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唯德可以服人”
1
作者 赵化南 《人事与人才》 1997年第3期15-15,共2页
历史上有些人,不乏聪明与才智,干起事业来也很有一套,颇得领导的赏识和器重。但是,他们品行不正,或自恃有功,为所欲为,或贪污受贿、生活奢糜,最终受到严惩,成为历史的笑柄。
关键词 张居正 贪污受贿 品德修养 “一条鞭法” 世界观改造 倡导廉政 巴结讨好 行政管理 改革措施 赋税制度
全文增补中
官虎吏狼──腐败官场的生动写照──析蒲松龄短篇小说《梦狼》
2
作者 余方丁 《兵团党校学报》 1999年第2期63-31,共2页
关键词 蒲松龄 短篇小说 《梦狼》 《聊斋志异》 写照 官场 大吃大嚼 思想价值 巴结讨好 好官
下载PDF
读史扎记(四则)
3
作者 向邦文 《文史天地》 1996年第4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羊舌 政治活动 子产 建功立业 晋侯 国家利益 选拔原则 巴结讨好 《诗经》 外交辞令
原文传递
庄有恭机智对对
4
作者 李小勇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2年第1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卜居》 对对子 屈原 尺短寸长 放风筝 巴结讨好 将军 战国末期 乾隆年间 说真话
下载PDF
葫芦坎
5
作者 刘夏艳 《乡镇论坛》 1999年第1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葫芦 兵部尚书 东荆河 巴结讨好 反抗精神 惨遭杀害 嘉靖年间 求婚者 冲上前 洪湖市
原文传递
“借花献佛”典出何处
6
《中国工会财会》 1994年第5期43-43,共1页
“借花献佛”典出何处成语“借花献佛”,现在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而它的本意却是假献殷勤,巴结讨好别人而又看错了对象,还可以用为不怀好意的试探。典出苏东坡和佛印交往的故事。苏东坡的好友佛印,饱读佛经,超凡脱俗;六根清... “借花献佛”典出何处成语“借花献佛”,现在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而它的本意却是假献殷勤,巴结讨好别人而又看错了对象,还可以用为不怀好意的试探。典出苏东坡和佛印交往的故事。苏东坡的好友佛印,饱读佛经,超凡脱俗;六根清净,七情禁绝。东坡却疑之。一日,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 巴结讨好 成语 佛经 笔墨 心耳 比喻 黄州 苏学 力劝
原文传递
“皮厚生财”
7
作者 忠良 《上海财税》 1999年第10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和气生财 预制板 税务稽查人员 修造厂 工程承包 巴结讨好 虚开发票 税罚款 心窝子 贪财者
下载PDF
奖励学生要公平
8
作者 邝光宏 《江西教育(管理版)(A)》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9,共1页
奖励学生要公平邝光宏奖励的公平性历来是最普遍、最富有刺激性的问题。对于学生,奖励不仅是学校、教师对其具体行为正确与否的评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被学生视为其行为,其自身是否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的一个标志。因此,奖励的不公平... 奖励学生要公平邝光宏奖励的公平性历来是最普遍、最富有刺激性的问题。对于学生,奖励不仅是学校、教师对其具体行为正确与否的评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被学生视为其行为,其自身是否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的一个标志。因此,奖励的不公平往往对其心灵造成极大伤害,甚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励学 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抵抗 消极心理 世界观形成 巴结讨好 心理危害 不公平现象 身心发育 形成和发展
原文传递
也谈“以德治国”
9
作者 张宛玉 《文明与宣传》 2001年第8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以德治国 “以法治国” 《水浒传》 人的本质 社会信用 领导干部 河南省内乡县 战略意义 巴结讨好 明智之士
原文传递
“借花献佛”典出何处
10
《广西物价》 1998年第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东坡 巴结讨好 成语 佛经 笔墨 心耳 比喻 苏学 上命 力劝
原文传递
走进禹锡先生的精神家园
11
作者 周远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1-41,共1页
教读《陋室铭》时,我改变以往从头至尾按顺序讲解的办法,而直接引导学生品味有关“陋室”的描写,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情趣。一阵阅读议论后,一女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示意她站起来说话。“老师,我认为说作者清高、孤傲还可以理解,... 教读《陋室铭》时,我改变以往从头至尾按顺序讲解的办法,而直接引导学生品味有关“陋室”的描写,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情趣。一阵阅读议论后,一女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示意她站起来说话。“老师,我认为说作者清高、孤傲还可以理解,但他高傲得连一般人都瞧不起,这样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陶渊明 精神家园 遁入空门 消极避世 湖北省宜都市 学而优则仕 《陋室铭》 女生 巴结讨好
下载PDF
沉重的批语
12
作者 刘成 《宁夏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22-22,共1页
沉重的批语刘成夏老师有病到外地去治疗,初一(2)班的语文深皙时由我来代.第一堂课,我就发现了一棵好苗子.这是一个很机灵的小男孩,头发浓密黑亮,自然蜷曲,尤其眼睛.水灵灵的像两颗黑珍珠.这孩子发言最积极.有时还有独到见... 沉重的批语刘成夏老师有病到外地去治疗,初一(2)班的语文深皙时由我来代.第一堂课,我就发现了一棵好苗子.这是一个很机灵的小男孩,头发浓密黑亮,自然蜷曲,尤其眼睛.水灵灵的像两颗黑珍珠.这孩子发言最积极.有时还有独到见解.在他的带动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独到见解 《核舟记》 健美运动 巴结讨好 第二堂课 动作神态 教学民主 古代作品 第一堂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