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练中国书法,承传统文化
1
作者 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3年第9期2-24,共23页
河南已成为全国公认的书法大省,涌现出众多书法名家。书法在河南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河南有深厚的传统,有丰厚的碑刻资源,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书法艺术是深入人心的,民间基础很扎实。江南书法典雅,以帖派见长。按阮元的说法:... 河南已成为全国公认的书法大省,涌现出众多书法名家。书法在河南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河南有深厚的传统,有丰厚的碑刻资源,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书法艺术是深入人心的,民间基础很扎实。江南书法典雅,以帖派见长。按阮元的说法:“江左风流,碑派长于碑榜,拘谨拙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历史遗存 文化遗产 书法名家
下载PDF
中国书法史中的“帖学”与“碑学” 被引量:1
2
作者 韦渊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帖派是东晋南朝以至隋唐时期,以纸为书写材料,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墨迹为取法对象的书法流派。而碑派是指魏晋北朝以至隋唐时期,以碑石为书写、铭刻材料的书法流派。"帖学"是指对《淳化阁帖》中的二王书法的技法和美... 帖派是东晋南朝以至隋唐时期,以纸为书写材料,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墨迹为取法对象的书法流派。而碑派是指魏晋北朝以至隋唐时期,以碑石为书写、铭刻材料的书法流派。"帖学"是指对《淳化阁帖》中的二王书法的技法和美学原则进行传承、借鉴和发展的知识体系,而"碑学"是指对魏晋北朝的碑派书法进行传承和借鉴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学
原文传递
刘咸炘书学思想二论 被引量:1
3
作者 雷雨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70-72,共3页
民国时期四川学者刘咸炘在其论书著作《弄翰余渖》中肯定了碑派书家论书中的灼见,同时对其中的过激之论也大加批驳,较为公允地澄清了文字的时代风气、品评书法的标准、书学源流等书法史中许多关键的问题。其论书著作无疑给当时困惑的书... 民国时期四川学者刘咸炘在其论书著作《弄翰余渖》中肯定了碑派书家论书中的灼见,同时对其中的过激之论也大加批驳,较为公允地澄清了文字的时代风气、品评书法的标准、书学源流等书法史中许多关键的问题。其论书著作无疑给当时困惑的书学界带来了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刘成圻 康有为 经典
下载PDF
白蕉扇面书法的气韵
4
作者 王学强 薛晋蓉 《中国书法》 CSSCI 2020年第7期70-73,共4页
自宋以来,扇面成为中国书法的重要载体。扇面幅面狭小,需要书家以小见大,在诗文内容和书法形式方面,吸收更多元素,容纳更多内容,并引导观者进行充分地联想和移情,使他们获得丰富而深厚的感受。这便要求书法具有"气韵",能够超... 自宋以来,扇面成为中国书法的重要载体。扇面幅面狭小,需要书家以小见大,在诗文内容和书法形式方面,吸收更多元素,容纳更多内容,并引导观者进行充分地联想和移情,使他们获得丰富而深厚的感受。这便要求书法具有"气韵",能够超脱具体的文字和形式,衍生出更多的意味。白蕉作为帖学的代表人物,有着大量的书扇实践。他的文人秉性和帖派书风,天生与扇面相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蕉 书风 以小见大 书法 扇面 气韵
原文传递
略论吴玉如的行草书风成因及其影响
5
作者 李钊 《中国书画》 2020年第10期91-93,共3页
在书法史上,吴玉如被认为是现代帖派书法复兴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对现当代帖派书法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吴玉如书法取法较为全面,其行草以“二王”为基础,并综合了唐宋元明诸家之长。本文选定吴玉如的行书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力图深入剖... 在书法史上,吴玉如被认为是现代帖派书法复兴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对现当代帖派书法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吴玉如书法取法较为全面,其行草以“二王”为基础,并综合了唐宋元明诸家之长。本文选定吴玉如的行书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力图深入剖析吴玉如行书艺术的风格特征及形成原因,并阐述吴玉如行书对现当代书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玉如 书法史 行书 唐宋元明 行草 书风成因 现当代
下载PDF
清代的碑、帖之争与书法谱系的变革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祥俊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2-90,128,共10页
碑、帖之争是清代书法发展的显明特征,帖指的是王羲之以来的书法传统,碑则分为先秦秦汉篆隶书碑刻和以魏碑为主的北朝楷书碑刻两大类,帖派书法的延续、先秦秦汉碑刻篆隶书法的复兴、北朝碑刻书法的兴盛,三者相互交织、递进,共同构成清... 碑、帖之争是清代书法发展的显明特征,帖指的是王羲之以来的书法传统,碑则分为先秦秦汉篆隶书碑刻和以魏碑为主的北朝楷书碑刻两大类,帖派书法的延续、先秦秦汉碑刻篆隶书法的复兴、北朝碑刻书法的兴盛,三者相互交织、递进,共同构成清代书法发展的演进趋势。碑、帖之争拓展和变革了中国书法的谱系,使清代书法呈现出诸体兼备的繁荣局面,但碑派书法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以情感抒发为根本的书法艺术创作旨趣,使清代书法在艺术境界上缺乏真正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先秦秦汉碑刻 北朝碑刻 书法谱系
下载PDF
董其昌行书《后赤壁赋》
7
作者 王客 《西泠艺丛》 2024年第5期91-91,共1页
董其昌行书《后赤壁赋》(十屏)是一件难得的大体量成组作品,极有典型意义。书法史习惯的评论认为,董氏是明代后期传统意义上帖学书法集大成者。今天,重新审视历史,我们更应该认为他是帖学书法发展的一个阶段,既不是古典的照搬,也不是世... 董其昌行书《后赤壁赋》(十屏)是一件难得的大体量成组作品,极有典型意义。书法史习惯的评论认为,董氏是明代后期传统意义上帖学书法集大成者。今天,重新审视历史,我们更应该认为他是帖学书法发展的一个阶段,既不是古典的照搬,也不是世俗所谓“集大成者”“终结者”。董氏帖派书法,很好地延续了明中期之前帖派书法的某些精粹,也有其个人十分明显的意境追求,譬如绘画的影响、悦禅的影响,甚至还有受地域传统文化书风书派影响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其昌 意境追求 书法史 地域传统文化 行书 明中期
原文传递
书卷气:新文人书法的重新皈依——兼论王国维、鲁迅的个性书风特征
8
作者 寇学臣 李抒梅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6年第7期41-43,共3页
碑学的盛行,最终导致了“书卷气”与“金石气”的严重矛盾与困惑。文人书法的“新化”即新文人书法的兴起已经势在必得。提高作者学养、增加作品“书卷气”是特定时代的文人学识与情感的流露,新文人书法探索必然融进时代精神。王国维作... 碑学的盛行,最终导致了“书卷气”与“金石气”的严重矛盾与困惑。文人书法的“新化”即新文人书法的兴起已经势在必得。提高作者学养、增加作品“书卷气”是特定时代的文人学识与情感的流露,新文人书法探索必然融进时代精神。王国维作为现代著名学者,其书的儒雅境界,是其学问使然。鲁迅作为现代著名作家,其书由碑而帖,“融冶篆隶于一炉”,形成别具特色的“鲁迅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书法 金石气 书法艺术 书风 学书 碑学 书卷气 诗卷气 书法作品 书法创作 美术创作 鲁迅 王国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