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 |
陈思和
|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
1994 |
245
|
|
2
|
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 |
马长山
|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98
|
|
3
|
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 |
J.哈贝马斯
|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09
|
|
4
|
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 |
马长山
|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59
|
|
5
|
“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唐士其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40
|
|
6
|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 |
范明林
|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61
|
|
7
|
西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
孙施文
殷悦
|
《国外城市规划》
|
2004 |
121
|
|
8
|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 |
马长山
|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90
|
|
9
|
数字治理在城市政府善治中的体系构建 |
徐晓林
周立新
|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6
|
|
10
|
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
陈家建
|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1
|
|
11
|
论民法的性质与理念 |
刘凯湘
|
《法学论坛》
|
2000 |
85
|
|
12
|
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宏观定位 |
曹诗权
|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9
|
|
13
|
全球化结社革命与社团立法 |
信春鹰
张烨
|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1
|
|
14
|
“治理”概念的运用与滥用 |
辛西娅.休伊特.德.阿尔坎塔拉
黄语生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北大核心
|
1999 |
71
|
|
15
|
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 |
郁建兴
吕明再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6
|
|
16
|
“公民社会”概念溯源及研究述评 |
周国文
|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9
|
|
17
|
治理与国际调节机制的危机 |
彼埃尔.德.塞纳克伦斯
冯炳昆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北大核心
|
1999 |
73
|
|
18
|
罗马法精神与当代中国立法 |
江平
|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64
|
|
19
|
国家与社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 |
刘旺洪
|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0
|
|
20
|
从民法与宪法关系的视角谈我国民法典制订的基本理念和制度架构 |
赵万一
|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