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仁岸川盐入黔路线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进 魏登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3006-3008,共3页
仁岸为古代川盐入黔的主要路线,由于该路线沿途滩多路险,地形极其复杂,只能水陆结合,分段、分站依靠不同的船型运行。随着仁岸川盐入黔水运的兴盛,不仅带动了赤水河沿岸许多相关行业的大发展、增加了赤水河沿岸人们的就业机会,而且推动... 仁岸为古代川盐入黔的主要路线,由于该路线沿途滩多路险,地形极其复杂,只能水陆结合,分段、分站依靠不同的船型运行。随着仁岸川盐入黔水运的兴盛,不仅带动了赤水河沿岸许多相关行业的大发展、增加了赤水河沿岸人们的就业机会,而且推动了赤水河沿岸商业的空前繁荣以及文化教育的发展,还为赤水河沿岸留下了厚重的盐运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岸 川盐 路线 作用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川盐入黔的历史变迁及其开发 被引量:7
2
作者 裴恒涛 谢东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55-59,共5页
历史上的川盐入黔,沿袭唐宋,明清以后逐渐完善,形成了以赤水河流域仁岸为主体的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的盐运文化历史,反映了作为边缘化的贵州不断纳入中央治理范围的历史轨迹。川盐入黔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当... 历史上的川盐入黔,沿袭唐宋,明清以后逐渐完善,形成了以赤水河流域仁岸为主体的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的盐运文化历史,反映了作为边缘化的贵州不断纳入中央治理范围的历史轨迹。川盐入黔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当今赤水河流域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川盐 历史变迁 开发 贵州 盐运文化
下载PDF
论川盐入黔的历史变迁及其对黔北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佳翠 胥思省 梁萍萍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5-48,共4页
川盐入黔是贵州用盐的主要途径,它不仅解决了贵州的食盐问题,而且打破了黔北闭塞状况,加快了该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带动了沿岸交通运输业、酿酒业、采矿业等的发展,推动了黔北城镇化进程,对促进黔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川盐入黔的... 川盐入黔是贵州用盐的主要途径,它不仅解决了贵州的食盐问题,而且打破了黔北闭塞状况,加快了该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带动了沿岸交通运输业、酿酒业、采矿业等的发展,推动了黔北城镇化进程,对促进黔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川盐入黔的形式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迁,文章论述了川盐入黔的历史变迁及其对黔北社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盐 历史变迁 北社会 影响
下载PDF
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的社会互动 被引量:3
4
作者 裴恒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4-19,共6页
川盐入黔是贵州历史上食盐消费的主要方式。历史上贵州的盐业状况主要受制于以下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上贵州地质上缺乏盐产、交通闭塞;社会因素方面贵州地域处于中央集权体制下的边缘地区,以及经济落后、民众购买力低、政府的政策失误等... 川盐入黔是贵州历史上食盐消费的主要方式。历史上贵州的盐业状况主要受制于以下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上贵州地质上缺乏盐产、交通闭塞;社会因素方面贵州地域处于中央集权体制下的边缘地区,以及经济落后、民众购买力低、政府的政策失误等。以赤水河流域仁岸为主体的川盐入黔,带动了赤水河流域经济、交通、文化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社会互动的历史,反映了边缘化的贵州不断纳入中央治理范围的历史轨迹。探索这一盐运古道和盐运历史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盐 赤水河流域 社会互动
下载PDF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川盐入黔线路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晓秋 娄青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48,共5页
川盐入黔在沟通四川与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沿线(包括陆路和水道)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迄今,贵州境内大量保存着因盐的运输、贩卖而存在的古建筑,以及沿途重要的城镇和因盐而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 川盐入黔在沟通四川与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沿线(包括陆路和水道)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迄今,贵州境内大量保存着因盐的运输、贩卖而存在的古建筑,以及沿途重要的城镇和因盐而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存记录了历史上川、黔两省之间人们的活动或迁移,体现着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历程。川盐入黔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是当前中国研究如何保护线性文化遗产的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盐 线性文化遗产 保护
原文传递
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特色产业文化的形成 被引量:2
6
作者 彭恩 陈美艳 《品牌》 2015年第6期88-88,90,共2页
四川是贵州历史上的主要供盐地。清代民国时期"川盐入黔"过程中促进了赤水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对该地区白酒、竹木特色产业及酒文化、竹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清末民国 赤水河流域 川盐 产业文化
原文传递
清代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交通和城镇开发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恩 闵廷均 《青年与社会》 2013年第5期142-143,共2页
自古贵州食盐主要仰给于四川,但由于交通所限,一直存在盐荒问题。清代随着赤水河的整治开通,川盐大量输入,不仅缓解了贵州盐荒问题,同时促进了赤水河流域交通和城镇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清代 川盐 赤水河 交通城镇开发
下载PDF
赤水河疏浚与川盐(仁岸)入黔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祥光 《贵州文史丛刊》 2017年第4期50-54,共5页
张广泗上疏朝廷,于乾隆十年十一月至十一年闰三月,首浚赤水河,疏通68处险滩,使川盐由四川合江经赤水河到仁岸茅台村,运输路程大大缩短,盐价渐平,对黔人"斗米斤盐"之负担有所减轻,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文中还对赤水河源流及遵义... 张广泗上疏朝廷,于乾隆十年十一月至十一年闰三月,首浚赤水河,疏通68处险滩,使川盐由四川合江经赤水河到仁岸茅台村,运输路程大大缩短,盐价渐平,对黔人"斗米斤盐"之负担有所减轻,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文中还对赤水河源流及遵义知府陈玉是否参与赤水河疏浚、吴登举之死等问题,均有论述与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 疏浚 川盐
下载PDF
黔中访古记·赤水河上的古桥
9
作者 娄清 《贵州文史丛刊》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14年11月下旬,因参与“西南地区线形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题研究,为深入了解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的“仁岸”行盐古道,调查组一行专程前往赤水进行实地考察。18日,调查组一行专门考察赤水河沿岸的古桥,包括夹子口附近的长春桥、丙... 2014年11月下旬,因参与“西南地区线形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题研究,为深入了解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的“仁岸”行盐古道,调查组一行专程前往赤水进行实地考察。18日,调查组一行专门考察赤水河沿岸的古桥,包括夹子口附近的长春桥、丙安的丙滩桥、陛诏沟古家擂的天恩桥等,行程较紧。在这些古代桥梁之中,建筑年代最早的,当属位于丙安的丙滩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盐 行盐 赤水河 遗产保护与利用 古桥 西南地区 访古 长春桥
下载PDF
清代赤水河航运开辟与川盐入黔
10
作者 赵永康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3-81,共9页
乾隆十年张广泗开通河道,赤水河分段通行牯牛船、鳅船和关刀船,自合江县城下的河口以达贵州毕节天鼓岩下,上、下物流剧增。仁岸川盐循此入黔,至二郎滩起岸剥运,陆行30重新装船上运茅村。沿线埠头市集相应繁荣,地方经济、社会得到更好发展。
关键词 赤水河 航道 张广泗 枯牛船 川盐
下载PDF
论清代川盐入黔对赤水地区经济的影响
11
作者 宋娜 金钱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7-29,共3页
川盐入黔作为川黔沟通的重要渠道,对于盐运沿线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赤水地区位于川黔两地的交界线,乃仁岸盐运的重要中转站,由此对赤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促进了赤水地区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口... 川盐入黔作为川黔沟通的重要渠道,对于盐运沿线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赤水地区位于川黔两地的交界线,乃仁岸盐运的重要中转站,由此对赤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促进了赤水地区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与人口从业结构的多样化,形成了盐路上丰富的古盐运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盐 赤水地区 经济发展
下载PDF
抗战时期贵州航道整治及其效应
12
作者 黄树燕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34-41,共8页
抗战时期~①本文所指"抗战时期"为全面抗战时期,即1937至1945年。,国民政府采取轰滩、炸礁、修辟纤道、驳道工程等措施对贵州主要航道乌江、赤水河、清水江等进行了整治,整治力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在航道整治过程中,国民政... 抗战时期~①本文所指"抗战时期"为全面抗战时期,即1937至1945年。,国民政府采取轰滩、炸礁、修辟纤道、驳道工程等措施对贵州主要航道乌江、赤水河、清水江等进行了整治,整治力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在航道整治过程中,国民政府还对贵州水道流域物资出产情况、水运概况以及水文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勘测,兴起一股勘察水道之风。经过整治,贵州水运交通条件获得较大改善,航运效率得以提高,物资运输量增加,促进水道流域经济的发展,为抗战大后方建设、支援全面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贵州航道整治 川盐
下载PDF
论清代川盐入黔优势及其主要地位演变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登云 曹先东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3-26,共4页
在清代销黔的诸多食盐中,川盐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价格相对低廉、税额相对较轻、交通条件改善等。正是凭借这些优势,在激烈的盐业销售市场竞争中,川盐迫使滇盐和淮盐先后退出贵州盐业销售市场,又借助行政力量,遏制了粤盐在黔盐业销... 在清代销黔的诸多食盐中,川盐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价格相对低廉、税额相对较轻、交通条件改善等。正是凭借这些优势,在激烈的盐业销售市场竞争中,川盐迫使滇盐和淮盐先后退出贵州盐业销售市场,又借助行政力量,遏制了粤盐在黔盐业销售市场的扩张势头,最终牢固确立了其在周边各省食盐销黔中的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川盐优势 主要地位
下载PDF
贵州航运博物馆 被引量:1
14
《休闲读品》 2020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贵州航运博物馆座落于赤水河沿岸的土城古镇,展示了贵州航运业的全貌。当年川盐入黔,航运是主要交通手段,沿河各码头进行水陆转换,据记载,鼎盛时仅土城码头每晚停宿的船只就有数百艘之多,沿岸衍生出繁华的商业集市,茅台镇、二郎镇等均... 贵州航运博物馆座落于赤水河沿岸的土城古镇,展示了贵州航运业的全貌。当年川盐入黔,航运是主要交通手段,沿河各码头进行水陆转换,据记载,鼎盛时仅土城码头每晚停宿的船只就有数百艘之多,沿岸衍生出繁华的商业集市,茅台镇、二郎镇等均是航运节点、物资集散地,酒业就是依托盐业、航运业而发展起来的,这和东部地区的酒业依运河航运发展起来是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资集散地 航运业 茅台镇 赤水河 博物馆 川盐 盐业 酒业
原文传递
赤水河盐运文化陈列馆 被引量:1
15
《休闲读品》 2020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茅台镇的酒业依托于清代的盐运业而兴起,当时有四条川盐入黔的盐运道路,茅台镇是赤水河为水路的仁边岸上的一个运盐节点,沿赤水河北上,还有多个节点,其中土城是一个更大的码头,如今土城古镇上建有多家博物馆,该盐运文化陈列馆就是其中... 茅台镇的酒业依托于清代的盐运业而兴起,当时有四条川盐入黔的盐运道路,茅台镇是赤水河为水路的仁边岸上的一个运盐节点,沿赤水河北上,还有多个节点,其中土城是一个更大的码头,如今土城古镇上建有多家博物馆,该盐运文化陈列馆就是其中的一家,详细展示了赤水河流域各盐运码头的历史资料。盐运文化陈列馆门前坐着休息的是作家韩可风先生,韩先生曾多次行走赤水河古盐道,对贵州历史文化如数家珍,2020年5月初,他又带领本刊记者跋涉到此地,沿途讲解盐运古道的古老遗记和历史风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茅台镇 陈列馆 历史风云 韩先生 川盐 博物馆 酒业
原文传递
元厚镇:红军一渡赤水主要渡口
16
作者 汪洪林 《中国老区建设》 2021年第11期2-2,共1页
元厚镇距贵州省赤水市区58公里,是进入赤水市的南大门。全镇幅员面积23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6.3%。辖9村1社区,65个村(居)民小组,5130户16652人。有贫困人口2826人,2016年已全部实现脱贫。2020年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0元。元... 元厚镇距贵州省赤水市区58公里,是进入赤水市的南大门。全镇幅员面积23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6.3%。辖9村1社区,65个村(居)民小组,5130户16652人。有贫困人口2826人,2016年已全部实现脱贫。2020年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0元。元厚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过去曾是"川盐入黔"的重要中转地、赤水河上最繁荣的盐运码头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盐 中转地 人均可支配收 赤水河 文化积淀 南大门 森林覆盖率 赤水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