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玉米带田作物氮营养特点 被引量:51
1
作者 金绍龄 李隆 +4 位作者 张丽慧 马永泰 索东让 吴国菁 王平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5-41,共7页
1991~1992年在张掖灌漠土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带田小麦与玉米在共生期对氮资源存在着竞争,小麦的竞争能力大于玉米。②带田小麦的氮吸收效率均高于单种,而玉米多低于单种,带田整体则高于当量面积的单种。③带田小麦的... 1991~1992年在张掖灌漠土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带田小麦与玉米在共生期对氮资源存在着竞争,小麦的竞争能力大于玉米。②带田小麦的氮吸收效率均高于单种,而玉米多低于单种,带田整体则高于当量面积的单种。③带田小麦的氮利用效率多低于单种,玉米在施肥处理中多高于单种,而带田整体在多数情况下都低于当量面积的单种。④仅就氮的营养而论,带田的间作优势几乎完全来自氮吸收效率的贡献,氮利用效率的贡献或者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带田 带状间作 氮素营养
下载PDF
麦薯带状间作农田地表土壤抗风蚀效应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陈智 麻硕士 +1 位作者 范贵生 赵永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4,共4页
该文探讨了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麦薯带状间作农田土壤的抗风蚀效果.研究表明,有88.46%~98.56%的翻耕带土壤风蚀物能够被保护性耕作带截留,是一种既可以保护间作翻耕带,又能满足地区种植结构要求的防风抗蚀的种植方式.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 该文探讨了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麦薯带状间作农田土壤的抗风蚀效果.研究表明,有88.46%~98.56%的翻耕带土壤风蚀物能够被保护性耕作带截留,是一种既可以保护间作翻耕带,又能满足地区种植结构要求的防风抗蚀的种植方式.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性耕作带截留风蚀物的标准留茬高度和植被覆盖度分别为30 cm和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土壤风蚀 保护性耕作 带状间作
下载PDF
带田残茬带宽度及高度对土壤风蚀模数影响的风洞试验 被引量:23
3
作者 赵沛义 妥德宝 +5 位作者 李焕春 段玉 魏富所 安昊 贾有余 崔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6-210,共5页
为了探究带宽和残茬高度对土壤风蚀模数的影响,利用野外移动式风洞对阴山北麓地区带田土壤风蚀模数进行了原位测试。结果表明:作物残茬带对间作翻耕地具有保护作用,土壤风蚀模数在全部留茬时最小,全部裸露时最大,残茬与耕翻裸露地间作... 为了探究带宽和残茬高度对土壤风蚀模数的影响,利用野外移动式风洞对阴山北麓地区带田土壤风蚀模数进行了原位测试。结果表明:作物残茬带对间作翻耕地具有保护作用,土壤风蚀模数在全部留茬时最小,全部裸露时最大,残茬与耕翻裸露地间作时居中。不同残茬降低风蚀模数程度不同,莜麦茬可以降低48.92%~67.39%,油菜茬可以降低5.22%~34.36%。不同带宽和残茬高度的间作组合,土壤风蚀模数都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大,呈指数曲线变化规律。在一定风速吹蚀下,残茬带宽从0.5~3.0m变化,土壤风蚀模数随带宽的增加而减小,符合幂函数曲线变化规律;残茬高度从5~25cm变化,土壤风蚀模数随残茬高度增加而线性降低。研究说明减少耕翻和作物留茬是控制风蚀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保护 风洞 带状间作 带田宽度 残茬高度 土壤风蚀模数
下载PDF
农牧交错带不同间套作模式的土地生产力 被引量:22
4
作者 苟芳 张立祯 +5 位作者 董宛麟 于洋 邸万通 赵沛义 妥德宝 潘学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141,共13页
农牧交错带不同带状间套作不但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而且还是一种冬春季节防风固沙的生态保护措施。研究间套作对作物干物质积累过程和产量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间套作技术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从2009年... 农牧交错带不同带状间套作不但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而且还是一种冬春季节防风固沙的生态保护措施。研究间套作对作物干物质积累过程和产量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间套作技术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从2009年到2011年在内蒙古武川县进行大田试验,通过地上部干物质质量随大于0℃有效积温增长的指数线性(expolinear)关系对不同作物间作和单作的地上部干物质增长动态进行拟合,量化了间作模式下作物的生长速率的变化和生长与发育延缓的程度。采用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研究了农牧交错带几种典型间作模式的土地生产力。结果表明:向日葵/马铃薯、莜麦/马铃薯和莜麦/豆类大带宽(2m:2m带宽)间作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基于经济产量的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12、1.09和1.05,说明间作能提高土地生产力5%~12%。窄带宽模式(1m:1m带宽)间作优势小于大带宽模式,而且年际间的变幅较大。间作显著提高了向日葵收获指数,对其他作物收获指数的影响不显著。间作中高秆作物如莜麦在莜麦和豆类的间作中具有显著的边行优势。间作和单作相比,显著降低了作物最大生长速率(cm);但相对生长速率rm和单作的差异不显著;在间作中,矮秆作物(马铃薯和箭舌豌豆)的生长进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缓,到达冠层最大盖度时所需的有效积温比单作多117~387℃·d,考虑到试验区作物生长季内的日平均温度为15℃左右,这2种间作作物的生长延缓了约8~26d。总体来讲,农牧交错带的这几种典型带状间作种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间作产量优势和更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大带宽间作模式,间作优势较为明显,而且还能降低农业生产的气候和市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作物 土壤 带状间作 迟发 土地当量比(LER) 生物篱 风障
下载PDF
基于高产与高效条件下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间作田间配置技术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舒泽兵 罗万宇 +4 位作者 蒲甜 陈国鹏 梁冰 杨文钰 王小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0-1150,共11页
为了明确西南地区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间作的高产与利于机械化实现高效的田间配置技术,以2个株高差异较大的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综合分析2种带宽(高产带宽2 m和宜机械化高效带宽2.4 m)与玉米种植密度(37,500、45,00... 为了明确西南地区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间作的高产与利于机械化实现高效的田间配置技术,以2个株高差异较大的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综合分析2种带宽(高产带宽2 m和宜机械化高效带宽2.4 m)与玉米种植密度(37,500、45,000、52,500和60,000株hm^(-2))对鲜食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系统中群体产量、商品品质及种植效益的影响,明确了高产高效最优田间配置。结果表明,鲜食玉米产量受玉米密度的影响更显著,而鲜食大豆产量主要受带宽的影响。带宽和玉米密度显著影响鲜食玉米商品品质,随着带宽增加,矮秆玉米品种一级果穗率2年平均降低25.78%,秃尖长2年平均增加9.55%,高秆玉米品种则一级果穗率降低11.76%,秃尖长增加17.54%;随着玉米密度增加,2种带宽下矮秆和高秆玉米品种一级果穗率均显著降低,秃尖长均显著增加,2019年2 m带宽下矮秆和高秆玉米种植密度从52,500株hm^(-2)增至60,000株hm^(-2),一级果穗率分别降低46.16%、27.78%,秃尖长分别增加19.44%、14.17%,2.4m带宽下则一级果穗率分别降低25.01%、23.60%,秃尖长分别增加16.46%、11.53%。带宽、密度对鲜食大豆2粒荚率和3粒荚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随着带宽增加,带状间作大豆2粒和3粒荚率均显著增加,与矮秆和高秆玉米品种间作的大豆2粒荚率和3粒荚率2年平均分别增加7.94%和18.88%、8.10%和16.71%;随玉米密度增加,大豆2粒和3粒荚率均显著降低,2019年玉米密度从52,500株hm^(-2)增至60,000株hm^(-2),高秆玉米间作大豆2粒荚率降幅为6.19%~9.09%,3粒荚率降幅为11.94%~14.39%。通过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产和高效带宽下,矮秆和高秆玉米品种带状间作鲜食大豆均以52,500株hm^(-2)和45,000株hm^(-2)玉米密度各性状接近理想值,综合性状表现好,种植效益分别可实现8.44万元hm^(-2)和10.09万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鲜食大豆 带状间作 带宽 密度 群体产量 商品品质
下载PDF
小麦/玉米带田不同用量氮肥残效及回收率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隆 张丽慧 +4 位作者 金绍龄 孙宁科 马永泰 索东让 吴国菁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61-67,共7页
3年小麦/玉米带田定位试验研究明确了①每公顷总量分别为450、900和1350kgN的氮肥第1年一次性施用和分年施用的增产效果,每公顷450kg左右N为带田适宜施氮量;②一次性施用氮肥后的残效、影响残效大小及持续性的... 3年小麦/玉米带田定位试验研究明确了①每公顷总量分别为450、900和1350kgN的氮肥第1年一次性施用和分年施用的增产效果,每公顷450kg左右N为带田适宜施氮量;②一次性施用氮肥后的残效、影响残效大小及持续性的主要因素是氮肥用量及土壤保肥性;③不同用量及不同分配方式氮肥的当年利用率比累积利用率低5.7%~2.0%,评价氮肥利用率的高低时,应将残效考虑在内;④等量氮肥分年施用与一次性施用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间作 残效 氮回收率 氮肥 小麦 玉米
下载PDF
阴山北麓残茬间作带田土壤风蚀规律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沛义 妥德宝 +6 位作者 康暄 李焕春 段玉 张君 安昊 姚俊卿 付贵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8,共4页
为了探究带状间作农田残茬带宽度对土壤风蚀模数的影响,进一步验证野外移动式风洞对研究区带田土壤风蚀模数进行的原位测试结果,采用风蚀圈和陷阱诱捕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风积和风蚀情况进行监测。风积量结果表明,不同宽度莜麦残茬带宽小... 为了探究带状间作农田残茬带宽度对土壤风蚀模数的影响,进一步验证野外移动式风洞对研究区带田土壤风蚀模数进行的原位测试结果,采用风蚀圈和陷阱诱捕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风积和风蚀情况进行监测。风积量结果表明,不同宽度莜麦残茬带宽小于6m时,风积量随带宽增加而减小,带宽6~10m风积量随带宽增加而增加,带宽大于10m后风积量开始下降;与残茬带等宽间作裸地中,随带宽加大风积量不断降低,带宽在3.6m左右时达到最低值,带宽大于3.6m后风积量随带宽增加而不断增加。风蚀量结果表明,不同宽度莜麦残茬带中,5m带宽内土壤风蚀量显著降低,5~10m范围缓慢上升,带宽超出10m土壤风蚀量又呈现稳中有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带宽间作裸地中,土壤风蚀量基本在带宽3m之内呈直线下降,带宽在3m左右时土壤风蚀量最低,带宽在3~7m时土壤风蚀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在7~10m时土壤风蚀量基本保持稳定,带宽大于10m后土壤风蚀量又呈直线上升趋势;不同带宽残茬+等宽秋翻地的土壤风蚀量变化规律,基本与间作裸地的变化趋势相同;不同带宽间作裸地带中不同位置土壤风蚀量随距莜麦残茬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间作 带田宽度 风蚀规律 风蚀圈 陷阱诱捕
下载PDF
无芒雀麦单播和与沙打旺带状间作下的生产力与土壤水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炳成 山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6期159-161,171,共4页
田间测定结果表明,无芒雀麦与沙打旺带状间作种植可以显著提高无芒雀麦的生产力,使其绿期延长,并促进了沙打旺的生长。在水分利用方面,无芒雀麦与沙打旺带状间作能够较好地保蓄浅层土壤水分和利用土壤深层水分,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利用和... 田间测定结果表明,无芒雀麦与沙打旺带状间作种植可以显著提高无芒雀麦的生产力,使其绿期延长,并促进了沙打旺的生长。在水分利用方面,无芒雀麦与沙打旺带状间作能够较好地保蓄浅层土壤水分和利用土壤深层水分,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利用和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无芒雀麦 沙打旺 带状间作 生产力 土壤水分
下载PDF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麦薯带状间作农田土壤抗风蚀能力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智 麻硕士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0-374,共5页
对麦薯带状间作农田土壤的抗风蚀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措施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表土壤含水率0.22%~2.6%,增大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0.03~3.81cm,降低近地表风速6%~46%,减少土壤风蚀0.5%~84%.在定量研究的... 对麦薯带状间作农田土壤的抗风蚀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措施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表土壤含水率0.22%~2.6%,增大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0.03~3.81cm,降低近地表风速6%~46%,减少土壤风蚀0.5%~84%.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耕带有效抗风蚀宽度为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土壤风蚀 保护性耕作 带状间作
下载PDF
东北地区西部不同燕麦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钱欣 臧华栋 +5 位作者 葛军勇 曾昭海 任长忠 郭来春 王春龙 胡跃高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5-1111,共7页
为给东北地区西部种植模式优化提供可行的带状间作组合,于2014-2015年,在吉林省白城市开展了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燕麦//玉米、燕麦//向日葵及燕麦//绿豆三种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 为给东北地区西部种植模式优化提供可行的带状间作组合,于2014-2015年,在吉林省白城市开展了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燕麦//玉米、燕麦//向日葵及燕麦//绿豆三种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及较高的氮素吸收效率,土地当量比(LER)及氮素吸收当量比(NER)均大于1,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的LER及NER分别为1.23~1.38、1.29~1.44,两年内均为最高。燕麦//向日葵间作中,两种作物的边行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及内行,对间作燕麦、向日葵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4.2%~45.1%、69.9%~70.8%,具有显著的边行优势。综合分析认为,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在东北地区西部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间作 土地当量比 氮素吸收当量比 边行效应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区带状间作对棉花生长、产量及棉田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豆豆 赵亮 +11 位作者 张宁 张永莉 谢章书 李侃 杨丹 覃业玲 李佳芮 周成轩 朱方歌 刘爱玉 贺云新 周仲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棉区带状间作模式下棉花的产量形成机理,为间作模式在棉田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设置棉花-辣椒(CCI)、棉花-菜豆(CBI)、棉花-花生(CPI)、棉花-甘薯(CSI)4种间作模式和棉花单作(MC),比较分析不同模式下棉花光合...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棉区带状间作模式下棉花的产量形成机理,为间作模式在棉田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设置棉花-辣椒(CCI)、棉花-菜豆(CBI)、棉花-花生(CPI)、棉花-甘薯(CSI)4种间作模式和棉花单作(MC),比较分析不同模式下棉花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并计算比较不同模式下的棉花偏土地当量比和经济效益。【结果】CCI、CBI处理下籽棉产量分别是6055.19 kg·hm^(-2)和6495.81 kg·hm^(-2),较MC分别增加2.36%和9.81%,主要是因为这2种模式下棉花单株成铃数较MC分别增加1.61%和11.21%。而CPI、CSI处理下棉花单株成铃数、铃重分别比MC降低2.18%、8.98%和2.59%、5.60%。盛铃期,各间作模式的棉花叶面积指数表现为CBI>CCI>CPI>MC>CSI,其中CCI和CBI处理较MC的棉花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5.88%和9.80%。CCI、CBI、CPI处理下棉花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在盛花期较MC分别提高8.51%、7.65%、6.37%和11.55%、8.31%、4.02%。CCI、CBI、CPI处理对棉花叶片光合生理特性有一定促进作用,可提高吐絮期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MC显著增加9.71%、7.58%、6.14%。CCI、CBI、CPI和CSI处理下棉田经济效益较MC分别提高0.62倍、1.53倍、0.38倍、2.33倍。根据间作模式下棉花面积占比和棉花偏土地当量比,棉花在CCI、CBI、CPI间作模式中处于优势地位。【结论】从棉田经济效益考虑,4种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均高于单作棉花,其中,棉花-甘薯模式的经济效益最高,在生产中具有一定可行性;从棉花生长及产量方面考虑,棉花-菜豆模式的籽棉产量最高,其次为棉花-辣椒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带状间作 产量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实践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志伟 王蕊 +1 位作者 陈宁 常新强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3年第11期14-15,共2页
德州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年平均日照时数2592h,平均气温12.9℃,无霜期长达208天,平均降水量190mm,适宜玉米和大豆生长种植。2017年引进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并结合实际进行了优化调整和试验示范推广。
关键词 机械化技术 带状间作 日照时数 大豆玉米 试验示范 黄淮海平原 复合种植模式 无霜期
下载PDF
黄淮海带状间作大豆品种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卜伟召 刘鑫 +3 位作者 武晓玲 庞承良 吴德豪 杨文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8,共8页
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下,对55份大豆品种的15项农艺及产量性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35%~55.76%,各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984 3,说明各地的种质资源有着比较丰富的表型多样性;相关性分析... 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下,对55份大豆品种的15项农艺及产量性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35%~55.76%,各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984 3,说明各地的种质资源有着比较丰富的表型多样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粒重与茎粗、单株荚数、百粒重等9项指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选择品种应着重考虑茎粗、单株荚数、百粒重等9项性状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提取出5个主成分来反映这14项性状指标的信息,累计贡献率达67.29%,根据主成分得分并借助权重计算的综合得分把55份大豆品种聚类成3类,其中茎秆粗壮、单株荚数多、百粒重高、生育期适中的第一类大豆品种比较适合在黄淮海地区与玉米进行带状间作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带状间作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带状间作不同带间距对玉米光能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晶 陈梦 +4 位作者 汪直华 杨继芝 李燕丽 吴雨珊 杨文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648-4659,共12页
【目的】探究玉米单株生长环境一致情况下,不同玉米带间距离对带状间作玉米光能利用的影响。【方法】于2021—2022年,以传统间作(1M1S、2M1S)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2M2S、2M3S、2M4S)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玉米带间距离,分别为1 m(1M1S,1行... 【目的】探究玉米单株生长环境一致情况下,不同玉米带间距离对带状间作玉米光能利用的影响。【方法】于2021—2022年,以传统间作(1M1S、2M1S)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2M2S、2M3S、2M4S)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玉米带间距离,分别为1 m(1M1S,1行玉米﹕1行大豆)、1.2 m(2M1S,2行玉米﹕1行大豆)、1.6 m(2M2S,2行玉米﹕2行大豆)、2 m(2M3S,2行玉米﹕3行大豆)、2.4 m(2M4S,2行玉米﹕4行大豆),另外设2种单作玉米为对照,单作玉米行距分别为80 cm(M80)和40 cm(M40),分析光环境的差异对玉米光能截获和光能利用率(RUE)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间作改善了玉米冠层中下部的透光率,显著提高玉米的叶面积和光能利用率,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使玉米叶片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促进产量的增加。随着玉米带间距离的增加,玉米中下部的透光率升高,带状间作2M2S、2M3S和2M4S处理较单作M80和M40处理分别升高30.67%、20.62%、10.10%和112.70%、96.35%、79.23%。2M4S处理由于玉米占地面积最少,导致单位土地面积上玉米光能截获最小,分别低于单作M80和M40处理44.72%和53.54%,但2M4S处理的单株光能利用率分别是单作M80和M40的1.14和2.16倍。带状间作2M2S、2M3S、2M4S处理的产量较单作M80和M40处理分别提高4.97%、10.47%、13.43%和50.05%、57.08%、61.31%。【结论】在玉米单株生长环境一致时,玉米带间距离的增大改善了玉米冠层中下部的透光性,增大了玉米的叶面积,使叶片保持着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的累积,进而提高了玉米的光能利用率。2M4S处理玉米中下部透光率最大,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最高,导致光能利用率和产量优势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间作 玉米 带间距离 光能利用 产量
下载PDF
饲用高粱、青贮玉米带状间作苗后除草剂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15
作者 杜建民 王占军 +3 位作者 肖爱萍 张建勇 何建龙 蒋齐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对饲用高粱、青贮玉米带状间作地用40%甲磺草胺悬乳剂、48%麦草畏水剂及25%二氯喹啉酸悬乳剂3种除草剂单剂和复配使用的杂草防除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0%甲磺草胺悬乳剂、48%麦草畏水剂和25%二氯喹啉酸悬乳剂均对间作饲用高... 对饲用高粱、青贮玉米带状间作地用40%甲磺草胺悬乳剂、48%麦草畏水剂及25%二氯喹啉酸悬乳剂3种除草剂单剂和复配使用的杂草防除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0%甲磺草胺悬乳剂、48%麦草畏水剂和25%二氯喹啉酸悬乳剂均对间作饲用高粱和青贮玉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以40%甲磺草胺悬乳剂540 g·hm^(-2)+48%麦草畏水剂450 m L·hm^(-2)+25%二氯喹啉酸悬乳剂630 g·hm^(-2)复配制剂除草效果表现最优,在饲用高粱3~4叶期喷施,15 d对田间总草(田间全部杂草)防除效果可达93.64%,30 d防除效果为9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高粱 青贮玉米 带状间作 苗后除草剂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不同种植结构下点蜂缘蝽的发生规律
16
作者 魏中艳 辛相启 +7 位作者 孙炳剑 严丹侃 孙家峰 潘志金 范志业 李梦姣 陈剑平 孙宗涛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0-608,共9页
为明确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模式对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发生规律的影响,2023年在山东省大豆单作田中进行诱捕效果试验,筛选诱捕效果最好的诱捕器对黄淮海地区山东、河南和安徽3个省6个市不同种植模式下点蜂缘蝽的发生动态进行... 为明确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模式对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发生规律的影响,2023年在山东省大豆单作田中进行诱捕效果试验,筛选诱捕效果最好的诱捕器对黄淮海地区山东、河南和安徽3个省6个市不同种植模式下点蜂缘蝽的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显示,风叶型诱捕器对点蜂缘蝽的诱捕效果最佳。在大豆单作田内点蜂缘蝽的发生高峰期为7月中旬—8月中旬,此时大豆正值盛花-始荚期。在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田内点蜂缘蝽的发生动态与大豆单作田的无明显差异,但点蜂缘蝽发生数量及高峰期发生时间可能与杀虫剂的施用时间和次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蜂缘蝽 大豆 玉米 带状间作 诱捕器 发生规律
原文传递
玉米—黄芩带状间作保粮增效栽培模式
17
作者 王宁娟 刘海妮 胡元宝 《西北园艺》 2024年第9期33-34,共2页
玉米—黄芩带状间作栽培技术,单位面积玉米粒亩产量≥800 kg,或鲜食玉米≥4000穗,青玉米秸秆饲料≥1000 kg,鲜黄芩1000~1500 kg,亩纯收入1万~2万元,实现了“粮食不减产,增收一季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玉米—黄芩 带状间作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北疆灌区带状间作青贮玉米-大豆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王敏 舒泽兵 +4 位作者 封亮 蒲甜 闫艳红 杨文钰 王小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3,761,共10页
【目的】为明确北疆灌区青贮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最佳密度配置,挖掘群体生物产量潜力。【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玉米密度:A1、A2、A3(2021年:6.75、8.25、9.75万株/hm^(2);2022年:9、10.5、12万株/hm^(2)),副因素为大豆密... 【目的】为明确北疆灌区青贮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最佳密度配置,挖掘群体生物产量潜力。【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玉米密度:A1、A2、A3(2021年:6.75、8.25、9.75万株/hm^(2);2022年:9、10.5、12万株/hm^(2)),副因素为大豆密度:B1、B2、B3 (2021年:12、15、18万株/hm^(2);2022年:15、18、21万株/hm^(2)),拟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带状间作玉米大豆物质积累和群体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玉米密度从6.75万株/hm^(2)增至12万株/hm^(2),玉米单株干物质平均下降35.46%,花前积累量平均下降25.42%,达到最大生长速率时间(T_(max))、最大生长速率生物量(W_(max))和活跃生长期(P)平均下降10.99%、39.48%和1.78%。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日积累量、花后积累量、最大生长速率(G_(max))和平均生长速率(G_(mean))随玉米密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均在10.5万株/hm^(2)密度达到最大。随玉米密度和大豆密度增加,大豆单株干物质、花前积累量、W_(max)、G_(max)和G_(mean)呈下降趋势,花后积累量、T_(max)和P呈上升趋势。2022年A2B3处理带状间作群体产量最高,为64.99 t/hm^(2),较A1B1增产11.98 t/hm^(2),对群体干物质积累量(Y)和种植密度(A、B)回归分析得出,当A=10.84万株/hm^(2),B=19.41万株/hm^(2),Y取得极大值24.87 t/hm^(2)。【结论】玉米10.5万株/hm^(2)和大豆21万株/hm^(2)密度带状间作群体生物产量最大,可为北疆灌区带状间作玉米大豆适宜种植密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间作 物质积累 种植密度 青贮玉米 生物产量
下载PDF
聊城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
19
作者 岳伟 金珊珊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是一种玉米带与大豆带间作套种的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玉米大豆的一季双收。山东省作为国家重点推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技术的试点区域,承担着推广玉米大豆带状...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是一种玉米带与大豆带间作套种的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玉米大豆的一季双收。山东省作为国家重点推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技术的试点区域,承担着推广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的重任。基于此,本文以山东聊城为研究对象,探讨聊城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以期提升聊城地区玉米大豆的种植效益,促进山东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技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间作 种植管理
下载PDF
带状间作留茬地表农田抗风蚀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亚雄 赵满全 +1 位作者 陈智 陈建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164,共3页
根据目前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规范,选择留茬高度为30cm,研究保护性耕作带状间作的抗风蚀机理。利用可移动式风蚀风洞在野外定点原位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风速、植被覆盖度分别为45%,76%和90%情况下的近地表土壤抗风蚀能力,分析了影响土壤风蚀... 根据目前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规范,选择留茬高度为30cm,研究保护性耕作带状间作的抗风蚀机理。利用可移动式风蚀风洞在野外定点原位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风速、植被覆盖度分别为45%,76%和90%情况下的近地表土壤抗风蚀能力,分析了影响土壤风蚀因素,提出了具体技术措施,从而为在干旱和半干旱寒冷易沙化农牧交错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有效抑制土壤风蚀及大风条件下的农田地表起沙扬尘提供一定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带状间作 植被覆盖度 风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