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2、IFN-γ和GM-CSF基因佐剂对pcDNA3/MDC-VP1 DNA疫苗免疫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琳 王永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6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IL-2、IFN-γ和GM-CSF重组质粒对pcDNA3/MDC-VP1 DNA疫苗免疫的免疫增强效果。方法:将50只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pcDNA3组、pcDNA3/MDC-VP1组、pcDNA3/MDC-VP1+pcDNA3/hIL-2组、pcDNA3/MDC-VP1+pcDNA3/m IFN-γ组、pc... 目的:观察IL-2、IFN-γ和GM-CSF重组质粒对pcDNA3/MDC-VP1 DNA疫苗免疫的免疫增强效果。方法:将50只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pcDNA3组、pcDNA3/MDC-VP1组、pcDNA3/MDC-VP1+pcDNA3/hIL-2组、pcDNA3/MDC-VP1+pcDNA3/m IFN-γ组、pcDNA3/MDC-VP1+pcDNA3/mGM-CSF组,每组10只。均每3周接种1次,共3次。每次接种的第20d内眦静脉采血,用微量中和试验(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第3次免疫后3周,每组取3只小鼠脾脏制备淋巴细胞悬液,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与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各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而提高(P<0.05);第3次免疫后pcDNA3/MDC-VP1+pcDNA3/mGM-CSF组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三种细胞因子基因佐剂均能增强pcDNA3/MDC-VP1的免疫效果,GM-CSF基因佐剂的免疫效果优于IL-2和IFN-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组3型 DNA疫苗 佐剂 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dc)
下载PDF
IL-2和GM-CSF表达质粒对pcDNA3/MDC-VP1 DNA疫苗作用的比较
2
作者 李琳 王永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比较IL-2与GM-CSF两种细胞因子对pcD-NA3/MDC-VP1DNA疫苗免疫的免疫增强效果。方法: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pcDNA3组、pcDNA3/MDC-VP1组、pcDNA3/MDC-VP1与pcDNA3/hIL-2混合注射组、pcDNA3/MDC-VP1与pcDNA3/mGM-CSF混合注... 目的:比较IL-2与GM-CSF两种细胞因子对pcD-NA3/MDC-VP1DNA疫苗免疫的免疫增强效果。方法: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pcDNA3组、pcDNA3/MDC-VP1组、pcDNA3/MDC-VP1与pcDNA3/hIL-2混合注射组、pcDNA3/MDC-VP1与pcDNA3/mGM-CSF混合注射组,每组10只。每3周接种1次,共3次。每次接种后的第20天眼眶采血,用微量中和试验(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第3次免疫后3周,每组取3只小鼠脾脏制备淋巴细胞悬液,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与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pcDNA3/MDC-VP1+pcDNA3/mGM-CSF组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明显提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均有增强。结论:GM-CSF作为本疫苗分子佐剂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免疫效果优于I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组3型 DNA疫苗 佐剂 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dc)
下载PDF
MDC对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P6重组蛋白免疫原性的影响
3
作者 乔海霞 张彦霞 +4 位作者 张存辉 戴明艳 常月立 韩小艳 张玉妥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8-372,共5页
观察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联合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重组P6蛋白免疫小鼠的免疫效果,探讨MDC的佐剂效应。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P6重组蛋白+MDC,P6重组蛋白,MDC组,P6重组蛋白+IL-2组及PBS对照组... 观察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联合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重组P6蛋白免疫小鼠的免疫效果,探讨MDC的佐剂效应。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P6重组蛋白+MDC,P6重组蛋白,MDC组,P6重组蛋白+IL-2组及PBS对照组,分别于第0 d、14 d、28 d经腹腔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14 d,取小鼠血、脾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体IgG水平,并分析其脾淋巴细胞IL-10和IFN-γ的产生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是小鼠血清IgG水平,P6重组蛋白联合MDC组高于PBS对照组、MDC组、P6重组蛋白+IL-2组及P6重组蛋白组(P<0.05)。P6重组蛋白联合MDC组小鼠特异性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及其所产生的IL-10、IFN-γ水平均高于PBS对照组、MDC组及P6重组蛋白组(P<0.05)。因此MDC联合P6重组蛋白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优于P6重组蛋白单独免疫,MDC可以作为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P6重组蛋白的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P6 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dc) 佐剂
原文传递
壹期矽肺患者血清8-iso-PGF2α、T-AOC和MDC水平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冬梅 袁宝军 +3 位作者 佟艳艳 李超 邹吉敏 高利常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26-328,334,共4页
目的探讨壹期矽肺患者血清中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壹期矽肺(矽肺组)、35例具有与矽肺组相同接尘条件的健康井下接尘矿工(... 目的探讨壹期矽肺患者血清中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壹期矽肺(矽肺组)、35例具有与矽肺组相同接尘条件的健康井下接尘矿工(接尘组)和33例非接尘井上健康人员(对照组)血清中8-iso-PGF2α水平;用Luminex流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MDC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T-AO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尘和矽肺组血清T-AOC水平均明显升高,接尘组MDC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接尘组比较,矽肺组血清8-iso-PGF2α和T-AOC水平降低,MDC水平升高,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矽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T-AOC水平高于单纯矽肺患者(P<0.05);饮酒矽肺患者血清8-iso-PGF2α水平低于非饮酒矽肺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壹期矽肺患者血清T-AOC与MDC呈负相关(r=-0.247,P<0.05)。结论壹期矽肺患者血清8-iso-PGF2α、T-AOC及MDC水平异常,并与矽肺发生发展有关;饮酒可影响壹期矽肺患者血清8-iso-PGF2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 总抗氧化能力(T-AOC) 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对致敏性哮喘小鼠肺组织CCR3和Eotax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金淑贤 殷凯生 卞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40-1144,1148,共6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肺组织CC型趋化因子Eotaxin和受体CCR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模型,自第14天雾化吸入OVA前0.5h,干预组分别雾化吸入咪喹莫特30min及ip地塞米松。OVA雾化结束后24h,每组小鼠眼球摘除采血收集...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肺组织CC型趋化因子Eotaxin和受体CCR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模型,自第14天雾化吸入OVA前0.5h,干预组分别雾化吸入咪喹莫特30min及ip地塞米松。OVA雾化结束后24h,每组小鼠眼球摘除采血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匀浆中Eotaxin水平:收集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Eotaxin和CCR3的表达;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肺组织CCR3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检测肺组织IL-4、IFN-γ、Eotaxin、和CCR3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可见地塞米松组小鼠气道炎症程度减轻;地塞米松治疗组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哮喘组明显减少;哮喘组小鼠血清和肺组织匀浆Eotaxin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地塞米松治疗组小鼠较哮喘组下降;Eotaxin、CCR3均在气道上皮细胞表达,哮喘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Eotaxin、CCR3较正常组增加,地塞米松治疗组较哮喘组减轻;哮喘组小鼠肺组织EotaxinCCR3和IL-4mRNA表达较正常组增强,地塞米松治疗组小鼠肺组织Eotaxin、CCR3和IL-4mRNA表达较哮喘组降低。结论地塞米松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与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Eotaxin、CCR3蛋白和mRNA的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EOTAXIN 巨噬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mdc) 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 咪喹莫特
下载PDF
CCR4与肿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顾筱莉 欧周罗 邵志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3,共5页
CCR4是CC趋化因子受体(CC chemokine receptor,CCR)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表达于多种淋巴细胞。其高亲和力配体为胸腺和活化调节的趋化因子(thymus and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TARC/CCL17)及巨噬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 CCR4是CC趋化因子受体(CC chemokine receptor,CCR)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表达于多种淋巴细胞。其高亲和力配体为胸腺和活化调节的趋化因子(thymus and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TARC/CCL17)及巨噬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CCL22/STCP-1)。CCR4主要通过CCR4+Treg细胞及CCR4+Th2细胞发挥免疫效应。CCR4的高表达与多种血液系统肿瘤以及恶性实体瘤的浸润和预后相关,其机制为Treg细胞表面的CCR4通过与其配体TARC、MDC的结合趋化Treg细胞,引起免疫逃逸,从而导致不良临床后果。多种恶性肿瘤转移模型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CCR4与恶性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抗CCR4嵌合型单克隆抗体KM2760的研究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阶段,阻断TARC/MDC-CCR4信号通路,有可能成为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 胸腺和活化调节的趋化因子(TARC) 巨噬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mdc)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