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连翘对岭南湿热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27
1
作者
周祎青
郑裕华
+1 位作者
陈颂
骆欢欢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8-685,共8页
目的探究连翘对岭南湿热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对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1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连翘组,每组7只。将模型组和连翘组放入人工气候箱[T:(30±0.15)℃,HR:80%~85%]每天12 h,隔日灌服白酒0....
目的探究连翘对岭南湿热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对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1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连翘组,每组7只。将模型组和连翘组放入人工气候箱[T:(30±0.15)℃,HR:80%~85%]每天12 h,隔日灌服白酒0.3 mL+跑步30 min,每日以高蛋白饲料喂养的“外湿+内湿+脾虚”的复合因素造模。造模49 d后,连翘组小鼠连续7 d进行连翘水溶液灌胃,模型组小鼠连续7 d超纯水灌胃。实验结束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各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及内毒素(LPS)进行检测,对各组小鼠舌、小肠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对粪便进行16s rRNA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FN-γ、LPS含量增加(P<0.01,P<0.001);舌组织黏膜层角化增加并且有明显的过角质化突起,固有层结缔组织破坏明显;小肠组织黏膜层上皮细胞被破坏,固有层腺体损伤;肠道菌群结构发生紊乱,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肠道菌群的比例均有所增加(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所占比例减少(P<0.01);肠道有益菌普氏菌属(Prevotella)和颤螺菌属(Oscillospira)含量减少(P<0.05,P<0.01),致病菌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连翘组小鼠血清TNF-α的含量有减少趋势,IFN-γ的含量减少明显(P<0.01),但血清LPS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舌组织黏膜层过角化突起没有改善,舌乳头排列较均匀,固有层形态规整;小肠组织黏膜层上皮细胞结构清晰,排列规则,固有层腺体结构清晰;肠道菌群结构改善,拟杆菌门所占比例降低(P<0.05),厚壁菌门所占比例升高(P<0.01);肠道有益菌普氏菌属和颤螺菌属含量增加(P<0.05),致病菌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含量降低(P<0.05)。结论连翘对中医湿热证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能够治疗炎症,改善舌和小肠组织病变,降低肠道致病菌的含量并且对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湿热
证
连翘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两种岭南湿热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陈弋
王琛
+4 位作者
徐秋英
林兴栋
皮立宏
吴智兵
谢淑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86-2197,共12页
目的基于两种岭南湿热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规律,寻求具有模型评价潜力的特征菌属。方法随机将52只BALB/c小鼠分为A1正常组、A2正常环境+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组、A3正常环境+脂多糖(LPS)组、B1湿热环境组、B2湿热环境+ETE...
目的基于两种岭南湿热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规律,寻求具有模型评价潜力的特征菌属。方法随机将52只BALB/c小鼠分为A1正常组、A2正常环境+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组、A3正常环境+脂多糖(LPS)组、B1湿热环境组、B2湿热环境+ETEC组、B3湿热环境+LPS组。B1、B2、B3组予湿热环境、高脂高糖饮食,造模第20天,A2、B2组予ETEC,A3、B3组予LPS。观察一般情况,收集9次粪便,查结肠病理,测菌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结果B2、B3组出现类似临床湿热证表现,结肠病理提示炎症,与A1组相比TNF-α、IL-6升高(P<0.05),模型成立前大肠杆菌属和拟杆菌属、成立时肠球菌属呈特征性增多(P<0.05),B1组"湿阻证模型"以肠球菌属增多为主,后期"热"证表现时梭菌属增多(P<0.05)。结论大肠杆菌属、拟杆菌属、肠球菌属在岭南湿热证模型客观评价指标的发掘上具有广阔前景,肠球菌属、梭菌属可能分别是"湿""、热"的特征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湿热
证
肠道菌群
客观指标
动物模型
条件致病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湿热外环境在岭南湿热证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及茵陈蒿的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欧阳欣玥
黄欣慧
+1 位作者
陆希婧
赵江宁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3期7-15,共9页
目的:研究湿热外环境在岭南湿热证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及茵陈蒿的干预机制。方法:实验一,将48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25±2)℃,HR 55%]、岭南湿热外环境模型组[T(33±2)℃,HR 85%]、高热组[T(33±2)℃,HR ...
目的:研究湿热外环境在岭南湿热证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及茵陈蒿的干预机制。方法:实验一,将48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25±2)℃,HR 55%]、岭南湿热外环境模型组[T(33±2)℃,HR 85%]、高热组[T(33±2)℃,HR 55%]、湿阻组[T(25±2)℃,HR 85%],12 h暴露,造模28 d,每天记录小鼠进食量,每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分别于造模后第14天与第28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IL-1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Toll样受体4(TLR4)等炎症因子血清水平。实验二,将5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岭南湿热外环境模型组、茵陈蒿低、中、高剂量组,将模型组与茵陈蒿3个剂量组放入人工气候箱[T(33±2)℃,HR 85%],12 h暴露,制造湿热外环境。造模后14 d,茵陈蒿3组小鼠连续7 d用3种不同浓度的茵陈蒿水煎剂灌胃。检测方法及指标同上。结果:实验一,造模后14 d、造模后14~28 d、造模后28 d,与对照组、高热组、湿阻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含量增加(P<0.05,P<0.01)。各组IL-18、IL-6、NF-κB、TLR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8 d,高热组IL-1β与岭南湿热外环境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二,与模型组相比,茵陈蒿低、中、高剂量组血清TNF-α含量均降低(P<0.05,P<0.01)。各组IL-18、IL-1β、IL-6、NF-κB、TLR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外环境通过上调血清TNF-α水平触发岭南湿热证炎症反应的机制是由“外湿之邪”与“外热之邪”共同作用所致,而茵陈蒿可通过干预这一机制改善此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湿热
证
湿热
环境
肿瘤坏死因子-Α
茵陈蒿
小鼠
原文传递
题名
连翘对岭南湿热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27
1
作者
周祎青
郑裕华
陈颂
骆欢欢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8-68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850)
文摘
目的探究连翘对岭南湿热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对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1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连翘组,每组7只。将模型组和连翘组放入人工气候箱[T:(30±0.15)℃,HR:80%~85%]每天12 h,隔日灌服白酒0.3 mL+跑步30 min,每日以高蛋白饲料喂养的“外湿+内湿+脾虚”的复合因素造模。造模49 d后,连翘组小鼠连续7 d进行连翘水溶液灌胃,模型组小鼠连续7 d超纯水灌胃。实验结束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各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及内毒素(LPS)进行检测,对各组小鼠舌、小肠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对粪便进行16s rRNA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FN-γ、LPS含量增加(P<0.01,P<0.001);舌组织黏膜层角化增加并且有明显的过角质化突起,固有层结缔组织破坏明显;小肠组织黏膜层上皮细胞被破坏,固有层腺体损伤;肠道菌群结构发生紊乱,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肠道菌群的比例均有所增加(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所占比例减少(P<0.01);肠道有益菌普氏菌属(Prevotella)和颤螺菌属(Oscillospira)含量减少(P<0.05,P<0.01),致病菌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连翘组小鼠血清TNF-α的含量有减少趋势,IFN-γ的含量减少明显(P<0.01),但血清LPS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舌组织黏膜层过角化突起没有改善,舌乳头排列较均匀,固有层形态规整;小肠组织黏膜层上皮细胞结构清晰,排列规则,固有层腺体结构清晰;肠道菌群结构改善,拟杆菌门所占比例降低(P<0.05),厚壁菌门所占比例升高(P<0.01);肠道有益菌普氏菌属和颤螺菌属含量增加(P<0.05),致病菌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含量降低(P<0.05)。结论连翘对中医湿热证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能够治疗炎症,改善舌和小肠组织病变,降低肠道致病菌的含量并且对肠�
关键词
岭南
湿热
证
连翘
肠道菌群
Keywords
Lingnan damp-heat syndrome
Forsythiae fructus
intestinal flora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两种岭南湿热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陈弋
王琛
徐秋英
林兴栋
皮立宏
吴智兵
谢淑莹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86-2197,共12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191111):不同生物致病因子所致温病湿热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的研究,负责人:皮立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科研项目(211020030304):B3-3-4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温病学,负责人:吴智兵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A1515010392):从肠道菌群动态变化及免疫炎症机制探索温病湿热证“湿“”热”实质,负责人:林兴栋
文摘
目的基于两种岭南湿热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规律,寻求具有模型评价潜力的特征菌属。方法随机将52只BALB/c小鼠分为A1正常组、A2正常环境+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组、A3正常环境+脂多糖(LPS)组、B1湿热环境组、B2湿热环境+ETEC组、B3湿热环境+LPS组。B1、B2、B3组予湿热环境、高脂高糖饮食,造模第20天,A2、B2组予ETEC,A3、B3组予LPS。观察一般情况,收集9次粪便,查结肠病理,测菌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结果B2、B3组出现类似临床湿热证表现,结肠病理提示炎症,与A1组相比TNF-α、IL-6升高(P<0.05),模型成立前大肠杆菌属和拟杆菌属、成立时肠球菌属呈特征性增多(P<0.05),B1组"湿阻证模型"以肠球菌属增多为主,后期"热"证表现时梭菌属增多(P<0.05)。结论大肠杆菌属、拟杆菌属、肠球菌属在岭南湿热证模型客观评价指标的发掘上具有广阔前景,肠球菌属、梭菌属可能分别是"湿""、热"的特征菌属。
关键词
岭南
湿热
证
肠道菌群
客观指标
动物模型
条件致病菌
Keywords
Lingnan damp-heat syndrome
Intestinal flora
Objective index
Animal model
Opportunistic pathogen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湿热外环境在岭南湿热证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及茵陈蒿的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欧阳欣玥
黄欣慧
陆希婧
赵江宁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深圳市中医院
出处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3期7-15,共9页
基金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572024)
文摘
目的:研究湿热外环境在岭南湿热证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及茵陈蒿的干预机制。方法:实验一,将48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25±2)℃,HR 55%]、岭南湿热外环境模型组[T(33±2)℃,HR 85%]、高热组[T(33±2)℃,HR 55%]、湿阻组[T(25±2)℃,HR 85%],12 h暴露,造模28 d,每天记录小鼠进食量,每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分别于造模后第14天与第28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IL-1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Toll样受体4(TLR4)等炎症因子血清水平。实验二,将5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岭南湿热外环境模型组、茵陈蒿低、中、高剂量组,将模型组与茵陈蒿3个剂量组放入人工气候箱[T(33±2)℃,HR 85%],12 h暴露,制造湿热外环境。造模后14 d,茵陈蒿3组小鼠连续7 d用3种不同浓度的茵陈蒿水煎剂灌胃。检测方法及指标同上。结果:实验一,造模后14 d、造模后14~28 d、造模后28 d,与对照组、高热组、湿阻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含量增加(P<0.05,P<0.01)。各组IL-18、IL-6、NF-κB、TLR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8 d,高热组IL-1β与岭南湿热外环境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二,与模型组相比,茵陈蒿低、中、高剂量组血清TNF-α含量均降低(P<0.05,P<0.01)。各组IL-18、IL-1β、IL-6、NF-κB、TLR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外环境通过上调血清TNF-α水平触发岭南湿热证炎症反应的机制是由“外湿之邪”与“外热之邪”共同作用所致,而茵陈蒿可通过干预这一机制改善此病理过程。
关键词
岭南
湿热
证
湿热
环境
肿瘤坏死因子-Α
茵陈蒿
小鼠
Keywords
Lingnan damp-heat syndrome
Damp-heat environment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Artemisiae Scopariae Herba
Mice
分类号
R241.4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连翘对岭南湿热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周祎青
郑裕华
陈颂
骆欢欢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7
原文传递
2
两种岭南湿热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的研究
陈弋
王琛
徐秋英
林兴栋
皮立宏
吴智兵
谢淑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湿热外环境在岭南湿热证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及茵陈蒿的干预机制研究
欧阳欣玥
黄欣慧
陆希婧
赵江宁
《新中医》
CAS
2023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