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索尔·贝娄《受害者》中的希伯来哲学与宗教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郑丽
-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2,共9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YWF-10-06-01]
-
文摘
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早期小说《受害者》体现出浓郁的犹太文化,但目前国内却鲜有评论。本文通过善恶本质的探讨、犹太文化恶灵,以及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哈西德哲学来分析《受害者》中体现出的希伯来哲学和宗教,指出贝娄对人性洞悉入微的刻画源于根深蒂固的希伯来文化对其思想的渗透。
-
关键词
《受害者》
希伯来宗教
兄弟情谊
恶灵
哈西德哲学
-
Keywords
The Victim, Hebrew religion, brotherhood, dybbuk, Hasidic philosophy
-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理性与信仰之间:西方文化的源流与生命力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傅有德
-
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3,126,共6页
-
文摘
西方近现代文化是一个包含理想主义哲学、科学传统与犹太-基督宗教传统的整体,其主要来源是古代的希腊哲学和希伯来宗教。这两个部分在现代西方文化中既有对立和冲突的一面,又有共存互补的一面。二者之间共存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西方世界的物质、道德以及精神需要,同时也是西方文化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本文特别提出:人类多维需要之被满足的广度、强度和平衡度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有生命力的标准。
-
关键词
西方文化
希伯来宗教
希腊哲学
生命力
-
Keywords
Western Culture
Hebrew Religion
Greek Philosophy
Vitality
-
分类号
B920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租界与教会的希腊——希伯来精神
- 3
-
-
作者
陈明远
-
机构
中国科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13年第8期22-40,共19页
-
文摘
欧洲文明的两大支柱——希腊文化和希伯来信仰,在四千年华夏文明的土壤上,其传播、嫁接的生命力,注定是艰难曲折的。百年租界文化尽管地区不够广,但影响深远,在现代中国文教事业上的开拓性和示范性,不可抹杀。近现代西方文明与基督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意义上的中学、大学、学院和各种正规学校,首先在租界出现,而最早的现代学校,多由基督教传教士开办或与教会有关。教会大学建立以前,中国传统教育大约处于西方16世纪宗教改革以前的水平,即以古典文史知识为主;到20世纪初,在华最好的教会大学的水平接近了同时代欧美一般大学的程度,这一飞跃同教会大学是分不开的。特别应注意到:革新的教会学校沪江大学,确立了教会大学中国化的"沪江模式"。
-
关键词
希腊理性主义
希伯来宗教信仰
基督教会
教会学校
报刊
译述西学
-
分类号
G51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