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叠热泵冷冻干燥系统制冷剂的选择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永忠 冯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5-108,共4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复叠式热泵冷冻干燥系统。针对新型复叠式热泵干燥系统,以常规热泵工质计算了复叠式热泵的循环性能,对各种工质匹配和组合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高温级循环,可选择R142b,R600a和R600作为工质;对于低温级循环... 提出一种新型的复叠式热泵冷冻干燥系统。针对新型复叠式热泵干燥系统,以常规热泵工质计算了复叠式热泵的循环性能,对各种工质匹配和组合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高温级循环,可选择R142b,R600a和R600作为工质;对于低温级循环,可选择R290,R134a和R152a作为工质。复叠式热泵的整体性能系数主要取决于高温级工质的循环性能,高温级工质的循环性能高,则复叠式热泵的整体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叠式热泵冷冻干燥系统 制冷剂 循环性能 组合特性 工质匹配
下载PDF
余热资源的能级及其与ORC工质的匹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伟 包予佳 +2 位作者 谢攀 刘志春 袁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889-1896,共8页
鉴于温度作为余热资源品位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热力学函数e的余热能级评价指标——可用能势e和可用势能级ω,对具有显热、潜热和压力属性的余热资源(如烟气、水蒸气)进行定量评价.同时,e也是系统工质做功能力的体现,以此作... 鉴于温度作为余热资源品位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热力学函数e的余热能级评价指标——可用能势e和可用势能级ω,对具有显热、潜热和压力属性的余热资源(如烟气、水蒸气)进行定量评价.同时,e也是系统工质做功能力的体现,以此作为定量指标,有利于实现余热资源与系统工质的匹配,为工业余热有效利用提供指导.基于e分析了ORC系统中热源与工质的匹配特性及有机工质在蒸发器内做功能力提升途径.结果表明:可用能势准则可定量反映余热资源所含的显热、潜热及压力势能水平,能够对余热资源的能源品位和利用潜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夹点温差法相比,可用势分析法更能反映资源与工质的匹配特性,可作为选择ORC工质的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资源 可用能势 能级 工质匹配
原文传递
蓄冷用二元气体水合物工质匹配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刚 刘道平 +1 位作者 谢应明 王汝金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7,共5页
揭示了蓄冷用二元气体水合物相对单一气体水合物在生长动力学、相平衡热力学等生长特性方面的优越性,可以缩短水合物生长进程,具有共融和非共融的相变特性。同时结合HCFCS淘汰替代的进程,以及国内外最新的蓄冷工质研究进展,根据不同蓄... 揭示了蓄冷用二元气体水合物相对单一气体水合物在生长动力学、相平衡热力学等生长特性方面的优越性,可以缩短水合物生长进程,具有共融和非共融的相变特性。同时结合HCFCS淘汰替代的进程,以及国内外最新的蓄冷工质研究进展,根据不同蓄冷工质匹配可以实现性能优势互补的原则,列出了新型环保水合物蓄冷的工质对。最后指出了工质匹配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水合物蓄冷走向实用化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冷 二元气体水合物 工质匹配 共融 非共融
下载PDF
有机朗肯循环-蒸气压缩式热泵联合循环多目标优化及工质匹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鸿鹄 刘华 +2 位作者 熊建国 席奂 何雅玲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967,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回热有机朗肯循环(RORC)驱动蒸气压缩式热泵的联合循环系统,根据作者提出的年度现金流量-(?)效率双效图(CE图),采用帕累托最优解集的思想以及多目标遗传算法对系统的热力学和经济性能进行了优化,... 本文研究了一种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回热有机朗肯循环(RORC)驱动蒸气压缩式热泵的联合循环系统,根据作者提出的年度现金流量-(?)效率双效图(CE图),采用帕累托最优解集的思想以及多目标遗传算法对系统的热力学和经济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不同工质组合对联合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工质组合。结果表明,对于ORC-HP系统,推荐采用R134a-R245fa的工质组合;对于RORC-HP系统,推荐采用R245fa/R1233zd(E)-R245fa的工质组合。同时,研究表明ORC-HP系统的经济性要略优于RORC-HP系统。采用临界温度接近热泵系统冷凝温度的有机物作为热泵系统工质会使得联合循环的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蒸气压缩式热泵 多目标优化 工质匹配
原文传递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热源转折温度的新求解法及应用
5
作者 杨新乐 杨森 +1 位作者 卜淑娟 李惟慷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4,共9页
为获取热源和有机工质的最佳匹配规律,提高系统热力性能,提出求解工质热源转折温度的新方法及基于工质热源转折温度的工质与热源最优匹配新方法。首先,通过定义潜热熵差比推导出工质热源转折温度的理论公式,并采用蜻蜓算法进行精确求解... 为获取热源和有机工质的最佳匹配规律,提高系统热力性能,提出求解工质热源转折温度的新方法及基于工质热源转折温度的工质与热源最优匹配新方法。首先,通过定义潜热熵差比推导出工质热源转折温度的理论公式,并采用蜻蜓算法进行精确求解;其次,与文献[14]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最后,对比工质热源转折温度与热源温度筛选最优工质。结果表明:选用的15种工质的热源转折温度与文献[14]的对比误差不超过1.62%,验证了工质热源转折温度求解公式的准确性;当热源温度确定时,选择热源转折温度小于热源温度的工质可获得最佳工况;当工质确定时,选择高于该工质热源转折温度的热源温度可获得最佳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工质热源转折温度 潜热熵差比 蜻蜓算法 工质与热源匹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