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岩溶缝洞型储层井间连通性分析——以LG15-A井组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宪婴 曹鹏 +3 位作者 常少英 戴传瑞 刘江丽 闫晓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7036-7038,7045,共4页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属于岩溶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空间连通性差,现已进入开发注水阶段。通过静、动态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油藏连通性,认为LG15-A井组为一连通单元。同时指出三维缝洞雕刻技术是油藏评价...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属于岩溶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空间连通性差,现已进入开发注水阶段。通过静、动态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油藏连通性,认为LG15-A井组为一连通单元。同时指出三维缝洞雕刻技术是油藏评价及开采的有效技术,可为单元的连通性研究提供很好的静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岩溶 连通性 轮古西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河油田9区岩溶缝洞型酸性凝析气藏滚动开发实践及认识
2
作者 陈志辉 李宗继 阿迪力.阿皮孜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3期57-59,共3页
塔河油田9区奥陶系为超深层岩溶缝洞型酸性凝析气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系统开发难度大。通过实施滚动开发,实现了储量高效动用,短期内建成3亿方天然气生产阵地,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形成了适合塔河地区的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酸性凝析气... 塔河油田9区奥陶系为超深层岩溶缝洞型酸性凝析气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系统开发难度大。通过实施滚动开发,实现了储量高效动用,短期内建成3亿方天然气生产阵地,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形成了适合塔河地区的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酸性凝析气藏开发模式,对相同或类似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岩溶 酸性凝析气藏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加里东期古岩溶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46
3
作者 俞仁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8-472,478,共6页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实践表明,塔河油田主力油层奥陶系油藏储集空间以碳酸盐岩岩溶孔、洞、缝为主,因此岩溶作用及其发育程度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实践表明,塔河油田主力油层奥陶系油藏储集空间以碳酸盐岩岩溶孔、洞、缝为主,因此岩溶作用及其发育程度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集体的发育及油气成藏必然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多种资料表明,本区除发育海西期岩溶外,还存在加里东期岩溶。原岩性质、断裂、裂缝发育强度、古地貌形态、古气候、古水系是控制岩溶发育的因素,其中古地貌形态、断裂裂缝发育强度是主要的控制因素。加里东期岩溶对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系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上奥陶统桑塔木组覆盖区之下的中—下奥陶统一间房组、鹰山组和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扩大了该区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储集体 加里东期岩溶 奥陶系油藏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三重介质储渗系统与水驱油机理探讨——以塔河油田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谭承军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0-82,共3页
探讨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三重介质储渗系统的识别、划分和与之相对应的水驱油机理,具有高孔低渗特征的岩块系统主要靠自吸排油方式水驱油,在驱替压力和重力作用下,高孔高渗特征的洞穴系统水驱油近乎均匀推进,低孔高渗特征的裂... 探讨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三重介质储渗系统的识别、划分和与之相对应的水驱油机理,具有高孔低渗特征的岩块系统主要靠自吸排油方式水驱油,在驱替压力和重力作用下,高孔高渗特征的洞穴系统水驱油近乎均匀推进,低孔高渗特征的裂缝系统水驱油易发生指进和突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岩溶油藏 三重介质 水驱油机理 驱替压力 重力作用
下载PDF
地震古岩溶学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宗杰 刘群 +2 位作者 李海英 邓光校 彭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共11页
针对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碳酸盐岩古岩溶洞穴型储层预测的难题,开展了古岩溶地质理论指导下的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提出了地震古岩溶学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基本观点、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发展趋势、研究意义。地震古岩溶学是利用高... 针对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碳酸盐岩古岩溶洞穴型储层预测的难题,开展了古岩溶地质理论指导下的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提出了地震古岩溶学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基本观点、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发展趋势、研究意义。地震古岩溶学是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精细成像数据,通过模型正演、井震标定,建立古岩溶洞穴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识别模式,并结合古地貌、古水系,断裂检测及地震属性,预测古岩溶洞穴型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优选有利勘探目标,对古岩溶缝洞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为例,开展古岩溶洞穴型储层预测研究,为塔河油田井位优选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证明了地震古岩溶学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古岩溶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岩溶地质理论 岩溶储层预测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塔河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旭 杨迎春 廖志勇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0年第2期59-64,共6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通过多年的控水稳油,采收率仍然只达到12%,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以Ⅲ类缝洞单元为油藏单元的注水替油取得突破兴进展,预计可提高Ⅲ类缝洞单元采收率达2%,同时注水开发技术为塔河碳酸盐...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通过多年的控水稳油,采收率仍然只达到12%,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以Ⅲ类缝洞单元为油藏单元的注水替油取得突破兴进展,预计可提高Ⅲ类缝洞单元采收率达2%,同时注水开发技术为塔河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岩溶油藏 注水替油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地下暗河溶洞系统特征描述及地质建模——以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翔 马青 +2 位作者 曹康 宋倩 董旭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2-787,792,共7页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主要油气产层为岩溶缝洞型储层,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并根据录井、测井、地震和生产资料等,针对该储层建立了地下暗河溶洞系统的地质概念模型,总结出地下暗河溶洞识别的3种地震反射特征:片状...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主要油气产层为岩溶缝洞型储层,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并根据录井、测井、地震和生产资料等,针对该储层建立了地下暗河溶洞系统的地质概念模型,总结出地下暗河溶洞识别的3种地震反射特征:片状反射、杂乱反射和弱反射。根据该地质概念模型进一步提出了哈拉哈塘地区潜山围斜区的岩溶水循环模型和圈闭聚油模型,可以从理论上较好地解释该地区的实际生产情况。地下暗河溶洞系统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将为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的油气勘探开发的快速推进、储量产量的快速增长提供地质基础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岩溶储层 地下暗河溶系统 奥陶系 哈拉哈塘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层岩溶缝洞型储层三维雕刻“五步法”定量描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高利君 李宗杰 +2 位作者 李海英 王虹 黄超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91-697,共7页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油气成果,尤其是盆地北部深层奥陶系岩溶缝洞型油藏资源量巨大,为准确认识、评价、管理该类型油藏,应用物探手段对储层的精细刻画以及准确合理的对产量、储量的量化描述十分重要。前期对于岩...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油气成果,尤其是盆地北部深层奥陶系岩溶缝洞型油藏资源量巨大,为准确认识、评价、管理该类型油藏,应用物探手段对储层的精细刻画以及准确合理的对产量、储量的量化描述十分重要。前期对于岩溶缝洞性油藏的量化描述,大多基于二维(平面)范畴,本文讲述的描述方法重点基于高精度采集三维地震资料、实钻井资料及生产动态数据,动静结合,利用属性表征地震相、相控反演确定储层、孔隙度关系式建立地质—地震桥梁,最终以三维空间雕刻的三维范畴来描述和量化地质体。此方法能够有效刻画及求取岩溶缝洞型储层中洞、孔、缝三类储空间的几何形态和有效体积数值,达到该类储层的准确定量化描述。目前,此技术应用于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量化描述标准的建立及储量计算方案的编制效果较好,有望实现碳酸盐岩溶缝洞型储层量化描述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岩溶油藏 三维雕刻 定量化描述 储量计算
下载PDF
融合地震属性和成像测井信息优化的储层缝洞带评价与钻井轨迹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磊 沈金松 +4 位作者 邹榕 蔺学敏 徐忠祥 苏朝阳 杨萍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7-623,共17页
针对新疆某工区强非均质性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多属性优化与电成像测井信息融合的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带识别评价与钻井轨迹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相干体、蚂蚁体等多种地震属性与张量约束的稀疏脉冲反演结果综合... 针对新疆某工区强非均质性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多属性优化与电成像测井信息融合的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带识别评价与钻井轨迹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相干体、蚂蚁体等多种地震属性与张量约束的稀疏脉冲反演结果综合实现缝洞发育带空间分布预测与雕刻,确定可能油气圈闭的分布范围;然后,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由电成像测井资料自动拾取井壁的裂缝和溶蚀孔洞分布,统计井壁裂缝倾向和倾角;再次,用工区内钻孔多臂井径资料计算的井筒崩落信息与电成像资料拾取的诱导缝信息预测工区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方向;最后,融合地震属性与电成像测井信息评价的缝洞分布结果,预测工区内走滑断裂带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以NE—SW为主,局部为NW—SE,且以中高角度为主的裂缝走向与主应力近乎平行。采用预测主应力分布方法实现了沿NW—SE方向的大斜度井与水平井优化设计,钻遇了大规模优质储集体,获得了稳定油流,并以此为基础在周围打井若干口,极大地降低了深层勘探的钻井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碳酸盐岩储层 地震属性 电成像测井 发育带评价 井轨迹优化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多期断裂差异匹配控制下超深岩溶缝洞储层成藏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凤磊 林承焰 +2 位作者 任丽华 张国印 关宝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9-236,共18页
超深断控岩溶缝洞型油藏是塔北地区重要油藏类型,探讨多期构造活动与深层油气成藏匹配关系对区域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哈拉哈塘油田、金跃油田和富满油田连片地震资料,以野外地质露头断裂特征为指导,采用多种地震精细解释手段,分... 超深断控岩溶缝洞型油藏是塔北地区重要油藏类型,探讨多期构造活动与深层油气成藏匹配关系对区域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哈拉哈塘油田、金跃油田和富满油田连片地震资料,以野外地质露头断裂特征为指导,采用多种地震精细解释手段,分期、分级、分段刻画研究区断裂。基于研究区中寒武统玉尔吐斯烃源岩认识,结合加里东期、海西期和喜马拉雅期3期成藏的特点,将研究区走滑为主的控藏断裂划分为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进一步分析多期断裂继承性关系、通源特点和调整作用等,结合多种类型岩溶缝洞型储层的开发现状,探讨了研究区走滑断裂控制下的岩溶缝洞型储层成藏差异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油气藏关键因素是油源断裂通源性与后期断裂的调整作用,将加里东早期正断裂系统定义为源内断裂,加里东晚期形成的走滑断裂系统定义为源外断裂,源内断裂利于寒武系烃源岩排烃,源外断裂进一步沟通烃源岩实现油气运移成藏,基于这种认识建立4种通源模式;(2)结合研究区存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期和喜马拉雅期3个主力生烃期的认识,海西晚期部分北西向走滑断裂继承性发育至二叠系,对加里东期油藏有一定的破坏和调整作用,喜马拉雅期部分北东向走滑断裂系统继承性发育至新近系,对早期油气藏起破坏和调整作用,建立了3种调整样式;(3)根据断裂匹配关系,建立6种走滑断裂控藏等级,并将研究区加里东中晚期走滑断裂带逐一划分,叠合开采现状图显示差异控藏断裂与油气生产情况匹配度较高;(4)选择发育断裂与岩溶共同控储的研究区,建立多期断裂系统与多种类型岩溶缝洞油气藏的匹配关系,并将认识成功应用于研究区井位勘探中,取得较好效果,为受控于走滑断层的岩溶缝洞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断控岩溶油藏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 通源断裂 油气调整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储层识别预测方法
11
作者 崔璐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气藏主要发育中小尺度岩溶缝洞型储层,与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相比,缝洞定量识别评价难度大。通过岩心、薄片、常规-成像测井及物探等资料,明确了岩溶缝洞型储层类型和发育特征,形成一套储层定量识别和储层预测方法,... 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气藏主要发育中小尺度岩溶缝洞型储层,与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相比,缝洞定量识别评价难度大。通过岩心、薄片、常规-成像测井及物探等资料,明确了岩溶缝洞型储层类型和发育特征,形成一套储层定量识别和储层预测方法,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①结合地质特点,将研究区储集岩的孔隙类型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孔洞型和缝洞型三大类,建立了岩溶缝洞型储层综合识别模板;②通过基于贝叶斯准则的逐步判别法实现了不同类型储层定量划分,判别模型解释的储层类型与实钻资料对比基本一致;③利用基于极大似然属性的蚂蚁体和瞬时频率属性分别对岩溶缝洞型储层及含气性进行预测,形成一套井震联合的岩溶储层预测方法,为储层空间展布研究、井位部署优化及压裂改造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岩溶储层 综合识别模板 判别分析 储层预测方法
下载PDF
基于断层协调性的古岩溶缝洞型储层分布识别方法——以川南栖霞组为例
12
作者 蒋柯 周文 +2 位作者 徐浩 林亚尼 周秋媚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7-796,812,共11页
古岩溶缝洞型储层是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要类型,准确识别古岩溶储层对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川南栖霞组是典型的缝洞型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由于早期岩溶缝洞体是典型的先存“力学结构面”,严重影响后期断裂的形成... 古岩溶缝洞型储层是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要类型,准确识别古岩溶储层对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川南栖霞组是典型的缝洞型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由于早期岩溶缝洞体是典型的先存“力学结构面”,严重影响后期断裂的形成。据此,本文提出利用逆断层走向与局部构造轴向之间的协调性(断层协调性)来预测缝洞体,对栖霞组地层中的缝洞体储层进行分析与识别,并通过气井生产特征和地震识别对识别结果进行了验证,吻合度达85%以上。研究表明,栖霞组缝洞体的分布主要受控于背斜上及附近的“不协调逆断层”和向斜中的高角度逆断层,且高度不协调逆断层对缝洞体的识别精度更高。对其他地区古岩溶缝洞体的识别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储层 断层协调性 碳酸盐岩储层 川南栖霞组
下载PDF
川西地区雷顶不整合面岩溶缝洞型储层特征与分布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强 宋晓波 +3 位作者 何仕碧 王琼仙 隆轲 冯霞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3年第4期4-8,34,共6页
钻井、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表明,川西地区雷顶岩溶储层岩性主要为粉—细晶白云岩、亮晶砂屑白云岩、藻屑砂屑白云岩等,孔隙类型以晶间溶孔、粒间溶孔、溶蚀扩大孔为主;优质储层发育主要受到碳酸盐岩白云岩化重结晶叠加早期暴露溶蚀... 钻井、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表明,川西地区雷顶岩溶储层岩性主要为粉—细晶白云岩、亮晶砂屑白云岩、藻屑砂屑白云岩等,孔隙类型以晶间溶孔、粒间溶孔、溶蚀扩大孔为主;优质储层发育主要受到碳酸盐岩白云岩化重结晶叠加早期暴露溶蚀和晚期深埋溶蚀作用的控制。岩溶储层地震相表现为复合相位,断续或连续分布,能量减弱,具有在高阻背景下的相对低阻特征。综合预测认为,川西雷顶不整合面岩溶缝洞型储层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总体由东向西增厚,在川西探区文星—新场—马井—金马—鸭子河一带最厚,大于50 m,最大可达8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地区 雷顶不整合面 岩溶储层
下载PDF
塔河油田9区奥陶系凝析气藏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利君 王虹 王胜利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91-94,共4页
通过对塔河油田9区奥陶系凝析气藏试采和地震属性分析,9区奥陶系凝析气藏储层发育。可将塔河油田9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划分为:溶洞、裂缝、孔隙3类。岩石薄片中偶见孔隙型储集空间类型,但发育较少,不具备有效储集条件。结合地... 通过对塔河油田9区奥陶系凝析气藏试采和地震属性分析,9区奥陶系凝析气藏储层发育。可将塔河油田9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划分为:溶洞、裂缝、孔隙3类。岩石薄片中偶见孔隙型储集空间类型,但发育较少,不具备有效储集条件。结合地震属性类储层预测,进一步将区内奥陶系储层划分为岩溶缝-洞型储层、洞穴型储层、裂缝-孔洞型储层3类。通过对研究区奥陶系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的分析,表明区内奥陶系储层主要受断裂、裂缝、岩溶作用及储集体局部构造发育程度控制,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控制区内奥陶系储层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凝析气藏 断裂 发育分布 岩溶储层
下载PDF
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油气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关臣英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年第15期50-52,共3页
通过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TP208井实钻录井、测井、测试及区域资料综合分析,对白垩系、泥盆系、志留系和奥陶系油气显示情况进行对比评价,寻找不同层位油气显示级别和空间分布规律,从而对该区块油气藏特征进行阐述,为进... 通过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TP208井实钻录井、测井、测试及区域资料综合分析,对白垩系、泥盆系、志留系和奥陶系油气显示情况进行对比评价,寻找不同层位油气显示级别和空间分布规律,从而对该区块油气藏特征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精细研究本区油气藏地质条件、部署勘探开发方案及加大储量动用程度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分布特征 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 岩溶油气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大型油气藏形成条件 被引量:44
16
作者 林忠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2-376,共5页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的西南部,它是在长期发育的阿克库勒鼻状古隆起基础上形成的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大型油气田。受区域构造-沉积背景控制,塔河地区下奥陶统属于碳酸盐岩开阔台地环境,一直处于继...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的西南部,它是在长期发育的阿克库勒鼻状古隆起基础上形成的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大型油气田。受区域构造-沉积背景控制,塔河地区下奥陶统属于碳酸盐岩开阔台地环境,一直处于继承性隆起状态,是油气运聚的长期指向区,并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岩溶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叠加改造,形成了具强烈非均质性的岩溶-缝洞型储层,油气主要赋存于距风化壳不整合面200m范围内的岩溶缝洞系统中。勘探成果表明,长期发育的继承性古隆起、丰富的多油源供给、强烈非均质性的岩溶-缝洞型储层及优良的储盖配置、多层次和多类型圈闭的广泛发育、以及由岩溶缝洞-断裂-不整合面组成的疏导体系,是形成塔河大型油气田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条件 碳酸 碳酸盐岩岩溶-储层 成藏条件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F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
17
作者 龚天浩 《化工管理》 2015年第2期201-201,共1页
本文结合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开展了储层预测方法技术研究,包括储层精细成像处理技术、三维相干体处理技术、地震特征参数提取及分析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等。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岩溶碳酸盐岩 储层 预测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