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8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人胃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徐世平 王孟薇 尤纬缔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1-212,共2页
目的:幽门螺杆菌(Hp)域染与人胃癌的关系日益引人关注,本文通过检测胃癌患者和正常人Hp感染情况,以探讨Hp感染与人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按年龄和性别配对方法分别选取7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74名胃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 目的:幽门螺杆菌(Hp)域染与人胃癌的关系日益引人关注,本文通过检测胃癌患者和正常人Hp感染情况,以探讨Hp感染与人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按年龄和性别配对方法分别选取7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74名胃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对照组).取胃窦正常组织,用PCR方法扩增Hp,阳性者提示有Hp感染。结果:胃癌组和对照组Hp感染率分别为82.4%和66.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癌组中,Hp感染率在早期胃癌和进展现胃癌间差异无显著性,而肠型胃癌明显较弥漫型胃癌高(P<0.01),非贲门部胃癌明显较贲门部胃癌高(P<0.06)。结论:Hp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可能是肠型胃癌和非贲门部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多聚链反应 感染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黄晓军 许兰平 +3 位作者 任汉云 张耀臣 郭乃榄 陆道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66-769,共4页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患者巨细胞病毒 (CMV)病的发生及其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自 1999年 8月至 2 0 0 1年 7月在本所行Allo HSCT患者 131例 ,用Kaplan Meier和Cox回归模型逐步回归方法 ,分析了CMV病的发生率及其...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患者巨细胞病毒 (CMV)病的发生及其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自 1999年 8月至 2 0 0 1年 7月在本所行Allo HSCT患者 131例 ,用Kaplan Meier和Cox回归模型逐步回归方法 ,分析了CMV病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2 8例患者发生了CMV间质性肺炎 (2 1 35 % ) ;9例发生了CMV肠炎 (6 87% ) ,CMV病的一年累积发生率为 32 5 4 %。在单因素分析中 ,非血缘关系供者、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或抗CD3 单克隆抗体、Ⅱ 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因GVHD而加用免疫抑制剂、慢性GVHD、大剂量皮质激素、输血次数、患者血浆CMV阳性均与CMV病发生率增加有关 ;对CMV DNA阳性而无临床症状者进行干预性治疗使CMV DNA阴转 ,则有降低CMV病发生的作用。在多因素分析时 ,因血浆CMV DNA阳性、GVHD加用免疫抑制剂、大量输血使CMV病发生危险增加 (RR分别为 :3 30 9、2 2 4 2、1 0 4 6 ) ,而干预性治疗使CMV DNA转阴降低了发病危险 (RR为 0 346 )。 13例死于CMV病。结论 CMV病是Allo HSCT的常见并发症 ,也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对血浆CMV阳性的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至CMV转阴 ,可能会减少CMV病的发生。对合并II IV度GV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 危险因素 多聚链反应 干预性治疗
原文传递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HBcAg肝细胞结合蛋白基因 被引量:31
3
作者 陆荫英 王琳 +3 位作者 成军 李克 刘妍 张玲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蛋白(HBcAg)在HBV感染的肝细胞中可同时存在于筛选并克隆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HBcAg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BcAg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蛋白(HBcAg)在HBV感染的肝细胞中可同时存在于筛选并克隆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HBcAg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BcAg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肝cDNA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半乳糖X-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PCR从中扩增出目的片段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出HBcAg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配合后选出既能在四缺(SD/-Trp-Leu-Ade-His)培养基又能在铺有X-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16个,其中含金属硫蛋白A2基因的菌落有2个、未知基因4个、补体8α基因1个、NAD(P)H脱氢酶亚基1个、维甲酸受体应答元件2基因1个、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1个、细胞色素b基因1个、DAZ相关蛋白2基因2个、线粒体核蛋白L41基因2个、人血白蛋白基因1个。结论:成功克隆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结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BcAg在病毒装配、损害肝细胞、感染致病等方面的具体作用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技术 筛选 HBCAG 肝细胞 结合蛋白 基因 多聚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白血病患者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炳仁 杨纯正 +5 位作者 栾凤君 熊冬生 刘瑞林 卞寿庚 薛艳萍 郝玉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5-68,共4页
作者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mdr_1基因的表达。以K562敏感细胞和体外诱导的耐药细胞株K562/A02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发现复发和未缓解患者中mdr_1表达... 作者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mdr_1基因的表达。以K562敏感细胞和体外诱导的耐药细胞株K562/A02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发现复发和未缓解患者中mdr_1表达增高者占90.9%(10/11),而初治患者中仅为21.4%(3/14),mdr_1表达增高者化疗效果差。应用单克隆抗体JSB-1检测P-170结果与RT-PCR一致。此RT-PCR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以检出2Pg的mdr_1cDNA,对于检测白血病mdr_1的表达是一种灵敏、特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 多聚链反应 基因表达 P-糖蛋白 白血病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中前-前-S区编码基因的界定 被引量:30
5
作者 董菁 成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内部结构基因与编码基因之间相互重叠,是基因组序列高度集中利用的一个典型。早期研究中确定了编码病毒蛋白的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本研究通过对于中国HBV感染者的流行病毒株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阐明...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内部结构基因与编码基因之间相互重叠,是基因组序列高度集中利用的一个典型。早期研究中确定了编码病毒蛋白的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本研究通过对于中国HBV感染者的流行病毒株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阐明基因组结构的特点,并探索是否存在新型ORF的可能性。方法:考虑到HBV基因组序列的准种特点以及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的精确度,我们采用的技术是长距离且精确PCR(LA-PCR)技术,根据中国HBV患者的病毒基因序列设计PCR扩增用引物,自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扩增HBV基因组序列,克隆入pGEM Teasy质粒,挑选克隆进行全基因组DNA测序,与其他HBV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测序结果5株HBV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存在一新的ORF,定义为前-前-S区,并发现该区之前存在一TA富集区,提示存在新型启动子的可能性。新界定的前-前-S区ORF编码氨基酸序列为MQLIITSKLGIIYILCGRLVFYIREKLHAVPHFVGHHILGNKSYS,与前-S1、前-S2和表面抗原主蛋白编码基因框架一致表达。结论:在HBV基因组中存在有一新的ORF,命名为前-前-S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组 前-前-S区 编码基因 多聚链反应 序列分析
下载PDF
PCR法对伪狂犬病病猪不同部位的检测及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学伍 陈焕春 +4 位作者 杨艳艳 周复春 方六荣 吴斌 怀济森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6期365-368,共4页
应用PCR方法对PRV感染细胞及自然发病猪不同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感染细胞毒最低检出量为105个TCID50病料组织样品最低取样为01mg时,仍能得到阳性结果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微量血清中和试验。PRV在自然发病猪体内... 应用PCR方法对PRV感染细胞及自然发病猪不同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感染细胞毒最低检出量为105个TCID50病料组织样品最低取样为01mg时,仍能得到阳性结果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微量血清中和试验。PRV在自然发病猪体内分布很广,脑、三叉神经节(三叉N节)、嗅球、扁桃体、心脏、肝、脾、肺、肾均有PRV的存在,PRV检出率最高的组织为三叉神经节,其检出率为100%。其它对照病毒及传代细胞PCR反应产物电泳结果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链反应 检测 伪狂犬病毒
下载PDF
PCR检测鸭疫里默氏菌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程龙飞 施少华 +2 位作者 李文杨 傅光华 黄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31-133,共3页
对本研究室分离、鉴定并保存的42株鸭疫里默氏菌(包括8个血清型)、9株鸭源大肠杆菌和4株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PCR扩增,结果所有的鸭疫里默氏菌均能扩增出809bp的特异性DNA片段,而鸭源大肠杆菌和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为阴性。试验... 对本研究室分离、鉴定并保存的42株鸭疫里默氏菌(包括8个血清型)、9株鸭源大肠杆菌和4株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PCR扩增,结果所有的鸭疫里默氏菌均能扩增出809bp的特异性DNA片段,而鸭源大肠杆菌和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为阴性。试验证明以细菌DNA和全菌体分别作模板,对PCR的扩增结果无影响。经过优化的该PCR方法能检测出的最低DNA量为1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鸭疫里默氏菌 多聚链反应 特异性 敏感性 DNA
下载PDF
两种常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谢建生 龙桂芳 +3 位作者 蒋南华 唐智宁 林伟雄 李卫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79-182,共4页
通过扩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第10,11,12,13外显子639bpDNA片段结合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在40例广西籍C6PD缺陷者中检测中国人常见G6PD突变cDNA1376(G→T)和cDN... 通过扩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第10,11,12,13外显子639bpDNA片段结合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在40例广西籍C6PD缺陷者中检测中国人常见G6PD突变cDNA1376(G→T)和cDNA1388(G→A)。结果检出cDNA1376(G→T)男性半合子12例,cDNA1388(G→A)男性半合子10例,cDNA1388(G→A)女性纯合子1例,cDNA1376(G→T)和cDNA1388(G→A)女性双重杂合子1例。cDNA1376(G→T)突变的频率为31.0%,cDNA1388(G→A)突变的频率为31.0%。cDNA1376(G→T)和cDNA1388(G→A)两种突变均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急性溶血、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无症状基因突变携带者等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多聚链反应 G6PD缺乏 聚合反应
原文传递
一种快速简单高效提取植物DNA的方法 被引量:22
9
作者 汤文开 谭新 +3 位作者 张辉 黄耿青 许文亮 李学宝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47-449,共3页
在综合分析多种提取植物DNA方法的基础上,改良发展了一种快速简便高效的DNA抽提方法.以多种植物的子叶、叶片以及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本方法进行抽提纯化,得到的DNA质量好、得率高,且提取过程简单,适合于大批量快速提取植物DNA.
关键词 植物组织 DNA提取 方法改良 多聚链反应
下载PDF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病毒亚型的关系 被引量:22
10
作者 卢山珊 周韧 徐纪为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检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invertedpapilloma,NIP)中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HPV)DNA及其亚型,旨在探讨HPV在NI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 目的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检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invertedpapilloma,NIP)中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HPV)DNA及其亚型,旨在探讨HPV在NI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 28例鼻腔及鼻窦NIP分为无复发组、复发组、癌变组,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HPV通用型、6、11、16及 18型的感染情况,同时以10例慢性炎症鼻黏膜或炎症性鼻息肉病例为对照。结果  28例NIP患者HPV DNA总阳性率为75% (21例)。无复发组病例HPV DNA阳性率为 42% (5 /12),均为单一的低危型HPV感染 (4例为HPV6型, 1例为HPV11型);复发组的 13例和癌变组的 3例中,均可检出HPV DNA。复发者以检出HPV6、HPV11型DNA为主, 4例具有双重感染。癌变者以检出HPV16、HPV18型DNA为主,其中2例为双重感染。结论NIP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应用PCR检测HPV及各亚型感染情况有助于预测肿瘤的临床行为及预后, 指导临床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病毒亚型 鼻腔 HPV-DNA 聚合链反应检测 HPV11型 HPV感染 多聚链反应 HPV18型 感染情况 双重感染 chain HPV16 PCR检测 NIP PCR) 慢性炎症 HPV6 临床行为 高危患者 无复发 阳性率
原文传递
应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产前诊断 被引量:18
11
作者 毛跃华 盛敏 +3 位作者 陈美珏 任兆瑞 黄淑帧 曾溢滔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09-412,共4页
为研究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产前诊断的新途径,应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例有重型β地贫风险的胎儿进行了产前诊断。将相应于-28A→G,CD17→0,CD41-42(-4bp),CD71-7... 为研究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产前诊断的新途径,应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例有重型β地贫风险的胎儿进行了产前诊断。将相应于-28A→G,CD17→0,CD41-42(-4bp),CD71-72(+A)和IVS-Ⅱ-654C→T等中国人最常见的五种β地贫突变类型的五组扩增引物组合成一个PCR体系,以羊水细胞以及父母的DNA为模板进行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4例胎儿为2种不同突变类型复合杂合子,2例胎儿为一种突变类型的纯合子,3例胎儿为一种突变类型的杂合子,还有1例为正常胎儿。所有产前诊断的结果均与PCR/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点杂交或DNA测序结果一致。该方法为β地贫的产前诊断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和可靠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 多聚链反应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pMCT118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伯龄 丁焰 +3 位作者 倪锦堂 陈松 胡兰 叶健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3期132-135,195,共5页
本文报道了对98例中国人 pMCT118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调查及有关法医生物物证检验问题的研究。用多聚酶链反应、小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方法,在12h 内检测低至1ngDNA 的 pMCT118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已发现2... 本文报道了对98例中国人 pMCT118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调查及有关法医生物物证检验问题的研究。用多聚酶链反应、小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方法,在12h 内检测低至1ngDNA 的 pMCT118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已发现22个等位基因,大小分布在340~780bp 之间,基因频率为0.005~0.3,杂合度为79%。对6个家系22名相关个体的分析符合孟德尔定律。探讨了微量检材样品制备和对混合斑、单根毛囊、唾液等生物检材的法医应用。对20个实际案例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CT118位点 多聚链反应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个体识别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GDAP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如旭 唐北沙 +6 位作者 资晓宏 罗巍 夏昆 潘乾 龙志高 胡正茂 李小波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 分析神经节苷酯诱导分化相关蛋白 1( ganglioside-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protein- 1,GDAP1)基因在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的突变特点。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合 DNA直接测序的方法 ,对 8个常... 目的 分析神经节苷酯诱导分化相关蛋白 1( ganglioside-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protein- 1,GDAP1)基因在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的突变特点。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合 DNA直接测序的方法 ,对 8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腓骨肌萎缩症家系先证者和 15个散发病例共 2 3例患者进行了 GDAP1基因 6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突变检测。结果 在 1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中发现 GDAP1基因的 A5 33G、A76 7G的复合杂合突变。纯合、杂合 T5 0 7G为人群常见多态。结论 GDAP1基因 A5 33G、A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萎缩症 GDAP1 基因突变 多聚链反应 构象多态性分析
原文传递
角膜内皮炎 被引量:21
14
作者 闵晓洁 孙洪臣 +3 位作者 范松涛 刘波 刘玉莲 王岳秀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探讨角膜内皮炎的发病原因 ,证实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 ,阐述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表现特征。方法 ①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患眼房水中的单纯疱疹病毒DNA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眼房水细胞中和小梁组织中的单纯疱疹病毒抗体。②用角膜... 目的 探讨角膜内皮炎的发病原因 ,证实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 ,阐述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表现特征。方法 ①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患眼房水中的单纯疱疹病毒DNA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眼房水细胞中和小梁组织中的单纯疱疹病毒抗体。②用角膜内皮镜检查患眼愈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改变。结果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 2 0只眼房水 ,单纯疱疹病毒阳性率为 6 0 0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14只眼房水涂片 ,荧光抗体阳性率为 2 8 6 % ;1只眼的小梁组织切片检测荧光抗体亦呈阳性。角膜内皮镜检查 10只患眼 ,表明内皮细胞密度降低 ,细胞异形性比率增高。结论 单纯疱疹病毒是角膜内皮炎的主要感染原。感染的主要部位在角膜内皮细胞 ,也可同时感染虹膜睫状体和小梁网。该病特有的临床表现有别其他眼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眼房水 单纯疱疹病毒 角膜内皮细胞 感染 间接免疫荧光法 多聚链反应 性比 DNA 形态
原文传递
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假基因的克隆化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董菁 成军 +4 位作者 刘友昭 王勤环 王刚 施双双 斯崇文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在大鼠基因组中的存在方式。方法 以大鼠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ALR cDNA序列设计引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 目的 研究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在大鼠基因组中的存在方式。方法 以大鼠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ALR cDNA序列设计引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连入 pGEM Teasy Vector后测序。结果 PCR法扩增出两条产物,其一经测序发现为ALR的假基因,预测氨基酸序列与ALR的同源性为88.8%。结论 作为肝细胞再生过程中重要的生长刺激因子,大鼠ALR存在假基因,提示可能存在ALR多基因家族。为研究ALR分子的进化规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多聚链反应 假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恶性淋巴瘤患者多药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立新 李中德 孙燕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09-311,共3页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对25例初治及25例复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多药耐药进行了前瞻性分析。结果发现:初治患者仅8%(2/25),而复发患者60%(15/25)mdrlmRNA表达阳性(P<0.01...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对25例初治及25例复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多药耐药进行了前瞻性分析。结果发现:初治患者仅8%(2/25),而复发患者60%(15/25)mdrlmRNA表达阳性(P<0.01);初治患者仅4%(1/25),而复发患者48%(12/25)p-糖蛋白(P-gp)表达阳性(P<0.01);mdr1mRNA及P-gp表达阳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CR-PR)明显低于mdr1mRNA及P-gp表达阴性的患者(P<0.01)。结果表明:mdrl基因及P-gp表达的检测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的敏感性及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化疗方案的个体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糖蛋白类 多聚链反应 抗药性
原文传递
同型半胱氨酸及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傅毅 刘建荣 +2 位作者 倪培华 应雅韵 陈生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3-417,共5页
目的进一步确定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844ins68、T27796C和甲硫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这4种基因突变在脑卒中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年龄及性别基本匹配的脑梗死组78例、脑出血组26例、神... 目的进一步确定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844ins68、T27796C和甲硫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这4种基因突变在脑卒中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年龄及性别基本匹配的脑梗死组78例、脑出血组26例、神经系统其他疾病组29例和健康老年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受检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并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基因表型。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Hcy浓度明显高于神经系统其他疾病组和健康老年组。CBS844ins68及MSA2756G突变频率较国外报道明显低。此外,C677T纯合突变型的Hcy水平均高于野生型和杂合突变型,CBST27796C基因杂合子突变则可能使Hcy水平降低;而4种基因各组之间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y水平与脑卒中的发生有一定联系。CBS844ins68和MSA2756G突变可能存在种族或地域差异,MTHFRC677T纯合子突变可能是导致血浆总Hcy(tHcy)水平升高的遗传决定簇,而CBST27796C基因杂合子突变可能引起tHcy水平的降低;4种基因突变符合遗传平衡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基因多态性 脑卒中 相关性研究 限制性内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 844ins68 胱硫醚Β-合成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C677T 甲硫氨酸合成 联免疫分析法 多聚链反应 基因突变 其他疾病 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人类乳腺癌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剑英 张波 +3 位作者 王国斌 郑海 陈庆勇 陈道达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相关基因群的表达及其初步功能。方法 用40 96种人类基因多聚酶链反应(PCR)产物制成BioDoor40 96型表达谱芯片,分离纯化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mRNA ,制备表达谱探针,用ScanArray3 0 0 0荧光扫描仪扫描芯... 目的 研究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相关基因群的表达及其初步功能。方法 用40 96种人类基因多聚酶链反应(PCR)产物制成BioDoor40 96型表达谱芯片,分离纯化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mRNA ,制备表达谱探针,用ScanArray3 0 0 0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利用计算机分析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在40 96种基因中,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有619条(15 .11%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结论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存在多基因表达调控的改变,对于相关基因群的研究有助于认识肿瘤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分析 人类乳腺癌 正常乳腺组织 乳腺癌组织 生物信息学分析 多聚链反应 差异表达 基因表达调控 表达谱芯片 计算机分析 个体化治疗 人类基因 mRNA 分离纯化 发病机制 基因群 表达及 相关 癌发生 光信号 扫描仪
原文传递
应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进行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15
19
作者 毛跃华 孙琼 +3 位作者 李峥 盛敏 黄淑帧 曾溢滔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9-211,T015,共3页
在等位基因特异PCR及多重PCR的基础上建立了多重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MASPCR),对中国人常见的-28A→G,CD17→0,CD41-42(-4bp)和CD71-72(+A)等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应... 在等位基因特异PCR及多重PCR的基础上建立了多重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MASPCR),对中国人常见的-28A→G,CD17→0,CD41-42(-4bp)和CD71-72(+A)等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应用该技术对21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或携带者进行基因诊断和2例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诊断,诊断结果与PCR/ASO探针点杂交或DNA测序的结果完全一致,证实多重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具有简便、快速、可靠和经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多聚链反应 基因诊断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组织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型别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丽芳 包其郁 +2 位作者 郑飞云 王玉环 朱雪琼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1-72,共2页
用人乳头瘤病毒(HPV)通用引物(GP)及型特异性引物(SP)6、11、16、18对42例尖锐湿疣(CA)组织和48例对照组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CA组织五组引物扩增阳性率分别为85.7%(36/42... 用人乳头瘤病毒(HPV)通用引物(GP)及型特异性引物(SP)6、11、16、18对42例尖锐湿疣(CA)组织和48例对照组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CA组织五组引物扩增阳性率分别为85.7%(36/42)、73.8%(31/42)、19.1%(8/42)、2.4%(1/42)、4.8%(2/42),多重型别阳性率为11.9%(5/42);对照组HPV阳性率为6.3%(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多聚链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