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边疆自治运动中的地方传统与国家政治——以20世纪30年代的三次“康人治康”运动为中心
被引量:
10
1
作者
王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30,共6页
20世纪30年代,在位于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康巴地区发生了三次由本地精英领导、以"康人治康"为口号的自治运动。文章从运动领导者的背景、经历、运动所提出的政治纲领和诉诸的合法性基础,以及地方社会对运动的反馈等几个方面对这...
20世纪30年代,在位于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康巴地区发生了三次由本地精英领导、以"康人治康"为口号的自治运动。文章从运动领导者的背景、经历、运动所提出的政治纲领和诉诸的合法性基础,以及地方社会对运动的反馈等几个方面对这三次运动进行了分析,重点是考察这一组发生在边疆地区的自治运动背后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三次"康人治康"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治"运动,它们的动因并非源自地方社会的内部诉求,而是由走出地方社会、掌握了现代政治话语、在国民政府的中央机构中任有官职的"新精英"发起的,运动的目标则是与主政康区的地方军阀刘文辉争夺地方统治权。这些"新精英"的政治抱负与地方社会的政治传统并不协调,因此并未获得地方势力的支持,但却与国民政府欲翦除刘氏势力的目标相一致,并进而具有了国家政治层面的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
人治
康
川
边
康
区
格桑泽仁
诺那事件
刘家驹
巴安事件
班禅行辕
原文传递
试探清季川边康区的边疆民族师范教育
被引量:
7
2
作者
凌兴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132,共10页
自清季赵尔丰经营川边、设立关外学务局开始,川边康区的边疆民族师范教育机构,如关学师范的先导"四川藏文学堂"、关学师资的临时养成机关"关学师范传习所"、关学师资的长期养成机关"藏语专修学堂"等相继...
自清季赵尔丰经营川边、设立关外学务局开始,川边康区的边疆民族师范教育机构,如关学师范的先导"四川藏文学堂"、关学师资的临时养成机关"关学师范传习所"、关学师资的长期养成机关"藏语专修学堂"等相继开办起来,对川边康区教育与社会进步发挥了明显的先导与推动作用。清季川边教育与民族师范之所以得到推广与发展,主要得益于官吏提倡推动、政府拨款经营以及给予办学人员、学堂教师及关外师范生精神和物质优待等因素,其中宽裕的经费支持是最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
疆民族师范
清季
川
边
康
区
四
川
蘸文学堂
关学师范传习所
藏语专修学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官进入边疆:清初以降川边康区的行政体制建设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7,共6页
在清代的行政建制中,隶属于四川省雅州府打箭炉厅的川边康区为土司辖地。清末,该区域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建立州县体制。民国以降,历经"川边特别行政区"、"西康特别行政区"和"西康省"的行政建制,直到1...
在清代的行政建制中,隶属于四川省雅州府打箭炉厅的川边康区为土司辖地。清末,该区域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建立州县体制。民国以降,历经"川边特别行政区"、"西康特别行政区"和"西康省"的行政建制,直到1950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川边康区一步步从封建王朝的土司辖地转变为现代国家之同一化行政体系中的一个单元。在这一边疆转型的历程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由中央政府委任的流官大规模进入,以取代王朝时期的世袭土司,成为基层政权的领导者。综观这一历程,贯穿始终的线索是国家试图将"土著精英"改造为"国家官员",以吸纳进正式的行政体系的尝试和努力。这种尝试违背了流官制度的根本属性,却成为国家力量进入具有深厚地方传统的边疆地区时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
边
康
区
流官
土司
改土归流
边
疆
县级行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边疆自治运动中的地方传统与国家政治——以20世纪30年代的三次“康人治康”运动为中心
被引量:
10
1
作者
王娟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史流动站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30,共6页
基金
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国时期我国西北地区政权建设和民族政策演变研究"(2009JJD8400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世纪30年代,在位于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康巴地区发生了三次由本地精英领导、以"康人治康"为口号的自治运动。文章从运动领导者的背景、经历、运动所提出的政治纲领和诉诸的合法性基础,以及地方社会对运动的反馈等几个方面对这三次运动进行了分析,重点是考察这一组发生在边疆地区的自治运动背后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三次"康人治康"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治"运动,它们的动因并非源自地方社会的内部诉求,而是由走出地方社会、掌握了现代政治话语、在国民政府的中央机构中任有官职的"新精英"发起的,运动的目标则是与主政康区的地方军阀刘文辉争夺地方统治权。这些"新精英"的政治抱负与地方社会的政治传统并不协调,因此并未获得地方势力的支持,但却与国民政府欲翦除刘氏势力的目标相一致,并进而具有了国家政治层面的意涵。
关键词
康
人治
康
川
边
康
区
格桑泽仁
诺那事件
刘家驹
巴安事件
班禅行辕
分类号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探清季川边康区的边疆民族师范教育
被引量:
7
2
作者
凌兴珍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社科学报编辑部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132,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重点课题"民国时期四川师范教育研究"(编号:川教科SA03-125)
四川师范大学重点研究课题"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四川师范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心的考察"之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自清季赵尔丰经营川边、设立关外学务局开始,川边康区的边疆民族师范教育机构,如关学师范的先导"四川藏文学堂"、关学师资的临时养成机关"关学师范传习所"、关学师资的长期养成机关"藏语专修学堂"等相继开办起来,对川边康区教育与社会进步发挥了明显的先导与推动作用。清季川边教育与民族师范之所以得到推广与发展,主要得益于官吏提倡推动、政府拨款经营以及给予办学人员、学堂教师及关外师范生精神和物质优待等因素,其中宽裕的经费支持是最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边
疆民族师范
清季
川
边
康
区
四
川
蘸文学堂
关学师范传习所
藏语专修学堂
Keywords
borderland nationality normal education
late Qing Dynasty
Chunabiankang area
Sichuan Tibetan Language School
Border Normal Teachers Training Center
Special School of the Tibetan Language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G659.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官进入边疆:清初以降川边康区的行政体制建设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娟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7,共6页
文摘
在清代的行政建制中,隶属于四川省雅州府打箭炉厅的川边康区为土司辖地。清末,该区域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建立州县体制。民国以降,历经"川边特别行政区"、"西康特别行政区"和"西康省"的行政建制,直到1950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川边康区一步步从封建王朝的土司辖地转变为现代国家之同一化行政体系中的一个单元。在这一边疆转型的历程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由中央政府委任的流官大规模进入,以取代王朝时期的世袭土司,成为基层政权的领导者。综观这一历程,贯穿始终的线索是国家试图将"土著精英"改造为"国家官员",以吸纳进正式的行政体系的尝试和努力。这种尝试违背了流官制度的根本属性,却成为国家力量进入具有深厚地方传统的边疆地区时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川
边
康
区
流官
土司
改土归流
边
疆
县级行政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边疆自治运动中的地方传统与国家政治——以20世纪30年代的三次“康人治康”运动为中心
王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0
原文传递
2
试探清季川边康区的边疆民族师范教育
凌兴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流官进入边疆:清初以降川边康区的行政体制建设
王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