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丘逢甲与岭东同文学堂若干史实考证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荆淮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81-85,共5页
丘逢甲创办的岭东同文学堂首开粤东新学的先声,但最先提出在粤东办同文学堂的并非丘逢甲本人,丘逢甲在潮州兴办东文学堂的同时汕头也有一所林仔肩办的同文学堂,潮州、汕头两所新式学堂“半途遽散”后,丘、林等人合力在汕头办起岭东同文...
丘逢甲创办的岭东同文学堂首开粤东新学的先声,但最先提出在粤东办同文学堂的并非丘逢甲本人,丘逢甲在潮州兴办东文学堂的同时汕头也有一所林仔肩办的同文学堂,潮州、汕头两所新式学堂“半途遽散”后,丘、林等人合力在汕头办起岭东同文学堂,但该学堂也很快因各种原因而停课,直至1901年6月逢甲亲任学堂监督,接掌校务后学校才逐步走上正轨,日益发挥新学的先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岭东
同
文
学堂
潮汕东
文
学堂
汕头
同
文
学堂
史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粤东新式学堂创设:丘逢甲与日本东亚同文会会员
2
作者
曾志灵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清末丘逢甲借力日本东亚同文会,创设岭东同文学堂。丘逢甲的初衷是岭东同文学堂设于汕头埠,由于同仁杨鲁等人皆认为应设在潮州,于是在潮州开设了东文学堂。但丘逢甲仍与林梁任“继续推动在汕头兴学的原议”创设岭东同文学堂。清末粤东...
清末丘逢甲借力日本东亚同文会,创设岭东同文学堂。丘逢甲的初衷是岭东同文学堂设于汕头埠,由于同仁杨鲁等人皆认为应设在潮州,于是在潮州开设了东文学堂。但丘逢甲仍与林梁任“继续推动在汕头兴学的原议”创设岭东同文学堂。清末粤东新式学堂,除了潮州的东文学堂,还有汕头埠的岭东同文学堂,并没有学界所讨论的汕头东(同)文学堂。且两家学堂在1901年6月前均有实际办学,聘请了东亚同文会会员为日本教习。至于日本东亚同文会的报告,为何出现“汕头东文学堂”和“汕头同文学堂”等名称,有两种可能,一是日本东亚同文会广东支部夸大成绩,二是潮州话的“同”与“东”同音,报告撰写者的随意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东
同
文
学堂
丘逢甲
东亚
同
文
会
清末新式
学堂
日本教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印丘逢甲《创设岭东同文学堂序》考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博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6-59,共4页
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学术研究》和同年第二十辑《文献》,分别刊出近代进步教育家丘逢甲的一篇“未刊”文稿——《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下称《缘起》)。《学术研究》在刊出该文的同时,还发表有何国华、汤孟松两同志合撰的评介文章——...
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学术研究》和同年第二十辑《文献》,分别刊出近代进步教育家丘逢甲的一篇“未刊”文稿——《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下称《缘起》)。《学术研究》在刊出该文的同时,还发表有何国华、汤孟松两同志合撰的评介文章——《关于<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下称“何文”)。据笔者所知,上述两刊发表《缘起》之前,该文手稿即已在少数研究者中流传,并在一些论文中屡见引用。两刊将该文发表后,更引起丘氏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公认是探讨丘逢甲教育思想的一份珍贵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东
同
文
学堂
丘逢甲
《学术研究》
评介
文
章
一九
教育思想
知新报
何国华
人
文
科学版
试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丘逢甲生平大事年表
被引量:
3
4
作者
丘铸昌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96-104,共9页
今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是我国近代爱国诗人丘连甲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历史人物,本刊特发表丘铸昌同志所编写的《丘逢甲生平大事年表》。
关键词
丘逢甲
大事年表
台湾民主国
生平
光绪皇帝
广东
革命党人
书院
岭东
同
文
学堂
王晓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爱国教育改革家——丘逢甲
被引量:
3
5
作者
叶瑞祥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46-50,共5页
丘逢甲早年曾在潮汕办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试就他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实践作全面的概述,尽力勾勒其办学特点。
关键词
西学
中学
岭东
同
文
学堂
因材施教
新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丘逢甲在潮州维新时期的教育活动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新伟
《韩山师专学报》
1991年第1期83-89,共7页
丘逢甲内渡后,有八年在湖汕办教育。主讲于韩山、东山、景韩诸书院。讲试帖之外,开湖汕讲维新之学先河。虽遭当道所忌,但支持者不断增加。慈禧太后对“百日维新”的镇压也禾遏止历史车轮的前进。“岭东同文学堂”是其潮汕办学之顶峰。...
丘逢甲内渡后,有八年在湖汕办教育。主讲于韩山、东山、景韩诸书院。讲试帖之外,开湖汕讲维新之学先河。虽遭当道所忌,但支持者不断增加。慈禧太后对“百日维新”的镇压也禾遏止历史车轮的前进。“岭东同文学堂”是其潮汕办学之顶峰。学堂两易名而三徙。阻力极大,而又得到有识之士、青年、民众及华侨之支持,还得到惠潮嘉三任道台的支持。丘氏在湖汕的教育活动对潮汕以至岭东的革命及此后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试帖
任道
东山书院
岭东
同
文
学堂
岭云海日楼诗钞
韩山书院
历史车轮
易名
天南新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未刊稿)
被引量:
2
7
作者
丘逢甲
《学术研究》
1984年第5期89-91,共3页
国何以强,其民之智强之也;国何以弱,其民之愚弱之也。民之智愚,呜乎判,其学之有用无用判之也。中国之学院,集大成于孔子,孔子之学,有用之学也。自孔教不得其传,而中国人士乃群然习为无用之学,而西人乃遂以有用之学傲我。其国之士、农、...
国何以强,其民之智强之也;国何以弱,其民之愚弱之也。民之智愚,呜乎判,其学之有用无用判之也。中国之学院,集大成于孔子,孔子之学,有用之学也。自孔教不得其传,而中国人士乃群然习为无用之学,而西人乃遂以有用之学傲我。其国之士、农、工、商以及妇孺莫不有学。其为课也有定程,其为效也可预计,而其大旨则无非推本于民生日用之常,而有关于国计盈虚之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东
同
文
学堂
孔子
无用
中国
西学为用
民间
科举
孔教
民生
华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洋交友录”:丘逢甲的汉诗酬唱与汉学传播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朝霞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0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前言丘逢甲(1864—1912),又名秉渊,字仙根,号蜇仙、仲阏,又号仓海,台湾彰化人。江山渊评价其"躯干魁梧,高十尺以外。广额丰耳,两目奕奕生奇光。言论风生,往往一语惊四座,声震星宇"2。丘逢甲幼时善学,为光绪进士,曾担任台中衡...
前言丘逢甲(1864—1912),又名秉渊,字仙根,号蜇仙、仲阏,又号仓海,台湾彰化人。江山渊评价其"躯干魁梧,高十尺以外。广额丰耳,两目奕奕生奇光。言论风生,往往一语惊四座,声震星宇"2。丘逢甲幼时善学,为光绪进士,曾担任台中衡文书院主讲,兼任台南罗山书院主讲,善诗文,有诗文集《柏庄诗草》、《岭云海日楼诗钞》。1900年,丘逢甲在汕头积极筹办"岭东同文学堂"后,又被广东保商局3委派到南洋考察,了解我国侨民情况4。1900年3月初,他从汕头到香港,经过越南,3月18日抵达新加坡,6月返粤,历时3个月的南洋旅程由此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诗
文
集
诗草
岭东
同
文
学堂
汉诗
仲阏
南洋
原文传递
丘逢甲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被引量:
1
9
作者
何国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57-64,共8页
丘逢甲(1864—1912)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清末民初卓越的“抗日护台”爱国志士和教育家.丘逢甲祖籍原在河南商丘,于南宋末年迁入福建上杭,一二七七年间,其二世祖创兆为民族英雄文天祥参事,一起从事抗元,他们道经梅州镇平员山(...
丘逢甲(1864—1912)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清末民初卓越的“抗日护台”爱国志士和教育家.丘逢甲祖籍原在河南商丘,于南宋末年迁入福建上杭,一二七七年间,其二世祖创兆为民族英雄文天祥参事,一起从事抗元,他们道经梅州镇平员山(今梅县地区蕉岭县文福乡)时,文天祥率队继入平远转赣,创兆乃留居于员山村.一六六一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入侵者魔掌中收复宝岛台湾,丘逢甲曾祖仕俊于清乾隆年间始由蕉岭迁居于台湾彰化县东势角(今台中县东势镇).逢甲父亲名元宝,榜名龙章,字诰臣,号潜斋,清咸丰年间台湾府贡生,毕生“以教读为主,往来南北,家无常处”.其学生多成材,遗著有《觉世诗存》.逢甲生母陈氏,城府(台南)人,早卒.逢甲出生于台湾苗粟县铜锣湾李氏家塾(潜斋设教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岭东
同
文
学堂
中
学堂
书院
镇平
教育思想
梅县
台湾
传习所
师范
学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潮、汕两地同创岭东同文学堂补证
被引量:
1
10
作者
吴榕青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20-128,共9页
1899年,丘逢甲及同仁拟在汕头或潮州创办一所新式的岭东同(东)文学堂,最后确定在潮州。而同时,以林梁任为首的潮汕乡绅在惠潮嘉分巡道沈守廉的支持下,也在汕头埠创办了一所岭东同文学堂。清末《岭东日报》及其当时学堂总教习温仲和遗留...
1899年,丘逢甲及同仁拟在汕头或潮州创办一所新式的岭东同(东)文学堂,最后确定在潮州。而同时,以林梁任为首的潮汕乡绅在惠潮嘉分巡道沈守廉的支持下,也在汕头埠创办了一所岭东同文学堂。清末《岭东日报》及其当时学堂总教习温仲和遗留的信札,可与前人研究成果互为印证,并补充历史的部分缺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林梁任
温仲和
岭东
同
文
学堂
《
岭东
日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
被引量:
1
11
作者
何国华
汤孟松
《学术研究》
1984年第5期92-93,共2页
《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是清末民初著名爱国诗人、卓越的“抗日护台”志士丘逢甲于一九○○年为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学堂而拟写的。原手稿藏于丘逢甲嫡孙丘应枢手,经我们整理,并由杨荣春教授校订。甲午战败,台湾告急,丘逢甲倾家资以组...
《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是清末民初著名爱国诗人、卓越的“抗日护台”志士丘逢甲于一九○○年为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学堂而拟写的。原手稿藏于丘逢甲嫡孙丘应枢手,经我们整理,并由杨荣春教授校订。甲午战败,台湾告急,丘逢甲倾家资以组织义军,积极从事“抗日护台”,卒因弹尽援绝,被迫于一八九五年农历六月挥泪内渡大陆,举家定居于我省镇平(蕉岭)县文福乡淡定村,并于一八九六年筑室曰“培远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东
同
文
学堂
丘逢甲
缘起
清末民初
爱国诗人
东
文
学堂
重大意义
蕉岭
创办
新加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妖”博士张竞生晚年故乡生活解密
被引量:
1
12
作者
江锐歆
《广东档案》
2013年第6期37-38,共2页
张竞生1888年2月20日生于广东省饶平县浮滨区桥头乡大榕铺村,原名江流、公室,少年时先后考入丘逢甲创办的汕头岭东同文学堂、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张竞生早年加入同盟会,被孙中山委任为南方议和团首席秘书,参与南北议和谈判。张竞生是民...
张竞生1888年2月20日生于广东省饶平县浮滨区桥头乡大榕铺村,原名江流、公室,少年时先后考入丘逢甲创办的汕头岭东同文学堂、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张竞生早年加入同盟会,被孙中山委任为南方议和团首席秘书,参与南北议和谈判。张竞生是民国第一批留洋博士,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生平著述与译作甚丰,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风云人物,是哲学家、美学家、性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竞生
文
妖
丘逢甲
广东省饶平县
岭东
同
文
学堂
桥头乡
出版家
性学
哲学系教授
哲学博士学位
原文传递
试论丘逢甲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
1
13
作者
古岭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86-95,共10页
丘逢甲不仅是清末民初的爱国志士,而且是热心教育的社会活动家。长期以来,他为了振兴国家、民族,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事业上,积极创办新学,为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
丘逢甲不仅是清末民初的爱国志士,而且是热心教育的社会活动家。长期以来,他为了振兴国家、民族,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事业上,积极创办新学,为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份难得的遗产。丘逢甲的教育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在当时产生了什么作用与影响?本文拟就这些问题,略作记述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教育思想
教育事业
作用与影响
岭东
同
文
学堂
具体内容
近代教育史
青年学生
孙中山
台湾人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战血台澎心未死 寒笳残角海东云——丘逢甲乙未内渡后思想事迹述论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祖基
《台湾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62-66,共5页
战血台澎心未死寒笳残角海东云——丘逢甲乙未内渡后思想事迹述论李祖基丘逢甲不仅是台湾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当甲午战争爆发之后,他毅然以抗倭守土为己任,投笔从戎,倡办全台义军。“马关条约”...
战血台澎心未死寒笳残角海东云——丘逢甲乙未内渡后思想事迹述论李祖基丘逢甲不仅是台湾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当甲午战争爆发之后,他毅然以抗倭守土为己任,投笔从戎,倡办全台义军。“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丘逢甲又以“在籍工部主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革命党人
海日楼
岭东
同
文
学堂
教育救国思想
孙中山
辛亥革命史
维新派
述论
梁启超
原文传递
论温丹铭《潮州诗萃》的“选外之旨”
15
作者
黎聪
《文艺评论》
2017年第4期86-95,共10页
温丹铭,同治八年(1869年)生于广东大埔县百侯镇,1954年春病逝于汕头,享年84岁,为清末民初著名的广东文献、史志学专家。曾先后掌教于韩山师范学堂、岭东同文学堂、广西优级师范学堂、惠潮师范学校和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桃李不言下...
温丹铭,同治八年(1869年)生于广东大埔县百侯镇,1954年春病逝于汕头,享年84岁,为清末民初著名的广东文献、史志学专家。曾先后掌教于韩山师范学堂、岭东同文学堂、广西优级师范学堂、惠潮师范学校和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世纪享誉国内外的潮州籍学者饶鹗、饶宗颐、詹安泰等皆出于其门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诗萃》
高等师范学校
岭东
同
文
学堂
师范
学堂
1954年
清末民初
20世纪
大埔县
原文传递
冲突、认同与融合:汕头绅民与中西新学堂之关系——以清末民初岭东同文、华英、聿怀中学堂为研究中心
16
作者
周孜正
张晓琪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46-52,共7页
汕头开埠后,传教士和地方开明士绅开办的新学校是年轻人获知西方的科学文化、宗教文明最有效的途径。然而,汕头官绅与民众心中的保守思想、民族情怀,让新学在汕头的传播和发展坎坷不断。传教士与士绅不断因应汕头环境,沟通绅民,以各种...
汕头开埠后,传教士和地方开明士绅开办的新学校是年轻人获知西方的科学文化、宗教文明最有效的途径。然而,汕头官绅与民众心中的保守思想、民族情怀,让新学在汕头的传播和发展坎坷不断。传教士与士绅不断因应汕头环境,沟通绅民,以各种变化发展来解决与地方的冲突与困难。通过梳理史料,重现近代中西新式学堂与地方民众间不断的"冲突、认同与融合"的代表性场景,并分析各自的立场及转变,以折射出汕头(教育)近代化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头
新学
长老会
岭东
同
文
学堂
聿怀
学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丘逢甲创办岭东同文学堂的经过及其影响
17
作者
苏文记
刘晓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9-82,共4页
岭东同文学堂是由当时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爱国志士丘逢甲,在汕头创办的一所著名的民办学校。它所推行的新学虽存在一些局限性,但从学堂创办的动机、教习的聘用,到对学生的要求乃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
岭东同文学堂是由当时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爱国志士丘逢甲,在汕头创办的一所著名的民办学校。它所推行的新学虽存在一些局限性,但从学堂创办的动机、教习的聘用,到对学生的要求乃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学堂的创办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废除,并领导了时代潮流,在转移风气、启发民智、传播西方先进文化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开创了潮学的先声,并培养了一大批时代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东
同
文
学堂
丘逢甲
近代
潮汕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姚雨平:耿介清廉干革命
18
作者
尚纪
《党风》
2020年第10期66-67,共2页
姚雨平(1882-1974年),原名士云,字宇龙,号立人,广东平远人曾入讪头岭东同文学堂及广州黄埔两广陆军中学学习军事。后加入同盟会,曾先后参与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宣统三年(1911年)广东光复后,姚雨平任广东北伐军总司令,第四军军长,...
姚雨平(1882-1974年),原名士云,字宇龙,号立人,广东平远人曾入讪头岭东同文学堂及广州黄埔两广陆军中学学习军事。后加入同盟会,曾先后参与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宣统三年(1911年)广东光复后,姚雨平任广东北伐军总司令,第四军军长,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曾追随孙中山参加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后在广州任军政府顾问、中央直辖警备军司令、广东治河督办等1931年,姚雨平任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统三年
姚雨平
监察委员
二次革命
护法运动
岭东
同
文
学堂
黄花岗起义
广州黄埔
原文传递
辛亥风云下的岭东同文学堂
19
作者
秦梓高
《潮商》
2011年第5期73-74,共2页
汕头岭东同文学堂由丘逢甲先生创办。他是杰出的爱国抗日志士和教育家。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割让台湾给日本,丘领导台湾岛民抗议反对,还成立台湾民主国,他被举为副总统兼义勇军统领,并与日血战,后事败含恨返回大陆。
关键词
岭东
同
文
学堂
中日甲午战争
台湾民主国
台湾岛
丘逢甲
教育家
义勇军
副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丘逢甲:开创潮汕近代新学先声
20
作者
郑少斌
《客家文博》
2017年第1期4-6,共3页
岭南地区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自成系统,文化特点鲜明,而且有着一定程度的交流融合。但相对来说,客家与潮汕的交往最为密切,不仅在地域上一衣带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各个领域都互为交融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也是客家...
岭南地区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自成系统,文化特点鲜明,而且有着一定程度的交流融合。但相对来说,客家与潮汕的交往最为密切,不仅在地域上一衣带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各个领域都互为交融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也是客家文化、岭南文化研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将从本期起,以“客家名人在潮汕”为题刊发系列专稿,探寻客家与潮汕的历史交往,敬请垂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潮汕
韩山书院
岭南地区
东山书院
岭东
同
文
学堂
岭南
文
化
仲阏
客家
文
化
岭云海日楼诗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丘逢甲与岭东同文学堂若干史实考证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荆淮
机构
汕头市政协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81-85,共5页
文摘
丘逢甲创办的岭东同文学堂首开粤东新学的先声,但最先提出在粤东办同文学堂的并非丘逢甲本人,丘逢甲在潮州兴办东文学堂的同时汕头也有一所林仔肩办的同文学堂,潮州、汕头两所新式学堂“半途遽散”后,丘、林等人合力在汕头办起岭东同文学堂,但该学堂也很快因各种原因而停课,直至1901年6月逢甲亲任学堂监督,接掌校务后学校才逐步走上正轨,日益发挥新学的先导作用。
关键词
丘逢甲
岭东
同
文
学堂
潮汕东
文
学堂
汕头
同
文
学堂
史实
Keywords
Qiu Fengjia
Lingdong Tongwen School
分类号
G648.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粤东新式学堂创设:丘逢甲与日本东亚同文会会员
2
作者
曾志灵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项目(项目编号:GD18CWW03)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项目编号:2022GZGJ277)。
文摘
清末丘逢甲借力日本东亚同文会,创设岭东同文学堂。丘逢甲的初衷是岭东同文学堂设于汕头埠,由于同仁杨鲁等人皆认为应设在潮州,于是在潮州开设了东文学堂。但丘逢甲仍与林梁任“继续推动在汕头兴学的原议”创设岭东同文学堂。清末粤东新式学堂,除了潮州的东文学堂,还有汕头埠的岭东同文学堂,并没有学界所讨论的汕头东(同)文学堂。且两家学堂在1901年6月前均有实际办学,聘请了东亚同文会会员为日本教习。至于日本东亚同文会的报告,为何出现“汕头东文学堂”和“汕头同文学堂”等名称,有两种可能,一是日本东亚同文会广东支部夸大成绩,二是潮州话的“同”与“东”同音,报告撰写者的随意性使用。
关键词
岭东
同
文
学堂
丘逢甲
东亚
同
文
会
清末新式
学堂
日本教习
Keywords
Lingdong Common Culture School
Qiu Fengjia
East Asia Common Culture Associa-tion
new-style schoo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Japanese instructors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印丘逢甲《创设岭东同文学堂序》考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博东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6-59,共4页
文摘
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学术研究》和同年第二十辑《文献》,分别刊出近代进步教育家丘逢甲的一篇“未刊”文稿——《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下称《缘起》)。《学术研究》在刊出该文的同时,还发表有何国华、汤孟松两同志合撰的评介文章——《关于<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下称“何文”)。据笔者所知,上述两刊发表《缘起》之前,该文手稿即已在少数研究者中流传,并在一些论文中屡见引用。两刊将该文发表后,更引起丘氏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公认是探讨丘逢甲教育思想的一份珍贵史料。
关键词
岭东
同
文
学堂
丘逢甲
《学术研究》
评介
文
章
一九
教育思想
知新报
何国华
人
文
科学版
试帖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丘逢甲生平大事年表
被引量:
3
4
作者
丘铸昌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96-104,共9页
文摘
今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是我国近代爱国诗人丘连甲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历史人物,本刊特发表丘铸昌同志所编写的《丘逢甲生平大事年表》。
关键词
丘逢甲
大事年表
台湾民主国
生平
光绪皇帝
广东
革命党人
书院
岭东
同
文
学堂
王晓沧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爱国教育改革家——丘逢甲
被引量:
3
5
作者
叶瑞祥
出处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46-50,共5页
文摘
丘逢甲早年曾在潮汕办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试就他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实践作全面的概述,尽力勾勒其办学特点。
关键词
西学
中学
岭东
同
文
学堂
因材施教
新学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丘逢甲在潮州维新时期的教育活动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新伟
出处
《韩山师专学报》
1991年第1期83-89,共7页
文摘
丘逢甲内渡后,有八年在湖汕办教育。主讲于韩山、东山、景韩诸书院。讲试帖之外,开湖汕讲维新之学先河。虽遭当道所忌,但支持者不断增加。慈禧太后对“百日维新”的镇压也禾遏止历史车轮的前进。“岭东同文学堂”是其潮汕办学之顶峰。学堂两易名而三徙。阻力极大,而又得到有识之士、青年、民众及华侨之支持,还得到惠潮嘉三任道台的支持。丘氏在湖汕的教育活动对潮汕以至岭东的革命及此后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丘逢甲
试帖
任道
东山书院
岭东
同
文
学堂
岭云海日楼诗钞
韩山书院
历史车轮
易名
天南新报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未刊稿)
被引量:
2
7
作者
丘逢甲
出处
《学术研究》
1984年第5期89-91,共3页
文摘
国何以强,其民之智强之也;国何以弱,其民之愚弱之也。民之智愚,呜乎判,其学之有用无用判之也。中国之学院,集大成于孔子,孔子之学,有用之学也。自孔教不得其传,而中国人士乃群然习为无用之学,而西人乃遂以有用之学傲我。其国之士、农、工、商以及妇孺莫不有学。其为课也有定程,其为效也可预计,而其大旨则无非推本于民生日用之常,而有关于国计盈虚之数。
关键词
岭东
同
文
学堂
孔子
无用
中国
西学为用
民间
科举
孔教
民生
华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洋交友录”:丘逢甲的汉诗酬唱与汉学传播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朝霞
机构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出处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0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基金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百年台湾文学中的中华民族叙事研究”(19ZDA279)的研究成果
文摘
前言丘逢甲(1864—1912),又名秉渊,字仙根,号蜇仙、仲阏,又号仓海,台湾彰化人。江山渊评价其"躯干魁梧,高十尺以外。广额丰耳,两目奕奕生奇光。言论风生,往往一语惊四座,声震星宇"2。丘逢甲幼时善学,为光绪进士,曾担任台中衡文书院主讲,兼任台南罗山书院主讲,善诗文,有诗文集《柏庄诗草》、《岭云海日楼诗钞》。1900年,丘逢甲在汕头积极筹办"岭东同文学堂"后,又被广东保商局3委派到南洋考察,了解我国侨民情况4。1900年3月初,他从汕头到香港,经过越南,3月18日抵达新加坡,6月返粤,历时3个月的南洋旅程由此结束。
关键词
丘逢甲
诗
文
集
诗草
岭东
同
文
学堂
汉诗
仲阏
南洋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丘逢甲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被引量:
1
9
作者
何国华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57-64,共8页
文摘
丘逢甲(1864—1912)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清末民初卓越的“抗日护台”爱国志士和教育家.丘逢甲祖籍原在河南商丘,于南宋末年迁入福建上杭,一二七七年间,其二世祖创兆为民族英雄文天祥参事,一起从事抗元,他们道经梅州镇平员山(今梅县地区蕉岭县文福乡)时,文天祥率队继入平远转赣,创兆乃留居于员山村.一六六一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入侵者魔掌中收复宝岛台湾,丘逢甲曾祖仕俊于清乾隆年间始由蕉岭迁居于台湾彰化县东势角(今台中县东势镇).逢甲父亲名元宝,榜名龙章,字诰臣,号潜斋,清咸丰年间台湾府贡生,毕生“以教读为主,往来南北,家无常处”.其学生多成材,遗著有《觉世诗存》.逢甲生母陈氏,城府(台南)人,早卒.逢甲出生于台湾苗粟县铜锣湾李氏家塾(潜斋设教处).
关键词
丘逢甲
岭东
同
文
学堂
中
学堂
书院
镇平
教育思想
梅县
台湾
传习所
师范
学堂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潮、汕两地同创岭东同文学堂补证
被引量:
1
10
作者
吴榕青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20-128,共9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GD14DL02)
文摘
1899年,丘逢甲及同仁拟在汕头或潮州创办一所新式的岭东同(东)文学堂,最后确定在潮州。而同时,以林梁任为首的潮汕乡绅在惠潮嘉分巡道沈守廉的支持下,也在汕头埠创办了一所岭东同文学堂。清末《岭东日报》及其当时学堂总教习温仲和遗留的信札,可与前人研究成果互为印证,并补充历史的部分缺环。
关键词
丘逢甲
林梁任
温仲和
岭东
同
文
学堂
《
岭东
日报》
Keywords
Qiu Fengjia
Lin Liangren
Wen Zhonghe
Ling Dong Tong Wen College
Ling Dong Journal
分类号
G639.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
被引量:
1
11
作者
何国华
汤孟松
出处
《学术研究》
1984年第5期92-93,共2页
文摘
《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是清末民初著名爱国诗人、卓越的“抗日护台”志士丘逢甲于一九○○年为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学堂而拟写的。原手稿藏于丘逢甲嫡孙丘应枢手,经我们整理,并由杨荣春教授校订。甲午战败,台湾告急,丘逢甲倾家资以组织义军,积极从事“抗日护台”,卒因弹尽援绝,被迫于一八九五年农历六月挥泪内渡大陆,举家定居于我省镇平(蕉岭)县文福乡淡定村,并于一八九六年筑室曰“培远堂”。
关键词
岭东
同
文
学堂
丘逢甲
缘起
清末民初
爱国诗人
东
文
学堂
重大意义
蕉岭
创办
新加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妖”博士张竞生晚年故乡生活解密
被引量:
1
12
作者
江锐歆
出处
《广东档案》
2013年第6期37-38,共2页
文摘
张竞生1888年2月20日生于广东省饶平县浮滨区桥头乡大榕铺村,原名江流、公室,少年时先后考入丘逢甲创办的汕头岭东同文学堂、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张竞生早年加入同盟会,被孙中山委任为南方议和团首席秘书,参与南北议和谈判。张竞生是民国第一批留洋博士,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生平著述与译作甚丰,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风云人物,是哲学家、美学家、性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学家、
关键词
张竞生
文
妖
丘逢甲
广东省饶平县
岭东
同
文
学堂
桥头乡
出版家
性学
哲学系教授
哲学博士学位
分类号
G275.1 [文化科学—档案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丘逢甲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
1
13
作者
古岭新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86-95,共10页
文摘
丘逢甲不仅是清末民初的爱国志士,而且是热心教育的社会活动家。长期以来,他为了振兴国家、民族,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事业上,积极创办新学,为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份难得的遗产。丘逢甲的教育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在当时产生了什么作用与影响?本文拟就这些问题,略作记述与探讨。
关键词
丘逢甲
教育思想
教育事业
作用与影响
岭东
同
文
学堂
具体内容
近代教育史
青年学生
孙中山
台湾人民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战血台澎心未死 寒笳残角海东云——丘逢甲乙未内渡后思想事迹述论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祖基
机构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
出处
《台湾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62-66,共5页
文摘
战血台澎心未死寒笳残角海东云——丘逢甲乙未内渡后思想事迹述论李祖基丘逢甲不仅是台湾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当甲午战争爆发之后,他毅然以抗倭守土为己任,投笔从戎,倡办全台义军。“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丘逢甲又以“在籍工部主事...
关键词
丘逢甲
革命党人
海日楼
岭东
同
文
学堂
教育救国思想
孙中山
辛亥革命史
维新派
述论
梁启超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温丹铭《潮州诗萃》的“选外之旨”
15
作者
黎聪
机构
广东警官学院公共课教研部
出处
《文艺评论》
2017年第4期86-95,共10页
基金
广州市"<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专项课题"岭南诗歌总集与清末民初岭南文化"(编号2014GZY12)
文摘
温丹铭,同治八年(1869年)生于广东大埔县百侯镇,1954年春病逝于汕头,享年84岁,为清末民初著名的广东文献、史志学专家。曾先后掌教于韩山师范学堂、岭东同文学堂、广西优级师范学堂、惠潮师范学校和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世纪享誉国内外的潮州籍学者饶鹗、饶宗颐、詹安泰等皆出于其门下。
关键词
《潮州诗萃》
高等师范学校
岭东
同
文
学堂
师范
学堂
1954年
清末民初
20世纪
大埔县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冲突、认同与融合:汕头绅民与中西新学堂之关系——以清末民初岭东同文、华英、聿怀中学堂为研究中心
16
作者
周孜正
张晓琪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46-52,共7页
文摘
汕头开埠后,传教士和地方开明士绅开办的新学校是年轻人获知西方的科学文化、宗教文明最有效的途径。然而,汕头官绅与民众心中的保守思想、民族情怀,让新学在汕头的传播和发展坎坷不断。传教士与士绅不断因应汕头环境,沟通绅民,以各种变化发展来解决与地方的冲突与困难。通过梳理史料,重现近代中西新式学堂与地方民众间不断的"冲突、认同与融合"的代表性场景,并分析各自的立场及转变,以折射出汕头(教育)近代化的复杂过程。
关键词
汕头
新学
长老会
岭东
同
文
学堂
聿怀
学堂
Keywords
Shantou
new learning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Lingdong Tongwen School
Yuhuai School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丘逢甲创办岭东同文学堂的经过及其影响
17
作者
苏文记
刘晓莉
机构
汕头大学法学院
汕头大学图书馆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9-82,共4页
文摘
岭东同文学堂是由当时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爱国志士丘逢甲,在汕头创办的一所著名的民办学校。它所推行的新学虽存在一些局限性,但从学堂创办的动机、教习的聘用,到对学生的要求乃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学堂的创办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废除,并领导了时代潮流,在转移风气、启发民智、传播西方先进文化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开创了潮学的先声,并培养了一大批时代人才。
关键词
岭东
同
文
学堂
丘逢甲
近代
潮汕教育
Keywords
Lingdongtongwen school
Qiu Fengjia
modern Chaoshan education
分类号
G127.653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姚雨平:耿介清廉干革命
18
作者
尚纪
机构
穗纪宣
出处
《党风》
2020年第10期66-67,共2页
文摘
姚雨平(1882-1974年),原名士云,字宇龙,号立人,广东平远人曾入讪头岭东同文学堂及广州黄埔两广陆军中学学习军事。后加入同盟会,曾先后参与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宣统三年(1911年)广东光复后,姚雨平任广东北伐军总司令,第四军军长,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曾追随孙中山参加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后在广州任军政府顾问、中央直辖警备军司令、广东治河督办等1931年,姚雨平任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
关键词
宣统三年
姚雨平
监察委员
二次革命
护法运动
岭东
同
文
学堂
黄花岗起义
广州黄埔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辛亥风云下的岭东同文学堂
19
作者
秦梓高
出处
《潮商》
2011年第5期73-74,共2页
文摘
汕头岭东同文学堂由丘逢甲先生创办。他是杰出的爱国抗日志士和教育家。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割让台湾给日本,丘领导台湾岛民抗议反对,还成立台湾民主国,他被举为副总统兼义勇军统领,并与日血战,后事败含恨返回大陆。
关键词
岭东
同
文
学堂
中日甲午战争
台湾民主国
台湾岛
丘逢甲
教育家
义勇军
副总统
分类号
K256.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丘逢甲:开创潮汕近代新学先声
20
作者
郑少斌
出处
《客家文博》
2017年第1期4-6,共3页
文摘
岭南地区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自成系统,文化特点鲜明,而且有着一定程度的交流融合。但相对来说,客家与潮汕的交往最为密切,不仅在地域上一衣带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各个领域都互为交融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也是客家文化、岭南文化研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将从本期起,以“客家名人在潮汕”为题刊发系列专稿,探寻客家与潮汕的历史交往,敬请垂注。
关键词
丘逢甲
潮汕
韩山书院
岭南地区
东山书院
岭东
同
文
学堂
岭南
文
化
仲阏
客家
文
化
岭云海日楼诗钞
分类号
G127.6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丘逢甲与岭东同文学堂若干史实考证
陈荆淮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末粤东新式学堂创设:丘逢甲与日本东亚同文会会员
曾志灵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印丘逢甲《创设岭东同文学堂序》考
徐博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丘逢甲生平大事年表
丘铸昌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爱国教育改革家——丘逢甲
叶瑞祥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丘逢甲在潮州维新时期的教育活动
陈新伟
《韩山师专学报》
199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未刊稿)
丘逢甲
《学术研究》
198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南洋交友录”:丘逢甲的汉诗酬唱与汉学传播
李朝霞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0
2
原文传递
9
丘逢甲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何国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清末潮、汕两地同创岭东同文学堂补证
吴榕青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关于《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
何国华
汤孟松
《学术研究》
198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文妖”博士张竞生晚年故乡生活解密
江锐歆
《广东档案》
2013
1
原文传递
13
试论丘逢甲的教育思想
古岭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战血台澎心未死 寒笳残角海东云——丘逢甲乙未内渡后思想事迹述论
李祖基
《台湾研究》
CSSCI
1998
1
原文传递
15
论温丹铭《潮州诗萃》的“选外之旨”
黎聪
《文艺评论》
2017
0
原文传递
16
冲突、认同与融合:汕头绅民与中西新学堂之关系——以清末民初岭东同文、华英、聿怀中学堂为研究中心
周孜正
张晓琪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丘逢甲创办岭东同文学堂的经过及其影响
苏文记
刘晓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姚雨平:耿介清廉干革命
尚纪
《党风》
2020
0
原文传递
19
辛亥风云下的岭东同文学堂
秦梓高
《潮商》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丘逢甲:开创潮汕近代新学先声
郑少斌
《客家文博》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