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苗庆杰 刘希强 +4 位作者 李永华 周彦文 郑建常 崔鑫 季爱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6-754,843,共9页
通过分析山东地区数字地震台网37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远震SKS波形资料,使用最小能量法和旋转相关法求得每一个台站的SKS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时间延迟,获得了山东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该研究区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基本呈WNW-ESE方向... 通过分析山东地区数字地震台网37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远震SKS波形资料,使用最小能量法和旋转相关法求得每一个台站的SKS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时间延迟,获得了山东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该研究区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基本呈WNW-ESE方向,快、慢波时间延迟为0.73—1.71s.研究表明,山东地区上地幔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与岩石层的伸展方向和GPS测量得到的速度场方向(ITRF2005参考框架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SKS波分裂 快波方向 岩石层变形 山东地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层结构:高原横向生长的机制
2
作者 X.Z.Shen M.Liu +8 位作者 Y.Gao W.J.Wang Y.T.Shi M.J.An Y.S.Zhang X.Z.Liu 钱银苹(译) 李敏娟(译) 沈旭章(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18年第2期144-161,共18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周边亚洲板块(北部到阿拉善块体,东部到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层结构的探测对了解青藏高原的抬升和横向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布设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和周边区域的高密度地震台阵所记录的波形,计算S波和P波接收函...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周边亚洲板块(北部到阿拉善块体,东部到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层结构的探测对了解青藏高原的抬升和横向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布设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和周边区域的高密度地震台阵所记录的波形,计算S波和P波接收函数,研究岩石层结构。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和阿拉善块体下方的地幔岩石层中存在较强、相对稳定的负速度梯度,其深度范围在70~150km,这与典型稳定的大陆岩石层类似;相比之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下方地幔岩石层的速度梯度相对较弱和较模糊,这可能是由于地幔岩石层高温和存在部分熔融物质造成的;青藏高原与鄂尔多斯块体和阿拉善块体边界之间的岩石层结构变化剧烈,这两个块体作为刚性边界限制了青藏高原的横向变化。此外,在青藏高原东北角到银川地堑区域的地幔岩石层结构是相似的,这可能意味着从青藏高原东北角到鄂尔多斯块体和阿拉善块体之间的过渡间隔区内存在横向地幔流。这个过渡带的地壳结构为青藏高原横向生长提供了证据。特别是,在海原断裂和天景山断裂之间出现了地壳增厚和双地壳的证据,该区域可能是青藏高原在东北缘横向生长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岩石层变形 P波和S波接收函数 海原和六盘山断裂地幔流
下载PDF
论大陆碰撞中岩石层变形的粘性薄片模型
3
作者 唐传海 朱元清 《国际地震动态》 1998年第12期1-6,共6页
文章对近十多年来国外关于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中岩石圈的变形和造山运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粘性薄片模型在某些方面比较成功地代表了岩石圈在大陆碰撞和造山运动中的变形过程及其后果的主要特征,但也存在一些不... 文章对近十多年来国外关于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中岩石圈的变形和造山运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粘性薄片模型在某些方面比较成功地代表了岩石圈在大陆碰撞和造山运动中的变形过程及其后果的主要特征,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碰撞 岩石层变形 造山运动 粘性薄片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