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家的期望角色: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阐释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群慧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62,共6页
关于企业家在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 ,似乎较少有人质疑。然而 ,什么是企业家 ,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 ,企业家与一般意义的管理者有何区别 ,这些问题迄今还没有从理论上得到统一的阐释。本文试... 关于企业家在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 ,似乎较少有人质疑。然而 ,什么是企业家 ,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 ,企业家与一般意义的管理者有何区别 ,这些问题迄今还没有从理论上得到统一的阐释。本文试图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角度阐释企业家的角色 ,以期从理论上澄清人们关于企业家角色的若干认识 ,从而为我国现阶段企业家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角色 管理学 经济学 企业发展 市场非均衡
原文传递
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帆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6-70,共5页
房地产既是高档消费品又是投资品,是房价与地价的综合;房地产业是股票与金融市场的基础,既负担“居者有其屋”的基本社会职能,又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房地产业事关国家战略、金融稳定和居民切身利益,又关系到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从投资... 房地产既是高档消费品又是投资品,是房价与地价的综合;房地产业是股票与金融市场的基础,既负担“居者有其屋”的基本社会职能,又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房地产业事关国家战略、金融稳定和居民切身利益,又关系到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从投资角度看中国房地产业,泡沫经济已经发生,正在迅速发展并接近危险区。房地产泡沫危害极其严重,它使得资产价格发生扭曲,资源配置失衡,从而威胁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升值与升息是遏制房地产泡沫的两个车轮,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防范房地产泡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房地产泡沫 超额利润 市场非均衡 升值 升息
下载PDF
企业并购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宋冬林 金成晓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B6期36-40,共5页
一、引言 企业并购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变迁现象,表现了企业资本组织方式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不从制度引致因素分析企业并购问题,很难说清楚企业并购的内在机理,也很难说清楚产生企业并购浪潮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是,本文... 一、引言 企业并购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变迁现象,表现了企业资本组织方式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不从制度引致因素分析企业并购问题,很难说清楚企业并购的内在机理,也很难说清楚产生企业并购浪潮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涉及的制度是指广义的制度,即不仅包括企业组织形式和市场结构,而且包括规范企业组织和市场交易的规则。正如拉坦所指出的,制度创新或制度发展一词被用于指:(1)一种特定组织行为的变化;(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制度经济学分析 并购浪潮 制度非均衡 市场非均衡 出资者 经济主体 人力资本 制度变迁 经营者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职能界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吴超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5-68,62,共5页
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政府都具有其相应的经济职能,但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范围及其实现方式又不尽相同。与传统强调政府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特征是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政府都具有其相应的经济职能,但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范围及其实现方式又不尽相同。与传统强调政府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特征是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正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市场范围和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微观规制 市场机制 市场失灵 市场非均衡 总供给与总需求 资源配置 实现方式
下载PDF
中国信贷市场非均衡状况:估计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易秋霖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9,54,62,共8页
本文借助于Burkett的双曲交易函数对1980~2003年中国信贷市场的非均衡状况进行估计,从而明确了中国信贷市场各年的非均衡状况(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与非均衡程度。结果发现:信贷需求者的意愿需求、供给者的意愿供给均经常大于实际供... 本文借助于Burkett的双曲交易函数对1980~2003年中国信贷市场的非均衡状况进行估计,从而明确了中国信贷市场各年的非均衡状况(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与非均衡程度。结果发现:信贷需求者的意愿需求、供给者的意愿供给均经常大于实际供给。中国信贷市场的意愿供给数量主要取决于计划的经济增长率、当年通货膨胀率、储蓄存款余额年增长率。中国信贷市场的意愿需求数量主要取决于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非均衡 中国 估计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信贷市场 储蓄存款余额 2003年 经济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供不应求 供大于求 供给数量 年增长率 基本建设 需求者 供给者 预算内 交易
下载PDF
我国对外贸易的双市场非均衡模型
6
作者 王伟 唐国兴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8-75,共8页
本文从非均衡的角度对中国1971年至1992年间的对外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用非均衡计量经济方法建立了同期进出口双市场非均衡模型,在模型的参数估计中使用EM算法去获得最大似然参数估计值,并通过模型描述我国对外贸易的运行机... 本文从非均衡的角度对中国1971年至1992年间的对外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用非均衡计量经济方法建立了同期进出口双市场非均衡模型,在模型的参数估计中使用EM算法去获得最大似然参数估计值,并通过模型描述我国对外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轨迹,进而分析我国进出口市场非均衡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就非均衡到均衡的转变、贸易收支的改善、进出口价格管理及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模型 市场非均衡 外贸易 出口价格 出口商品 人民币汇率 进口市场 贸易收支 进口价格 进口需求
下载PDF
工资与利润合理关系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松龄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劳动者获得相当于他的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劳动工资,生产资料所有者获得价格背离价值的资本利润,是劳动工资与资本利润的合理份额。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和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程度,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劳资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 劳动工资 资本利润 市场非均衡 市场均衡
下载PDF
论市场总均衡
8
作者 闻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S1期11-17,共7页
在宏观适度控制下,市场机制的系统运转,可导致市场总均衡的形成。究竟什么是市场总均衡?当前市场非均衡是怎样形成的?又怎样才能摆脱市场非均衡的状态?所有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都是需要认真讨论的。一、市场总均衡及其基本特征所谓市场... 在宏观适度控制下,市场机制的系统运转,可导致市场总均衡的形成。究竟什么是市场总均衡?当前市场非均衡是怎样形成的?又怎样才能摆脱市场非均衡的状态?所有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都是需要认真讨论的。一、市场总均衡及其基本特征所谓市场总均衡,是指市场的商品容量和货币容量的互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 价值增殖率 市场非均衡 市场价格 供给约束 资金供给 市场价值 市场机制 资金需求量 微观经济
下载PDF
我国市场波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9
作者 左中海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0-13,共4页
由供求失衡引起的市场波动,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十多年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表明,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在我国同时存在,继通货膨胀之后出现的市场疲软,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市场波动 市场疲软 市场非均衡 通货膨胀 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量失衡 控制市场 积累基金 消费基金 结构失衡
下载PDF
试论市场疲软及其解决
10
作者 黄晓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27-234,共8页
中国外于市场疲软。市场疲软,简言之,就是需求不足。马克思指出:“一定的物品只有在一定的限度内才能被消费,才是需要的对象。产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自身中有某种限制,———即对该产品的需要的限制……当不再需要某种特定的使用价值... 中国外于市场疲软。市场疲软,简言之,就是需求不足。马克思指出:“一定的物品只有在一定的限度内才能被消费,才是需要的对象。产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自身中有某种限制,———即对该产品的需要的限制……当不再需要某种特定的使用价值时,产品就不再是使用价值。产品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疲软 数量调整 有效供求 投资与消费 市场约束 市场非均衡 产权改革 瓦尔拉斯均衡 政府调节 二元机制
下载PDF
乡镇企业价格行为与市场均衡
11
作者 王博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63-64,共2页
根据一般均衡理论,商品的市场价格从长期来看是趋于均衡的。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存在着非均衡和相对均衡两种状态。市场非均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产品成本刚性所引起的价格刚性。而我国的乡镇企业价格行为的特点恰... 根据一般均衡理论,商品的市场价格从长期来看是趋于均衡的。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存在着非均衡和相对均衡两种状态。市场非均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产品成本刚性所引起的价格刚性。而我国的乡镇企业价格行为的特点恰好能满足这种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乡镇企业 价格行为 市场均衡 价格刚性 市场非均衡 价格弹性 信息不完全性
下载PDF
市场非均衡形成机制与治理
12
作者 赵法生 张其中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3-36,共4页
1989年上半年以来的“市场疲软”,实质上是一种市场非均衡现象。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理论界大多囿于对社会商品总供求失衡的表层分析之中,却未真正揭示其内在生成机理。而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生活中,总供求失衡本身只能是总量及结构失衡... 1989年上半年以来的“市场疲软”,实质上是一种市场非均衡现象。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理论界大多囿于对社会商品总供求失衡的表层分析之中,却未真正揭示其内在生成机理。而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生活中,总供求失衡本身只能是总量及结构失衡。在本文,笔者将分别从总量、结构和体制三个层次探索市场非均衡的形成机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机理 结构失衡 市场非均衡 通货膨胀 形成机制 治理对策 总供求失衡 三个层次 我国现阶段 市场疲软
下载PDF
市场非均衡向均衡转变过程中乡镇企业价格行为的作用
13
作者 李炳炎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市场非均衡 价格刚性 乡镇企业 价格行为
原文传递
金融市场的新范式——反射性理论及其对危机的解读
14
作者 王艳洁 《市场周刊》 2011年第10期66-67,共2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索罗斯的反射性理论及他利用反射性理论对危机的解读,主要的脉络和思路如下,索罗斯从对一般均衡论的批判中提出了金融市场非均衡的观点。他认为传统理论无法解释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大量非均衡现象,为此索罗斯提出了自己独... 本文主要论述了索罗斯的反射性理论及他利用反射性理论对危机的解读,主要的脉络和思路如下,索罗斯从对一般均衡论的批判中提出了金融市场非均衡的观点。他认为传统理论无法解释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大量非均衡现象,为此索罗斯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反射性理论并将之运用于金融市场实以检验其正确性。索罗斯出色的投资业绩及超前的危机洞察能力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反射性理论确有可取之处。他所构建的解读危机的暴涨暴跌模型和超级泡沫模型对于我们监管当局认识金融市场及调控经济危机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非均衡 反射性 暴涨暴跌 超级泡沫
下载PDF
外汇市场压力、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货币市场均衡——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驰云 刘林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0-142,共13页
本文首先建立外汇市场压力、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货币市场均衡状况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理论关系。进而通过LS、ECM、Johansen协整和State-Space等方法估算出1996年1月至2009年9月的外汇市场压力、国内货币市场均衡状况和国际资... 本文首先建立外汇市场压力、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货币市场均衡状况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理论关系。进而通过LS、ECM、Johansen协整和State-Space等方法估算出1996年1月至2009年9月的外汇市场压力、国内货币市场均衡状况和国际资本净流动,然后采用VAR模型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如下:国际资本净流入时,我国外汇市场压力为正(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我国货币市场会出现短暂的超额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国际资本流动 货币市场非均衡 VAR模型
原文传递
非均衡多市场的数量-价格调节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戚桂杰 李学禄 王乃静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32,共4页
本文在讨论溢出效应与多市场非均衡模型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多市场的数量一价格调节问题,证实了对供需波动控制的可行性。
关键词 市场非均衡模型 溢出效应 价格调节 数量 微观分析 供需波动 可行性
原文传递
有效供求理论与多市场非均衡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子玲 张世英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1999年第2期7-10,70+2,共6页
本文讨论非均衡市场建模的理论基础。针对多市场非均衡模型的代表伊藤模型的基础——伊藤有效供求定义的缺陷作了修正,并提出新的有效供求定义。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 有效供求 溢出效应 市场非均衡模型
下载PDF
中国宏观经济学对西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革命——谈“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激励相容”理论与“公共产品市场非均衡”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连奎 《商展经济》 2023年第1期72-74,共3页
长期以来,主流宏观经济模型缺乏金融模块一直是一大缺憾,对此社科院张晓晶认为“如何把金融找回来”“构筑宏观经济学的金融支柱”是宏观分析新范式的使命。本文利用“新财税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激励相容”理论对这一问题... 长期以来,主流宏观经济模型缺乏金融模块一直是一大缺憾,对此社科院张晓晶认为“如何把金融找回来”“构筑宏观经济学的金融支柱”是宏观分析新范式的使命。本文利用“新财税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激励相容”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新财税经济学构建了货币市场的“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实体经济”三元结构模型,纠正了传统货币理论默认的“中央银行-实体经济”二元结构模型的缺陷,新财税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市场非均衡”理论可以直接指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弊端,这两个理论可以形成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革命,形成了一种中国宏观经济学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财税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 金融机构激励相容 宏观经济学范式创新 公共产品市场非均衡 三元结构模型
下载PDF
信贷市场非均衡对需求者与供给者的影响
19
作者 易秋霖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5-88,共4页
信贷市场非均衡将改变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行为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增加企业与银行的经营成本。“超贷”与“惜贷”都是信贷市场非均衡现象 ,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是导致“超贷”、“惜贷”现象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信贷市场非均衡 利润最大化 超贷 惜贷
下载PDF
论我国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的策略
20
作者 曾庆均 秦泰松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4-97,共4页
我国城乡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与不协调,这是不争的事实.正视城乡市场的非均衡性并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将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应对WTO .要缩小城乡市场的差距,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两者不可偏废,但目前之... 我国城乡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与不协调,这是不争的事实.正视城乡市场的非均衡性并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将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应对WTO .要缩小城乡市场的差距,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两者不可偏废,但目前之重点策略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积极开拓发展农村市场,二是寻找城乡市场协调发辰新的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 农村市场 协调发展 城乡市场非均衡 专业化协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