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97
篇文章
<
1
2
…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上海市工业布局调整初探
被引量:
50
1
作者
曾刚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0-337,共8页
上海市是中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上海市工业空间结构呈现出内环线以内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内外环线之间以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外环线以外远郊地区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
上海市是中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上海市工业空间结构呈现出内环线以内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内外环线之间以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外环线以外远郊地区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主的空间格局。从总体上看 ,从城市中心向外 ,单位土地面积工业生产产出效率逐渐降低、劳动密集程度逐渐减少、资本密集程度逐渐增加、对上海市总体经济规模贡献率逐渐加大、对周围环境影响逐渐增强的圈层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另外 ,上海市工业布局的实践表明 ,除了原燃料、市场、劳动力的价格及其运费以及集聚外 ,级差地租、现代交通设施、劳动就业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子。从优化工业布局出发 ,上海市今后一段时期 ,应大幅度提高工业用地效益、建设科学合理的工业生产基地、制定相应的工业空间结构调整配套政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工业布局
市郊
工业
园区
工业
开发区
级差地租
交通设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被引量:
27
2
作者
高强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46,共6页
日本、美国城市化都经历了农业、农村为主 ,初始启动 ,加速成长 ,稳定发展等阶段。两国快速的城市化既与其工业化、技术革命有关 ,也与其在农工关系、内外力作用、区域发展、工业布局等方面采取的政策有关。通过美国、日本城市化比较 ,...
日本、美国城市化都经历了农业、农村为主 ,初始启动 ,加速成长 ,稳定发展等阶段。两国快速的城市化既与其工业化、技术革命有关 ,也与其在农工关系、内外力作用、区域发展、工业布局等方面采取的政策有关。通过美国、日本城市化比较 ,可以看出城市化是系统工程 ,只有通过各方努力 ,协调好各种关系 ,才能推动城市化快速健康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
化
农业发展
日本
美国
技术革命
工业布局
区域发展
原文传递
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分析--洛阳市大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案例剖析
被引量:
46
3
作者
樊杰
王宏远
+1 位作者
陶岸君
徐建红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工业企业区位和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关系是地理学综合性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协调工业区位选择与城镇体系布局,促使工业化和城镇化在空间关系上形成良性互动,现实意义重大。在初步探讨了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空间耦合的价...
工业企业区位和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关系是地理学综合性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协调工业区位选择与城镇体系布局,促使工业化和城镇化在空间关系上形成良性互动,现实意义重大。在初步探讨了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空间耦合的价值和一般过程的基础上,以洛阳市为例,讨论了不同时期内洛阳市工业布局指向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以部门和典型企业走访、企业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重点调查大型工业企业近期研发和管理、核心生产、配套企业等生产链不同环节的布局区位指向,分析其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企业近期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取向的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同城镇体系空间组织模式的耦合关系不尽合理,这不仅对城镇体系的完善、也对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基于此,提出符合城镇服务功能最大化的城镇体系布局意向及其对工业发展区位的期望,分析了在符合企业意愿和政府作为的基本前提下,引导大企业的配套企业向距离中心城市30km县城集聚的可行性。并进一步从中心城市与县城的快速通道建设、政府补贴弥补土地价格差价、提高县城的公共服务支撑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为城镇体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
工业
企业
工业布局
城镇体系
区位
空间指向
洛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模型初探
被引量:
40
4
作者
景普秋
张复明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3-66,共4页
工业化、城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从二者关系来理解,工业化、城镇化都是一种生产要素的转移过程,前者是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后者是在不同空间地域的转移,转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生产要素(预期)收益率。相应地。
关键词
工业
化
城镇化
经济发展
产业转移
专业化分工
能量聚合体
城市规模
产业关联度
工业布局
原文传递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
20
5
作者
姜罡丞
《许昌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27-28,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加速,城市大气污染加剧。为了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已迫在眉睫。本文试从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征出发,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三策”(控制污染、合理布局。
关键词
城市大气污染
防治对策
中国
工业布局
污染源
城市绿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演变趋势
被引量:
19
6
作者
刘长全
杜旻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5-50,共6页
本文从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特别是以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为例,分析了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逆工业化趋势,以及工业地位演变所表现出的“倒U型”特征。最后对国际大...
本文从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特别是以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为例,分析了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逆工业化趋势,以及工业地位演变所表现出的“倒U型”特征。最后对国际大都市工业布局演变所表现出新特点进行了概括,即逆工业化和制造业扩散的趋势、都市产业在城区旧工业区的聚集,以及工业企业按价值链在都市区进行的布局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工业布局
逆
工业
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江流域工业结构与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12
7
作者
陈传明
《福建地理》
2000年第1期14-17,共4页
闽江是福建省的第一大河流 ,流域面积为 60 992km2 ,占福建省总面积的近1 /2。闽江流域的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环境污染的产生、发展有其内在因素和外部原因 ,而工业结构和布局对环境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着重探讨闽江流域工...
闽江是福建省的第一大河流 ,流域面积为 60 992km2 ,占福建省总面积的近1 /2。闽江流域的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环境污染的产生、发展有其内在因素和外部原因 ,而工业结构和布局对环境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着重探讨闽江流域工业结构与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流域
工业
结构
工业布局
环境污染
福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环境承载力与工业布局研究
被引量:
9
8
作者
王云
冉圣宏
王华东
《环境保护科学》
CAS
1998年第4期6-9,共4页
利用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对城市工业布局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工业布局合理度的概念,并将它应用于北海市的城市环境规划之中,对其工业布局现状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区域环境
承载力
工业布局
合理度
环境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20世纪工业地理学的发展
被引量:
16
9
作者
张雷
陆大道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1-400,共10页
我国工业地理学发轫于 20 世纪初, 在经历了启蒙和成长两个阶段后, 终于成为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作为一门实证性学科, 我国工业地理学面临国家工业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为此, 实现以政府主导布局的传统理论思维向...
我国工业地理学发轫于 20 世纪初, 在经历了启蒙和成长两个阶段后, 终于成为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作为一门实证性学科, 我国工业地理学面临国家工业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为此, 实现以政府主导布局的传统理论思维向以市场主导布局理论思维的转变、强调空间扩散和空间重组的协调发展和现实布局实践的科学总结将成为我国工业地理学未来发展的三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向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工业
地理学
工业
化发展
工业布局
计划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煤炭工业布局和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15
10
作者
张其仔
《中国经贸导刊》
2005年第1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煤炭产量
问题及对策
工业布局
一次能源消费
结构
生产能力
国有重点煤矿
现状及问题
2003年
原文传递
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与基础工业布局研究──以镇江为例
被引量:
14
11
作者
刘健
潘良宝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04-312,共9页
大气环境容量是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之一。基于大气科学理论及运筹学的线性优化,创建了一个由三维中央尺度风场动力学模式、三维大气扩散数值模式及线性优化容量模式构成的动态优化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模拟系统,并用该系统就镇江市区的大...
大气环境容量是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之一。基于大气科学理论及运筹学的线性优化,创建了一个由三维中央尺度风场动力学模式、三维大气扩散数值模式及线性优化容量模式构成的动态优化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模拟系统,并用该系统就镇江市区的大气环境容量及各污染源的最优排污量进行了计算,由此对镇江市现有重点污染企业的最优排污量及发展提出意见,并对未来基础工业的布局提供依据。该模拟系统具有普适性,故只要收集到模式所需要的长江沿岸地区的地理、气象及污染源资料,即可计算沿江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及基础工业企业的布局与规模,为长江产业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环境容量
工业布局
长江产业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中国建设史上的创举──三线建设
被引量:
19
12
作者
马英民
《北京党史研究》
CSSCI
1997年第1期23-27,共5页
当代中国建设史上的创举三线建设○马英民从1964年到1980年,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战略决策,我国在西南、西北内陆地区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备战性质的经济建设,史称“三线①建设”。尽管当时中央对形势估计比较严重,这对决...
当代中国建设史上的创举三线建设○马英民从1964年到1980年,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战略决策,我国在西南、西北内陆地区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备战性质的经济建设,史称“三线①建设”。尽管当时中央对形势估计比较严重,这对决策的酝酿和提出难免构成一定影响;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三线地区
当代中国研究
毛泽东
建设史
建设者
钢铁
工业
工业
基地
工业布局
攀枝花
原文传递
中国工业布局变迁与收入差异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12
13
作者
陈仲常
张建升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3-90,共8页
建国后,中国的工业布局由于受历史与政策因素的影响,形成“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特点。而近20多年来,中国以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国策使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文章通过对中国31个地区区位商的聚类分析,证明中国的工业布局已逐步...
建国后,中国的工业布局由于受历史与政策因素的影响,形成“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特点。而近20多年来,中国以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国策使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文章通过对中国31个地区区位商的聚类分析,证明中国的工业布局已逐步形成了“南轻北重、东轻东重”的新特点。并以此作为解释变量证实了区域产业竞争力变化是中国东西部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布局
区域收入差异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历程提要
被引量:
18
14
作者
曲格平
《环境保护》
CAS
1988年第3期2-5,28,共5页
我国自正式建立环境管理机构,并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十五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正在不断地前进着。我们应...
我国自正式建立环境管理机构,并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十五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正在不断地前进着。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历史,珍惜自己的成就,珍惜自己的经验。让我们来共同回顾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所走过的这一历程,以便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为此,我们特发表曲格平同志的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境保护
发展历程
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
合理
布局
环境管理机构
工业
企业
工业布局
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工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工业布局的区位开发战略——兼评梯度理论
被引量:
17
15
作者
王至元
曾新群
《经济研究》
1988年第1期66-74,共9页
工业布局战略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影响的重大问题。中国是拥有十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应该对工业布局战略作出科学而审慎的选择。由于近年来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迅速扩大之势,因而这种选择变得刻不容缓了...
工业布局战略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影响的重大问题。中国是拥有十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应该对工业布局战略作出科学而审慎的选择。由于近年来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迅速扩大之势,因而这种选择变得刻不容缓了。本文尝试提出中国工业布局的区位开发战略。区位,在这里指具有现代工业的经济地理空间,一般是城市或城市群,也可包括与城市工业关系紧密的乡镇。区位概念同时涉及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宏观国民经济一般是由若干经济区域组成的区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战略
区位经济
工业布局
梯度理论
现代经济
传统经济
地理空间
不发达地区
集中与分散
经济社会发展
原文传递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模式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
14
16
作者
刘德学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9-41,共3页
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比较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五种模式,指出了在实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区域规模经济的集聚效应等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高新技术
区域规模经济
集聚效应
工业布局
产业结构升级模式
产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与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9
17
作者
周维富
《中国经贸导刊》
2005年第15期16-16,15,共2页
关键词
钢铁
工业
问题及对策
工业布局
结构
技术装备水平
吨钢综合能耗
生产技术装备
世界平均水平
高炉利用系数
原文传递
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
被引量:
17
18
作者
陈耀
陈钰
《当代经济管理》
2011年第10期38-47,共10页
"十一五"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在全国所占份额大幅上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在向外转移,转出的主要是资源型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目前在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钢铁、汽车等工业生产能力上东部仍有较...
"十一五"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在全国所占份额大幅上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在向外转移,转出的主要是资源型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目前在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钢铁、汽车等工业生产能力上东部仍有较大优势,产业还呈现出由珠三角、长三角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北上"趋势。工业发展从地区上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地仍普遍追求重工业化,制造业在沿海少数省份集中度较高,沿海沿江工业污染严重,多数地区工业研发能力不强。未来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推动各类区域转型升级,引导东部地区产业有序转移,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培育内生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布局
转型升级
产业转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
16
19
作者
洪亮
余晓敏
史晓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1,129,共4页
分析了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内涵、意义及其成果、产品,并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为确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新的发展方向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地理国情普查
灰霾
森林固碳
工业布局
主体功能区规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省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
13
20
作者
赵海霞
曲福田
诸培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4期57-62,共6页
工业化快速进程中,工业污染作为工业生产在所难免的附属产物,占全国总污染负荷的70%,对资源环境构成巨大压力。经济发达地区工业产值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使得工业结构与布局成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本文首先以江苏...
工业化快速进程中,工业污染作为工业生产在所难免的附属产物,占全国总污染负荷的70%,对资源环境构成巨大压力。经济发达地区工业产值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使得工业结构与布局成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本文首先以江苏省为例,分析重污染行业结构与工业布局变动对环境效应的实际效果,得出重要结论:自1990年以来工业结构与布局调整不利于环境污染控制。从生产效应和社会效应两个方面,分析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效应影响机理,通过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结果证实工业结构与布局是现阶段影响环境污染的重要变量,重污染行业结构是环境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着力于从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变动趋势中获得改善环境质量的机遇和动力是摆脱环境与发展困境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化
工业
结构
工业布局
环境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市工业布局调整初探
被引量:
50
1
作者
曾刚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出处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0-33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98710 2 3)
文摘
上海市是中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上海市工业空间结构呈现出内环线以内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内外环线之间以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外环线以外远郊地区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主的空间格局。从总体上看 ,从城市中心向外 ,单位土地面积工业生产产出效率逐渐降低、劳动密集程度逐渐减少、资本密集程度逐渐增加、对上海市总体经济规模贡献率逐渐加大、对周围环境影响逐渐增强的圈层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另外 ,上海市工业布局的实践表明 ,除了原燃料、市场、劳动力的价格及其运费以及集聚外 ,级差地租、现代交通设施、劳动就业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子。从优化工业布局出发 ,上海市今后一段时期 ,应大幅度提高工业用地效益、建设科学合理的工业生产基地、制定相应的工业空间结构调整配套政策 。
关键词
上海
工业布局
市郊
工业
园区
工业
开发区
级差地租
交通设施
Keywords
Shanghai
industrial allocation
allocation factors
分类号
F4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被引量:
27
2
作者
高强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经贸学院
出处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46,共6页
文摘
日本、美国城市化都经历了农业、农村为主 ,初始启动 ,加速成长 ,稳定发展等阶段。两国快速的城市化既与其工业化、技术革命有关 ,也与其在农工关系、内外力作用、区域发展、工业布局等方面采取的政策有关。通过美国、日本城市化比较 ,可以看出城市化是系统工程 ,只有通过各方努力 ,协调好各种关系 ,才能推动城市化快速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
化
农业发展
日本
美国
技术革命
工业布局
区域发展
分类号
F291.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99.313
原文传递
题名
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分析--洛阳市大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案例剖析
被引量:
46
3
作者
樊杰
王宏远
陶岸君
徐建红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洛阳市规划局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46)~~
文摘
工业企业区位和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关系是地理学综合性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协调工业区位选择与城镇体系布局,促使工业化和城镇化在空间关系上形成良性互动,现实意义重大。在初步探讨了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空间耦合的价值和一般过程的基础上,以洛阳市为例,讨论了不同时期内洛阳市工业布局指向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以部门和典型企业走访、企业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重点调查大型工业企业近期研发和管理、核心生产、配套企业等生产链不同环节的布局区位指向,分析其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企业近期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取向的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同城镇体系空间组织模式的耦合关系不尽合理,这不仅对城镇体系的完善、也对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基于此,提出符合城镇服务功能最大化的城镇体系布局意向及其对工业发展区位的期望,分析了在符合企业意愿和政府作为的基本前提下,引导大企业的配套企业向距离中心城市30km县城集聚的可行性。并进一步从中心城市与县城的快速通道建设、政府补贴弥补土地价格差价、提高县城的公共服务支撑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为城镇体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型
工业
企业
工业布局
城镇体系
区位
空间指向
洛阳
Keywords
larg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dustrial location
urban system
location
location orientation
Luoyang
分类号
F42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99.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模型初探
被引量:
40
4
作者
景普秋
张复明
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山西省政府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3-66,共4页
文摘
工业化、城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从二者关系来理解,工业化、城镇化都是一种生产要素的转移过程,前者是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后者是在不同空间地域的转移,转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生产要素(预期)收益率。相应地。
关键词
工业
化
城镇化
经济发展
产业转移
专业化分工
能量聚合体
城市规模
产业关联度
工业布局
分类号
F4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90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
20
5
作者
姜罡丞
出处
《许昌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27-28,共2页
文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加速,城市大气污染加剧。为了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已迫在眉睫。本文试从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征出发,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三策”(控制污染、合理布局。
关键词
城市大气污染
防治对策
中国
工业布局
污染源
城市绿化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0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演变趋势
被引量:
19
6
作者
刘长全
杜旻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5-50,共6页
文摘
本文从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特别是以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为例,分析了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逆工业化趋势,以及工业地位演变所表现出的“倒U型”特征。最后对国际大都市工业布局演变所表现出新特点进行了概括,即逆工业化和制造业扩散的趋势、都市产业在城区旧工业区的聚集,以及工业企业按价值链在都市区进行的布局调整。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工业布局
逆
工业
化
分类号
F293.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江流域工业结构与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12
7
作者
陈传明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出处
《福建地理》
2000年第1期14-17,共4页
文摘
闽江是福建省的第一大河流 ,流域面积为 60 992km2 ,占福建省总面积的近1 /2。闽江流域的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环境污染的产生、发展有其内在因素和外部原因 ,而工业结构和布局对环境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着重探讨闽江流域工业结构与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
关键词
闽江流域
工业
结构
工业布局
环境污染
福建
分类号
F427.5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环境承载力与工业布局研究
被引量:
9
8
作者
王云
冉圣宏
王华东
机构
贵州省黔东南州教育学院生化系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环境保护科学》
CAS
1998年第4期6-9,共4页
文摘
利用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对城市工业布局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工业布局合理度的概念,并将它应用于北海市的城市环境规划之中,对其工业布局现状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区域环境
承载力
工业布局
合理度
环境保护
Keywords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dustrial Location Rational Degree of Industrial Location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20世纪工业地理学的发展
被引量:
16
9
作者
张雷
陆大道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1-400,共10页
文摘
我国工业地理学发轫于 20 世纪初, 在经历了启蒙和成长两个阶段后, 终于成为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作为一门实证性学科, 我国工业地理学面临国家工业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为此, 实现以政府主导布局的传统理论思维向以市场主导布局理论思维的转变、强调空间扩散和空间重组的协调发展和现实布局实践的科学总结将成为我国工业地理学未来发展的三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向和任务。
关键词
中国
工业
地理学
工业
化发展
工业布局
计划经济
Keywords
China's industrial geography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 location
planning economy
marketing economy
分类号
F429.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煤炭工业布局和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15
10
作者
张其仔
机构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
出处
《中国经贸导刊》
2005年第1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煤炭产量
问题及对策
工业布局
一次能源消费
结构
生产能力
国有重点煤矿
现状及问题
2003年
分类号
F426.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G216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与基础工业布局研究──以镇江为例
被引量:
14
11
作者
刘健
潘良宝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出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04-312,共9页
基金
国家"八.五"攻关课题
文摘
大气环境容量是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之一。基于大气科学理论及运筹学的线性优化,创建了一个由三维中央尺度风场动力学模式、三维大气扩散数值模式及线性优化容量模式构成的动态优化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模拟系统,并用该系统就镇江市区的大气环境容量及各污染源的最优排污量进行了计算,由此对镇江市现有重点污染企业的最优排污量及发展提出意见,并对未来基础工业的布局提供依据。该模拟系统具有普适性,故只要收集到模式所需要的长江沿岸地区的地理、气象及污染源资料,即可计算沿江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及基础工业企业的布局与规模,为长江产业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气
环境容量
工业布局
长江产业带
Keywords
regional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apacity,simulation system,optimal emisson,industry distribution,the Yangtze River industrial belt
分类号
X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建设史上的创举──三线建设
被引量:
19
12
作者
马英民
机构
当代中国研究所
出处
《北京党史研究》
CSSCI
1997年第1期23-27,共5页
文摘
当代中国建设史上的创举三线建设○马英民从1964年到1980年,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战略决策,我国在西南、西北内陆地区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备战性质的经济建设,史称“三线①建设”。尽管当时中央对形势估计比较严重,这对决策的酝酿和提出难免构成一定影响;在...
关键词
三线建设
三线地区
当代中国研究
毛泽东
建设史
建设者
钢铁
工业
工业
基地
工业布局
攀枝花
分类号
F12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工业布局变迁与收入差异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12
13
作者
陈仲常
张建升
机构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出处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3-90,共8页
文摘
建国后,中国的工业布局由于受历史与政策因素的影响,形成“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特点。而近20多年来,中国以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国策使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文章通过对中国31个地区区位商的聚类分析,证明中国的工业布局已逐步形成了“南轻北重、东轻东重”的新特点。并以此作为解释变量证实了区域产业竞争力变化是中国东西部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工业布局
区域收入差异
相关性分析
Keywords
th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the discrepancy of interborough income
correlative analysis
分类号
F42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历程提要
被引量:
18
14
作者
曲格平
出处
《环境保护》
CAS
1988年第3期2-5,28,共5页
文摘
我国自正式建立环境管理机构,并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十五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正在不断地前进着。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历史,珍惜自己的成就,珍惜自己的经验。让我们来共同回顾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所走过的这一历程,以便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为此,我们特发表曲格平同志的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关键词
中国环境保护
发展历程
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
合理
布局
环境管理机构
工业
企业
工业布局
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工作
分类号
X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工业布局的区位开发战略——兼评梯度理论
被引量:
17
15
作者
王至元
曾新群
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研究》
1988年第1期66-74,共9页
文摘
工业布局战略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影响的重大问题。中国是拥有十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应该对工业布局战略作出科学而审慎的选择。由于近年来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迅速扩大之势,因而这种选择变得刻不容缓了。本文尝试提出中国工业布局的区位开发战略。区位,在这里指具有现代工业的经济地理空间,一般是城市或城市群,也可包括与城市工业关系紧密的乡镇。区位概念同时涉及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宏观国民经济一般是由若干经济区域组成的区域体系。
关键词
开发战略
区位经济
工业布局
梯度理论
现代经济
传统经济
地理空间
不发达地区
集中与分散
经济社会发展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模式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
14
16
作者
刘德学
机构
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9-41,共3页
文摘
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比较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五种模式,指出了在实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区域规模经济的集聚效应等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高新技术
区域规模经济
集聚效应
工业布局
产业结构升级模式
产业结构调整
Keywords
reg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model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与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9
17
作者
周维富
机构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
出处
《中国经贸导刊》
2005年第15期16-16,15,共2页
关键词
钢铁
工业
问题及对策
工业布局
结构
技术装备水平
吨钢综合能耗
生产技术装备
世界平均水平
高炉利用系数
分类号
F426.3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G216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
被引量:
17
18
作者
陈耀
陈钰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当代经济管理》
2011年第10期38-47,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09&ZD028)阶段成果
文摘
"十一五"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在全国所占份额大幅上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在向外转移,转出的主要是资源型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目前在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钢铁、汽车等工业生产能力上东部仍有较大优势,产业还呈现出由珠三角、长三角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北上"趋势。工业发展从地区上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地仍普遍追求重工业化,制造业在沿海少数省份集中度较高,沿海沿江工业污染严重,多数地区工业研发能力不强。未来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推动各类区域转型升级,引导东部地区产业有序转移,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培育内生发展能力。
关键词
工业布局
转型升级
产业转移
Keywords
industrial layou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dustrial transfer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
16
19
作者
洪亮
余晓敏
史晓明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湖北省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究院)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省航测遥感院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1,129,共4页
基金
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GCWD201410)
地理国情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5NGCM10)
文摘
分析了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内涵、意义及其成果、产品,并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为确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新的发展方向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地理国情普查
灰霾
森林固碳
工业布局
主体功能区规划
Keywords
geographical national census
haze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plan for development priority zones
分类号
P2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
13
20
作者
赵海霞
曲福田
诸培新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4期57-62,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08)
文摘
工业化快速进程中,工业污染作为工业生产在所难免的附属产物,占全国总污染负荷的70%,对资源环境构成巨大压力。经济发达地区工业产值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使得工业结构与布局成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本文首先以江苏省为例,分析重污染行业结构与工业布局变动对环境效应的实际效果,得出重要结论:自1990年以来工业结构与布局调整不利于环境污染控制。从生产效应和社会效应两个方面,分析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效应影响机理,通过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结果证实工业结构与布局是现阶段影响环境污染的重要变量,重污染行业结构是环境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着力于从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变动趋势中获得改善环境质量的机遇和动力是摆脱环境与发展困境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
工业
化
工业
结构
工业布局
环境效应
Keywords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layout
environmental effects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上海市工业布局调整初探
曾刚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
5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高强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7
原文传递
3
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分析--洛阳市大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案例剖析
樊杰
王宏远
陶岸君
徐建红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模型初探
景普秋
张复明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40
原文传递
5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姜罡丞
《许昌师专学报》
1999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演变趋势
刘长全
杜旻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闽江流域工业结构与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陈传明
《福建地理》
2000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区域环境承载力与工业布局研究
王云
冉圣宏
王华东
《环境保护科学》
CAS
199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我国20世纪工业地理学的发展
张雷
陆大道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我国煤炭工业布局和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张其仔
《中国经贸导刊》
2005
15
原文传递
11
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与基础工业布局研究──以镇江为例
刘健
潘良宝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4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当代中国建设史上的创举──三线建设
马英民
《北京党史研究》
CSSCI
1997
19
原文传递
13
中国工业布局变迁与收入差异相关性分析
陈仲常
张建升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历程提要
曲格平
《环境保护》
CAS
1988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中国工业布局的区位开发战略——兼评梯度理论
王至元
曾新群
《经济研究》
1988
17
原文传递
16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模式比较与启示
刘德学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与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周维富
《中国经贸导刊》
2005
9
原文传递
18
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
陈耀
陈钰
《当代经济管理》
2011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实践与探索
洪亮
余晓敏
史晓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江苏省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效应分析
赵海霞
曲福田
诸培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