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体间撑开复位在Ⅱ°峡部型腰椎滑脱症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杰 沈洪兴 +3 位作者 王炤 栗景峰 杨继东 侯铁胜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观察椎体间撑开复位辅以短节段固定治疗Ⅱ°峡部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斜向单枚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撑开复位 ,再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短节段固定治疗 37例Ⅱ°峡部型腰椎滑脱症 ,随访 12~ 6 0个月 ,定期拍摄... 目的 观察椎体间撑开复位辅以短节段固定治疗Ⅱ°峡部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斜向单枚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撑开复位 ,再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短节段固定治疗 37例Ⅱ°峡部型腰椎滑脱症 ,随访 12~ 6 0个月 ,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其融合率。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术后 12~ 18个月获得骨性融合 ,其中 15例在 1年后即融合。滑移复位情况 :34例术后滑移程度小于 10 % ,3例小于 2 0 %。临床效果评价 :优 2 3例 ,良 14例 ,无改善 0例 ,差 0例。结论 峡部型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在彻底的神经根、硬膜囊减压基础上的可靠融合 ,并通过辅以短节段内固定的椎体间撑开 ,恢复腰椎良好力线的前提下行有限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椎间融合器 内固定
下载PDF
椎体间撑开复位短节段固定治疗Ⅱ度及以上峡部型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建忠 徐为刚 +1 位作者 纪兆晓 戴志唐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19期2857-2858,共2页
目的:探讨椎体间撑开有限复位辅以短节段内固定治疗Ⅱ度及以上峡部型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斜向单枚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撑开有限复位,再辅以椎弓根螺钉系统短节段固定治疗19例Ⅱ度及以上峡部型腰椎滑脱症,随... 目的:探讨椎体间撑开有限复位辅以短节段内固定治疗Ⅱ度及以上峡部型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斜向单枚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撑开有限复位,再辅以椎弓根螺钉系统短节段固定治疗19例Ⅱ度及以上峡部型腰椎滑脱症,随访12 ̄36个月,定期摄X线片,观察其融合率,了解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术后12 ̄18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滑脱复位情况:17例术后滑移程度小于10%,2例小于20%。临床效果评价:优11例,良8例。结论:通过对19例Ⅱ度及以上峡部型腰椎滑脱症行外科手术治疗,在彻底的神经根、硬膜囊减压基础上的椎体间撑开,有限复位并获得可靠的融合,通过辅以短节段内固定,恢复了腰椎良好力线,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有限复位 内固定 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USS复位融合治疗成人疼痛性峡部裂腰椎滑脱
3
作者 王渊 赵贵起 +4 位作者 孟庆丰 张智勇 马志勇 乔峰 杨旭东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USS系统椎体间撑开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治疗成人腰腿痛性峡部裂腰椎滑脱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USS系统撑开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的19例峡部裂腰椎滑脱患者。手术指证为保守治疗无效的长期腰腿痛患者。随访12~4... 目的探讨USS系统椎体间撑开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治疗成人腰腿痛性峡部裂腰椎滑脱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USS系统撑开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的19例峡部裂腰椎滑脱患者。手术指证为保守治疗无效的长期腰腿痛患者。随访12~48个月,定期摄X线片。比较手术前后VAS及工作情况、体育活动、止痛药的服用量。结果临床效果评价:优1l例,良8例,差或无效0例。无神经并发症。平均腰痛VAS:术前7.3;术后1.6(变化范围0~3)。平均腿痛VAS:术前8;术后1(变化范围0~4)。平均随访28个月(12~48个月)后X线显示,所有的病例均在术后12~18个月获得骨性融合。其中15例在术后1年后即融合。滑移情况:17例术后滑移<10%,2例<20%。无内固定失败。结论USS系统校正腰椎矢状序列治疗成人峡部裂腰椎滑脱,疗效满意,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复位 内固定 椎间融合
下载PDF
两种植骨融合方式治疗双节段峡部裂腰椎滑脱症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德勇 陈仲 +3 位作者 王锋 禤天航 王昌兵 陈景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81-785,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植骨融合方式治疗双节段峡部裂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双节段峡部裂腰椎滑脱症患者61例,其中应用椎间单纯自体骨植骨治疗32例(单纯植骨组),椎体间笼架融合治疗29例(笼架组)。比较两... [目的]比较两种植骨融合方式治疗双节段峡部裂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双节段峡部裂腰椎滑脱症患者61例,其中应用椎间单纯自体骨植骨治疗32例(单纯植骨组),椎体间笼架融合治疗29例(笼架组)。比较两组的临床与影像参数。[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显著改善,末次随访时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植骨组融合率为93.7%,笼架组为93.1%;术后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及滑脱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除PI以外,两组骨盆参数及腰椎前凸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腰椎前凸角及骨盆矢状位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植骨融合方式治疗峡部裂腰椎滑脱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腰椎滑脱 椎间融合 单纯植骨 笼架
原文传递
Vista通道下微创治疗峡部裂腰椎滑脱症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慧玲 蔡洁 +1 位作者 陈莉莉 徐峰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经新型Vista可视化通道下微创经肌间隙入路腰椎椎间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15-07/2016-06月收治的26例Meyerding分级为Ⅰ~Ⅱ度的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其中在Vi... 目的探讨经新型Vista可视化通道下微创经肌间隙入路腰椎椎间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15-07/2016-06月收治的26例Meyerding分级为Ⅰ~Ⅱ度的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其中在Vista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12例,传统开放手术14例。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重视心理护理,做好健康宣教及术前准备,术后给予病情观察,加强腰腹部手术后的各项护理,合理的功能锻炼指导及训练;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天、6月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后6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index,ODI)、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微创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3天腰腿痛VAS评分、住院时间较开放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6月腰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恢复、症状体征消失24例,约占92.31%;恢复日常生活活动2例,约占7.69%,术后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Vista通道下微创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相似的远期疗效,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ta通道系统 微创 腰椎滑脱 围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后路植骨治疗峡部裂腰椎滑脱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斌 房安毓 +1 位作者 张云 雷志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7年第3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RFⅡ)内固定加后路植骨治疗峡部裂腰椎滑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6例峡部裂腰椎滑脱行RFⅡ复位内固定后行椎管、神经根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其中7例加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本组患者随访11月至3年,平均17个月,根据m ac...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RFⅡ)内固定加后路植骨治疗峡部裂腰椎滑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6例峡部裂腰椎滑脱行RFⅡ复位内固定后行椎管、神经根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其中7例加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本组患者随访11月至3年,平均17个月,根据m acnab疗效评价,优良率88.4%。结论RFⅡ内固定、后路减压、行椎体间植骨或加横突间植骨治疗峡部裂腰椎滑脱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短节段椎弓根钉 椎体间植骨 横突间植骨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超 孙天威 +3 位作者 田融 贾宇涛 徐天同 申庆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融合方式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2年5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98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3例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 目的比较两种融合方式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2年5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98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3例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45例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滑脱节段及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滑脱复位率及复位丢失率、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改善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B组显著增加(P〈0.05)。术中A组4例、B组1例发生硬脊膜撕裂;术后A组6例出现下肢根性症状;两组各出现1例切口感染。A组患者获随访24-36个月,B组26-40个月。术前及术后2周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时A组JOA评分及改善率显著优于B组(P〈0.05)。X线片复查示,A组术后2周滑脱复位率显著高于B组,术后2年复位丢失率显著低于B组;术后2周及2年,A组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均高于B组;术后2年,A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B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外侧融合相比,后路椎体间融合能更大程度复位椎体,恢复腰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较高,更大程度上恢复脊柱的力学稳定性,获得更好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内固定 椎间融合 后外侧融合
原文传递
微创可扩张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 被引量:19
8
作者 黎建文 黎松波 +4 位作者 刘先银 叶国标 方冠军 陈耀鑫 刘志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可扩张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微创可扩张通道下TLIF治疗的3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 目的探讨微创可扩张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微创可扩张通道下TLIF治疗的3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骨盆入射角(PI)、腰椎前凸角(LL)、滑脱程度(SP)、椎间隙高度变化。结果手术切口长度4.8~6.5 cm,平均(5.6±0.6)cm;手术时间80~220 min,平均(125±23)min;术中出血量130~550 m L,平均(185±113)m L。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9±5)个月,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从术前(5.07±3.89)分下降至(1.63±1.20)分,腰痛VAS评分从术前(6.32±2.70)分下降至(1.15±1.01)分。JOA评分从术前(11.05±3.12)分增至(22.51±4.03)分。腰椎滑脱完全复位28例,椎间隙高度从术前(5.12±1.38)mm增至(10.87±1.45)mm,腰椎前凸角从术前(47.23±16.19)°降至(43.51±14.88)°。结论对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微创可扩张通道下TLIF能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恢复良好的腰椎前凸角,改善脊柱-骨盆矢状位力线平衡,而且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椎间隙高度恢复理想、术后腰痛残留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性腰椎滑脱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可扩张通道
下载PDF
不同融合术式联合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4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胡日鹤 胡田生 +1 位作者 周初松 胡方煜 《现代医院》 2012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融合术式(PLIF/PLF)联合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PLIF和PLF术式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47例,分别记录手术经过、效果和并发症。139例获得随访,其中... 目的研究不同融合术式(PLIF/PLF)联合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PLIF和PLF术式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47例,分别记录手术经过、效果和并发症。139例获得随访,其中PLIF术式72例,PLF术式67例,随访24~35个月,平均27.5个月,采用Otani标准评价随诊结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前和术后椎间高度比较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使用SPSS 13.0医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行PLIF融合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出血量大于PLF。两种融合术手术后的优良率采用χ2检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LIF及PLF术式联合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均可达到椎管彻底减压,恢复腰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隙高度,防止术后腰椎失稳,是腰椎滑脱症治疗的有效术式。但PLIF术式能更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能有效地防止复位的丢失,而且其植骨融合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 内固定 裂性腰椎滑脱
下载PDF
经椎旁间隙与正中入路单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叶握球 杨艳琴 +5 位作者 郑建河 卢镇生 江钦文 张育斌 冯奕鑫 黄伟帧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0-902,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经椎旁间隙入路与正中入路单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Ⅰ、Ⅱ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探讨椎旁间隙入路在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价值。方法 40例Ⅰ、Ⅱ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椎旁间隙入路组(椎旁组,n=20)和... 目的对比研究经椎旁间隙入路与正中入路单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Ⅰ、Ⅱ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探讨椎旁间隙入路在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价值。方法 40例Ⅰ、Ⅱ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椎旁间隙入路组(椎旁组,n=20)和正中入路组(正中组,n=20),均采用单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髂骨取骨植骨融合术,评估围手术期参数,融合率及疼痛状况。结果 (1)椎旁组较正中组手术时间短(P<0.01),切口长度短(P<0.01),术中出血量少(P<0.01),术后引流量少(P<0.01)。(2)VAS评分:所有患者术后疼痛都得到明显的缓解(P<0.01);两组组间比较,术后第1天及1、3、6个月,椎旁组疼痛改善程度较正中组明显(P<0.01)。(3)ODI:所有患者术后ODI值都改善明显(P<0.01);两组组间比较,术后第1、3个月,椎旁组ODI评分较正中组改善明显(P<0.01)。(4)术后1年,正中组融合率为90%,椎旁组融合率为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单节段Ⅰ、Ⅱ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上,单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髂骨取骨植骨融合术效果良好,椎旁间隙入路无论在围手术期的效果还是术后临床疗效上都较正中入路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间隙 入路 腰椎滑脱 单节段
下载PDF
轻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融合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亮 隋海涛 +1 位作者 于学忠 姜保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38-1344,共7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腰椎椎间Cage融合术加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轻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手术前后脊柱一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其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经后路腰椎椎间Cage融合术加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的30例轻度峡部... 目的探讨经后路腰椎椎间Cage融合术加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轻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手术前后脊柱一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其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经后路腰椎椎间Cage融合术加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的30例轻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男14例,女16例;年龄48~67岁,平均56.7岁。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滑脱相关参数[滑移百分数(percentage of slipping,PS)、椎间隙高度、滑脱角(angleofslip,AS)],脊柱相关参数[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联合角(thoracolumbar junction,TLJ)、C7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ical axis,SVA)、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脊柱.骨盆角(spino—sacral angle,SSA)]和骨盆相关参数[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记录患者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以及ODI评分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像学参数及功能评分变化值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后滑脱相关参数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脊柱、骨盆相关参数中,除TLJ和TK外,其余各参数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VA变化值与PS、PI、PT、LL、SS、AS、SSA及ODI变化值间存在线性相关;SSA变化值与PS、PI、LL、SS、AS、PT及ODI变化值间存在线性相关。结论经后路腰椎椎间Cage融合术加椎弓根固定可明显改善轻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脊柱一骨盆矢状位平衡状态,SVA及SSA重建能获得更好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性腰椎滑脱 脊柱-骨盆参数 矢状位平衡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
原文传递
腰椎多裂肌MRI参数改变应用于诊断分析峡部断裂型腰椎滑脱 被引量:11
12
作者 欧阳石林 程大为 +1 位作者 方璜 申才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峡部断裂型腰椎滑脱的患者多裂肌MRI影像学改变,并与退变型腰椎滑脱及正常体检健康者比较,发现其中规律,探讨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峡部裂型组患者60例,其中L3滑脱3例、L4滑脱35例(Ⅰ度15例,Ⅱ度20例)、L5滑脱22例;退... 目的探讨峡部断裂型腰椎滑脱的患者多裂肌MRI影像学改变,并与退变型腰椎滑脱及正常体检健康者比较,发现其中规律,探讨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峡部裂型组患者60例,其中L3滑脱3例、L4滑脱35例(Ⅰ度15例,Ⅱ度20例)、L5滑脱22例;退变型组患者60例,其中L3滑脱4例、L4滑脱32例(Ⅰ度20例,Ⅱ度12例)、L5滑脱24例;体检资料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所测对象的年龄及体重指数(BMI)进行比较,并对所有患者行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应用Image J软件测量所纳入对象的L3/4、L4/5、L5/S1椎间隙水平层面多裂肌净横截面面积占多裂肌区域横截面面积(LCSA/GCSA)的比值。数据间的显著性差异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或Student't检验。结果峡部裂型组患者3个不同层面数据与退变型组相应节段滑脱患者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峡部裂型组L4不同程度滑脱患者3个不同层面数据与退变型组L4相应程度滑脱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峡部裂型组与退变型组及对照组相比,其多裂肌退变明显,可考虑其作为腰椎滑脱的诊断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腰椎滑脱 多裂肌 核磁共振 横截面积
下载PDF
微创及开放椎间融合术治疗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及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欣 曾荣 +6 位作者 李广盛 魏波 胡资兵 林颢 陈光华 陈思园 孙杰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04-1509,共6页
目的 探讨微创及开放椎间融合术治疗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86例MeyerdingⅠ、Ⅱ度单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39例在Quadrant通道下行椎间融合术... 目的 探讨微创及开放椎间融合术治疗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86例MeyerdingⅠ、Ⅱ度单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39例在Quadrant通道下行椎间融合术(微创组),47例行开放经后路椎间融合术(开放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腰椎滑脱分度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VAS评分及ODI,以及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滑移百分数(percentage of slipping,PS)、椎间隙高度、滑脱角(angle of slip,AS)、胸腰联合角(thoracolumbar junction,TLJ)、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C_7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脊柱-骨盆角(spino-sacral angle,SSA)、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并对以上指标手术前后差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微创组术后住院时间(5.1±1.6)d,较开放组的(7.2±2.1)d显著缩短(t=2.593,P=0.017)。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0个月,平均15个月。微创组复位率为68.53%±20.52%,开放组为64.21%±30.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5,P=0.093)。术后3个月,两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中,除P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外,其余各参数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差值相关性分析显示:ODI与SVA、SSA、PT、LL相关(P〈0.05)。结论 开放及微创椎间融合术在改善单节段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间融合术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 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
原文传递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疗效 被引量:8
14
作者 吕游 陈鸣 秦入结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单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MIS-TLIF(MIS-TLIF组)与传统TLIF(Open-TLIF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单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MIS-TLIF(MIS-TLIF组)与传统TLIF(Open-TLIF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末次随访行三维CT检查显示,MIS-TLIF组椎间融合率为96.4%(27/28),Open-TLIF组均融合。MIS-TLIF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重返工作时间均少于Open-TLIF组(P<0.05),重返工作率高于Open-TLIF组(89.3%vs.82.1%)(P<0.05)。MIS-TLIF组术后腰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Open-TLIF组(P<0.05)。结论与Open-TLIF比较,MIS-T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少、并发症少和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微创 腰椎滑脱
原文传递
椎弓回植与椎板切除治疗轻中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邵珂 吉立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3-429,共7页
目的比较椎弓回植与椎板切除治疗单节段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6年7月采用椎弓回植或椎板切除治疗的66例单节段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34例,采用椎弓完整回植... 目的比较椎弓回植与椎板切除治疗单节段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6年7月采用椎弓回植或椎板切除治疗的66例单节段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34例,采用椎弓完整回植固定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和对照组(32例,采用椎板切除并椎间融合内固定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Meyerding分度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术后试验组回植椎弓融合情况及两组硬膜外瘢痕形成情况。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行腰痛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并参照侯树勋等提出的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损伤加重、硬脊膜撕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3,P=0.562),但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2.134,P=0.037)。6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6.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7例于术后3个月发现体位变动时椎管狭窄症状,5例于术后18个月出现轻度双下肢麻木症状;其余患者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试验组34例硬膜外瘢痕组织均被完全阻滞于回植椎弓以外,对照组有11例硬膜外瘢痕组织侵入椎管内。末次随访时试验组椎间植骨及椎弓回植融合率均为100%,对照组椎间植骨融合率亦为100%。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试验组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ODI评分、JO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间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侯树勋等提出的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回植 椎板切除 裂性腰椎滑脱
原文传递
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连续两节段双侧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邢文华 霍洪军 +6 位作者 杨学军 肖宇龙 赵岩 付裕 祝勇 李峰 辛大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00-1503,共4页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连续两节段双侧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3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17例连续两节段双侧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48~69岁,平均55.4岁。病程11个月~17年,...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连续两节段双侧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3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17例连续两节段双侧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48~69岁,平均55.4岁。病程11个月~17年,中位病程22个月。滑脱程度按照Meyerding分度:Ⅰ度30个节段,Ⅱ度3个节段,Ⅲ度1个节段;涉及节段:L_(4、5)14例,L_(3、4)3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6±3.2)分。结果 术中2例硬脊膜撕裂出现脑脊液漏;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年,平均3.4年。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1±0.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2,P=0.008)。术后1周X线片检查示,滑脱椎体均获得不同程度复位,完全复位率为85%(29/34)。术后6~12个月达椎间融合,平均7.4个月;椎间融合按Lenke标准评价:A级13例,B级4例。随访期间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 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连续两节段双侧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可取得较好疗效,术中准确植钉、有效减压、先撑开后复位、合理使用提拉螺钉、椎间融合是手术成功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双节段 后路椎间融合术
原文传递
不同融合术式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彦周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比较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青少年患者分为2组,各26例。在椎弓根内固定后A组行PLF术,B组行PLIF术。比较2组手... 目的比较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青少年患者分为2组,各26例。在椎弓根内固定后A组行PLF术,B组行PLIF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前及术后2 a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多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JOA及ODI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F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性腰椎滑脱 后外侧植骨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三圣汤加减联合针刺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疼痛及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王本海 黄剑云 +2 位作者 郑明声 张纪浩 郑锦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7期115-119,共5页
目的:研究探讨三圣汤加减联合针刺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IS)患者术后疼痛及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自2020年6月-2023年6月80例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体融合术(MIS-TLIF)治疗,对照... 目的:研究探讨三圣汤加减联合针刺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IS)患者术后疼痛及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自2020年6月-2023年6月80例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体融合术(MIS-TLIF)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三圣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证候积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数字评分(NRS)、稳定性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证候积分、ODI指数、NRS评分皆有降低,观察组分值更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稳定性指标皆有提高,观察组测量值提高更明显,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比对照组75.00%更高(P<0.05)。结论:三圣汤加减联合针刺对IS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可有助改善腰椎微创术后疼痛及其稳定性,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圣汤 针刺 裂性腰椎滑脱 疼痛 腰椎稳定性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兴泽 陈扬 +6 位作者 陈铭璁 陈显辉 谭伟权 袁俊虎 傅煊健 陈贤艺 袁伟鹏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单纯采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3—2020-04诊治的44例单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23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单纯采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3—2020-04诊治的44例单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23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21例单纯采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置钉准确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7个月,平均6个月。对照组出现1例脑脊液渗漏,对症治疗后治愈。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置钉准确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制定手术方案,可以明显提高术中置钉准确率,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3D打印技术 置钉准确率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充分减压后撑开椎间隙提拉复位并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中重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20
作者 李忠伟 张树文 +3 位作者 杨新明 银乐乐 周坤 崔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7期683-686,共4页
目的观察充分减压后撑开椎间隙、提拉复位、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中重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21-06诊治的27例中重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采用充分减压后撑开椎间隙、提拉复位、经... 目的观察充分减压后撑开椎间隙、提拉复位、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中重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21-06诊治的27例中重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采用充分减压后撑开椎间隙、提拉复位、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术前与术后2周腰背痛VAS评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ODI指数。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80~245 min,平均223.2 min;术中出血量100~250 mL,平均110.0 mL。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16个月,平均11.2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椎体再滑脱等并发症。椎间融合时间为8~14个月,平均9.9个月。术后2周腰背痛VAS评分为(1.70±0.46)分,较术前(5.00±1.03)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0,P<0.001)。术后6个月ODI指数为(19.90±3.41)%,较术前(53.93±5.89)%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50,P<0.001)。结论充分减压后撑开椎间隙、提拉复位、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中重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在获得解剖复位融合的同时确保了手术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间孔入路 提拉复位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