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拆巩膜瓣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彭菊林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中采用可拆巩膜瓣调整缝线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在小梁切除术中作巩膜瓣可拆式调整缝线。术后根据眼压、前房和滤过泡情况拆除调整缝线。结果 :术后浅前房发生率 :对照组为 36...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中采用可拆巩膜瓣调整缝线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在小梁切除术中作巩膜瓣可拆式调整缝线。术后根据眼压、前房和滤过泡情况拆除调整缝线。结果 :术后浅前房发生率 :对照组为 36 .36 % (8 2 2 ) ,实验组为 2 0 % (5 2 5 ) ;出院时眼压控制在 1.33~ 2kPa之间的 :对照组为 31.8% (7 2 2 ) ,实验组为 4 0 % (10 2 5 )。结论 :小梁切除术中采用可拆巩膜瓣调整缝线较常规小梁切除术在防止术后浅前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巩膜调整缝线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和5-氟尿嘧啶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乔建华 郭庆国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1期136-137,共2页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症群或眼病,即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视神经所能承受限度将带来组织功能损害。滤过手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对确诊为青光眼且经过药...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症群或眼病,即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视神经所能承受限度将带来组织功能损害。滤过手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对确诊为青光眼且经过药物治疗难以有效控制及维持正常眼压的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或5-氟尿嘧啶(5-Fu),即前房穿刺和巩膜瓣可调整缝线。临床疗效确切,现将这两种药物的研究动态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滤过术 5-氟尿嘧啶 丝裂霉素C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巩膜调整缝线 药物治疗 眼压升高 功能损害
下载PDF
巩膜切除并巩膜瓣可调缝线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辉 李延会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11-712,共2页
目的探讨深层巩膜切除联合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采用巩膜瓣下深层巩膜切除术联合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对98例(10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5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65例(80眼)巩膜瓣下... 目的探讨深层巩膜切除联合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采用巩膜瓣下深层巩膜切除术联合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对98例(10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5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65例(80眼)巩膜瓣下“巩膜小湖”内注透明质酸钠。术后进行了2月~1年的随访。结果术后出院眼压平均11.15mmHg左右。2月复查眼压均在13.43mmHg。6个月至1年眼压均在14~16mmHg。结论深层巩膜切除联合巩膜瓣可调整缝线能有效地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巩膜切除 巩膜调整缝线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调整缝线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4
作者 俞萍萍 朱玉枫 马纲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9期1212-1212,共1页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巩膜调整缝线 丝裂霉素C 治疗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调整缝线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范松涛 张丰菊 孙洪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67-367,共1页
关键词 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 巩膜调整缝线 临床观察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 继发性青光眼 术前视力
下载PDF
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及透明质酸钠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谢祥勇 《医学文选》 2003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巩膜调整缝线 透明质酸钠 小梁切除术 应用 青光眼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中加用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的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李梅 《心理医生(下)》 2011年第5期23-23,共1页
青光眼术后最需密切关注的问题有滤过泡形成及前房形成情况,然而浅前房的形成常常又是青光眼术后经常出现的问题,为了能实现对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有效控制,在小粱切除术中加用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我们对2006... 青光眼术后最需密切关注的问题有滤过泡形成及前房形成情况,然而浅前房的形成常常又是青光眼术后经常出现的问题,为了能实现对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有效控制,在小粱切除术中加用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我们对2006—2009年12月48例原发性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了此项改进手术方法,将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调整缝线 小梁切除术 临床效果 疗效观察 加用 青光眼术后 术后浅前房 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