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工业遗产话语变迁的背景历程、话语特质及文化条件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曹福然 马雨墨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2,共9页
作为驱动世界秩序转型的物质佐证和逻辑形制,中国工业遗产亦经历近似于西方遗产语境中发生的工业遗产话语变迁历程,并表现出速率更高、密度更大、范围更广的本土化特点。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数接近其城市总数的11%、部分城市及地区进... 作为驱动世界秩序转型的物质佐证和逻辑形制,中国工业遗产亦经历近似于西方遗产语境中发生的工业遗产话语变迁历程,并表现出速率更高、密度更大、范围更广的本土化特点。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数接近其城市总数的11%、部分城市及地区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初期及其工业遗产面临全球大遗产语境中的话语显示度困境等背景下,以2006年为标志性时间节点,中国工业遗产从三个方面开启了话语变迁历程:政策话语的多层次聚集、专业化的话语内容及多层次的话语场,并表现出四个方面的话语特质:镌刻显性的红色基因与民族情怀、呈现中国工业化布局的历史变迁、强调遗产项的适应性再利用及彰显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中国特色。而该变迁的发生主要基于三大文化条件:强有力的物质与非物质支撑、多维的社会基础及可持续性的情感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话语 话语变迁 话语特质 文化条件 工业遗产保护
原文传递
权威遗产话语下中国当代工业遗产话语建构的思考——以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吕建昌 李舒桐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7,共7页
当今在世界遗产研究与实践领域,根植于西方现代史观及价值观的权威遗产话语掌控着遗产的价值与意义阐释权,中国工业遗产的话语声量显得很微弱,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因此面临一些困境。构建符合本土语境的工业遗产话语有助于其摆脱“削足适... 当今在世界遗产研究与实践领域,根植于西方现代史观及价值观的权威遗产话语掌控着遗产的价值与意义阐释权,中国工业遗产的话语声量显得很微弱,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因此面临一些困境。构建符合本土语境的工业遗产话语有助于其摆脱“削足适履”和“丢车保帅”的命运,展现其遗产所凝练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同时三线建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探索,其工业遗产亦是解释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崛起的理想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遗产话语 三线建设 工业遗产 遗产价值 三线精神 中国工业遗产话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