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未成年人犯罪之网络诱因——以文化冲突为视角 |
单勇
张旭
|
《青少年犯罪问题》
CSSCI
|
2009 |
2
|
|
2
|
青少年涉黑犯罪成因缕析与预防路径——以87份判决书为考察样本 |
赵炜佳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3
|
|
3
|
网络诈骗犯罪的预防 |
刘巧云
|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8 |
1
|
|
4
|
我国中西部城中村原住居民犯罪形成机制——以重庆为样本的实证分析 |
徐启明
|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
2014 |
1
|
|
5
|
重庆城中村原住居民犯罪形成机制探究 |
赵熙竹
|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
2014 |
1
|
|
6
|
“犯罪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防范 |
单勇
吕鑫
|
《现代营销(下)》
|
2012 |
0 |
|
7
|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失范行为的影响机制探究——基于Y县看守所的质性研究 |
裴婷昊
|
《青少年学刊》
|
2019 |
2
|
|
8
|
从性别差异——看香港青少年的偏差行为 |
丘海雄
|
《青年探索》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9
|
社区因素与闲散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 |
康宇
|
《法制与经济》
|
2010 |
0 |
|
10
|
“民转刑”案件成因及防范机制研究——基于L市D区137起案件的实证分析 |
沈智婉
|
《丽水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1
|
城中村犯罪的形成机制——以深圳T村为例 |
刘战国
|
《犯罪研究》
|
2010 |
6
|
|
12
|
“差异性交往”理论视域中的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 |
李平
胡剑
张妍
|
《科技信息》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