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孙过庭与《书谱》(八)
- 1
-
-
作者
孟会祥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书法》
2019年第8期166-167,共2页
-
文摘
代(1)有《笔阵图》(2)七行,中画执笔三手(3),图貌乖舛,点画湮讹(4)。顷见南北流传,疑是右军所制,虽则未详真伪,尚可发启童蒙(5),既常俗(6)所存,不藉编录(7)。至于诸家势评(8),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今之所撰,亦无取焉。
-
关键词
《书谱》
孙过庭
师宜官
《笔阵图》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米芾学书的“做加法”与“做减法”
- 2
-
-
作者
钱听雪
-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
出处
《江苏教育》
2017年第69期43-43,47,共2页
-
文摘
米芾(1051-1108)是北宋时期书法四大家之一,也是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尤以行草书著称于世,为后世众多书法学习者取法。他的学书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取诸长处,总而成之米芾曾写过一篇《自叙帖》,谈及自己的学书经历。他说:'余初学先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
-
关键词
《海岳名言》
《石鼓文》
集古字
师宜官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南阳历代书法家述略
- 3
-
-
作者
张小满
凡吾
-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4年第4期0090-0091,共2页
-
文摘
南阳历代书法家述略张小满,凡吾东汉建国,武功既盛,文事亦隆。科学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辈出,摩崖丰碑几遍天下。南阳为东汉光武帝发祥之地,故号称帝乡,皇亲贵族家门大户众多,文风甚盛。对此,范文谰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做了概述:“东汉书法绘画和雕刻所...
-
关键词
南阳
书法家
金石碑刻
师宜官
张孝先
韩愈
瘐信
历代书法家
-
分类号
K825.5
[历史地理—历史学]
K820.861
-
-
题名甘肃籍古代书法家(散文)
- 4
-
-
作者
阳飏
-
出处
《六盘山》
2016年第6期40-48,2,共10页
-
文摘
西汉、东汉三百余年时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而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成为章草,行书、楷书已有趋势,并且为行草及狂草奠定了基础。我们不难从甘肃出土的汉简寻觅到这一演变过程。这也说明,那时汉字书体就已基本齐备。西汉、东汉是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由不断变革而趋于定型的时期。东汉至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仅甘肃就出现了张芝、张昶、梁鹄,以及索靖、仇靖等史有大名的书法家。
-
关键词
师宜官
西狭颂
张芝墨池
古代书法家
王羲之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汪永江《本科隶书教案》 本科隶书教案
- 5
-
-
作者
汪永江
-
出处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12年第7期35-38,共4页
-
文摘
二、战国至秦代隶书
战国以来,秦国一直采取统一文字政策,其中具有普遍示范性的主要有青铜礼器采用铜活字印刷体[1]、简牍文书用隶书、兵器文字、私印文字采用隶书.至始皇帝二十六年重申一系列政治、宗教、学术方面的统一政策,通过秦刻石、秦诏版、秦简,以律令、诏书等主要公牍途径统一文字.青川木牍、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商鞅戈铭文、秦私印的共性,是与最基层的地方文书、针对“黔首”[2]的身份有关,俗体可以广义理解为面向庶人之用.相比之下,代表皇帝身份的秦刻石、乘舆六玺、兵符等绝不会用隶书.书写难易是次要原因,制度性示范因素不可忽视.秦诏版、权量的使用层次较之最基层公牍文书略高,其简易化主要是书体性,不能视作隶书字体.
-
关键词
《熹平石经》
师宜官
铭石书
简牍文书
-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