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带蒂胸锁乳突肌移位术修复晚期面瘫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杨川
崔磊
+1 位作者
王炜
刘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胸锁乳突肌移位术动态修复晚期面瘫畸形的疗效。方法 1999年 12月以来 ,采用带蒂胸锁乳突肌移位术修复 7例晚期面瘫 ,将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及锁骨头移位至患侧口周 ,替代瘫痪的口周肌肉 ,修复因面神经瘫痪所致的口...
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胸锁乳突肌移位术动态修复晚期面瘫畸形的疗效。方法 1999年 12月以来 ,采用带蒂胸锁乳突肌移位术修复 7例晚期面瘫 ,将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及锁骨头移位至患侧口周 ,替代瘫痪的口周肌肉 ,修复因面神经瘫痪所致的口鼻歪斜畸形及活动障碍。保留副神经的其余功能。结果 术后立即矫正静态时口鼻歪斜畸形 ,1周后已能活动患侧口角。术后 1个月 ,经训练能恢复笑容。经 10个月随访 ,所有患者口部活动恢复满意。结论 带蒂胸锁乳突肌移位术能修复晚期面瘫所致的口鼻畸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面瘫
带
蒂
胸
锁
乳突
肌
移位术
修复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胸锁乳突肌的神经入肌点和肌内神经分布的研究
2
作者
杜金刊
马旭
+4 位作者
仲海燕
赵耀忠
吕忠
金凯频
党瑞山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4期290-291,共2页
Owens 1955年首次将胸锁乳突肌皮瓣用于重建颊部之后,胸锁乳突肌的临床应用已有大量报道,但多数是应用其全部或随意取材的部分肌肉组织,来作为软组织充填物修补颌面颈部的缺损。1999年杨川等应用同侧带蒂胸锁乳突肌转位术修复晚期面...
Owens 1955年首次将胸锁乳突肌皮瓣用于重建颊部之后,胸锁乳突肌的临床应用已有大量报道,但多数是应用其全部或随意取材的部分肌肉组织,来作为软组织充填物修补颌面颈部的缺损。1999年杨川等应用同侧带蒂胸锁乳突肌转位术修复晚期面瘫,保留了肌肉的收缩功能,能够重建部分口部表情功能。但是整块胸锁乳突肌的转位,对颈部供区的外形破坏较大。抬头、转头等功能亦受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
锁
乳突
肌
皮瓣
肌
内神经分布
神经入
肌
点
带
蒂
胸
锁
乳突
肌
肌
肉组织
颌面颈部
临床应用
晚期面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一期修复腮腺肿瘤术后缺损的疗效
被引量:
5
3
作者
耿中利
李鸿涛
+2 位作者
王进
董朝
马斌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通过与直接拉拢缝合比较,探讨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腮腺肿瘤切除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10年4月,采用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一期修复38例(肌瓣组)腮腺肿瘤切除后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直接拉拢缝合修复的35例(...
目的通过与直接拉拢缝合比较,探讨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腮腺肿瘤切除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10年4月,采用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一期修复38例(肌瓣组)腮腺肿瘤切除后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直接拉拢缝合修复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肿瘤类型及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析两组术后局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和腮腺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肌瓣组术后肌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对照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8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均无复发。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面部凹陷畸形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02,P=0.000)。肌瓣组术后发生1例(2.6%)腮腺瘘,1例(2.6%)Frey综合征;对照组分别为8例(22.8%)及20例(57.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腮腺肿瘤切除后缺损,可预防术后局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和腮腺瘘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
蒂
胸
锁
乳突
肌
肌
瓣
腮腺肿瘤
凹陷畸形
FREY综合征
腮腺瘘
原文传递
23例颈淋巴结结核的外科诊治
被引量:
6
4
作者
何财富
朱育银
刘涌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9期994-994,共1页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型和溃疡瘘管型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5年至2006年收治的23例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型和溃疡瘘管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脓肿型的颈淋巴结予以摘除,8例溃疡瘘管型,经瘘管切除、淋巴结摘除后残腔反...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型和溃疡瘘管型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5年至2006年收治的23例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型和溃疡瘘管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脓肿型的颈淋巴结予以摘除,8例溃疡瘘管型,经瘘管切除、淋巴结摘除后残腔反复冲洗并作部分带蒂胸锁乳突肌填充。残腔常规链霉素置药,过敏者改用利福平。术后予以抗生素结合化疗治疗,23例均1期愈合,7天拆线。出院后继续联合化疗(2HRZE/7HRE)9个月,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对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型和溃疡瘘管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结合化疗可缩短病程,促进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结结核
外科诊治
带
蒂
胸
锁
乳突
肌
外科手术治疗
化疗治疗
促进愈合
瘘管型
脓肿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蒂胸锁乳突肌移位术修复晚期面瘫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杨川
崔磊
王炜
刘清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医院整复外科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8-50,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胸锁乳突肌移位术动态修复晚期面瘫畸形的疗效。方法 1999年 12月以来 ,采用带蒂胸锁乳突肌移位术修复 7例晚期面瘫 ,将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及锁骨头移位至患侧口周 ,替代瘫痪的口周肌肉 ,修复因面神经瘫痪所致的口鼻歪斜畸形及活动障碍。保留副神经的其余功能。结果 术后立即矫正静态时口鼻歪斜畸形 ,1周后已能活动患侧口角。术后 1个月 ,经训练能恢复笑容。经 10个月随访 ,所有患者口部活动恢复满意。结论 带蒂胸锁乳突肌移位术能修复晚期面瘫所致的口鼻畸形 。
关键词
晚期面瘫
带
蒂
胸
锁
乳突
肌
移位术
修复
手术方法
Keywords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Transposition Repair Facial paralysis
分类号
R6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胸锁乳突肌的神经入肌点和肌内神经分布的研究
2
作者
杜金刊
马旭
仲海燕
赵耀忠
吕忠
金凯频
党瑞山
机构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4期290-291,共2页
文摘
Owens 1955年首次将胸锁乳突肌皮瓣用于重建颊部之后,胸锁乳突肌的临床应用已有大量报道,但多数是应用其全部或随意取材的部分肌肉组织,来作为软组织充填物修补颌面颈部的缺损。1999年杨川等应用同侧带蒂胸锁乳突肌转位术修复晚期面瘫,保留了肌肉的收缩功能,能够重建部分口部表情功能。但是整块胸锁乳突肌的转位,对颈部供区的外形破坏较大。抬头、转头等功能亦受一定影响,
关键词
胸
锁
乳突
肌
皮瓣
肌
内神经分布
神经入
肌
点
带
蒂
胸
锁
乳突
肌
肌
肉组织
颌面颈部
临床应用
晚期面瘫
分类号
R473.78 [医药卫生—护理学]
R322.7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一期修复腮腺肿瘤术后缺损的疗效
被引量:
5
3
作者
耿中利
李鸿涛
王进
董朝
马斌林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头颈外科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315,共3页
文摘
目的通过与直接拉拢缝合比较,探讨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腮腺肿瘤切除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10年4月,采用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一期修复38例(肌瓣组)腮腺肿瘤切除后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直接拉拢缝合修复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肿瘤类型及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析两组术后局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和腮腺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肌瓣组术后肌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对照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8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均无复发。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面部凹陷畸形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02,P=0.000)。肌瓣组术后发生1例(2.6%)腮腺瘘,1例(2.6%)Frey综合征;对照组分别为8例(22.8%)及20例(57.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腮腺肿瘤切除后缺损,可预防术后局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和腮腺瘘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带
蒂
胸
锁
乳突
肌
肌
瓣
腮腺肿瘤
凹陷畸形
FREY综合征
腮腺瘘
Keywords
Pedicled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flap Parotid tumor Local introcession deformity Frey's syndrome Parotid gland fistula
分类号
R739.8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23例颈淋巴结结核的外科诊治
被引量:
6
4
作者
何财富
朱育银
刘涌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保黎医院外科
出处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9期994-994,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型和溃疡瘘管型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5年至2006年收治的23例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型和溃疡瘘管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脓肿型的颈淋巴结予以摘除,8例溃疡瘘管型,经瘘管切除、淋巴结摘除后残腔反复冲洗并作部分带蒂胸锁乳突肌填充。残腔常规链霉素置药,过敏者改用利福平。术后予以抗生素结合化疗治疗,23例均1期愈合,7天拆线。出院后继续联合化疗(2HRZE/7HRE)9个月,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对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型和溃疡瘘管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结合化疗可缩短病程,促进愈合。
关键词
颈淋巴结结核
外科诊治
带
蒂
胸
锁
乳突
肌
外科手术治疗
化疗治疗
促进愈合
瘘管型
脓肿型
分类号
R653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带蒂胸锁乳突肌移位术修复晚期面瘫
杨川
崔磊
王炜
刘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胸锁乳突肌的神经入肌点和肌内神经分布的研究
杜金刊
马旭
仲海燕
赵耀忠
吕忠
金凯频
党瑞山
《浙江创伤外科》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一期修复腮腺肿瘤术后缺损的疗效
耿中利
李鸿涛
王进
董朝
马斌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原文传递
4
23例颈淋巴结结核的外科诊治
何财富
朱育银
刘涌
《临床肺科杂志》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