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巫傩面具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7
1
作者 符均 《文史杂志》 2002年第6期51-53,共3页
傩文化是一种来自远古的巫文化.傩祭和傩舞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傩戏是其载体.其中傩戏是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戏曲艺术.傩戏表演中最典型的特点是必须有面具.
关键词 傩戏 傩面具 傩舞 戏曲艺术 表演 艺术特色 相结合 典型 文化 文化
下载PDF
梅山神张五郎探略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怀荪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0-54,共5页
在湘、黔、桂、渝、鄂五省(区)的广大地域,流传着一种猎人信奉的民间原始宗教——梅山教。梅山教统称为“三洞梅山”,依据其不同的狩猎方式,分为“上洞梅山”,为弓弩射猎者所信奉;“中洞梅山”,为赶山打猎所者信奉;“下洞梅山”,为装山... 在湘、黔、桂、渝、鄂五省(区)的广大地域,流传着一种猎人信奉的民间原始宗教——梅山教。梅山教统称为“三洞梅山”,依据其不同的狩猎方式,分为“上洞梅山”,为弓弩射猎者所信奉;“中洞梅山”,为赶山打猎所者信奉;“下洞梅山”,为装山套猎者所信奉。“三洞梅山”的信奉者们都对一位名叫张五郎的神顶礼膜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南 梅山教 梅山神 赵二郎 梅山文化 闾山教 信奉者 龙虎山 文化 文化交融
下载PDF
土家族梯玛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伟权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73,共4页
梯玛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属于巫文化的范畴。文章叙述了梯玛的流派和道具及梯玛的主要法事活动。指出梯玛在土家族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它在特定的时空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社会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变革,梯玛文化正遭遇消亡... 梯玛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属于巫文化的范畴。文章叙述了梯玛的流派和道具及梯玛的主要法事活动。指出梯玛在土家族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它在特定的时空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社会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变革,梯玛文化正遭遇消亡的窘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玛 文化 功能 地位
下载PDF
先秦社会的巫、巫术与祭祀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兆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9,共5页
本文分析了先秦时期巫的本质特征及巫术与祭祀的关系,基本论点如下:(一)先秦社会的巫,其基本功能是降神,与萨满(shaman)相似,而与西方的巫师(witch)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应以巫师文化的种种特征来比拟先秦社会的巫文化。(二)... 本文分析了先秦时期巫的本质特征及巫术与祭祀的关系,基本论点如下:(一)先秦社会的巫,其基本功能是降神,与萨满(shaman)相似,而与西方的巫师(witch)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应以巫师文化的种种特征来比拟先秦社会的巫文化。(二)先秦社会的巫术已溶入祭祀之中,因此,不应把先秦时期的巫术文化与祭祀文化看成可以截然划分的两个文化发展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社会 先秦时期 术行为 《周礼 行为方式 本质特征 宗教形态 文化 左传 献祭
下载PDF
史官文化与巫官文化及宗教神话之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77-81,87,共6页
最初的史官是巫祝的一部分,属神职人员。交官从巫祝分离是在春秋战国开始到汉代完成,史官文化延生于王官文化的母体之中。史官文化表现出与巫祝文化不同的追求,由于时代的限制,交官文化追求的是对人事的重视,当然它屯不能摆脱对神... 最初的史官是巫祝的一部分,属神职人员。交官从巫祝分离是在春秋战国开始到汉代完成,史官文化延生于王官文化的母体之中。史官文化表现出与巫祝文化不同的追求,由于时代的限制,交官文化追求的是对人事的重视,当然它屯不能摆脱对神的尊敬态度。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士阶层直接参预史官文化的序列,从而开创了史学文化的新局面,史学从史官的手中解放出未,直接强调文学为现实政治服各,以史为鉴,把历史的研究置于统一的文化氛围之中。以司马迁为代表的新史官文化是在全面检讨先秦旧史官文化,对巫祝文化的扬弃基础上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官文化 文化 司马迁 神话传说 宗教神学 《周易》 宗教神话 《史记》 历史意识 文化
下载PDF
巫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史继忠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4-69,共6页
巫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底层,不但以其原生或次生形态存在于中国少数民族中,而 目以其各种升华、变态形式保留在汉文化中,对中国社会数千年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着广泛的 影响。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待民族文化传统的正确态... 巫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底层,不但以其原生或次生形态存在于中国少数民族中,而 目以其各种升华、变态形式保留在汉文化中,对中国社会数千年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着广泛的 影响。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待民族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中国社会 影响
原文传递
诗性,在生命与文化的碰撞中绽放——叶梅访谈录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俊国 叶梅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40,共5页
民族经验与生命血缘书写李俊国(以下简称李):我读叶梅女士的作品,总体感觉就是她执着于对土家族、巴人后裔的民族生命叙事。从最早的《撒忧的龙船河》《花树花树》《黑蓼竹》到《山中有洞》《最后一个土司》,这几部很有力度的中篇,都集... 民族经验与生命血缘书写李俊国(以下简称李):我读叶梅女士的作品,总体感觉就是她执着于对土家族、巴人后裔的民族生命叙事。从最早的《撒忧的龙船河》《花树花树》《黑蓼竹》到《山中有洞》《最后一个土司》,这几部很有力度的中篇,都集中关注民族生命及其生存状态。这和你的生命体验是否有关?叶梅(以下简称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民族经验 诗性 生存状态 民族生命 碰撞 文化 中篇小说 土司 生命体验
原文传递
苗族多神崇拜初探 被引量:9
8
作者 石宗仁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1-17,共7页
一、苗族多神崇拜的三种祭祀方式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苗族创造了自己的苗巫文化——以信鬼好巫、多神崇拜而著称。在古代,苗族文化相当发达,正如历史学家王桐龄在《中国民族史》一书里说:“当时,苗族文化相当发达,第一发明刑法,第二发... 一、苗族多神崇拜的三种祭祀方式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苗族创造了自己的苗巫文化——以信鬼好巫、多神崇拜而著称。在古代,苗族文化相当发达,正如历史学家王桐龄在《中国民族史》一书里说:“当时,苗族文化相当发达,第一发明刑法,第二发明兵器,第三发明宗教。后为汉族所袭用。”这充分说明苗族宗教的深远影响。楚湘五溪地的湘西自治州境内的苗民、怀化地区的靖县、麻阳和邵阳地区的城步、绥宁等县的苗民,他们之间相隔百里、数百里,但他们在文化上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信鬼好巫,多神崇拜。如《湘西苗民的信仰》(见《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一文中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苗族 多神崇拜 祭祀活动 文化 自然神灵崇拜 苗民 宗教文化 湘西自治州 谷神
下载PDF
苗族巫文化的原型与巫性略论 被引量:9
9
作者 郑英杰 覃元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5,共5页
从原始宗教作为文化原型的角度,考量了苗族巫文化的原型——苗族原始宗教及其核心要素鬼神崇拜,考量了苗族巫文化的巫性特质,并分析其成因,期冀对原始宗教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一鲜活的范例说明。
关键词 苗族 文化 文化原型
下载PDF
试论土家族巫文化对湘西土家族舞蹈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丽香 《凯里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由于土家族地处较为封闭的自然环境,土家族文化中体现了许多巫文化的特征,保留着较多的神话与宗教色彩,凸现出鲜明的原始性特点。土家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着特定的巫文化土壤,而且有着特定的巫文化气候。因此,湘西土家族舞蹈在一... 由于土家族地处较为封闭的自然环境,土家族文化中体现了许多巫文化的特征,保留着较多的神话与宗教色彩,凸现出鲜明的原始性特点。土家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着特定的巫文化土壤,而且有着特定的巫文化气候。因此,湘西土家族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土家族族巫文化的影响,其舞蹈中呈现了模拟巫术、生育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灵物崇拜等巫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土家族 舞蹈
下载PDF
龙舟文化探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琇绿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32-37,共6页
龙舟文化探源杨琇绿龙舟文化应是包涵划龙舟赛、舞龙、玩龙灯和祭祀龙神等民间习俗和文化娱乐活动的一个文化特质丛,我们这里讲座的主要是“龙舟竞赛”这个文化质点。关于我国南方的龙舟竞赛的起源,各地各民族有不同的阐释。根据《荆... 龙舟文化探源杨琇绿龙舟文化应是包涵划龙舟赛、舞龙、玩龙灯和祭祀龙神等民间习俗和文化娱乐活动的一个文化特质丛,我们这里讲座的主要是“龙舟竞赛”这个文化质点。关于我国南方的龙舟竞赛的起源,各地各民族有不同的阐释。根据《荆楚岁时记》、《岁时广记》和《续齐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舟文化 龙舟竞赛 模拟 苗族先民 文化 术活动 因果关系 原生态 生态环境 温暖期
下载PDF
湘西文化源流略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英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81-87,共7页
关键词 文化 湘西文化 文化源流 华夏文化 文化 沈从文 土家族文化 文化 古代巴人 巴蜀文化
下载PDF
三峡巫文化初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管维良 林艳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0-37,共8页
长江三峡为巫文化的起源之地。巫文化的风俗主要表现在巫教、巫术、避邪、崇拜等方面;巫歌、巫舞、巫戏等方面体现了巫文化的艺术特点,另有巫书、巫画、巫医等巫文化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文化 风俗 长江三峡 崇拜 艺术特点 表现 内容
下载PDF
大禹、冉駹与羌族巫文化渊源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学书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8,共6页
岷江上游为古史文献记载的大禹故里、大禹治水肇始地和古蜀人发祥地、冉駹古国核心区及今日羌族聚居区。大禹被道教法师和羌族巫师释比奉为巫师始祖,冉駹的巫师为商王朝重要贞人,古蜀人的巫文化与冉駹属同一巫文化体系并以岷山为天庭圣... 岷江上游为古史文献记载的大禹故里、大禹治水肇始地和古蜀人发祥地、冉駹古国核心区及今日羌族聚居区。大禹被道教法师和羌族巫师释比奉为巫师始祖,冉駹的巫师为商王朝重要贞人,古蜀人的巫文化与冉駹属同一巫文化体系并以岷山为天庭圣山,羌族与冉駹有着重要渊源关系且至今盛行以天神、山神和家神信仰为中心的巫文化。大禹、冉駹与羌族在岷江上游地区在巫文化上呈现的重合现象,反映了三者之间存在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 冉駹 羌族 文化
原文传递
楚纹饰的审美透视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祖龙 《荆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55-59,共5页
本文从美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楚纹饰的表现对象、发生机制、深层内蕴进行了探讨。就表现内容而言 ,楚纹饰有自然形纹样和几何形纹样 ,其中又以龙纹、凤纹、鹿纹、圆涡纹、神灵鬼怪图案最富特色 ;从发生机制上而言 ,它乃是楚... 本文从美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楚纹饰的表现对象、发生机制、深层内蕴进行了探讨。就表现内容而言 ,楚纹饰有自然形纹样和几何形纹样 ,其中又以龙纹、凤纹、鹿纹、圆涡纹、神灵鬼怪图案最富特色 ;从发生机制上而言 ,它乃是楚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积淀的结果 ,与巫官文化有着极大的相关性 ,同时 ,它又是楚人对自身艺术经验的总结 ,对前人艺术经验的继承和创变的结果 ;从深层内蕴而言 ,楚纹饰“艺术———巫术一体化”现象是楚人生命意识的符码化形态 ,它复现了楚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纹饰 审美 表现对象 发生机制 生命意识 自然形纹样 几何形纹样 审美心理 文化
全文增补中
傩文化刍议 被引量:7
16
作者 陶立璠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7-14,共8页
傩和傩祭,是我国极为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傩,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文化学研究中,属于巫文化范畴。巫文化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括一切巫术活动及与之有关的众多文化事象。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考察,傩祭、傩舞、傩戏等,在民... 傩和傩祭,是我国极为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傩,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文化学研究中,属于巫文化范畴。巫文化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括一切巫术活动及与之有关的众多文化事象。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考察,傩祭、傩舞、傩戏等,在民间都是靠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和行为传承的民俗现象。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巫文化曾经是其先导,之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延续至今,从而构成今天我国民俗文化的多彩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发展史 文化 文化事象 傩祭 文化学研究 术活动 萨满文化 中国文化 民俗学研究
下载PDF
《九歌》与沅湘的傩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河 《民族艺术》 1990年第3期28-40,共13页
人之初,戏之始,舞之源。——作者在“贵州傩戏面具展览会”上的题词中国的古代文化,在北方,以中原文化为代表。在南方,以楚文化为代表。根据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的理论:中原文化的特色是“史官文化”,楚文化的特色是巫宫文化。他的概括虽... 人之初,戏之始,舞之源。——作者在“贵州傩戏面具展览会”上的题词中国的古代文化,在北方,以中原文化为代表。在南方,以楚文化为代表。根据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的理论:中原文化的特色是“史官文化”,楚文化的特色是巫宫文化。他的概括虽不一定全面,但基本上符合实际。沅湘的傩文化,是在楚文化系统中发展起来的,而屈原的《九歌》则是典型的“巫官文化”。“巫宫文化”是楚国上层社会的巫文化,沉湘间的傩文化,则是楚地民间文化的遗存,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存在的可比性较强,将二者连在一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文化 中原文化 文化 史官文化 情歌对唱 少数民族 文化 文化
原文传递
道教与彝族“咒鬼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蔡华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6,共5页
本文通过对道教与彝族“咒鬼经”的比较研究,论述了道教“咒鬼经”与彝族“咒鬼经”的渊源与流变;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作为巴蜀主要民族的彝族,其积淀丰富的彝族巫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对早期五斗米道“咒鬼经”形成产生的影响;论证了道... 本文通过对道教与彝族“咒鬼经”的比较研究,论述了道教“咒鬼经”与彝族“咒鬼经”的渊源与流变;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作为巴蜀主要民族的彝族,其积淀丰富的彝族巫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对早期五斗米道“咒鬼经”形成产生的影响;论证了道教“咒鬼经”与彝族“咒鬼经”的内容与形式相互交融、相互发展,以及近代道教“咒鬼经”对彝族“咒鬼经”的影响。笔者认为道教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纽带,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彝族 “咒鬼经” 比较研究 渊源 流变 文化 五斗米道 近代
原文传递
楚人祭祀礼俗简论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玉堂 贾继东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1-91,共11页
信巫重犯是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是迷信和理智的混合物。相对而言,楚国社会包容着更多的原始社会的精神因素,楚人的精神生活也散发出更加浓烈的神秘气息。他们把事鬼敬神作为填补对千姿百态的自然现象的知识空白所... 信巫重犯是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是迷信和理智的混合物。相对而言,楚国社会包容着更多的原始社会的精神因素,楚人的精神生活也散发出更加浓烈的神秘气息。他们把事鬼敬神作为填补对千姿百态的自然现象的知识空白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作为对生安死乐生活企盼和追求的一种寄托。本文将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民俗事象结合起来,对楚人祭扫的对象、祭扫的主持者和礼仪规则、祭犯的情结以及信巫重犯的背景与原因等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作者认为:楚人祭扫的对象包括山川、神灵和祖先三维体系,其中存在着明显的重川轻山倾向;楚巫的地位在并世各族中罕有其匹;楚人祭扫的礼仪规则同中原诸夏和南方巴蜀、吴越也不尽相同;楚人的祭扫清结是既相信鬼神,又不乏自信,与陈、来等国唯鬼神之命是从判然有别;楚人信巫重视的背景与原因主要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等诸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人 祝融 楚国 云中君 湖北省 包山楚简 文化 东皇太一 民族融合 楚墓
原文传递
试论楚式“镇墓兽”与东周时期楚民族的巫文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1-154,共4页
东周时期南方楚地巫风炽盛,巫术的执行者巫觋在楚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运用考古和文献资料,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楚墓出土的漆木器"镇墓兽"为楚国巫觋死后载魂升天法器的新说,并进一步分析认为战国时期楚地不... 东周时期南方楚地巫风炽盛,巫术的执行者巫觋在楚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运用考古和文献资料,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楚墓出土的漆木器"镇墓兽"为楚国巫觋死后载魂升天法器的新说,并进一步分析认为战国时期楚地不仅巫文化分布范围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巫术与政治权力结合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式“镇墓兽” 觋阶层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