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江断裂带巧家段巨型古滑坡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被引量:19
1
作者 冯振 吴中海 +3 位作者 曹佳文 胡萌萌 哈广浩 康怀信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9-636,共8页
巧家地处小江断裂带与则木河断裂、五莲峰断裂相交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断裂与地震活动频繁,崩滑流地质灾害极为发育。通过遥感解译与工程地质分析,在小江断裂带巧家段东侧识别出一处巨型古滑坡。巧家古滑坡平面形态为筲箕形,堆积体长5.5... 巧家地处小江断裂带与则木河断裂、五莲峰断裂相交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断裂与地震活动频繁,崩滑流地质灾害极为发育。通过遥感解译与工程地质分析,在小江断裂带巧家段东侧识别出一处巨型古滑坡。巧家古滑坡平面形态为筲箕形,堆积体长5.5km,宽9km,平均厚度约250m,预测体积达到约10亿m^3。古滑坡后缘为典型的圈椅状地貌,两侧边界多沿基岩地层中的次级断层发育,并在地表呈阶梯式的台阶状地形。堆积体的岩性主要由二叠系阳新组灰岩组成,局部存在二叠系峨眉山组玄武岩,多具碎裂-松散结构。整体上看,该滑坡体风化强烈,中前部发育大型纵向冲沟,暗示形成时代较老。综合分析认为,巧家古滑坡成因极可能是由于小江断裂带强烈左旋走滑作用下,导致巧家东侧山地发生持续性的构造抬升,并在巨大地震活动触发下形成。关于小江断裂带巧家段在未来的大地震活动背景下,是否可能导致古巨型滑坡复活,或该区是否还存在发生类似巨型地震滑坡的风险等问题,显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断裂带 金沙江 巨型滑坡 地震地质灾害 工程地质
下载PDF
利用EH4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仪探测巧家巨型古滑坡及其结构面特征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忠 吴中海 +3 位作者 汪金明 张小兵 冯振 胡萌萌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7-325,共9页
运用EH4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并结合钻探资料成果,对巧家巨型古滑坡的空间结构进行探测分析;有效确定了该滑坡的空间电性和结构特征。研究发现该滑坡的主滑动面平均深度250 m;并发现滑坡体及邻侧存在6条活动断裂(F_(1)—F_(6)),其中小... 运用EH4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并结合钻探资料成果,对巧家巨型古滑坡的空间结构进行探测分析;有效确定了该滑坡的空间电性和结构特征。研究发现该滑坡的主滑动面平均深度250 m;并发现滑坡体及邻侧存在6条活动断裂(F_(1)—F_(6)),其中小江断裂带(F_(1))为主要活动断裂。同时,综合分析电磁测深结果与钻探资料推断,在金沙江边台阶从地表的全新统(Qh)到深部依次推断为砂质粘土层—砂砾层—溶蚀(破碎)灰岩层—完整基岩(灰岩)层四层,其中在地表出露为灰岩的地段中,从地表到深部依次推断为溶蚀(破碎)灰岩层和完整灰岩层二层。综合分析认为,目前古滑坡暂时稳定,但是由于小江断裂带北段未来存在较明显的大地震活动背景,该古滑坡是否具有复活可能,区域上是否还会发生类似的巨型古滑坡等关键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EH4音频大地电磁法对巨型古滑坡探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断裂带 巨型滑坡 EH4音频大地电磁法 滑动面 巧家
下载PDF
从路线穿越巨型古滑坡谈山区公路地质选线
3
作者 李耀华 林荣团 +2 位作者 侯鹏飞 黎俊杰 韦芳元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0期68-71,共4页
山区公路中,复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场地环境等极大的影响着公路线位确定。以蒙象路为依托,基于白石巨型古滑坡两阶段勘察成果,以地质选线作为主要手段对项目白石古滑坡路段进行两阶段方案比选,包含线位工程地质条件、路基与桥... 山区公路中,复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场地环境等极大的影响着公路线位确定。以蒙象路为依托,基于白石巨型古滑坡两阶段勘察成果,以地质选线作为主要手段对项目白石古滑坡路段进行两阶段方案比选,包含线位工程地质条件、路基与桥梁的工程类型适应性等内容,最终采用在初设E线方案基础上优化后的A线方案,在项目已施工完成通车情况下验证了前期地质选线实践的合理性,进而引伸出山区公路地质选线综合性要点。公路地质选线应以地形、地质条件为基础进行综合性选线及精细化选线,产生最优解以确定最终路线方案;对于选线中遇到大型不良地质体情况,应查明其规模、性质等,合理评价其现状和实施工程建设后的整体及分区稳定性,有条件时可谨慎通过,必要时应采用适宜的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公路 巨型滑坡 地质选线 不良地质 方案比选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巴东黄土坡巨型古滑坡体形成机理 被引量:22
4
作者 武雄 于青春 +1 位作者 何满潮 赵鑫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9-976,共8页
本文采用现场调查、裂隙统计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少量钻孔试验,研究了巴东县黄土坡滑坡的边界和深度。研究表明,黄土坡滑坡分为上、中、下三段,是一个巨型古滑坡体。在此基础上,结合宏观地貌特征对该巨型古滑坡体的形成机理... 本文采用现场调查、裂隙统计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少量钻孔试验,研究了巴东县黄土坡滑坡的边界和深度。研究表明,黄土坡滑坡分为上、中、下三段,是一个巨型古滑坡体。在此基础上,结合宏观地貌特征对该巨型古滑坡体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黄土坡滑坡是分次发生的,中、下段滑坡发生时间较早,且为同时滑动;而上段滑坡则发生时间相对较晚。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对黄土坡滑坡的时空稳定性进行预测,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巴东黄土坡 巨型滑坡 滑动机理
下载PDF
川西岷江河谷典型大型—巨型古滑坡特征物探解译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桥桥 郭长宝 +3 位作者 申维 张国华 宋昊翔 周清强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797,共10页
在遥感解译、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高密度电法和电阻率测深法,并结合钻探对川西岷江河谷发育的尕米寺滑坡、俄寨村滑坡、格机寨滑坡等典型大型—巨型古滑坡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勘探分析,有效确定了古滑坡的空间结构和滑带特征,并认为古滑... 在遥感解译、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高密度电法和电阻率测深法,并结合钻探对川西岷江河谷发育的尕米寺滑坡、俄寨村滑坡、格机寨滑坡等典型大型—巨型古滑坡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勘探分析,有效确定了古滑坡的空间结构和滑带特征,并认为古滑坡的滑动面多具有高低阻相间的不稳定电性层,且滑坡前缘多位于不稳定电性层变薄收敛的地方。其中,俄寨村滑坡高低阻相间的不稳定电性层厚约0~45 m,为滑坡堆积层,古滑动面紧贴基岩面,滑动面平均埋深约30 m,弱风化基岩面埋深约5.6~61 m,强风化层厚约为3~12 m;尕米寺滑坡高低阻相间的不稳定电性层厚约2.5~43 m,为滑坡堆积层,沿剖面古滑动面平均埋深约35 m,在滑坡中部存在一圈闭的低阻异常体,推测为古河道,并与钻探结果相吻合,其埋深约56~96 m,弱风化基岩面埋深13.3~100 m,强风化及岩溶综合层厚一般约为5~20 m。基于古滑坡的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和解译结果,统计分析了川西岷江河谷地区大型—巨型古滑坡空间岩土体的地球物理物性参数,对指导该区滑坡调查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河谷 大型—巨型滑坡 电法勘探 滑动面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巴东黄土坡巨型古滑坡体稳态预测预报
6
作者 武雄 段庆伟 +2 位作者 孙燕冬 何满潮 崔政权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71,共5页
三峡库区发育的大量巨型古滑坡体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往往成为移民新城址,采用近代力学和现代工程地质学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其进行整体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变形裂隙的力学性质、出露部位、扩展趋势以及出露次序的研究提出了... 三峡库区发育的大量巨型古滑坡体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往往成为移民新城址,采用近代力学和现代工程地质学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其进行整体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变形裂隙的力学性质、出露部位、扩展趋势以及出露次序的研究提出了巨型古滑坡体可能的复活模式及其时空预测预报原理.以巴东县城新址之一的黄土坡巨型古滑坡体为例,研究认为,在停止工程建设的前提下,该古滑坡体在无地震发生和采取有效坡体排水措施的情况下整体是稳定的,但在一些因素扰动情况下,黄土坡巨型古滑坡体已发育有5个"关键部位",其中II、III、V和V号"关键部位"处于孕育阶段,II号"关键部位"处于形成阶段,这些"关键部位"在采取有效坡体排水措施和及时加固情况下复活的可能性较小,黄土坡作为巴东新城址之一,安全是有保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巴东黄土坡 巨型滑坡 稳态预测预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