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皇帝崇奉藏传佛教浅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何孝荣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9-137,共19页
明代尤其是明中期皇帝,多在京城封授、供养大批藏僧,不断举行藏传佛教法事,为藏僧建寺造塔,大量开度藏僧行童。有的皇帝还亲自习学藏传佛教,从事诵经演法活动,自称藏传佛教法王,表现出对藏传佛教的极度崇奉。明代皇帝崇奉藏传佛教的原因... 明代尤其是明中期皇帝,多在京城封授、供养大批藏僧,不断举行藏传佛教法事,为藏僧建寺造塔,大量开度藏僧行童。有的皇帝还亲自习学藏传佛教,从事诵经演法活动,自称藏传佛教法王,表现出对藏传佛教的极度崇奉。明代皇帝崇奉藏传佛教的原因有,藏传佛教宣扬“即身成佛”、重视仪式巫术、强调男女“双修”等。明代皇帝崇奉藏传佛教,加剧了明朝政治的黑暗腐朽和明代中期以后的财政危机,消极影响很大。但是,它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也有一定积极意义,而且促进了藏传佛教在北京等内地的传播,加强了汉藏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皇帝 崇奉 藏传佛教 原因 影响
原文传递
元代摩诃葛剌崇奉溯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冰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9-144,共6页
摩诃葛剌为藏传佛教最重要的护法神之一。元廷信奉萨迦派,在萨迦派僧侣的努力下,作为该派护法神的摩诃葛剌得到崇奉,地位愈加重要。摩诃葛剌不仅是佛教护法,更是元王朝的护国神。承接唐宋时期对毗沙门天王、真武神的崇奉传统,更由于对... 摩诃葛剌为藏传佛教最重要的护法神之一。元廷信奉萨迦派,在萨迦派僧侣的努力下,作为该派护法神的摩诃葛剌得到崇奉,地位愈加重要。摩诃葛剌不仅是佛教护法,更是元王朝的护国神。承接唐宋时期对毗沙门天王、真武神的崇奉传统,更由于对藏传佛教的虔信,元廷最终选择摩诃葛剌为护国战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摩诃葛剌 崇奉 溯源
下载PDF
金沙遗址出土金蛙之寓意探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剑华 《东南文化》 2004年第1期46-51,共6页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的探析,金沙遗址金箔蛙形饰是古代蜀人的崇奉象征,是举行“祭蛙求雨”祭祀仪式后的珍贵遗存。
关键词 金沙遗址 金箔蛙形饰 美术考古 崇奉象征
下载PDF
北宋舍利崇奉的世俗化趋势——以甘肃泾川龙兴寺出土舍利砖铭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利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79,共6页
2013年甘肃泾川龙兴寺考古发现的砖铭,为研究北宋的舍利瘗埋和大云寺的沿革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考证泾川龙兴寺在隋、唐、宋时期的发展演变,对比三个历史时期文献记载的舍利崇奉活动,结合泾川龙兴寺舍利瘗埋的个案分析北宋... 2013年甘肃泾川龙兴寺考古发现的砖铭,为研究北宋的舍利瘗埋和大云寺的沿革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考证泾川龙兴寺在隋、唐、宋时期的发展演变,对比三个历史时期文献记载的舍利崇奉活动,结合泾川龙兴寺舍利瘗埋的个案分析北宋独具特色的舍利崇奉宗教仪式,可以认为,中国的舍利崇奉,经历隋唐时期的定型化之后,逐渐呈现出世俗化的新趋势,彰显了宋人在舍利信仰上宽容、通达、不拘一格的佛教文化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川 龙兴寺 砖铭 北宋 舍利崇奉
下载PDF
养老与寿藏:明代宦官崇奉佛教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军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明代宦官与佛教的关系极为密切。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宦官都无法摆脱对佛教与佛寺的依赖。宦官年老时,或寄身寺院、或结社念佛、或在家潜心礼佛,崇佛是他们老年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宦官死后,不论是个人的寿藏,还是数人合葬,亦或义会坟... 明代宦官与佛教的关系极为密切。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宦官都无法摆脱对佛教与佛寺的依赖。宦官年老时,或寄身寺院、或结社念佛、或在家潜心礼佛,崇佛是他们老年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宦官死后,不论是个人的寿藏,还是数人合葬,亦或义会坟茔,其墓地大都在佛寺之中或周边,以此佛寺为坟寺。明代宦官崇佛的表现和原因复杂多样,而养老与寿藏不失为一个值得注意的观察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宦官 崇奉佛教 养老 寿藏
原文传递
文化身份与宗教信仰——从碑刻资料看傣族土司崇奉道教史迹 被引量:2
6
作者 萧霁虹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2期126-128,共3页
西南是中国文化多样性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其中的宗教类型极为丰富。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道纪司,傣族土司在道教信仰和传播方面均做出了贡献,由此反观和透视边疆民族在身份认同与宗教传承上的多重关联,... 西南是中国文化多样性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其中的宗教类型极为丰富。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道纪司,傣族土司在道教信仰和传播方面均做出了贡献,由此反观和透视边疆民族在身份认同与宗教传承上的多重关联,希望从文化交往和族群互动的角度加深对西南地区宗教特性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宗教 明清时期 傣族土司 道教崇奉
下载PDF
从宋代寺观御书阁看皇权向地方的渗透——以普惠寺建阁崇奉为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晓希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94,共10页
宋代皇帝用赏赐的形式将御书颁之天下名山寺观,以求其墨宝能够永久保存并传之后世,同时皇帝也借助御书将帝王权威向地方社会渗透。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寺观创造出了营建御书阁这种安奉御书、因应皇权的新形式。以普惠寺为例,地方官员、寺... 宋代皇帝用赏赐的形式将御书颁之天下名山寺观,以求其墨宝能够永久保存并传之后世,同时皇帝也借助御书将帝王权威向地方社会渗透。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寺观创造出了营建御书阁这种安奉御书、因应皇权的新形式。以普惠寺为例,地方官员、寺院僧人和地方大姓协同营建起御书阁,并在南宋时期再次翻修御书阁。寺观不仅在御书阁的建筑形制上注重体现御书的神圣性,在话语建构上也意图彰显御书的神圣性。御书阁最终融入寺观景观之中,成为地方社会彰显皇权的一个政治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观御书阁 普惠寺 建阁崇奉 皇权
下载PDF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刍议 被引量:1
8
作者 乔丹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128,共5页
东北少数民族虽然在古老的生产形式、迥异的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的行为特征上各具特色,但他们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个性认知上具有共性特征,体现出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在内生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力上的一致性,这对推... 东北少数民族虽然在古老的生产形式、迥异的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的行为特征上各具特色,但他们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个性认知上具有共性特征,体现出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在内生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力上的一致性,这对推动古代东北民族地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维护自然资源的生态平衡以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警示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少数民族 传统生态伦理 日常生产 社会生活 崇奉祭祀
原文传递
明代真武信仰在北京的繁兴及其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永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7-264,共8页
明代对于真武大帝的广泛崇奉,是在宋、元两代基础上发扬光大的结果,但始于成祖的明代皇室所进行的大力提倡,更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继永乐年间朝廷"大修武当"之后,明代帝王对于真武的尊奉持续相沿,北京的真武信仰随... 明代对于真武大帝的广泛崇奉,是在宋、元两代基础上发扬光大的结果,但始于成祖的明代皇室所进行的大力提倡,更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继永乐年间朝廷"大修武当"之后,明代帝王对于真武的尊奉持续相沿,北京的真武信仰随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信仰 明代 北京 皇室崇奉
原文传递
异于他郡:元《东平学玺书碑》的生命史与政治内涵
10
作者 项泽仁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2年第2期61-77,共17页
立于元代东平学宫的《东平学玺书碑》由碑阳《皇帝赐东平学玺书碑》与碑阴《玺书碑阴之记》构成。因金石志、地方志等文献仅存碑目,以致学界尚未注意到此碑的价值。碑阳上截为蒙古国书,刻至元三十一年(1294)成宗崇奉孔子诏。下截为正书... 立于元代东平学宫的《东平学玺书碑》由碑阳《皇帝赐东平学玺书碑》与碑阴《玺书碑阴之记》构成。因金石志、地方志等文献仅存碑目,以致学界尚未注意到此碑的价值。碑阳上截为蒙古国书,刻至元三十一年(1294)成宗崇奉孔子诏。下截为正书,刻同年中书省签发的榜文一道。碑阴记录了立石的背景、目的、过程及撰者徐琰对诏书的认识。碑阳为管窥元代诏书、榜文原貌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碑阴揭示出元廷对东平府学的特殊礼遇,此种礼遇得益于汉人世侯严实、严忠济父子的遗泽。立巨碑于大成殿前,除了将成宗兴学求才之心播告谕众,也是东平学士昭示本学享有“异于他郡”无上荣耀的宣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帝赐东平学玺书碑》 《玺书碑阴之记》 东平 崇奉孔子诏
下载PDF
浅析许真君崇奉活动参与者的演变——以江西南昌新建地区为个案
11
作者 张澜 张志军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1-5,共5页
许真君信仰是对道教四大天师之一的许逊及其创建的道教净明派的崇祀行为。作为活跃于江西大部及云贵川部分地区、以南昌新建区西山万寿宫为祖庭的道教一支,道教净明派对江西地方历史与文化的演进发生过重要影响。隋唐以前,许真君的崇奉... 许真君信仰是对道教四大天师之一的许逊及其创建的道教净明派的崇祀行为。作为活跃于江西大部及云贵川部分地区、以南昌新建区西山万寿宫为祖庭的道教一支,道教净明派对江西地方历史与文化的演进发生过重要影响。隋唐以前,许真君的崇奉者多为社会底层,文化程度比较低;隋唐时期,许真君的崇奉者士庶群集,但仍然以社会底层为主;宋以降至清,许真君受到官方重视,其崇奉者士庶群集,但官方背景的文人为主;进入民国后,失去官方背景的许真君信仰逐渐衰落,崇奉者复归于社会底层民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区 许真君 崇奉活动 演变
下载PDF
论华夏传统民俗文化中“龙情结”崇奉的生命情韵
12
作者 张鹏飞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7-40,96,共5页
华夏民族文化演绎的"龙情结"是远古先民在同自然环境作斗争过程中寄托民众意愿的图腾崇拜,是先祖在生命精神需求和原始宗教信仰上的一种信念寄托。故而华夏龙文化广泛渗透在国人生活民俗的诸多领域且观照着中国历代社会的政... 华夏民族文化演绎的"龙情结"是远古先民在同自然环境作斗争过程中寄托民众意愿的图腾崇拜,是先祖在生命精神需求和原始宗教信仰上的一种信念寄托。故而华夏龙文化广泛渗透在国人生活民俗的诸多领域且观照着中国历代社会的政治、文化苑囿而富含意味隽永的审美情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民族文化 龙情结 生命崇奉 审美情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