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狂欢理论的微弹幕教学能效与风险管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晶 王丛佼 +2 位作者 耿鹤军 黄晔 金永兴 《航海教育研究》 2017年第2期93-98,共6页
针对微弹幕这一全新的课堂互动方式所存在的教学风险,采用巴赫金狂欢理论,论述了微弹幕课堂互动方式的主要特点,对其进行了定性能效与风险分析,并从尺度掌控和定焦掌控两方面提出初步风险管理方案。
关键词 巴赫金狂欢理论 微弹幕教学 风险管理 亚语境传播
下载PDF
基于巴克金狂欢理论的纯网综节目植入广告创新策略研究——以《吐槽大会》第一、二季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阳霞 高兰英 《西部广播电视》 2019年第8期110-111,共2页
纯网综节目中植入式广告的发展未来是依托互联网相关性思维,把广告信息融合到具有高度关联性的节目内容中,能够打破界限,运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广告主体、广告主以及广告载体之间深度融合的传播方式;拓展广告中人的感官功能,提升... 纯网综节目中植入式广告的发展未来是依托互联网相关性思维,把广告信息融合到具有高度关联性的节目内容中,能够打破界限,运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广告主体、广告主以及广告载体之间深度融合的传播方式;拓展广告中人的感官功能,提升与受众的互动程度;增强用户体验感,多维度感知广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狂欢理论 网综节目 植入广告创新
下载PDF
“2008奥运”中国人的狂欢节——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雯 《新闻世界》 2008年第11期17-18,共2页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届奥运会,不仅因为是在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举办,也因为这次是参加国家最多的一届。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的骄傲,不论是媒体还是大众都给我们展现了一场视觉盛宴,众人狂欢的景象在中国上演...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届奥运会,不仅因为是在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举办,也因为这次是参加国家最多的一届。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的骄傲,不论是媒体还是大众都给我们展现了一场视觉盛宴,众人狂欢的景象在中国上演,笔者主要通过巴赫金狂欢理论来解析2008奥运会的人文现象,展现了中国一个新的精神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狂欢理论 奥运会 狂欢
下载PDF
狂放不羁的精神宣泄——安德森《虔诚》的狂欢化解读
4
作者 任亚丽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183-184,共2页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从狂欢节"疯子"形象变体以及狂欢节上小丑的加冕——脱冕的角度阐释了舍伍德·安德森小说集《小城畸人》中《虔诚》的狂欢特点,折射出"狂欢化"小人物背后所隐含地对主流意识形态主导...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从狂欢节"疯子"形象变体以及狂欢节上小丑的加冕——脱冕的角度阐释了舍伍德·安德森小说集《小城畸人》中《虔诚》的狂欢特点,折射出"狂欢化"小人物背后所隐含地对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价值观的反叛和颠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狂欢理论 狂欢节式“疯子” 加冕---脱冕
下载PDF
于狂欢中解放天性——评电影《羞羞的铁拳》
5
作者 黄露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2期105-105,133,共2页
作为21世纪中国喜剧类型片本土创作,《羞羞的铁拳》创造了票房奇迹,深度模式削平,距离感消失,密集笑点和恰当娱乐性使它俘获了众多观众。本文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理论基础试析电影在情节模式、独特的笑文化、全民娱乐性三方面体现。
关键词 巴赫金狂欢理论 情节模式 表演 全民性 中国喜剧
下载PDF
微信表情包狂欢现象探析
6
作者 方玥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1期68-71,共4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微信表情包将信息以可视化的手段呈现,出现了激增式的发展和病毒式的传播,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碎片化的视觉语言。微信表情包作为网络时代流行于民间的大众文化,与“狂欢节”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它建立了一个平...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微信表情包将信息以可视化的手段呈现,出现了激增式的发展和病毒式的传播,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碎片化的视觉语言。微信表情包作为网络时代流行于民间的大众文化,与“狂欢节”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它建立了一个平等自由的狂欢广场,让公众拥有了属于自身的话语权,改变着网络社交的表达方式和交往秩序。但是,在制作和传播微信表情包的过程中,出现了过度戏谑和消解主流文化的现象,导致了社会理性的缺失。面对微信表情包狂欢现象,要客观分析微信表情包的合理性,引导其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表情包 网络语言 巴赫金狂欢理论
下载PDF
《一步之遥》影像“狂欢”与老上海摩登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2,共3页
电影《一步之遥》中充满着影像的"狂欢"场面,姜文试图采用这种方式表现老上海洋场的浮华景象与当时民众的心态。本文结合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从叙事结构、"摩登"主题及创作手法等方面分析姜文的主观性创... 电影《一步之遥》中充满着影像的"狂欢"场面,姜文试图采用这种方式表现老上海洋场的浮华景象与当时民众的心态。本文结合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从叙事结构、"摩登"主题及创作手法等方面分析姜文的主观性创作风格与他利用各种商业片组织形式向各位影业大师们作"狂欢式"的致敬方式。将影片中老上海各种摩登视觉元素的真实存在性与主观设置性,与当时的时代特征与故事原型相结合进行比较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之遥》 姜文 巴赫金狂欢理论 老上海摩登
下载PDF
修复的力量:企业集体活动的“狂欢化”问题
8
作者 张小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7-33,共7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在文学研究界影响深远,其思想中所蕴含的“狂欢精神”及其对人的思考,对于企业管理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从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企业集体活动中所蕴含的管理意义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合理性,并以当前的企...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在文学研究界影响深远,其思想中所蕴含的“狂欢精神”及其对人的思考,对于企业管理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从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企业集体活动中所蕴含的管理意义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合理性,并以当前的企业集体“狂欢”现象为参照,以期对企业的现代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狂欢理论 企业管理 集体活动
下载PDF
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和“死亡”艺术观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振宏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07-111,共5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脱迹于古希腊的酒神祭活动及由此形成的西方民间的笑文化传统。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有四个特点:全民性、乌托邦理想与现实的暂时相融性、是笑文化的节日、是对"死亡"获得深切感受的节日。相应地,...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脱迹于古希腊的酒神祭活动及由此形成的西方民间的笑文化传统。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有四个特点:全民性、乌托邦理想与现实的暂时相融性、是笑文化的节日、是对"死亡"获得深切感受的节日。相应地,他的"狂欢化"理论也具有这些特点。他的"死亡"艺术观分析了文学作品中英雄(神)之死、平凡的悲剧性人物之死和怪诞人物之死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死亡”艺术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