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山之蛇”与“屯田蹊径”
1
作者 陈登平 《文教资料》 2008年第11期6-8,共3页
"常山之蛇"最早是军事上的用语,但一用到文学上就对词的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屯田蹊径"指的是柳永作词的基本规律及其慢词的结构.本文就二者的关系做了一点探讨,同时指出柳词这一词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词史... "常山之蛇"最早是军事上的用语,但一用到文学上就对词的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屯田蹊径"指的是柳永作词的基本规律及其慢词的结构.本文就二者的关系做了一点探讨,同时指出柳词这一词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 屯田蹊径 慢词 词体 叙事性
下载PDF
古代文论中“常山之蛇”的演变及其意蕴
2
作者 严智鹏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1-57,共7页
“常山之蛇”本是传说中的双头异兽,只要攻击它身体的某一部分,其他部分就会立即做出反应。梳理历代“常山之蛇”的相关话语可以发现,“常山之蛇”因孙武用以论兵而进入人文领域,至宋代赋予了文学批评的含义。此后,这一象喻广泛出现在... “常山之蛇”本是传说中的双头异兽,只要攻击它身体的某一部分,其他部分就会立即做出反应。梳理历代“常山之蛇”的相关话语可以发现,“常山之蛇”因孙武用以论兵而进入人文领域,至宋代赋予了文学批评的含义。此后,这一象喻广泛出现在诗、词、曲、小说等各体批评之中。古代文论中使用“常山之蛇”,主要用以强调篇章结构的首尾圆合和语意脉络的前后一贯。从称名的角度看,兵家与文论家对“法”的重视成为蛇喻从军事领域拓展到文学领域的沟通桥梁。从内涵的角度看,前代使用动物象喻的批评形式与强调文本结构意脉的批评经验是蛇喻形成的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 文法 兵法 动物象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