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权外交”与美国第三世界政策 |
龚泽宣
|
《东南亚研究》
|
1999 |
4
|
|
2
|
百年沧桑话巴拿马运河 |
唐晓芹
|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3
|
巴拿马运河委员会主席Alberto Aleman Z.先生谈主权交接前后的巴拿马运河 |
西康武
|
《中国远洋航务》
|
1999 |
0 |
|
4
|
“世界水桥”话沧桑 |
彭觉行
|
《知识就是力量》
|
1999 |
0 |
|
5
|
邮票、国旗事件与巴拿马运河 |
孙亦文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6
|
美国撤出巴拿马 |
吴德明
|
《瞭望》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7
|
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再评估 |
法恩瑞
赵明昊
|
《冷战国际史研究》
|
2010 |
1
|
|
8
|
美驻苏新大使——罗伯特·斯特劳斯 |
申晨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9
|
美军入侵巴拿马的背景 |
吴为民
|
《国际研究参考》
|
1990 |
0 |
|
10
|
巴拿马运河世界大会 |
曹珺
|
《国际研究参考》
|
1997 |
0 |
|
11
|
总统们的下岗生活 |
马健
|
《华人时刊》
|
2001 |
0 |
|
12
|
美国的院外活动 |
柯友申
|
《国际展望》
|
1981 |
0 |
|
13
|
美国保守主义中的“新右派” |
章嘉琳
|
《国际展望》
|
1981 |
0 |
|
14
|
国际知识测验100题(下) |
|
《国际展望》
|
1985 |
0 |
|
15
|
改进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教学刍议 |
朱琳
路寻
|
《研究生教育研究》
|
1990 |
0 |
|
16
|
卡特政府发展美中关系的前前后后(上)——《布热津斯基回忆录》摘介 |
柯友申
|
《国际展望》
|
1984 |
0 |
|
17
|
隐形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从1977年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看卡特时期的人权外交政策 |
刘丹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8
|
卡特政府在《巴拿马运河新条约》上的双重政治博弈(1977—1979) |
杨建国
|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9
|
世界三大国际通航运河 |
冬青
|
《交通世界》
|
1995 |
0 |
|
20
|
大事记 |
|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