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美戏剧中的诡谲与狂欢 观《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有感
1
作者 吕亮 《上海戏剧》 2023年第6期27-29,共3页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的特邀剧目之一《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以下简称《布拉斯》)来自巴西仓库剧团,该剧改编自巴西文学之父马查多·德·阿西斯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被巴西人民誉为心中的“圣经”。仓库剧团成立于1987年...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的特邀剧目之一《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以下简称《布拉斯》)来自巴西仓库剧团,该剧改编自巴西文学之父马查多·德·阿西斯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被巴西人民誉为心中的“圣经”。仓库剧团成立于1987年,为庆祝剧团成立35周年,导演保罗·马瑞尔斯在今年8月排演了这部作品。仓库剧团不远万里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来到乌镇的日月广场,热情开朗的南美民族在古镇的露天剧场遇见了清夜时分的江南水乡,明月高照,凉风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文学 布拉斯 露天剧场 同名小说 江南水乡 马查多
下载PDF
还有一个故事——巴西文学中的种族关系与思维定势
2
作者 保罗·V·巴普蒂丝塔·达席尔瓦 贺慧玲 《第欧根尼》 2015年第1期141-161,共21页
本文主要讨论巴西的种族关系,分析巴西的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是如何维持和更新"普洛斯佩罗情结"的。本文的论述基于一个假设,即主要的挑战在于对文学、儿童图书和课本中超越了单一故事同质性的叙事进行定位,单一故事的基础是:... 本文主要讨论巴西的种族关系,分析巴西的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是如何维持和更新"普洛斯佩罗情结"的。本文的论述基于一个假设,即主要的挑战在于对文学、儿童图书和课本中超越了单一故事同质性的叙事进行定位,单一故事的基础是:白人成为人类的"天然"代表,将"他者"视为"离经叛道者"。最终的挑战在于使白人等级霸权让位于多元话语。巴西文学中的种族等级根深蒂固,传播广泛。关于"作为文学对象的黑人"的研究指出,黑人人物寥寥无几,微不足道,往往被表现为低人一等的下里巴人。"黑人文学"具有丰富性,充满力量,但同时也是"边缘的"。在儿童文学中,情况也类似,白人占优势而黑人占劣势的等级形式仍然存在。作者还将探讨教学、文学生产及其他新的文学话语面临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文学 种族关系 成人文学 文学话语 黑人文学 儿童图书 文学生产 元话语 巴西 斯佩
原文传递
浅析巴西与欧洲的巴洛克文学异同 被引量:1
3
作者 谭然 胡治华 《今古文创》 2022年第10期31-33,共3页
巴洛克文学诞生于欧洲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中,通过繁复绮丽的文字反映多重思想的对立与冲突。17世纪,葡萄牙通过殖民统治将巴洛克带入巴西,社会环境差异性使巴西在继承欧洲巴洛克特点之余,对其进行了拓展与重塑,形成了与众不同... 巴洛克文学诞生于欧洲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中,通过繁复绮丽的文字反映多重思想的对立与冲突。17世纪,葡萄牙通过殖民统治将巴洛克带入巴西,社会环境差异性使巴西在继承欧洲巴洛克特点之余,对其进行了拓展与重塑,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巴西巴洛克。本文通过对以葡萄牙为代表的欧洲巴洛克文学及巴西巴洛克文学进行对比,尝试浅析两者之间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洛克文学 文化融合 巴西文学
下载PDF
“命运彼此交融”——论莱维《华景亭》中的“非特异性”
4
作者 樊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28-37,共10页
“非特异性”是近年来西葡语美洲文学及文化研究中的新兴概念,在巴西作家塔蒂亚娜·萨莱姆·莱维202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华景亭》中有着鲜明的体现。通过融合好友的真实经历、国外的艺术展览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莱维实现了不同... “非特异性”是近年来西葡语美洲文学及文化研究中的新兴概念,在巴西作家塔蒂亚娜·萨莱姆·莱维202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华景亭》中有着鲜明的体现。通过融合好友的真实经历、国外的艺术展览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莱维实现了不同身份立场的叠加,并借助书信体叙事与碎片插入、拼贴等手段,进一步打破真实与虚构、公共与私人、他者与自我之间的界限。在《华景亭》中,主人公的遭遇不止关乎个人或是单一身份群体,而是所有人需共担的命运。这种对集体性的强调正是“非特异性”的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蒂亚娜·萨莱姆·莱维 《华景亭》 “非特异性” 巴西文学
原文传递
被低估的文学遗产——“十七年”时期巴西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5
作者 樊星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63,共14页
在讨论"十七年"外国文学译介时,学界一贯强调"政治"对于"文学"的削弱与遮蔽,但这一观点不适用于拉丁美洲尤其是巴西的译介研究。本文通过回溯1949—66年巴西文学的译介与阐释情况,结合这些译作的政治立... 在讨论"十七年"外国文学译介时,学界一贯强调"政治"对于"文学"的削弱与遮蔽,但这一观点不适用于拉丁美洲尤其是巴西的译介研究。本文通过回溯1949—66年巴西文学的译介与阐释情况,结合这些译作的政治立场、文学地位与学术评价,论证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并未受制于意识形态立场,而是从建国初期文化建设的需求出发,力图引进各时期最具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的作家作品。无论从作品本身还是译介过程来看,"十七年"巴西文学汉译都并不缺少文学性,但在以"纯文学"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中,其文学价值长期受到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译介 “十七年”时期 巴西文学 文学与政治
原文传递
巴西左翼文学
6
作者 樊星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0年第1期74-84,共11页
巴西左翼文学的兴盛与其国家建设中的重重困境密不可分,与全球局势和国际思潮亦有所关联。从19世纪末奴隶制废除与帝国覆灭,到20世纪30与60年代建立独裁政权,在每个危机时代,巴西左翼文学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抨击社会弊端的同时,也通过... 巴西左翼文学的兴盛与其国家建设中的重重困境密不可分,与全球局势和国际思潮亦有所关联。从19世纪末奴隶制废除与帝国覆灭,到20世纪30与60年代建立独裁政权,在每个危机时代,巴西左翼文学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抨击社会弊端的同时,也通过借鉴不同的语言、思想、艺术形式,为巴西现当代文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以说,在巴西,左翼文学构成一种文学传统,不仅代表了立场与道德,也革新了形式与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文学 左翼文学 文学传统
原文传递
起源时期的巴西文学与葡萄牙文学
7
作者 杜明业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8,共4页
巴西曾经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因此起源时期的巴西文学深受宗主国葡萄牙文学的影响,几乎是葡萄牙文学在巴西的翻版。本文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视角,结合丰富的文学史料和作品分析了16~18世纪之间巴西文学和葡萄牙文学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 巴西文学 葡萄牙文学 影响研究
下载PDF
构建女性解放之路——论拉盖尔·德·盖洛斯的文学世界
8
作者 马琳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73-78,共6页
巴西女作家拉盖尔·德·盖洛斯是一位改变了巴西文学图景的传奇作家,国内对她的介绍研究却几近于无。本文从她的生平、创作与接受三个方面入手展开对盖洛斯文学世界的考察,并侧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相关主题的分析,评述她对于... 巴西女作家拉盖尔·德·盖洛斯是一位改变了巴西文学图景的传奇作家,国内对她的介绍研究却几近于无。本文从她的生平、创作与接受三个方面入手展开对盖洛斯文学世界的考察,并侧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相关主题的分析,评述她对于巴西文学尤其是巴西女性文学的开拓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盖尔·德·盖洛斯 巴西文学 女性主义 政治文学
原文传递
“再民主化”与“后现代性”:1979年之后的巴西文学
9
作者 樊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52-59,共8页
1979年之后,巴西文学展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与巴西最近三十多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同整个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大众文化的崛起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息息相关。在这种视角下,尽管近四十年... 1979年之后,巴西文学展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与巴西最近三十多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同整个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大众文化的崛起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息息相关。在这种视角下,尽管近四十年来的巴西文学丰富多元,每个作家也都有其独具特色的一面,但依然能够梳理出一些大致的特点与倾向。本文旨在以历史脉络与重要作家的典型作品为主线,对1979年以来的巴西文学进行系统性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文学 去政治化 民族身份 后现代性
原文传递
在叙述中发现 在写作中成长——评巴西小说《永远的菲利普》
10
作者 赵海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57,共6页
小说《永远的菲利普》(O Filho Eterno)的作者克里斯托旺·泰扎(Cristovao Tezza)是当代巴西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作者在这部半自传体作品中,通过复现自己的多重社会角色的塑造过程,探索了文学的意义、写作的价值等一系列人类社会重... 小说《永远的菲利普》(O Filho Eterno)的作者克里斯托旺·泰扎(Cristovao Tezza)是当代巴西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作者在这部半自传体作品中,通过复现自己的多重社会角色的塑造过程,探索了文学的意义、写作的价值等一系列人类社会重大命题。此外,作者大量运用内视角和外视角相结合的复合叙事方式,使小说的叙事获取了相当大的时空开合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远的菲利普》 巴西文学 叙事视角
下载PDF
巴西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改编
11
作者 玛丽亚-克拉拉·加勒里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2022年第1期43-48,共6页
本文讨论魁北克作家Michel Garneau创造的术语Tradapatation是否可以用于分析20世纪90年代在巴西上演的两部《罗密欧与朱丽叶》。加诺用这个新名词,专门用来指代他对《暴风雨》《麦克白》和《科利奥兰纳斯》的翻译,译作完成于20世纪后... 本文讨论魁北克作家Michel Garneau创造的术语Tradapatation是否可以用于分析20世纪90年代在巴西上演的两部《罗密欧与朱丽叶》。加诺用这个新名词,专门用来指代他对《暴风雨》《麦克白》和《科利奥兰纳斯》的翻译,译作完成于20世纪后半叶。这些莎士比亚的魁北克版翻译反映了一种后殖民主义的背景,在这种背景下,翻译过程中,会选择将魁北克的法语和其他本土文化参照物放在首位,突出了法国文化主导地位的自主性,并对英属加拿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进行了反抗。继而,Tradapatations就被用于其他背景下的翻译策略中,特别是那些应用于跨文化交锋的策略,在这种交锋中,他异性的痕迹为了满足呈现本土标记的需求而删除被抹去。笔者在这里打算讨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两个巴西版本就是如此:作为混合创作,它们使不同的文化记忆领域,流行的也好,典型的也好,开始融合并开始相互接触。加尔博(GrupoGalpao)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于1992年首次上演,提供了一个有关于莎士比亚的跨文化视角,完全沉浸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民间传说中。它使用了传统歌曲,并融入了一部巴西最重要的原创小说的语言。另一部要研究的作品是苏阿苏纳(Ariano Suassuna)1996年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史》。这部作品的根基是巴西民间文学传统,即在巴西干旱的东北部产生的民谣。在那里,苏阿苏纳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剧作家以及文化指称。cordel(细绳或绳子)这个名字来自伊比利亚半岛,指的是将小册子挂在绳子上以便在露天集市上展示的做法。在本文中,笔者打算探讨一下在多大程度上,这些戏剧是能够与Tradapatations有关联,同时也会考虑到外来欧洲文化的自觉意识是拉丁美洲批评反思的一个基本因素。Tradapatations作为一个概念,为少数群体文化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并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巴西本土化改编 莎士比亚 巴西文学传统
下载PDF
浅析巴西文学的开端——《佩罗·瓦兹·德·卡米尼亚奏折》
12
作者 萧丽欣 《科技信息》 2012年第22期182-183,共2页
本文从内容、主题和文笔分析关于巴西的第一份历史纪录《佩罗.瓦兹.德.卡米尼亚奏折》,展现1500年葡萄牙人到达巴西,第一次看到的巴西自然风貌及其土著居民的特点。从历史角度和文学角度探讨此作品对巴西的影响,发现此作品促进了葡萄牙... 本文从内容、主题和文笔分析关于巴西的第一份历史纪录《佩罗.瓦兹.德.卡米尼亚奏折》,展现1500年葡萄牙人到达巴西,第一次看到的巴西自然风貌及其土著居民的特点。从历史角度和文学角度探讨此作品对巴西的影响,发现此作品促进了葡萄牙人在巴西传教的进程。但另一方面,此作品提到的巴西缺乏金银矿的内容,也让葡萄牙王室在长时间里没能给巴西应有的重视。另外,作为巴西文学的开端,此作品深深影响了后来巴西文学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事文学 巴西土著人 葡萄牙人 历史文献 巴西文学开端
下载PDF
巴西文学批评及其历史沿革
13
作者 罗伯托·阿吉泽洛·索萨 何塞·路易斯·若宾 易佳(译)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0年第1期35-42,共8页
巴西文学研究在殖民时期数量寥寥,仅以18世纪建立起来的一些文学研究院的学术活动为代表。到19世纪,在国家文学作品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的背景中,巴西文学研究开始迸发活力,创意勃勃,在弘扬民族性的前提下树立起了一整套小说、诗歌和戏... 巴西文学研究在殖民时期数量寥寥,仅以18世纪建立起来的一些文学研究院的学术活动为代表。到19世纪,在国家文学作品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的背景中,巴西文学研究开始迸发活力,创意勃勃,在弘扬民族性的前提下树立起了一整套小说、诗歌和戏剧的评判标准。由此,19世纪20到80年代,巴西文学研究蒸蒸日上,日趋多元。在文学教育方面,19世纪时仅限于高中阶段,而自20世纪30年代起,巴西部分大学才开始开设文学课程。总之,本文追根溯源,简要介绍了巴西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前世今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文学批评 巴西文学
原文传递
海外华文文学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20
14
作者 费勇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7-32,共6页
海外华文文学与文化认同饶子费勇一刘绍铭先生在一篇随笔中感叹法国贵族格雷蒙伯爵可以心无顾忌地归化美国,并且还著书大肆张扬,不以为耻,而美籍华人却无法作到如此,因为有着文化上的“心魔”,害怕数典忘祖。①政治上,可以认同... 海外华文文学与文化认同饶子费勇一刘绍铭先生在一篇随笔中感叹法国贵族格雷蒙伯爵可以心无顾忌地归化美国,并且还著书大肆张扬,不以为耻,而美籍华人却无法作到如此,因为有着文化上的“心魔”,害怕数典忘祖。①政治上,可以认同居住国,可以加入居住国国籍,成为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文化认同 文学与文化 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 东南亚华文文学 巴西华文文学 海外华人 情感认同 泰华文学
原文传递
危机与变革:2018年巴西文学转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65-72,共8页
2018年,巴西国内的危机仍在持续,并从经济、政治领域扩展到出版行业。在这种动荡中,小型书店与出版社异军突起,文学评论界也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趋势。广泛持久的社会困境加上更加灵活的出版评价体系,让巴西文学一改往日以揭露、拷问、讽... 2018年,巴西国内的危机仍在持续,并从经济、政治领域扩展到出版行业。在这种动荡中,小型书店与出版社异军突起,文学评论界也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趋势。广泛持久的社会困境加上更加灵活的出版评价体系,让巴西文学一改往日以揭露、拷问、讽喻为主的创作倾向,转而在直面危机的同时,呈现出不同的态度与声音,以期在对立中寻求和解,在困境中保留希望。这种创作趋势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与讨论,预示着巴西文学新时代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年度文学研究 危机 变革 出版 左翼
原文传递
危机之下,文学何为?——2019年巴西文坛反思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76-81,共6页
2019年,受危机影响,巴西文学仍显示出革新趋势。在文学类型上,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分愈发模糊。许多严肃作家不再追求"曲高和寡"的创作特色,行文更加贴近读者,而一些原本偏重市场的类型文学则开始有意融入社会议题。在创... 2019年,受危机影响,巴西文学仍显示出革新趋势。在文学类型上,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分愈发模糊。许多严肃作家不再追求"曲高和寡"的创作特色,行文更加贴近读者,而一些原本偏重市场的类型文学则开始有意融入社会议题。在创作理念上,巴西文学延续了温和抗争的姿态,在揭露问题的同时,尽量避免极端对立。此外,文学对现实的关照也更加受到重视,非虚构文学的地位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年度文学研究 危机 转型 大众化 非虚构
原文传递
拓展华文文学在巴西的新价值
17
作者 蔡正美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3年第2期51-52,共2页
巴西华文文学展现出可观的发展潜能,但受限于环境,与其它先进地区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拓展巴西华文文学新价值的努力是多方向的。首先要考虑的是写作技巧问题,其次是写作内容方面,还有翻译、培养第二代等。
关键词 巴西华文文学 新价值
下载PDF
从见证者到亲历者——2020年巴西文学叙事转向研究
18
作者 樊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78-86,共9页
2020年,巴西文坛延续了前两年的变革趋势,严肃文学与娱乐文学的壁垒被进一步打破,对现实困境的观照依然是文学创作的核心。由于疫情引起的社交隔离与网络"曝光"运动兴起,巴西社会越来越习惯于从个人视角出发参与公共讨论。因... 2020年,巴西文坛延续了前两年的变革趋势,严肃文学与娱乐文学的壁垒被进一步打破,对现实困境的观照依然是文学创作的核心。由于疫情引起的社交隔离与网络"曝光"运动兴起,巴西社会越来越习惯于从个人视角出发参与公共讨论。因此,本年度的巴西文学在探讨社会议题的同时,叙事视角也变得更为主观与内倾,以第一或第二人称叙事的作品明显增多。作家或者站在受害者立场,以独白或追问引发读者共情;或者同时展现多种视角,全面反映巴西当前的对立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年度文学研究 叙事视角 主观化 社会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