑暗期”,这期间的艺术形态与吐蕃(633—842)及藏传佛教后弘期初绘画之关系向来是西藏艺术史研究者难解的议题。2006年,西藏山南地区噶塘蚌... 9世纪中期,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Glang dar ma,799—842)因“灭佛”使西藏历史上出现近百年的“黑暗期”,这期间的艺术形态与吐蕃(633—842)及藏传佛教后弘期初绘画之关系向来是西藏艺术史研究者难解的议题。2006年,西藏山南地区噶塘蚌巴奇佛塔出土,现藏于西藏山南博物馆的两幅“幡画”,对探究上述区段艺术之关联,以及重构10世纪之后卫藏与敦煌及其汉地佛教艺术之联动至关重要。本文指出蚌巴奇佛塔出土的“幡画”,其形制、风格、样式等深受敦煌(或汉地)幡画影响,它是10世纪中后期敦煌(或汉地)幡画艺术对西藏绘画渗透影响的典型案例。而这一独具“敦煌—汉地”样式的绘画风格则给予藏传佛教后弘期初绘画深远的影响,11世纪初藏地弘法期间所建佛殿——夏鲁寺马头明王殿、护法殿,以及扎塘寺集会大殿等壁画均见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噶塘蚌巴奇佛塔 夏鲁寺 扎塘寺 敦煌藏经洞
下载PDF
敦煌藏经洞出土新样幡画与吐蕃、于阗及克什米尔之关系
3
作者 王瑞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5,共11页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佛教艺术品是体现丝绸之路文化多样性的绝佳范例。斯坦因掠取的10幅幡画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和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其样式与中晚唐时期在敦煌流行的受中国传统绘画样式影响的幡画相异。追溯图像风格源流可知,敦煌这批新...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佛教艺术品是体现丝绸之路文化多样性的绝佳范例。斯坦因掠取的10幅幡画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和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其样式与中晚唐时期在敦煌流行的受中国传统绘画样式影响的幡画相异。追溯图像风格源流可知,敦煌这批新样幡画的出现很可能是受地缘政治影响。9世纪前后吐蕃经营敦煌与西域期间,吐蕃人将当时克什米尔、斯瓦特地区流行的金铜佛像(或相关粉本)作为一种新型的造像样式带到敦煌,再由活跃于此地的吐蕃艺术家以此为参照,并融入最先容受、相对熟悉的波罗艺术,将其转化为二维的绘画语言。同时,也不能排除从吐蕃本部直接传至敦煌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藏经洞 吐蕃 于阗 克什米尔 斯瓦特 西藏—喜马拉雅风格
原文传递
幡画、仪轨图与敦煌绘画实践
4
作者 胡素馨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98,共16页
通过对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幡画及仪轨图等有关案例的分析,并将这些可移动材料及其制作过程与壁画画工的做法加以区分。用于制作壁画的准备材料包含有限的、孤立的主题草图,他们可以根据可用空间进行修改,而菩萨、天王和其他辅助人物的幡... 通过对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幡画及仪轨图等有关案例的分析,并将这些可移动材料及其制作过程与壁画画工的做法加以区分。用于制作壁画的准备材料包含有限的、孤立的主题草图,他们可以根据可用空间进行修改,而菩萨、天王和其他辅助人物的幡画,通常是以两套及以上的形式制作的。幡画按真实尺寸制作,其特征和构成元素能准确呈现在绘画表面。此外,仪轨图的绘制可能是由不同阶层的从业者完成的。僧侣或法师,而非画室画工,负责执行仪式空间与活动时使用的仪轨图,或负责制作陀罗尼版画中复杂场景的草稿。此类仪轨图明显使用了其他技术,例如添加于曼荼罗之上的颜色标记,绘制工作中的方位标记以及添加的大段经文标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仪轨图 稿 粉本
下载PDF
云南傣族布幡画的综合材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许世虎 杨婷娜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0年第6期125-127,共3页
在艺术史中,民族艺术不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富有特色,自成一派,对材料的加工工艺也别具匠心,贡献卓著。云南傣族作为一个受到南传上座部佛教影响极大的民族,在其宗教艺术品中便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材料元素。布料、棉线等纺织品以及金... 在艺术史中,民族艺术不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富有特色,自成一派,对材料的加工工艺也别具匠心,贡献卓著。云南傣族作为一个受到南传上座部佛教影响极大的民族,在其宗教艺术品中便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材料元素。布料、棉线等纺织品以及金属、矿石以不同姿态成就了画面的质感,发挥了各自的材料性格,其制作工艺也对当代艺术和装饰产生了影响,提供了灵感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南传上座部佛教 综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