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椅旁CAD/CAM制作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
1
作者 蔡丽锋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数字化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CAD/CAM)制作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数字化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CAD/CAM)制作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印模制作高嵌体修复,研究组采用数字化椅旁CAD/CAM制作高嵌体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治疗前后龈沟液炎性因子[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疼痛程度[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牙周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度(TM)、菌斑指数(PLI)]水平、咀嚼效率、咬合力和随访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龈沟液RANK、MIP-1α水平,以及NRS、SBI、TM、GI、PL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椅旁CAD/CAM制作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能够提高修复成功率,改善咀嚼功能和牙周功能,减轻疼痛和炎症刺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印模制作高嵌体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 常规印模 高嵌体 牙体缺损 龈沟液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