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建筑文化对国内城市住区岭南建筑风格的冲击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剑丹 《建筑设计管理》 2010年第4期30-32,共3页
针对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岭南建筑风格在西方建筑文化冲击下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对岭南建筑风格的特点及其在现代城市住区中难以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
关键词 西方建筑文化 城市住区 岭南建筑风格 冲击
下载PDF
当代岭南建筑风格的演进与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洪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13,共5页
分析了影响岭南建筑风格演进和发展的地理气候因素及外来经济文化因素,说明外来经济文化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认为岭南建筑风格是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风格的体现。文中对当代建筑设计创作的制约因素和值得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指出随... 分析了影响岭南建筑风格演进和发展的地理气候因素及外来经济文化因素,说明外来经济文化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认为岭南建筑风格是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风格的体现。文中对当代建筑设计创作的制约因素和值得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开放,建筑日趋国际化,反映新技术、新方法以及适应亚热带气候环境的新的岭南建筑风格将在探索中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地区 岭南建筑风格 建筑创作
下载PDF
谈岭南建筑风格在武广铁路复建房设计中的传承 被引量:1
3
作者 崔芳丽 《华中建筑》 2008年第8期50-51,共2页
通过对武广铁路复建房的设计实践,对如何将岭南传统建筑文化与当前规模化生产的住宅相结合做出了新的探索,对岭南建筑风格的传承作了有益的推动。
关键词 岭南建筑风格 欧陆风 建筑文化的传承
下载PDF
琼楼高立“云”享城市之美
4
作者 VINCENT RYAN RINGO 《环球飞行》 2021年第1期52-57,共6页
鹏城俯观深圳湾深圳·鹏瑞莱佛士酒店开业一年余的深圳鹏瑞莱佛士酒店,出色的建筑外形由国际知名的KPF设计事务所设计,室内设计则由迪拜LW设计事务所主理。在过去一年里,这座设计现代的恢宏建筑屡屡获奖。酒店将现代建材与细节精致... 鹏城俯观深圳湾深圳·鹏瑞莱佛士酒店开业一年余的深圳鹏瑞莱佛士酒店,出色的建筑外形由国际知名的KPF设计事务所设计,室内设计则由迪拜LW设计事务所主理。在过去一年里,这座设计现代的恢宏建筑屡屡获奖。酒店将现代建材与细节精致的岭南建筑风格家具相结合,巧妙地将现代风格与当地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空间布局开阔大气,坐拥深圳湾海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事务所 现代风格 建筑外形 空间布局 室内设计 岭南建筑风格 深圳湾 海景
原文传递
风景区郊野型住区的规划设计与建筑创作——江门市新会区圭峰花园规划及建筑设计介绍
5
作者 覃思鸣 《城市建筑》 2015年第21期9-9,11,共2页
本文以具有得天独厚地理位置的住宅小区项目为例,如何合理利用现场自然资源,结合岭南建筑风格.营造新型风景区郊野型住区的规划及建筑创作设计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郊野型住区 岭南建筑风格
下载PDF
香港中式古建简述
6
作者 何培斌 《古建园林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共5页
香港中式古建简述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何培斌香港地处中国边陲,东晋时属宝安县境,唐时归东莞县,明中叶至清都属新安县管辖(现宝安县范围)。人口多为中原地区辗转迁移而来。其中江西吉水邓符协于十二世纪时举家南迁,定居香港... 香港中式古建简述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何培斌香港地处中国边陲,东晋时属宝安县境,唐时归东莞县,明中叶至清都属新安县管辖(现宝安县范围)。人口多为中原地区辗转迁移而来。其中江西吉水邓符协于十二世纪时举家南迁,定居香港新界锦田一带,为最早有族谱可籍。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岭南建筑风格 香港 祠堂 书室 大宅
下载PDF
赤坎:岭南古镇的日常时光
7
作者 阿莫 谭仕宁 《人与自然》 2016年第9期62-67,共6页
初到赤坎古镇的人,会被街道两旁成排的粉黄色的中西合璧的楼房倾倒,这就是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骑楼。
关键词 岭南建筑风格 古镇 中西合璧 倾倒 楼房 街道 骑楼
原文传递
岭南建筑风格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静海 《艺术科技》 2018年第12期223-223,共1页
岭南建筑因其所处的地域性,有着自己的风格特点,在建筑的设计规划、空间过渡等方面,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搭配融合。环境艺术尤其是我国现代环境艺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直至今日,成绩显著。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岭南建筑因其所处的地域性,有着自己的风格特点,在建筑的设计规划、空间过渡等方面,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搭配融合。环境艺术尤其是我国现代环境艺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直至今日,成绩显著。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绿化、风景建设、建筑建造等环境艺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岭南建筑风格因其自然协调性特点,对创新环境艺术设计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建筑风格 环境艺术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下载PDF
广州麦氏宗祠
9
《中文信息(行游数码)》 2008年第11期78-78,共1页
在广州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有一座鲜为人知的人型宋代宗祠建筑,它的规模和布局以及用料和工艺都在当时堪称一流,且在广州四大宗祠中位列第三,这就是著名的麦氏宗祠。这座宗祠共有三座,坐南向北,分别为麦氏大宗祠、继宗麦公祠、瑞辉... 在广州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有一座鲜为人知的人型宋代宗祠建筑,它的规模和布局以及用料和工艺都在当时堪称一流,且在广州四大宗祠中位列第三,这就是著名的麦氏宗祠。这座宗祠共有三座,坐南向北,分别为麦氏大宗祠、继宗麦公祠、瑞辉麦公祠,也被称作大本堂、崇德堂和光裕堂,连同一座子平麦公厅,在街道边建筑群成一横线排列,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其规模在广州祠堂中实属罕见。它与市区内陈家祠岭南建筑风格非常相似,墙面以青砖砌成,顶梁和横梁都为木结构,并融有石柱,天面均为琉璃瓦,屋脊形式为龙舟脊,其上为鳌鱼,有灰塑,吉祥鸟兽坐镇,两边为“茶桶耳”形建构,保存相当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祠 广州 岭南建筑风格 建筑 木结构 琉璃瓦 街道
原文传递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10
《南方建筑》 2017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华南理工大学的亚热带建筑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初,是我国高校建筑学科领域“老八校”之一。20世纪50年代,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筹组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入60、70年代,以林克明、冯秉全、龙庆忠、林其标、谭天宋... 华南理工大学的亚热带建筑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初,是我国高校建筑学科领域“老八校”之一。20世纪50年代,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筹组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入60、70年代,以林克明、冯秉全、龙庆忠、林其标、谭天宋、符罗飞等为代表的一批曾留学于欧、美、目的知名专家教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建筑领域现实主义学术传统、对建筑自然降温、通风、防潮、古建筑防雷、防洪、防震等展开了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对华南地区的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实践及岭南建筑风格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逐步形成了严谨、务实、创新的研究理念和专业教育特色,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在国内建筑教育界享有较高学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 华南理工大学 岭南建筑风格 热带建筑 建筑学科 现实主义
下载PDF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南方建筑》 201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华南理工大学的亚热带建筑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初,是我国高校建筑学科领域“老八校”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筹组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入六、七十年代,以林克明、冯秉全、龙庆忠、林其标、... 华南理工大学的亚热带建筑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初,是我国高校建筑学科领域“老八校”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筹组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入六、七十年代,以林克明、冯秉全、龙庆忠、林其标、谭天宋、符罗飞等为代表的一批曾留学于欧、美、目的知名专家教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建筑领域现实主义学术传统、对建筑自然降温、通风、防潮、古建筑防雷、防洪、防震等展开了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对华南地区的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实践及岭南建筑风格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逐步形成了严谨、务实、创新的研究理念和专业教育特色,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在国内建筑教育界享有较高学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 华南理工大学 岭南建筑风格 热带建筑 建筑学科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张槎针织 “破冰”发力转型 开辟升级新路 佛山禅城区张槎街道第三次组团参展 打造针织行业新篇章
12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7-77,共1页
2014 PH value 时尚第一汇在上海拉开序幕,佛山市张槎针织企业再次组团参展,打响“张槎针织”区域品牌。今年本次参展的主题是‘应变与提升’,张槎以‘区域品牌’整体形象向来自国内外的客商递上一张亮丽的名片。继前两次参展的良好... 2014 PH value 时尚第一汇在上海拉开序幕,佛山市张槎针织企业再次组团参展,打响“张槎针织”区域品牌。今年本次参展的主题是‘应变与提升’,张槎以‘区域品牌’整体形象向来自国内外的客商递上一张亮丽的名片。继前两次参展的良好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以岭南建筑风格亮相展会。在本次为期3天的展会上,张槎馆共有36家企业参展,其中30家在主展馆(N4馆),展区面积2100 m2左右,超100 m2展位的企业有两家,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以及9场时装秀及推介会,向海内外同行及客商提供了解张槎针织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企业 破冰 岭南建筑风格 区域品牌 新闻发布会 整体形象 佛山市 国内外
下载PDF
环境艺术设计中岭南建筑风格的应用探讨
13
作者 赖博彬 《丝路视野》 2020年第30期128-128,共1页
岭南出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兼容并包的特殊文化,将海外文化和中原文化进行了深度融合,最终创造出了岭南特有的文化。而岭南建筑正是岭南文化的外在体现,其建筑风格、庭院的设计手法、环境设计和细节装饰等,都呈现了岭南文化的韵味... 岭南出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兼容并包的特殊文化,将海外文化和中原文化进行了深度融合,最终创造出了岭南特有的文化。而岭南建筑正是岭南文化的外在体现,其建筑风格、庭院的设计手法、环境设计和细节装饰等,都呈现了岭南文化的韵味。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岭南文化,则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岭南建筑风格 应用
下载PDF
专家称广州标志性建筑太国际化
14
作者 刘谷华 《广东建设信息》 2007年第1期52-52,共1页
在2006年12月底举行的“首届南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表示.作品展体现出南中国青年建筑师在传承岭南建筑风格与现代结合的优点。而对于珠江新城目前多个正在兴... 在2006年12月底举行的“首届南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表示.作品展体现出南中国青年建筑师在传承岭南建筑风格与现代结合的优点。而对于珠江新城目前多个正在兴建的大项目,何院士表示并不支持,因为这些大型建筑、标志性建筑全都太过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性建筑 国际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青年建筑 广州 专家 岭南建筑风格 华南理工大学
下载PDF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15
《南方建筑》 2018年第1期1-1,共1页
华南理工大学的亚热带建筑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初,是我国高校建筑学科领域"老八校"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筹组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入六、七十年代,以林克明、冯秉全、龙庆忠、林其标、谭... 华南理工大学的亚热带建筑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初,是我国高校建筑学科领域"老八校"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筹组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入六、七十年代,以林克明、冯秉全、龙庆忠、林其标、谭天宋、符罗飞等为代表的一批曾留学于欧、美、日的知名专家教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建筑领域现实主义学术传统、对建筑自然降温、通风、防潮、古建筑防雷、防洪、防震等展开了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对华南地区的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实践及岭南建筑风格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逐步形成了严谨、务实、创新的研究理念和专业教育特色,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在国内建筑教育界享有较高学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 华南理工大学 岭南建筑风格 热带建筑 建筑学科 现实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